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高 卉
早听说禹州西南十多公里处的一个村落,是百代画圣——吴道子的故里。初夏的清晨,我和同事慕名来到这个名为山底吴的小山村,探寻画圣的踪迹。
沿着蜿延的乡间小道,在若隐若现的青翠山前,山底吴村已近在眼前。据同行的人讲,村子背靠三峰山,面朝九龙山,西临滨兰河,景色秀美,环境幽静,早在1999年被列入禹州四大旅游线路之一,同时列入许昌三国旅游线路,省旅游局也将画圣祠列入全省重点对外开放单位。这里的民风民俗古朴淳厚,村里村外圣贤足迹犹存,到处可闻画圣轶事。
传说吴道子年少孤贫,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父母,在山底吴村的山坡上为人放牛。如今,山底吴村以及方圆百里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关于吴道子的传说。仅以他的名字为例,其来源就有很多种说法。有种说法是:其贫穷的父母进城卖石货返回时,母亲把他生在了路边的一个茅草庵里,半道得子,故名“道子”。还有一种说法:道子“抓周”时,抓起笔东一道西一道满地乱画,爹娘说,这娃儿将来或许是个读书人。过路的私塾先生看见了,说:“好哇!啥字不是一道一道地写出来呢?就叫个‘道子’吧!”于是,吴道子的名字就此确定。
究竟哪种是真实的历史,现在显然已无从考证,但山底吴村是吴道子的故乡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今,后人怀着对吴道子的敬仰,只能从模糊不全的史书记载中,去试图复原那段隐没的历史,以缅怀这个让家乡人备感骄傲的文化巨匠。在山底吴村的画圣祠里,吴道子的形象被后代设计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一种是大殿里金身塑像上那个披挂着大唐帝国官服,头戴官帽,面露微笑的和蔼小老头儿;另一种是祠堂西厢房里悬挂的出之于当代画师之手的画像,画像上的吴道子有着仙的飘逸和圣的高傲,飘逸的是满身飘动的衣衫,高傲的是回头睥睨的眼神。
无论哪种形象,都是后代对画圣的一种崇拜,而这种感觉在画圣祠里尤为明显。画圣祠占地面积不大,但精巧而大气,进门两边全是碑林。全世界所有吴道子的粉丝们,把仰慕之情镌刻在一块块伟岸的石头上,林立于两侧的苍松翠柏之下。拾级而上,是东西厢房,东厢房的墙上悬挂着巨幅画卷《八十七神仙卷》,西厢房的墙上悬挂着海内外名人的书画作品,而正面的大殿内,供奉的是吴道子金身塑像,栩栩如生。
漫步山底吴,到处都是吴道子的遗迹和轶事,诸如画圣祠、桥上庙、槐抱石、蛤蟆砚、宝碾盘和十八彩石连环洞等。在画圣文物陈列馆里,还保存有记载吴道子绘画踪迹的碑刻、拓片、年表、供盘、香炉等大量实物,尤其使人大开眼界的是能够在这里见识一些目前国内罕存的吴道子真品摹本、拓片、影印本。
据村里人讲,这里特产一种彩石,红、黄、蓝、绿、青、黑、紫各色俱全,据传吴道子幼年用此作画,后遂被民间画工用来作“石色”画壁。如今该村仍浓重地保留着“道子遗风”,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画壁、雕刻能手,把各色石头凿以山水花鸟、草木、虫鱼、走兽人物,制作门墩、门棚石、窗脸石、檐角后石和各种逗人喜爱的玩意儿……
“画圣著千秋”,也许是对吴道子在中国美术史上最恰当的评价: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祥”。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画画,长安市民扶老携幼,蜂拥围观,当看到吴道子“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在历代文人、画家的记忆里,吴道子无疑是只能仰望的存在。
据历史记载,吴道子壮年出游功成名就后,并没有落叶归根到眼前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来,而终老于今天的四川省资阳县昆台乡先锋村。在如今的三峰山西峰,后人为追念先贤建了一个吴道子冢。墓冢向阳,依山而建,从山底到墓冢共有680级台阶,意蕴吴道子是公元680年出生的。在墓冢的前面,立着堵影壁,影壁上书写着“落叶归根”,两边镌着“丹青留后世,画圣著千秋”。
如今,站在吴道子冢前,南望是九龙山,逶迤绵延;西面是大河,朦胧迷离;东面是平原,苍茫无垠;近处是阳光包裹着的小村庄,清静古朴,如诗如画,时光虽过去千年,关于百代画圣的佳话却依旧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