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乔宽 朱双进
(河北省献县中医院针灸科,河北 献县 062250)
排尿障碍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风排尿障碍急性期多表现为尿潴留,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尿频、尿失禁、多尿多见。 2011-01—2012-01,我们采用针灸联合中风气化汤治疗中风排尿障碍50例,结果如下。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符合中医中风的诊断标准[1];由中风引起排尿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或尿潴留。
1.1.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7 d~1年;年龄40~75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能坚持治疗。
1.1.3 排除标准 下尿道梗阻(膀胱结石或肿瘤),下泌尿系感染,子宫或直肠脱垂、膨出,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损害,脊髓和其他脑病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由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急迫性尿失禁或尿潴留;中风前即有尿失禁或尿潴留;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5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男16例,女3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6岁;病程7 d~1年,平均78.0 d;中风分期[1]:急性期21例,恢复期27例,后遗症期2例。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刺治疗
1.3.1.1 体针 取穴:关元、中极、提托(双侧)、阴陵泉(双侧)、三阴交(双侧)。关元用3寸毫针直刺,进针2~2.5寸,行捻转提插补法,以患者腹部出现发热感为佳;中极用3寸毫针呈75 °向曲骨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行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提托属经外奇穴,定位在关元旁开4寸,用3寸毫针呈60°向曲骨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行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针刺前一定要排空膀胱,避免刺伤膀胱。阴陵泉、三阴交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1寸,阴陵泉平补平泻法,三阴交小幅度捻转补法使针感向足部传导。留针30 min,每日1次。
1.3.1.2 头针 取足运感区:前后正中线中点旁开0.5寸,向后引1.5寸长平行线;生殖区: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1.0寸直线。刺法:用1.5寸毫针快速刺入、推进,采用快速捻转强刺激手法,每分钟捻针200次左右,留针30 min,间隔5~10 min捻转1次。
1.3.2 灸法治疗 取穴:关元、肾俞(双侧)、足三里(双侧)。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5 min,使局部皮肤红晕温热而无灼痛为度。
1.3.3 中药治疗 予中风气化汤。药物组成:益智30 g,乌药10 g,黄芪30 g,柴胡6 g,升麻6 g,桂枝12 g,茯苓12 g,泽泻10 g。阳虚寒甚加鹿角胶、肉桂;膀胱湿热者加黄柏、车前子;小便失禁者加五味子。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1.3.4 疗程 14 d为1个疗程,间隔2~3 d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癃闭的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排尿功能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排尿障碍症状及体征有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未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本组50例,治愈37例,好转10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4%。
中风排尿障碍属于中医学癃闭、遗尿范畴。癃闭指小便不利,点滴短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可见癃闭的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遗尿是指患者清醒时小便滴沥,不能自禁,中医古籍中“遗溺”、“善溺”等均指本病。《景岳全书》曰:“遗溺一证……惟是水泉不止,膀胱不藏者,必以气虚而然,盖气为水母,水不能蓄,以气不能固也,此失守之兆,大非所宜,甚至气脱而遗,无所知觉,则尤其甚者也,此惟非风证及年衰气弱之人,或大病之后多有之。”中风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加之久病,肾阳虚衰,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失调,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治宜温肾益气,通畅气机,通调水道。关元为全身三大强壮要穴之一,有培元固本、补肾气之功;中极为膀胱经募穴,有益肾利尿缩泉之功;阴陵泉有健脾渗湿之功;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处,有补肝肾、健脾利湿之效;提托为经外奇穴,有益气升提、固脱之功;肾俞有益肾滋阴、摄精利水的功能;足三里有健脾补胃、补虚扶正、升降气机等作用。选用上述穴位针灸治疗能够起到温肾助阳、通调水道的功效。中风气化汤中益智温肾缩尿,黄芪补气利水,共为君药;乌药温肾散寒,桂枝温经通阳,共为臣药;柴胡、升麻升举阳气,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并为佐使药。综合全方配伍,具有温肾益气、通调水道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大脑皮质中枢是最高级的排尿中枢,主要包括额叶及额顶叶皮质,旁中央小叶可能是排尿的运动中枢,顶叶与排尿的感觉有关,前额叶对排尿有抑制作用。额叶或额顶叶皮质与中风后排尿障碍有关,脑部病变的大小与尿失禁有关,左半球梗死导致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不能表达排尿需求而出现尿失禁。大脑半球两侧播散性病变容易引起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性尿潴留[3]。头皮针刺激足运感区、生殖区能够调节大脑皮质排尿中枢。
中风排尿障碍患者以中老年居多,治疗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程度尤显重要,只要坚持配合治疗,多能取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显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中风排尿障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28.
[3] 王永炎,谢雁鸣.实用中风病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