颉 睿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730000)
“生态”一词近年频频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中。运用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综合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生态学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生态学的诞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现代文明的不断演进和发展直接催生了相应学科的建立和发展。1858年索瑞第一次提出“生态学”一词,相继十年后,1866年海克尔给予生态以明确的定义。从此,生态学成为了一门独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的洗礼与熏陶,如今的生态学已经不单单只活跃于自然学科中,生态的概念和外延早已突破自然学科而走向了社会人文科学的领域。政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边缘交叉学科纷纷涌现。当今是社会快速变革的社会,在这种背景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就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而要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道德教育虽然不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相提并论,但同样作为社会人文学科来说,交叉学科的借鉴和吸收的思想是大同小异的。生态学在理论依据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内在统一性,生态学中的系统整体观点既是其根本观点,也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它内在强调生态系统中的要素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和谐、共生、合作、依存、协调、平衡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面临自身领域所发生的新变化,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除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外,还可以也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1]因此,坚持以系统关联、动态平衡、协调共生的生态理念和方法来关照和考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复杂性特点的,也是其形成新的学术生长点的可能途径。
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生态研究已经深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当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理论和方法引入学科领域的缘起;第二、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关联之后的相关概念厘定。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思维”等概念的阐述;第三、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嫁接后对学科本身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与价值;第四、从生态与环境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进行辨析。第五、生态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应用原理及其理论支撑。可以看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运用生态的视角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综合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角度和方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从近年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状况来看,“生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学者们从多角度多方面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探索,为学科的建设增添了许多活力。但是,面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种种阻碍和困境,本文试图从社会生态的视角出发,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之前生态研究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把社会生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因为二者存在一定的逻辑必然关系。
教育系统本身是个复杂、有机的整体,是社会大系统中的独立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份子,当然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这种社会系统强调了“环境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关起门来搞革命,这不仅有悖于系统良性运转的,还违背了学科的发展规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都有一定的动态依存关系,而非孤立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个仅仅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育者、被教育者的封闭体,它是一个需要置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结构关系中来把握,运用整体、开放、多样等生态思维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在社会系统和与之运行相关的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个社会生态系统,而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社会系统的和谐共生,外在社会生态结构的有机平衡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社会生态的引入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转型,文化的多元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与此共生的则是诸多社会问题,道德滑坡,人情冷漠的事件数不胜数,人们在价值观方面的迷失与不知所措带来了理想信念的彷徨、道德行为的失范和道德秩序的混乱。在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矛盾伴随着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一直未被真正明确认定。也可以说,在中国,社会领域的研究一直未被真正重视。“社会”这个词在十八世纪之后才被人们理解为相互交往、相互结合,并区别于国家的团体。这个团体拥有共同的利益,价值观和目标。从传统意义来讲,在中国封建时期以皇权为中心的时代,“社会”似乎是被遗忘了,随着近代历史的发展,社会逐渐在名族国家中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形态。从现代意义上来说,社会和国家并不能相提并论。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垄断了所有重要资源,社会的运转都以国家的指令为主,在这种“指令性”体制下,对于相对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会力量,不是受国家的束缚,就是已经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市场的逐步开放,社会力量的扩大,“社会”越来越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由此可见,社会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息息相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因此,面对当前我国出现的种种社会危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困境,从社会生态的角度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无疑为解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着力点。
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社会”重要性两个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态具有必然的逻辑统一性。把社会生态的研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首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念的更新和超越,其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突破与进步。它是直接建立在社会生态的话语基础上,将紊乱、机械、断裂转化为协调、有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环境,以促成个体生命之间的协同进化、合理生长、不断繁衍[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以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环境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与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相区别的,相对于“国家生态”而言的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强调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注重的不是科学而是人文,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和生命的本真意义。它是一种面向社会所有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会体验中建构和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教育新理念。面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这种新理念是实现教育实效性最迫切的客观要求。这种理念使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和互生互惠的生态观出发,提高生态道德思想觉悟和相应的社会文明习惯。从社会生态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群众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特征,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对象单一、内容死板、没有实效性的现状,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把教育的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首先,当前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存,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而又相互矛盾。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性趋势,使人们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其次,利益多元化的趋势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导向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迎来了社会的大转型,经济体制、经济结构,文化意识等方面相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发了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与此相对应,利益关系也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实现方式多样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矛盾显性化等特点。新时期利益关系的这些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由来已久,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各个学校、各个组织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落实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为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传递主流价值观,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了一种矛盾的局面:党和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轰轰烈烈的开展政治基础理论课的教育,而成效却和投入不成比例。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以“小悦悦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道德滑坡事件相继上演,公民道德的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近些年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为什么会出现人情冷漠、廉耻淡化、贪污腐败、信仰危机等问题。我们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来思考。从理论层面来说,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政治化,形式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色彩过浓而忽略了人性的发展。从实践的角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与社会的衔接,仅仅局限于学校。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圈不相适应,也将导致系统内部发生变质,会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体系堕入一个缺乏动力、丧失生命力的不断衰落、退化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化、形式主义倾向等大与此大多不无关系。[4]
从社会生态的视角解读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延续传统的忽视人的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需要从社会生态的视域下考量当下的教育现状,体现人的主体性、重视人性化教育,把人的自由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同时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社会规律下的群众性活动,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从传统的只针对学校或者社会干部的单腿教育转变成普及全社会的新教育形式,着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全民化、终身化。
1.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其发展的最终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忽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忽视个体的本性的丰富和发展,不注重人性的自由,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固定在社会需求的大框架中,那么,我们的受教育者就会被教育成缺乏理智和情感,责任意识淡薄、社会公德弱化,以物欲支撑身体的空壳,而不能培育出生动活泼、符合社会发展的对象。马克思所说,“未来的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真正能主宰自己,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他才能够真正成为自己。人只有处在自由发展的环境中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追求社会对人的需要,而且也追求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但自由与发展不是抽象的。从人的本质来看,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就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从社会生态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坚持把人的面貌变化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与核心的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中,应该时刻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口号铭记于心,并付诸行动。关注基层、关注过程、关注细节,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这才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思想政治能够提高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2.实行以学校为中心,普及全社会的教育模式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领域和活动特征的外部联系看,人们可以将它与其他行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如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等。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或某种生态链关系。[6]中国人口数众多,普通人民群众占人口的比例相当大,而领导干部、社会精英只有少数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目前,多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针对大学生,则是针对企业高层干部,或是党员干部等等,而对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普通百姓、农民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少之甚少。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优化应体现在对民生、民意、拓展人的社会关系、彰显人的丰富个性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而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弱势群体的忽视,以及学校教育的局限恰恰违背了其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建构,目的正是为了了解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道德失范、价值失落等人的现代性转型中的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是基于当代现实基础上的社会生态系统。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出之前单腿行走的模式,改变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状况,拓宽教育领域,这里既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组织以其教育职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社会以其服务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直面现实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延伸至和社会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都应该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如果仅通过一门学科来研究会很有限,同时也是很危险的。从社会生态的视角关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转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是新时代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耀灿,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卢岚.社会生态环境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9(1).
[4]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