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密度聚乙烯新产品——交联聚乙烯专用树脂J0253P实现批量生产。交联聚乙烯专用料项目是辽阳石化承担研发的中国石油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之一,于2007年9月立项。该产品是生产地暖塑料管材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产品粒度均匀、大小适宜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特点。其制品内外表面光滑,流动阻力小,不易霉变,不易滋生细菌,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溶剂、抗化学药品腐蚀和抗冲击性能,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耐老化性,在70 ℃的水温和1 MPa的流体压力下使用寿命可达50 a。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燕山分院开发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牌号LCBR3504和LCBR1403在燕山石化橡胶一厂完成了工业试生产,产品的微观结构、门尼黏度、凝胶含量等关键性能指标均达到优级品标准。LCBR是以丁二烯为原料,采用溶液法阴离子聚合工艺生产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弹性体,主要用于HIPS和ABS增韧,可显著提高合成树脂的抗冲强度。此次工业试生产的LCBR3504和LCBR1403牌号的凝胶含量和挥发分全部达到国外同类顶级产品指标。
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与Milliken公司合作,采用Milliken公司的 Millad NX 8000K透明成核剂,开发出了两款新型透明聚丙烯产品——QPT91N和QPT93N。QPT91N透明聚丙烯产品的熔融指数为30,是氢调法高熔融指数透明聚丙烯,由于在生产工艺中没有添加过氧化物,所以QPT91N产品的气味和黄色指数比其他使用过氧化物的产品低,可应用于大型贮藏容器和食品容器。QPT93N是针对医疗市场的透明聚丙烯产品,无论在透明度还是加工适用性上都优于其他同类树脂,除了医用注射器外,熔融指数为12的透明聚丙烯QPT93N产品也可用来生产食品保鲜盒以及婴儿奶瓶。
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与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的10 kt/a ε-己内酯工艺包项目通过中国石化总部的审查。2007年,巴陵石化开始开发ε-己内酯生产技术,在中试研究阶段,通过对ε-己内酯制备工艺危险性分析,准确掌握了原料及反应的安全控制要点以及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2009年10月,200 t/a中试装置建成并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产品质量达国外同类产品标准,ε-己内酯产品的纯度大于99.5%、酸度小于0.3%、水分小于0.05%,能满足下游用户要求,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2011年12月,ε-己内酯中试项目通过中国石化中试评议。2012年,中国石化批复启动10 kt/a工艺包编制项目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结合中试基础数据和参数,在充分考虑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了10 kt/a ε-己内酯成套技术工艺包的开发和编制。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以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丙烯聚合ND催化剂在福建联合石化有限公司NOVOLEN工艺聚丙烯装置上试验,生产出牌号为1100N的合格产品,本次试验共生产聚合物近5 kt。ND催化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多套聚丙烯间歇本体工艺、连续本体工艺以及连续气相工艺生产装置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ND催化剂具有对现有工艺适应性好、活性高、细粉含量低、共聚单体分布均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和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在本次生产装置试用期间,ND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立构定向性高,活性高,整个生产过程中装置运行平稳。
黑河毅达庆联科技有限公司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管材项目一期工程竣工,两条生产线试车成功。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生产聚乙烯燃气管材9 kt,聚乙烯燃气管道管件1 kt,UHMWPE管材60 kt,UHMWPE管件10 kt。该项目采用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的专有技术进行生产,生产出的UHMWPE管材主要性能指标达同类先进水平。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研究院 “一种低模塑收缩率聚丙烯合金材料”、“一种适用于增黏剂生产的反应釜用搅拌器”两项专利授权。“一种低模塑收缩率聚丙烯合金材料”是采用单体接枝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单体接枝改性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等廉价的无机填料与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协同改性制备性能优异的低模塑收缩率聚丙烯合金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在有效降低聚丙烯模塑收缩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原有性能,所制备的合金材料模塑收缩率低于0.6%,达到工程塑料的要求,实现了通用塑料工程化,解决了普通聚丙烯材料在低温时易脆化、对缺口较敏感、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等缺点,拓宽了材料的应用范围。“一种适用于增黏剂生产的反应釜用搅拌器”为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克服了现有反应釜用搅拌器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增黏剂生产的反应釜用搅拌器,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安装维修,可有效防止干胶抱团结块,增强干胶与溶剂的充分接触,从而实现加速溶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自主研发的轻石脑油正构烷烃连续分离技术小试试验,经连续稳定操作240 h,分离后的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产品含量均达90%以上,总收率大于95%。辽阳石化研究开发的分子筛吸附连续分离轻石脑油正构烷烃技术,可连续分离提取石脑油中正构烷烃,该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这项分离技术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能源,还保证了产品纯度。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用醚化汽油组分调合出7 897 t 93号国Ⅲ车用汽油,有效降低了汽油烯烃含量,缓解了汽油调合过程中高辛烷值组分不足的情况。生产醚化汽油组分的500 kt/a催化汽油醚化装置是国内最大的汽油醚化装置,这套装置是以加氢脱硫后的催化轻汽油为原料生产低烯烃、高辛烷值汽油产品,可降低使用各类汽油产生的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具有绿色环保意义。
中国石化四川维尼纶厂维纶产品技术升级项目维纶短纤装置一期建成投产。四川维尼纶厂维纶产品技术升级项目一期工程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投产,已建成15 kt/a 3S低温水溶特种纤维、3 kt/a高强高模纤维以及5 kt/a中温水溶纤维生产线各一套。3套装置均采用四川维尼纶厂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3S低温水溶特种纤维装置采用凝胶纺丝专利技术。高强高模纤维装置采用高强高模纤维纺丝技术,该技术在纺丝、干燥、热处理技术等方面有创新,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优异。中高温水溶纤维装置采用大容量湿法纺丝技术,工艺包技术成熟可靠。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聚丙烯催化剂PSP-01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200 kt/a聚丙烯装置投入使用。PSP-01催化剂在25 t/h的负荷下生产运行平稳,产品物料性质及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此次生产的目标牌号是大连石化在国内市场具有很高认可度的拳头产品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用料T36F。PSP-01催化剂是采用新型给电子体技术生产的第四代高效载体型催化剂,具有氢调敏感性好、共聚性能优良、聚合产物颗粒均匀和细粉含量低等特性,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SP-01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与推广,可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生产装置平稳运行水平,优化聚丙烯产品质量,有利于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北二区西部历时7年攻关的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通过大庆油田验收。该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可提高采收率28百分点,标志着大庆油田基本形成了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模式。该现场试验取得了6项技术成果:优化了二类油层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取得了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28%的效果;明确了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动态变化规律;形成了“梯度增黏、均衡压力”综合调整模式;形成了“化学防垢为主,物理防垢为辅”的清防垢技术;形成了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该试验为大庆油田原油40 Mt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成功开发出975.8 t无规透明聚丙烯专用料RP340R新产品。RP340R可应用于热成型聚丙烯食品包装容器,该产品的研发成功使其可取代聚苯乙烯材料。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兰州石化制定了新产品开发方案、产品质量标准,优化生产组织和工艺操作,通过采取调整催化体系、环管氢气浓度、乙烯结合量等攻关措施,使产品的熔融指数、弯曲模量、抗冲强度均优于同类产品。
茂名石化开发的聚丙烯料HP9009M新产品在深圳一家大型光电元件厂试验成功,并将批量销售。这意味着该产品正式进入光电产品等高科技行业。实验结果表明,HP9009M不仅热变形温度、透明性及抗冲强度等指标优异,且更加经济、环保。HP9009M热灌装温度可达100 ℃,且不含对人体有害成分,主要应用于食用容器行业。
青岛科技大学高等规1-聚丁烯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课题,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青岛科技大学将与山东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合作,计划通过3年的研究开发于2014年在山东寿光市建成聚丁烯生产示范线,形成万吨级生产能力,生产出可应用于建筑管材和地暖管材的聚丁烯新产品。高等规聚丁烯是一种特殊的聚烯烃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蠕变性能和耐应力开裂性能,且耐热蠕变性明显优于通用的聚丙烯和聚乙烯,还可在95 ℃下长期使用,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冷热水管及其配件,是较好的地暖管材材料。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汞催化剂投入单管工业侧线装置。这是新疆天业继成功开发出低固汞催化剂后研发的第二代新型汞催化剂。新疆天业低固汞催化剂已在新疆天业1.2 Mt/a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中稳定应用,催化剂最长使用寿命超过12 000 h,活性提高10%以上,寿命延长20%以上,汞的挥发损失率降低30%以上。在低固汞催化剂的基础上,经一年多实验室研究,通过改进配方,筛选最优方案,开发出了第二代新型固汞催化剂。工业侧线运行结束后,该催化剂将替代固汞催化剂应用于聚氯乙烯生产线。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693):13
日本尤尼奇卡公司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共同开发出利用聚酰亚胺与二氧化硅制备柔软且耐热性高的纳米复合多孔体生产技术。该技术是在高压下,把CO2溶解在聚酰亚胺原料的前体与二氧化硅原料硅醇盐的混合物溶液中,然后通过加压形成多孔体,从而制备出具有数十纳米大小微孔的空隙率高的纳米复合多孔体。这种多孔体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柔软性、耐药性及机械强度。以往的高分子材料在数百摄氏度温度范围不能使用,但新材料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可以使用,因此它可作为绝热材料和低电容率材料等使用。今后的目标是在维持高空隙率的同时增加材料的微细孔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绝热性能。聚酰亚胺作为具有优良耐热性的绝热材料被广泛使用。而多孔材料的绝热性还将进一步提高,电容率也可以降低,因此聚酰亚胺作为绝热材料和低电容率材料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两项科研成果——含有ZSM-5沸石次级结构单元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和乙烯管式裂解炉在线取样装置,分别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含ZSM-5沸石次级结构单元分子筛是一种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该技术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以无模板ZSM-5为母体,采用环境友好的碱处理法制备纳米微晶溶液,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胶束的作用下纳米自组装/共组装制备出多级孔复合分子筛。该多级孔复合分子筛中含微孔、二维六方介孔及较大介孔的孔道结构,且孔道结构相互连通,同时具有强酸性以及高水热稳定性等特点。该技术具有硅铝比可调,孔径可调以及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乙烯裂解炉在线取样装置,可取出裂解炉管中的裂解产物试样,将气相和液相产物适当分离,通过对气相和液相产物的分析,掌握裂解炉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裂解反应状况,优选原料和优化裂解炉操作条件。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气制乙二醇试验装置顺利完成全部试验任务,标志着中国石化已拥有成套成熟的煤制乙二醇技术。中国石化已拥有包括工程设计、建设、成套技术和国内配备设备在内的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中国石化集合系统内科研、建设、生产多方优势资源,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克服了试验装置几乎全部是非标设备、制造困难等难题,于2012 年6 月28 日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的目标产品,并完成了96 h的考核,验证了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催化剂的有效性,掌握了控制方法。目前已申报了国家专利2 项,中国石化专有技术14项,并在5 次试验基础上,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693):3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针对需求急速扩大的发光二极管(LED)照明市场,开发出聚碳酸酯(PC)树脂片材“Panlite Sheet PC-4C81/4BB1”,该材料兼备全球最高水平的阻燃性和透明性,主要用于生产LED照明用的灯罩。新产品“Panlite Sheet PC-4C81/4BB1”将主要用于生产吸顶型LED照明灯罩,同时也在向画面两端配置LED的边缘发光型LED逆光灯导光板、液晶显示器的前面板等用途拓展,力争到2016年销售额达到40亿日元。LED照明市场的规模在2010年为860亿日元,到2012年达3 800亿日元,预计到2020年将扩大到4 600亿日元。其中吸顶型LED照明用的灯罩需求显著增加,2010年生产规模为3亿日元左右,到2012年达到320亿日元(扩大106倍),预计到2020年将扩大至420亿日元(扩大140倍)。采用玻璃或丙烯酸酯树脂作为LED照明用灯罩的材料,存在玻璃不耐冲击易碎、丙烯酸酯树脂着火后容易延烧的问题。而且近年来LED照明不断高功率化、高亮度化,因此作为灯罩材料时不仅要透明,还应具有高耐冲击性、阻燃性和耐热性等较高的安全性能。新产品实现了以往产品难以实现的在厚度为1.5 mm时阻燃性达到UL94 V-0标准和透明性,且具有吸顶型LED照明灯罩所要求的高光线透过率及适当的光扩散性,成型性也十分出色。新产品不使用对环境及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溴系和磷系阻燃材料。
石油化学新报(日), 2013(4691):13
日本NEC公司、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宫崎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以裸藻提取成分为主要原料的微细菌生物塑料。该塑料拥有与石油基树脂及生物基塑料同等的耐热性和热塑性(加热变软的性质),其特点是植物成分所占比例高达70%。此次开发的生物塑料是在裸藻细胞内产生的大量多糖类中,加入同样的来自裸藻油脂的脂肪酸或来自腰果壳的油脂成分合成制备的。物性测定结果显示,该材料的耐热性比石油基ABS树脂及生物塑料聚乳酸等更加优秀,热塑性与同类产品持平,耐冲击强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发人员今后还将继续研究探索该产品物性与结构的详细情况,进一步推进分子设计,力争实现更高的耐热性和强度。同时还将研究裸藻的高效培养方法及多糖类提取方法等各项制备所需的技术。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两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石油2012年度科技进步奖。其中,10 Mt/a哈国原油加工方案研究及工业应用项目针对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工程所用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原油评价以及加工工艺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及加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低熔指聚丙烯K8003工艺优化项目通过对独山子石化引进的550 kt/a INNOVENE气相聚丙烯工艺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开发了低熔指共聚聚丙烯,并对后续产品工艺进行优化,提升了聚丙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采用该项成果生产的K8003聚丙烯产品常、低温冲击强度指标优异。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甲苯甲醇甲基化工业装置完成工业运行试验,运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拥有甲苯甲醇甲基化专有技术的公司,开辟了石油资源与煤炭资源结合并综合利用的新途径。该装置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提供工艺包和专有催化剂,洛阳工程公司承担工程设计,扬子石化负责装置建设、开车方案编制及投料试生产工作。甲苯甲醇甲基化工艺是以甲醇作为甲基化试剂,将甲苯高效转化为二甲苯。该装置依托扬子石化原有的200 kt/a甲苯择形歧化装置改造而成,以石油产品甲苯和煤化工产品甲醇为原料,以生产精对苯二甲酸原料对二甲苯为目标产品。装置设计加工甲苯能力为200 kt/a,可产出240 kt/a优质混合芳烃,投入运行后将有望降低对二甲苯的生产成本。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发的30 kt/a对二甲苯(PX)示范装置完成所有试验项目,建成了中国石化自有芳烃成套技术。该项目于2010年列入了中国石化“入龙”项目,于2011年10月建成并一次开车成功,先后完成所有试验任务,各项指标都达到和优于设计目标,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X吸附分离技术,跻身全球仅有3家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能源化工公司之一。该示范装置兼顾了经济性,具有兼产二乙基苯的能力。中国石化芳烃装置可以以此技术为蓝本进行放大,建设中国石化自己的大芳烃。
Chem Week,2013 - 02 - 15
北美页岩气的热潮促使美国开始提高塑料产量并为塑料添加剂生产商创造了增长机会。据美国化学理事会(ACC)称, 2012年最后4个月,美国塑料添加剂产量的增长超过了专用化学品总产量的增长。ACC称,2012年12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同比),塑料添加剂产量增长了5.7%,美国专用化学品产量总增长2.2%。塑料添加剂产量的增长促使2012年9月到12月每月同比增加。仅在化学工业中,在过去2年中已经宣布了超过50个项目因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供应充足而建立了新的竞争优势。这些项目包括新的乙烯裂解炉、衍生产品、甲醇、氨、目的乙烯副产品以及其他产品。ACC表示,如果这些项目投产的话,整体化工行业的增长可能远远超过需求为导向的预测。随着页岩的开发,美国的塑料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非常有竞争力。为了使塑料与其他材料(如金属或木材)竞争,需要塑料添加剂以对塑料进行改性。以岩气为原料的塑料增长,增加了添加剂对美国工业的重要性。高性能的应用也推动了添加剂需求,如汽车、电子设备和医疗等领域。对于汽车,对燃油效率更高的要求需要轻质材料,这往往意味着具有特殊附加性能的专用塑料。在某些应用中基于邻苯二甲酸盐的产品将被淘汰,添加剂制造商必须生产没有健康和安全问题但又具有邻苯二甲酸盐性能特点的产品。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LY-DBiso-03催化剂中标宁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的840 kt/a烷基化预加氢装置,LY-DBiso-03催化剂计划于2013 年10 月投入工业应用。LY-DBiso-03 催化剂以改性Al2O3为载体,钯为主活性组分,具有加氢活性较高、异构化性能较好、抗硫抗水性能高、运转周期长和操作灵活等特点,其性能达到了法国IFP 公司LD-267 催化剂水平。2005 年5 月至2010 年6 月,LY-DBiso-03 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230 kt/a烷基化预加氢装置稳定运转60个月以上。运行结果表明,加氢产品中丁二烯含量小于50×10-6,加氢率大于99%;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的异构化率大于70%;丁烯收率大于98%。该催化剂的操作条件较为温和,反应器入口温度30~70 ℃、压力1.45 MPa,装置氢耗少、能耗低。
Chem Week,2013 - 02 - 06
西雅图Arzeda生物催化公司与Invista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一种生物基丁二烯的协议。该合作将充分利用Invista公司在生物技术和催化领域现有的技术能力,以及Arzeda公司在合成生物学和酶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该合作最初的重点是开发生产生物基丁二烯,最终目标则是开发出可生产一系列产品的生物基工艺。丁二烯是Invista公司生产尼龙-6,6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全球的丁二烯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新兴市场橡胶(丁二烯的一个关键终端市场)的消耗量在不断增长。Invista公司称开发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生物衍生路线将有助于确保丁二烯的充足供应从而减少其价格波动。
Hydorcarbon Process,2013 - 02 - 26
UOP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创新的Separex Flux+膜元件以提高天然气加工能力。由管道运输的天然气在用于商业用途之前必须除去一些污染物(如酸性气体和水),Separex Flux+膜元件即具有除污染物的能力。相比现有的技术,采用UOP公司的新Separex Flux+膜元件可提高天然气加工能力,为天然气生产商提高收入并降低运营成本。Separex Flux+膜元件除了可提高系统中可加工的天然气数量之外,与现有膜产品相比,该膜元件每单位膜面积可除去更多CO2,这有助于下游加工装置摆脱瓶颈状态,降低天然气生产商的总运营成本。由于使用Separex膜不需溶剂,因此该技术对运输物流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具有吸引力。
Chem Week,2013 - 02 - 01
生物基燃料和化学品公司Amyris公司表示,该公司在一套专用装置上生产出的Biofene品牌金合欢烯已首次商业发货。该公司称他们现在专注于逐步扩大Biofene的产量并为客户提供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从巴西的巴士车队所用的可再生柴油到全球范围内所使用的异三十烷润滑剂,并且很快会生产一系列专用应用化学品。Amyris公司的Biofene装置位于巴西圣保罗州Brotas,甘蔗原料来源于当地的Paraiso压榨厂。
新ェネルギ—(日),2013 - 01 - 05
日本NEDO公司在泰国进行一项实证项目以验证利用从木薯提取淀粉后得到的木薯渣来制备生物乙醇的技术。该实证装置处理未干燥浆料能力为1.0 kt/a,可生产80 m3的生物乙醇。委托验证方是札幌啤酒公司与磐田化学工业公司。此次验证将以泰国最大的木薯淀粉厂生产的木薯浆液为原料,利用高浓度的木薯浆液和高黏性的淀粉残渣浆料,通过日本开发的高温发酵酵母技术来高效制备生物乙醇,以此证明生物制备乙醇技术的有效性。泰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木薯淀粉出口国,但木薯浆料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反而被大量废弃。NEDO公司开发出利用木薯浆料生产生物乙醇的技术。木薯浆料中富含大量未被提取的残留淀粉和生物纤维,这些物质属于非粮食性农业残渣,与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玉米等可食用物质不同,不会引起粮食用途与燃料用途的竞争。利用木薯浆料制备的生物乙醇与利用草本及木质类制备的生物乙醇相比,预计能更早地实现实用化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泰国的能耗不断增加且大部分依赖进口。如果木薯浆料能够转化成乙醇的话,泰国就可利用每年产生的木薯浆料制备乙醇,目标是到2022年实现能源使用量中替代燃料所占比例达20.3%,其中生物乙醇的产量目标为9 000 m3,以此来稳定泰国的能源供应。
Chem Eng,2013 - 02 - 01
碳纳米管(CNT)的外观和作用类似纺织线但具有金属的导电性和强度,美国Rice大学、荷兰帝人芳纶公司、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以及以色列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将生产CNT纤维变成了可能。生产CNT纤维的纺丝工艺类似于帝人公司生产Twaron芳族聚酰胺纤维的工艺。将CNT纺成纤维的关键之一是寻找合适的溶剂将CNT溶解成浓溶液。在生产CNT纤维时,CNT的浓溶液在超强酸氯磺酸中通过19个微小孔挤压进入一个槽中使CNT沉淀。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在纺丝过程中确保CNT完全充满成一直线。由于该工艺基于成熟的工业技术,因此易于放大。这种新型纤维具有10倍于先前报道的最好的湿纺CNT纤维的拉伸强度、导电性以及导热性,导电性与铜、金和铝等同。CNT纤维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智能”服装行业。
Chem Weekly,2013,58(22):181
分析报告称,到2018年全球生物基塑料的收入将达61亿美元,装船的生物塑料为8.6 Mt/a。这份全面深入的报告覆盖了所有主要的生物基塑料,包括淀粉基生物塑料、生物聚酯、纤维素基生物塑料和生物聚合物。该报告还讨论了新型生物基塑料原料,如海藻和CO2。生物基塑料的应用包括:食品和制药包装、废弃物袋、医疗植入物、尿布、覆盖铝箔、电子产品及轮胎/汽车。该报告预期:2013年包装行业的生物基塑料消费总计1 300 Mt,几乎占装船的生物塑料75%;2020年包装材料仍将占生物基塑料市场的65%;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将完全代替石油基塑料用于塑料瓶生产;发泡聚乳酸将构成食品容器的大部分;2013年汽车部分消耗生物塑料仅75 Mt,但到2018年这部分消耗量将增至10倍以上。Bridgestone公司和CooperTire公司正在开发生物基塑料轮胎,到2014年将零售生物基丁二烯轮胎。日本三菱公司正在对用于汽车内饰件的生物塑料进行研发工作。预期用于汽车部分的生物塑料包括聚乳酸掺混料、生物聚酰胺和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NanoMarkets公司预测生物基塑料的生产将转移到亚洲和南美洲等原料生长地,到2020年接近80%的生物基塑料将在这些地区生产。中国公司已开始生产生物基塑料,类似Arkema公司和BASF公司的一些公司将在中国生物基塑料领域上进行投资。中国国内对生物基塑料的消费也将迅速增长,但中国政府对以食用作物为生产原料有所限制。
ChemWeekly,2013,58(21):181
美国Cereplast公司通过推出“生物丙烯109D”产品实现了藻类基生物塑料商业化。Cereplast公司发现了一种不依靠生物燃料的后工业藻类来源,使该公司比预期更早实现藻类基生物塑料商业化。Cereplast公司还开发出一种后工业工艺,可显著减小藻类生物材料的固有异味。“生物丙烯109D”是一种含20%后工业藻类生物材料的注塑级产品。由于使用的是可再生资源,从而大幅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碳含量,也减少了石油基塑料的含量。Cereplast公司使用的藻类生物质为藻类生物燃料和营养品的副产物,是从工业加工过程中提取的特殊化学品。“生物丙烯109D”能够在现有的传统电动和液压往复式螺杆注塑机上加工,推荐用于薄壁注塑成型。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698):10
日本东洋纺公司与庆应义塾大学共同研究开发出以聚酯为原料生产的可消除液晶荧幕红斑的薄膜产品“COSMOSHINE”。该产品已在该公司位于厂犬山工厂的一条改装的生产线上生产,产能为10 Mm2/a,主要作为液晶逆光照明部件的基础薄膜使用。“COSMOSHINE”是一种延伸薄膜,通过同时采用双折射达到消除红斑的目的。该薄膜与各种材料都具有良好的黏结性。东洋纺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及销售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薄膜,由于近年来液晶显示器逐渐采用逆光照明光源LED,因此该公司在双折射薄膜技术下开发出具有消除液晶屏红斑功能的薄膜产品“COSMOSHINE”。“COSMOSHINE”虽然是价格便宜的聚酯材料的延伸薄膜,但它能防止红斑的产生。普通薄膜的双折射率为1 000~3 000 nm,而“COSMOSHINE”薄膜的双折射率大约为10 000 nm,具有消除偏光的特性。
Rubber World,2013 - 02 - 25
Teknor Apex公司将于2013年国际电线电缆展销会上推出2种用于工业和重型电缆护套的聚氯乙烯(PVC)弹性体复合料,该弹性体复合料即使在非常低的温度下也具有柔韧性。新产品Flexalloy 9611-76复合料和Flexalloy 9612-75复合料的脆化温度为-60 ℃或更低,具有控制仪表电缆、托盘电缆和用于电动车的特种电源线等用途所要求的耐油性、阻燃性和操作温度。Teknor Apex公司称,这种新的弹性体复合料的性能是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和其他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组合,但却更具成本效益。用于石油化工、纸浆和造纸、钢铁、水泥和矿山等行业的控制仪表电缆和托盘电缆往往是大型电缆,如果护套材料缺乏足够的柔韧性,特别是在低温下,就可能难以使用。新型Flexalloy复合料的极低脆性温度使其能够满足严酷的寒冷天气的要求(如加拿大标准协会指定的-40 ℃电缆抗冲试验)。Flexalloy复合料是由乙烯基弹性体提供热塑性弹性体的弹性和低温韧性,由PVC提供阻燃性等特性。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692):21
日本三菱树脂公司开发出新型沥青基碳纤维产品,牌号为“ダィァリ—ドK13312”。该牌号产品在保持以往产品420 kPa优良刚性的同时,强度比以往产品提高20%,达到3 200 MPa,而且还大幅改善了产品二次加工的操作性能。新牌号产品是针对社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等因素而开发的,是一种作为需求不断扩大的混凝土构件增强用碳纤维板材的产品。三菱树脂公司充分利用其25年积累的沥青基碳纤维生产技术,首先使生产原料沥青的工艺最佳化,在维持产品优良刚性的同时,开发出强度比以往产品高20%的新牌号产品,使增强用碳纤维板材的产品拉伸强度达3 200 MPa。该产品已在东京高速公路上采用,预计今后该产品在陈旧的桥梁和建筑市场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3(4691):12
日本松下公司开发出适用于车载机器、动力装置和LED照明等需要高传热水平的高热传导性(热传导率为1.5 W/(m·K))多层基板材料“ECOOL-M”。放热材料一般采用金属基板,金属基板虽然放热性能优良但加工性能差,且受可加工金属基板厂商的限制;而广泛使用的有机基板材料则存在放热性能差的缺点。因此松下公司开发出高放热性能的“ECOOL-M”有机基板材料。作为生产LED逆光照明和LED照明部件,有机基板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放热性和易于加工的特性。松下公司采用专有的高放热树脂设计技术和填料高分散高填充技术等开发出热传导性提高且实现多层成型性和绝缘可信性的多层基板材料,该材料实现了该领域最高水平的热传导性能且不需包裹其他材料。“ECOOL-M”作为多层基板使用时,基板的设计自由度较大,具有放热性能高且结构简单的特性;它的厚度和铜箔的大小都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设计;它还具有电气火灾安全性能指标之一的抗电弧径迹性能,达到该领域水平最高的CTI 600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