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2013-04-09 11:58刘国英王小芳
河北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失血性急诊科颅脑

刘国英 王小芳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显著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车祸、撞伤、挤压、高空坠落及头部外伤等各种意外明显增加[1,2],而颅脑损伤是各种意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之一,此型外伤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凶险,复杂多变,病死率高达30.0% ~50.0%,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3],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58例的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旨在为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供行之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58例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43±11)岁。

1.2 护理方法

1.2.1 快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将颅脑损伤患者患者推入功能齐全的急诊抢救室,禁止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亲友进入急诊抢救室,避免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亲友情绪失控影响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首先查看颅脑损伤患者神志、瞳孔、呼吸、脉搏、肢体活动及复合伤等全身情况,并进行格拉斯哥评分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意识情况,格拉斯哥评分得分值越高,提示其意识状态越好,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最高分为15分,表示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清楚;12~14分为颅脑损伤患者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颅脑损伤患者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颅脑损伤患者昏迷。在对其进行评分时记录颅脑损伤患者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同时,给予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向120医师了解患者院前病情。

1.2.2 保持颅脑损伤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往往出现呼吸浅快或呼吸抑制等呼吸异常,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停止,加上这类患者分泌物较多及呕吐,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误吸,因此,注意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与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加强对分泌物较多及呕吐的颅脑损伤患者吸痰,在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吸痰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插管动作轻柔且敏捷,在对颅脑损伤患者吸痰前后给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 s,如果患者痰液较多,间隔3~5 min再次吸痰。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颅脑损伤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如果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排痰不畅或喉头有痰鸣音则及时吸痰。对于昏迷的颅脑损伤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进行吸痰。而对于口腔吸痰有困难者由鼻腔插入吸引。如果颅脑损伤患者痰液黏稠,在进行吸痰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通过振动、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吸出。同时,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鼻导管给氧4~6 L/min或呼吸机面罩无创通气给氧,提高颅脑损伤动脉血氧分压。必要时协助急诊科医师于床边行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在医师进行床边气管插管时,先检查颅脑损伤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如果有则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者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同时,事先备好急救药和器械,在气管插管完成后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调节呼吸机参数。

1.2.3 为颅脑损伤患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颅脑损伤患者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失血,找出颅脑损伤患者出血的部位,找出出现根源,协助急诊科医师行清创缝合并给予加压包扎。对于合并骨折颅脑损伤患者首先考虑使用夹板固定,必要时用止血带结扎止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不同肢体(避免骨折肢体)建立2~3条静脉通道保证不同的液体及药物快速进入颅脑损伤患者体内,颅脑损伤患者最好留置一条颈内静脉、锁骨上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穿刺针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颅脑损伤患者血容量及心功能情况。同时,颅脑损伤患者留置一条动脉穿刺针进行动脉血压监测,根据血压调节颅脑损伤患者的输液量及速度。

1.2.4 颅脑损伤患者体位的安排: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头抬高15°~30°偏向一侧的卧位,增加颅脑损伤患者的回心血量并且防止脑水肿,同时,保持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顺畅,避免呕吐物及分泌物误吸入颅脑损伤患者肺内。重型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体温一般偏低,四肢冰冷,可加盖棉被进行适当的保温,但是不可在颅脑损伤患者局部使用热水袋,避免颅脑损伤患者局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加重颅脑损伤患者心脑肺灌注不足,加重患者病情。

1.2.5 尽快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医嘱进行采血,在行静脉穿刺时先留取所需要的血标本,对于合并失血性休克的颅脑损伤患者可考虑直接从股静脉抽取,因为失血性休克患者浅表静脉灌注不足,很难找到静脉或者很难穿刺成功或者虽然穿刺成功但是抽出的血量不够标本量,从而浪费时间。抽取颅脑损伤患者血气分析时,可直接从颅脑损伤患者股动脉抽取,而不选择从桡动脉或者肘动脉等穿刺成功率不高的地方进行动脉血气的抽取。如果颅脑损伤患者已经留置动脉穿刺针,可以直接从动脉穿刺针抽取来完善相关检查,待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以便快速进一步明确是否有复合伤。

1.2.6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及体温并做好记录,避免在忙乱中只顾颅脑损伤患者失血性休克的纠正而忽视脑外伤的观察,仅用数10 min完成必须地术前检查、备皮、备血、留置导尿等术前准备,如果患者有神经外科手术指征,一旦颅脑损伤患者扩容有初步改善,立即将颅脑损伤患者送入手术室行手术治疗。在对颅脑损伤的转运过程时,首先核对患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并放置好引流管及输血输液管等。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颈椎骨折、手术患者带颈围、颈托,两边放沙袋固定,专人固定头部,保持脊椎同一直线,身下放置床单或中单或使用过床板,站在头位的人负责喊口令,同时用力。而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胸椎、腰椎损伤患者则准备好硬板进行搬运,保持患者脊椎同一直线,身下放置床单或中单或使用过床板,一人喊口令,同时用力。禁止抱背。在转运的过程中,携带氧气袋、呼吸囊、手提式呼吸机等抢救器材和药物的准备,上好转运车的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颅脑损伤头偏向一侧,控制车速。在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后检查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与手术室患者做好交接班工作,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

1.2.7 颅脑损伤患者留置辅助诊断管道:颅脑损伤患者留置辅助诊断管道,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来解除颅脑损伤患者尿潴留,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引出的尿液的颜色、量、性质,记录24 h出入量,监测颅脑损伤患者尿比重。颅脑损伤患者尿量多少可提示全身血容量充足与否,反映颅脑损伤患者肾血液灌注情况,如果颅脑损伤患者尿量>30 ml/h是提示颅脑损伤患者休克缓解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颅脑损伤患者留置胃管,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观察颅脑损伤患者抽出的胃内容物颜色,判断颅脑损伤患者消化系统有无出血。

2 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急诊科进行抢救的58例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专业护理发现,41例手术后治愈出院,占70.69%,患者神志清楚,生活能够部分自理;9例术后好转,占15.51%,患者神志基本清楚,症状改善,生活不能够部分自理;8例因颅内高压、失血性休克及肺部感染死亡,占13.79%。

3 讨论

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而复杂,变化迅速,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4]。本研究发现:通过对急诊科进行抢救的58例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套急诊护理措施干预,41例患者术后治愈出院,占70.69%,患者神志清楚,生活能够部分自理;9例患者术后好转,占15.51%,患者神志基本清楚,症状改善,生活不能够部分自理;8例患者因颅内高压、失血性休克及肺部感染死亡,占13.79%。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类似[5-7],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我们的急诊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成功的。这提示: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减少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小该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

1 杨明,张健,吴松,等.四川省暴力性伤害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56-1057.

2 栗华,张中朝,朱俊卿,等.2006-2009年河北省城乡居民伤害监测.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330-334.

3 黄爱珍.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救护.广西医学,2005,27:1102-1103.

4 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4-386.

5 吴海林.老年颅脑损伤及并发症的治疗(附133例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2-73.

6 张爱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15.

7 陈晨.急性颅脑损伤的急诊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159.

猜你喜欢
失血性急诊科颅脑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