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岗
(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东莞523721)
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
孙岗
(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东莞523721)
肠内营养/并发症;鼻饲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广泛应用于临床后,肠内营养逐渐得到重视[1]。应用比例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鼻饲支持途径可能带来的并发症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观察我院流质饮食患者20例,放置鼻饲胃管3~5天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常见并发症为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系吸入酸性物质、动物脂肪和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而引起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探讨并发症的发生机制,降低其发生率,我们对20例鼻饲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1月收住的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3~71岁,平均67岁。其中神经外科3例,肿瘤科6例,消化内科2例,呼吸内科3例,气管插管6例。
1.2方法留置胃管:患者匀速滴入肠内营养匀浆膳或者商品全营养素流质,能量0.8~1.0 kcal/mL,每日5次,每次250mL。进行生命体征、体温、肺部啰音、痰鸣音的监测,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增加,用X-ray片、痰培养、血常规、血气分析监测,出现并发症立即处理治疗。
1.3诊断标准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前有明确误吸史或可疑误吸史,咳嗽、咳痰增加,频繁呛咳,胸片出现新的渗出病灶且伴有下列表现之二者:1)体温较前升高1℃。2)咳脓痰或痰量增加。3)肺部啰音增加或出现新的啰音。4)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5)血气分析提示有急性I型呼吸衰竭。
发生吸入性肺炎5例,混合感染1例,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3例,真菌感染1例,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1例,死亡1例。
吸入性肺炎的细菌学特点:吸入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示前3种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占41%、大肠埃希氏菌占37%、肺炎克雷伯菌占33%,随后是奇异变形杆菌占29%,近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占19%,反复感染者为混合感染,且多合并二重感染[2]。肠道所具有分泌激素以及免疫和屏障作用,故对危重症患者来说营养支持仍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肠外营养患者因缺少谷胺酰氨及食物对肠道的刺激,易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及肠源性感染,而肠内营养的选择性吸收更符合生理特点,成本低患者负担减小,更易被临床医生及患者接受,故若无禁忌多首选肠内营养,但肠内营养使用不当造成的并发症特别是误吸会限制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本研究统计肠内营养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占25%,且鼻饲管放置的位置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直接相关。误吸流质饮食是常见的并发症,继发感染形成肺炎,进一步减低肺的交换能力及支气管排痰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加肺炎的发生[3]。吸入性肺炎的易患因素有昏迷、使用镇静剂、睡眠状态、体弱、长期卧床等。在不明原因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应高度警惕,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4]。吸入性肺炎的治疗以预防为主,应定时清理胃管,同时进食过程中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合适的速度、浓稠度和体积。避光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减少病死率。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81.
[2]蒋朱明,于康,朱赛楠,等.我国东中西部中小医院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16(6):338-340.
[3]Benbow SJ,Hoyte R,Gill GV.Institutional dietary provision for dia betic patients[J].BJM,2001,94(1):27-30.
[4]EliaM,Ceriello A,etal.Enteralnutritionalsupportand use of diabe tes-specificformula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2267-2279.
R151
:A
:1008-4118(2013)01-0082-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3.01.41
201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