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林,周 英,冯德文,刘 伟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湘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湘潭411104;3.湘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湖南湘潭 411104;4.湘潭县畜牧水产局,湖南湘潭 411228)
动物疫病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是科学防疫的基础性工作,是查找疫情风险,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制定防控措施,控制群体动物疫病,提高生产效益和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动物疫病监测是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起步晚,思想上认识还不到位,工作随意性大;理论上缺少系统的指导材料,监测工作还不规范;实践上存在经验缺乏、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县一级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疫病监测机构、疫病监测经费也没有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疫病监测技术力量严重缺乏。因此,还需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体系,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动物防疫管理工作水平。
动物疫病监测是一项技术性、长期性工作,需要持续、系统地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提供技术方案。因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技术服务的投入。
充足的物力、财力是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监测工作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优质的诊断试剂和精干的实验人员,工作运行成本高,前期投入大,业务成长、成效周期长。需要有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充足的经费才能保障监测工作持续、系统的顺利实施。
不同种类动物疫病风险不同,不同区域(场所)、季节、生产阶段的动物疫病风险存在差异,需要科学、规范、适时确定防控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及时发现疫情隐患,避免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投入和精神压力。因此要不断提高市、县疫病监测机构的业务素质,提高疫病监测能力。
客观评价防疫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认真分析监测的目的和工作需求,需求越多,变量越丰富,监测数据收集难度越大。在疫情未发生前有计划地采样监测,提高疫情预警能力;在屠宰环节开展监测,评估防疫效果,对疫病防控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动物疫病防控规划和当地疫病风险情况,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类动物疫病为监测重点;根据疫情风险程度,应对伪狂犬、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丹毒、猪肺疫等疫病实施监测,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监测病种。
3.2.1 病原监测,监视病原微生物型别、毒力,病原分布情况,病原存在的相应疫病风险,评估疫情风险;确定免疫病种与疫苗种类。
3.2.2 免疫抗体监测,评价疫苗质量、防疫工作质量,掌握群体抗感染保护水平。
3.2.3 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针对性,选用敏感、高效的抗菌药物实施预防保健,降低生产投入和畜产品药物残留风险。
疫病监测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易受检测方法、人员、试剂、仪器设备等因素影响,为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实验要考虑多方因素。
首选的检测方法是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技术方法,有标准化的诊断试剂和操作程序,检测结果具有参比性、重复性。新研究或尚未发布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方法(PCR、RT-PCR)检测组织中病原,方法特异、快速、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免疫抗体评价防疫质量,方法特异、敏感,检测试剂标准化,检测结果具有直观数值。
规范检测工作程序,实施质量监控,采用空白样、平行样、已知效价的阳性样实施同步检测,验证、评估检测结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在实验室之间、检验人员之间、试剂之间开展比对试验,评估检测能力和试剂质量。
动物疫病监测应根据动物群体大小、监测目的和监测能力确定采样比例或数量,实行随机采样。监测样本应具有群体代表性、符合统计学要求,样本数量少,检测结果可信度低;样本数量过大,检测成本投入大。免疫抗体监测,每批次家畜至少采取2 0份血清样品,群体较大时按0.5%~1.5%采样。尽可能在疾病早期采取样品,避免继发感染性疾病影响疫情认定;规范样品采集、贮存行为,防止样品污染或失效。
检验结果代表畜群某一时点群体机能状态和疫病情况,而病情总是发展变化的,要全面收集样品信息并与检验结果有机结合,进行研究分析,提高检测结果临床指导、应用能力。
特定的疫病危害需要一种以上防控措施,一种危害可以被特定的措施控制。要根据生产用途、日龄、免疫情况划分生产单元,设置关键环节,评估疫情风险,监视、评价防控措施。
根据生产用途和日龄划分生产单元,将猪群分为后备种公(母)猪、经产种公(母)猪、仔猪、保育猪、育成猪、育肥猪,分类实施监测。每年开展3~4次病原学监测,掌握猪群感染与带毒状况。
根据猪群免疫实施情况分为未免疫猪群,一免猪群,二免猪群。根据免疫剂量分为单剂量群(推荐剂量),超剂量群,低剂量群。根据疫苗类型、毒株型号、生产单位可划分为不同类群,每年开展2~3次免疫抗体监测,评估免疫保护水平。监测仔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日龄;监测免疫抗体持续水平,把握其消长规律,确定加强免疫日龄。
季节性多发病,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一个月或一个潜伏期以上,实施免疫或加强免疫提高防疫保护水平。具有胎次、日龄侵袭特性的疫病,在特定时段实施重点防控。
周边地区、场户疫情,是重要的预警信息和潜在的疫情风险,要及时核查、评估防控措施是否发生偏离。散养动物易发现疫情隐患,也是规模养殖疫情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作为“哨兵”动物进行疫情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