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杨亚萌
(1.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 100044;2.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于1990年提出,他认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中国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后,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要求增长方式发生相应转变,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之在国际竞争中提升影响力的需要,使得软实力问题逐渐在中国兴起。同时,中国具备建设和利用软实力的资源条件,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资源,这是利用“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条件。文化软实力对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十八大”则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给了明确的定位,即“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就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并就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国内学者在对文化软实力概念进行讨论分析时,首要的一个问题是软实力的概念是否可以用?个别学者认为,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具有深厚美国官方背景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如果国内也用这一概念,则不利于掌控话语权。而大部分学者还是吸收了这一概念,并根据各自的理解和研究的需要对软实力概念和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
第一,从文化精神价值的无形影响力界定文化软实力。魏恩政和张锦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该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2]。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认为,软实力概念是相对硬实力概念提出的,硬实力是指一切有形的、可以量化的,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实力;软实力则是指一切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精神力量的实力。思想、道德、情操、品格、意志、智慧、谋略、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动员力、影响力、舆论引导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等,都是代表精神力量的,且难以准确计量的,则都是软实力[3]。
第二,从文化的精神形态和物质表现形态相结合的视角对文化软实力进行界定。方志认为,文化软实力由内在核心与外在形式构成。内在核心是指精神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主要表现为物态文化,如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等[4]。
第三,直接界定文化软实力所包含的内容。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特定人类共同体生活的价值系统及其象征形式所呈现的柔性吸引力。理解和探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内涵要从我国国家战略决策出发并为这种决策的实施提供咨询服务。国家软实力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核心价值系统的吸引力,社会行为模式的凝聚力,传统典范及遗产的影响力以及文化传播机制的感染力[5]。
由上可知,国内学界就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主要是作为一种国际战略、国际权谋的思想,是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而服务的;而我国在运用软实力这一概念时,并没有把其仅仅看成是国际政治博弈的手段,而是着眼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张国祚认为,研究文化软实力,要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赋予“软实力”概念以新的内涵和诠释,给出“软实力”清晰明确的定义[3]。
在文化软实力是否能够量化、评估以及评价的问题上,现阶段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不可量化的概念,很难用某个或数个指标进行量化,也就很难衡量其数量上的大小。王京滨认为,软实力的效果是一种主观印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6];杨胜群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这些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和创造力,而思想、观念、文化是看不见的,不能物化、不能指标化的[7]。但也有学者持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虽然现阶段对文化软实力的定量研究尚未出现合适的量化方法,但还是有必要对文化软实力进行相应的定量研究的。门洪华指出,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在中国软实力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仍要加强定量的研究。而随着中国硬实力的迅速发展,中国应提出一套解释中国现状的发展指数,其中应包含各类软性指标[8]。杨新洪认为现阶段我们以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由于文化产业增加值是一个价值量指标,不能全面动态的反映文化产业的变化趋势,无法客观的考核文化产业的运行业绩。鉴于此,我国需要以增加值为核心建立一套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来全面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9]。近年来,随着软实力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在软实力的量化、评估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已有文献大部分是通过建立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文化软实力进行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把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并从不同维度设置相应的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取合理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次,选取模型进行评价。周晓宏、王小毅和谢荷锋针对区域竞争的特点,从区域文化、人口素质、公共服务和区域形象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评价[10];罗能生,郭更臣和谢里从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核心力六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08年的区域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整体较弱,尤其是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影响力偏低;同时,文化软实力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平衡性[11]。周国富和吴丹丹则选取了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素质、文化吸引力和文化体制及政策五个方面的25个评价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从而通过计算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对我国各省区2007年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2]。林丹和洪晓楠从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辐射力五个方面选取18个普通指标和儒家文化、文化技术、举办承办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三个特色指标,构建了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型[13]。同时,还有部分学者构建了以相对指标为主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文化软实力。如杨新洪构建了包括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文化软实力对GDP的贡献率、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等指标的评价体系,并据此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了实证分析[14]。
除对国内软实力现状进行评价外,部分学者还就中外软实力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如阎学通和徐进从国家模式吸引力、文化吸引力、友好关系、国际规则制定权、对国内社会上层的动员力、对国内社会下层的动员力等六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就中美两国的软实力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与比较[15];凌炼和龙海明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中、日、美三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绩效进行了比较[16]。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因此,提高文化软实力也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1.争取话语权。朱建婷认为,对外宣传是提高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提高我国文化的外界影响力、提升自身内在实力、激发全体人民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源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对外宣传的具体事务中要坚持客观真实、突出重点、立足本土的原则[17]。话语权包括理论、思想、价值、理念、议题、政策、主张等,话语传播涉及传播的内容、谁来传播、何时传播、如何传播、怎样传播等环节。拥有话语权,就能通过议题设置(设计),在舆论上占据优势,引导舆论使之朝着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进而达到宣传塑造形象的目的。张铭清也认为争取话语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制高点[18]。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张国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这一价值体系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19]。程恩富和郑一明等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践行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宣传与研究、贯彻与落实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理论研究层面和实际工作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0]。
3.提高高校的文化软实力。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的历史使命,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教授[21],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克利教授[22]都指出了高校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就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4.防范文化安全问题。宁德业和尚久提出要确立为人民谋利益、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要求的文化发展方向,构筑国家文化安全防御体系,构建并完善文化发展目标“三位一体”的实现机制[23]。王永明等认为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重而道远,要构筑完整有效的文化安全体系[24]。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达国家也都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85%[25],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服务,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就应当或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内容[26]。因此,要从改革文化体制、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文化软实力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也逐步拓宽,研究的内容也逐渐深入。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第一,完善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尤其是“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来,针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的内容不够体系化,尤其是缺少基础理论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结果就是在文化软实力概念、构成要素等基础性问题上模糊不清。王一川针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概念的问题曾指出,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对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界说和阐释,迄今为止已多种多样,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他却又认为“没必要求得公认一致的唯一正确结论”[5]。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可取。对一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对其基本概念、内涵等基础性问题界定清楚,唯有如此,才能在应用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等问题上把握好大的方向,否则容易引起混乱。软实力的概念虽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但那是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而服务的;我国学者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首先要在基础理论层面就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给予统一的、合理的、被认同的内涵。只有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界定清楚,才能详细阐述其构成要素,进而根据其构成进一步探讨量化和评估问题。尽管现阶段对文化软实力是否可以量化的问题还存在争议,但要综合反映我们的综合国力,就需要一套能涵盖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指标体系,因此,对文化软实力的量化、评价是必要的。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文化软实力评价的现有研究还不深入,这也与文化软实力基础理论层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有关。
第二,拓展和深化对策研究。在文化软实力研究兴起的几年里,学者们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核心价值观建设、理论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这些建议对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有些措施还缺少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要考虑到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方方面面;同时,文化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已有文献虽然对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分析,但往往是对“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士不太懂“产业化”,而想实施“文化产业化”的人士不太懂“文化”,所以,文化产业化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从而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
[1]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
[2]魏恩政,张锦.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理论学刊,2009(3):14-17.
[3]张国祚.新形势下推动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着力点[J].前线,2012(11):13-14.
[4]方志.文化软实力呼唤”硬指标”[J].出版参考,2008(5):1.
[5]王一川.理解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J].艺术评论,2009(10):60-63.
[6]王京滨.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7):28-37.
[7]杨胜群.小议文化软实力[N].瞭望,2007(11).2007-03-12.
[8]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J].国际观察,2007(2):15-26.
[9]杨新洪.关于设置文化软实力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其路径问题研究[J].统计教育,2009(3):18-25.
[10]周晓宏,王小毅,谢荷锋.区域软实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07(6):58-60.
[11]罗能生,郭更臣,谢里.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0(9):1502-1506.
[12]周国富,吴丹丹.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14.
[13]林丹,洪晓楠.中国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5-69.
[14]杨新洪.关于文化软实力量化指标评价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08(9):44-48.
[15]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J].现代国际关系,2008(1):24-29.
[16]凌炼,龙海明.基于AHP法的中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绩效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1-86.
[17]朱建婷.对外宣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4):27-29.
[18]张铭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M]//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9]张国祚.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7):10-14.
[20]程恩富,郑一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践行情况的调查报告[J].民主与科学,2010(2):3-13.
[21]冯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22]刘克利.大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7.
[23]宁德业,尚久.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江西社会科学,2010(4):190-194.
[24]王永明,李宴群,吴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构建文化安全体系[J].理论探讨,2010(4):64-66.
[25]2011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市场研究报告网[EB/OL].[2012-12].http://www.ewise.com.cn/Industry/201212/wenhua051458.htm.
[26]路建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N].光明日报,201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