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诊治的古代文献回顾

2013-04-09 03:47王义强邓悦于金娜林琳王永娇
环球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医家

王义强 邓悦 于金娜 林琳 王永娇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脉痹阻不畅,心之阴阳气血失调,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冠心病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却有很多相关记载。胸痹首见《内经》,《金匮要略》则对胸痹的主症、病机及辨证论治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胸痹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就古籍文献对胸痹病因、病机及诊治进行归纳。

1 冠心病中医病因的挖掘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了外感、内伤,而陈无择基于《黄帝内经》理论,明晰“外因与内因”的病因学概念,提出了“不内外因”,形成了“三因”学说。这也为胸痹病因学奠定了基础,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胸痹病因学代有发展,由浅入深,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发病学理论。

当代李柳骥[1]对冠心病古代文献整理后发现,自唐宋到明清,历代医家对于胸痹的病因学说各有见解,无外乎外邪致病、情志所伤、饮食不节、脏腑病变等。李彦斌[2]通过对古代文献整理后,就古代医家对病因学的认识进行了详细阐述。如宋代严用和认为胸痹皆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生冷,致使邪正相争,气闭寒郁于中焦。沈金鳌谓“夫心主诸阳,又主阴血,故因邪而阳气郁则痛,阳虚而邪盛者亦痛,因邪而阴血凝注者痛,阴虚而邪盛者亦痛。”可见外邪侵袭、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皆可产生胸痹之证。张子和云:“膏粱之人……一酒食所伤,以致恶闭痞膈醋心,”其原文详尽论述了胸痹与饮食肥甘厚腻的发病关系,这已与西医学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发本病的认识相同。

安洪泽[3]在古代文献指导下,提出胸痹的病因与心脏气血阴阳偏虚等有关。许志效等[4]从古代经脉中的膏脂精微入手,认为其是水谷精微的一部分,也是致病因素之一。袁建[5]总结古籍文献,发现胸痹病因主要有脏腑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犯等。

2 冠心病中医发病机理的研究

这类研究不再是疾病发生机理的平行对照横向研究,而是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进行纵向的研究。《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原文中“阳微”寸脉微弱,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即正虚为本;“阴弦”尺脉弦,阴寒之邪盛于下,即邪实为标[6]。其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7-8]。

2.1 本虚

体虚之人感受寒邪,阴寒之邪气乘已虚之阳位,聚于清阳之府胸中,致寒凝气滞,血行不畅,发而为病。如《济生方》云:“体虚之人寒气客之,气结在胸,郁而不散,故为胸痹。”《扁鹊心书》云:“心痛有九种之分,虚实之异,大概虚者为多,属实者间亦有之,”认为心痛属虚者居多。《太平圣惠方》曰:“卒心痛者,本于脏腑虚弱,寒气卒然客之。”《诸病源候论》曰:“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为胸痹。”《圣济总录》认为心痛则因于“脏腑气虚,风寒客之。”可见正气不足,脏腑虚弱,感受外寒是导致本病发生的机理之一。

2.2 标实

综览历代医家所论,标实者经脉痹阻,血行不畅,寒凝、气滞、血瘀、痰饮阻痹胸中。如《仁斋直指方附遗·方论》中说:“心之正经果为风冷邪气所干,果为气血痰水所犯,则其痛掣背。”说明气、血、痰、水生变为患,亦是导致胸痹发生的重要环节。

寒凝论,寒邪侵入机体犯于血脉,寒性凝滞,血液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如《素问·调经论》云:“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脉经》中说:“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

气滞论,气机阻滞,推动无力,气不行津,而致瘀阻。如《医碥》中所云:“须知胸为清阳之分,其病也,气滞为多,气滞则痰饮亦停。”《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痰浊血瘀论,血瘀脉中或溢脉外,停而为瘀,阻滞气机,水湿亦停,聚而成痰,痰瘀互结。如《继志堂医案·痹气门》中亦指出:”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隔间。”《万氏家传保命歌括》则指出:“疲血痰饮之所冲,则其痛掣背……手足俱青至节,谓真心痛。”明确指出瘀血上冲致真心痛的病机。

2.3 本虚标实

当代医家通过对古籍文献整理挖掘后,分别对胸痹病机关键之本虚标实进行阐述。林钟香[9]认识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重在气阴两虚和肾虚,标实强调湿热。王清海[10]提出胸痹的基本病机,早期以标实为主,本虚为辅,后期以本虚为主,标实为辅。陈绍园[11]认为胸痹大多数表现本虚标实,虚实互见,本虚主要指内脏功能失调,阴阳、气血虚损,标实主要指气滞、血瘀、痰阻(痰、湿)、寒凝、热郁等。李敬林[12]认为胸痹多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最为常见。陈美华[13]认为肾虚、痰瘀是胸痹发病的病机关键,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心气(阳)不足,心血亏虚,运血无力,瘀血内生,脾阳不运,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瘀互结,内阻心脉,发为本病。林谦[14]认为胸痹多为虚实夹杂,即本虚标实,在发作期虽以标实为主,但常伴有本虚,缓解期虽以本虚为主,但亦兼邪实。

3 中医典籍中冠心病诊治的挖掘归纳

这类研究主要从疾病诊治的角度切入,对某种疾病或某个证候的治法及用药进行分析,有更强的针对性,对临床有更强的指导性。

3.1 依据辨证结果,确立治疗方法

3.1.1 从脏腑论治 《灵枢·厥病篇》有肺心痛、肝心痛、脾心痛、肾心痛之称。现代医家也有关于心脏本病,他脏及心,以至心脉不荣不通而发为病的研究[15]。如李幼勋[16]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认为治疗胸痹当以补益心气治其本,活血化瘀豁痰治其标,日久由气损及阴,导致气阴两虚者,又当以益气滋阴为治。徐浩等[17]提出胸痹心痛当从肺论治。赵志付[18]总结了历代中医治疗胸痹的文献资料,试从肝心的生理联系、胸痹的病因病理等方面探讨胸痹治疗的疏肝和柔肝问题。郭伟星[19]对古代文献经典条目的列举,为冠心病从脾论治提供依据。申磊等[20]从肝与脾论治胸痹心痛理论依入手,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后,总结了古代医家对肝脾两脏与胸痹心痛相关性的探讨。朱淑梅等[21]基于古籍文献理论,提出胸痹从脾胃论治。朱喜英等[22]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总结,论述冠心病发病与胃的关系,应重视从心脉、胃论治。张玉才等[23]提出从心胆关系论治胸痹。许成群[24]提出当从肾论治胸痹。

3.1.2 从痰瘀论治 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都是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痰浊,是人体津液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瘀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征。徐健等[25]以古代文献为理论基础,探讨痰瘀成因及导致胸痹发生的机理,并对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胸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邢小燕[26]基于古代文献,探讨痰瘀与胸痹的关系,据此论述痰瘀同治法治疗胸痹体会。

3.1.3 从络论治 络病学说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在原有络病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刘彩霞[27]总结了古籍中络病学理论,针对胸痹病机表现为心络阻滞及络虚不荣,确定本病的治疗大法为:不通则痛者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不荣则痛者宜补气养心、通络止痛。

3.2 归纳总结古人用药规律

刘强等[28]通过对多部古籍的研读,认为在胸痹心痛治疗中恰当应用辛散祛风药、潜镇息风药、通络祛风药,是提高胸痹心痛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王建芳[29]总结了清代以前古籍文献中治疗胸痹心痛的370首方剂,经过统计分析,古代胸痹心痛方中温里药构成比为21.49%,补虚药构成比为16.05%,理气药构成比为13.64%,在对具体药物的研究中,使用频次>50次的8味药物中有7味具有温热之性,如肉桂、吴茱萸、干姜等,并且温里药中占到了41.12%。可见温里药为主要药类,也间接体现了温法是古代治疗胸痹心痛的主要方法,而补虚及理气药为重要的增效配伍药类。李虹[30]以《伤寒论》第129条述及“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若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属半夏泻心汤”为理论基础,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胸痹的机制,主要用于胸痹之心气亏虚、痰热内蕴者。李方帅等[31]通过整理明代22位医家,26本医著及相关医案,运用药物频数、归类、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古代医家关于胸痹用药规律,筛选出古代治疗该类病证的常用药物,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及理气药。最常使用的24味药物是甘草、生姜、当归、陈皮、人参、五灵脂、肉桂、吴茱萸、附子、黄连、白术、半夏、栀子、干姜、茯苓、木香、延胡索、香附、高良姜、没药、川芎、白芍、桃仁、枳壳。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中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脾经、心经和肝经为主。

4 结语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其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冠心病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重要价值。中医历来认为,疾病重在预防,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难经·七十七难》说:“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指出了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的重要性,冠心病的防治也是如此。

总之,就胸痹古代文献而言,在探求其病因、病机方面,基本上遵循着从症状认识疾病,又从疾病的表现来定位脏器这一规律,结合脏器发生病变又会体现出的一系列症状表现,来确定疾病的治则用药,注重了证病结合。本文系统回顾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认识,从源流上,挖掘冠心病中医致病因素,考证分析其发病机理,总结归纳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为今后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

[1] 李柳骥.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16.

[2] 李彦斌,张志花,韩立民.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文献及病证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2):321-323.

[3] 安洪泽.范新发从湿、热、郁论治胸痹临床举隅[J].河北中医,2009,31(12):1766-1767.

[4] 许志效,李久民,计小青.脂凝、脂结理论与胸痹心痛的关系[J].河北中医,2008,30(8):860-861.

[5] 袁建,梁庭栋.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浅探[J].河北中医,2012,32(5):541-543.

[6] 马晓妍,张明雪.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J].河南中医,2009,29(12):1145-1148.

[7] 于涛,曹洪欣.胸痹(冠心病)病机演变探微[J].中医药信息2004,21(2):1-2.

[8] 丁斗,董小君.气元论在胸痹心痛证治中的病因病机规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160-170.

[9] 汤诺,何燕.林中香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5):5-6.

[10] 苏慧,靳利利,李典鸿.王清海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介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0):1206-1207.

[11] 徐德嵩.陈绍园临床经验撷英[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3):146-147.

[12] 吴亚涛.李敬林教授百合汤合丹参饮加减临床应用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8,28(9):633-634.

[13] 谢胜伟.陈美华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4):465-466.

[14] 林谦.冠心病(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2,28(10):11-14.

[15] 秦建国.胸痹心痛病机新论[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15-816.

[16] 李幼勋,王德华.胸痹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述略[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2,12(2):184-185.

[17] 徐浩,马苓云,邵念方.胸痹心痛从肺论治[J].中医杂志,1996,37(12):719-720.

[18] 赵志付.胸痹从肝论治心得[J].中医杂志,1995,36(1):18-20.

[19] 郭伟星.冠心病从脾论治[J].山东中医学院杂志,1988,12(2):74-77.

[20] 申磊,李文杰.从肝与脾论治胸痹心痛理论依据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128-129.

[21] 朱淑梅,张玉红.胸痹从脾胃论治[J].中医研究,2001,14(5):33-34.

[22] 朱喜英,刘龙民,陈建杰.论冠心病发病与胃之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3):29-29.

[23] 张玉才,王怀美,陈静.从心胆关系论治胸痹心痛[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65-66.

[24] 许成群.从肾论治冠心病概况[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6(2):42-45.

[25] 徐健,敖杰男.浅谈痰淤互结证与胸痹的关系[J].时珍国医国药,2008,18(5):1229-1230.

[26] 邢小燕.小议痰瘀与胸痹[J].光明中医,2011,26(12):2535-2536.

[27] 刘彩霞.从络论治胸痹心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2):20.

[28] 刘强,史海庆,王翠萍.风药在胸痹心痛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药.2003,21(8):23-24.

[29] 王建芳.古代胸痹心痛方配伍规律探析[J].山西中医,2011,27(2):39-40.

[30] 李虹,李泉香,陈冰.半夏泻心汤治疗胸痹的机制探讨[J].中医杂志,2002,21(1):11-12.

[31] 李方帅,安冬青,宋小鹏,等.明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用药规律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106-108.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医家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从《内经》论“病气逆乘”导致心痛及针刺治疗*
心痛的感觉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