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温泉旅游研究述评

2013-04-08 18:47姜太芹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温泉旅游研究

姜太芹

(保山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日趋完善,关爱身心健康、注重生活品质、体验生活乐趣已成为当今旅游消费的新趋势。温泉旅游集康体疗养、保健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不仅能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还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当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故被业界誉为本世纪主推新型旅游产品中的“明星产品”,“朝阳产业中的朝阳”。在国外,温泉旅游起步较早且发展迅速,如今研究成果也日趋成熟。我国温泉旅游出现较晚,但因资源丰富、需求旺盛,自改革开放初兴起至今其发展态势呈现良好,相关研究成果也在逐渐递增。2012年10月26日,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暨国际科学大会在重庆市融汇温泉城隆重召开。会上,授予了重庆全球首个“世界温泉之都”的殊荣,充分证明了我国温泉旅游实力斐然。

为了评述国内温泉旅游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成果,笔者于2012年10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网络版、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中分别以“温泉”“地热”“温泉旅游”“地热旅游”“温泉+旅游”等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了详细检索,并对检索文献(书籍、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后发现,目前国内对温泉旅游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发展历程、特征分析、开发现状、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基础性层面,在理论、方法、内容、实践等方面都还缺乏更深层次的探讨。鉴于此,笔者将尝试从基础理论、规划开发、市场动态、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国内温泉旅游进行综合评述,希望能对我国温泉旅游今后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温泉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

1.1 温泉旅游概念界定

随着温泉旅游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也在不断进展,但至今我国业界对温泉旅游的概念还尚无明确界定,对温泉旅游的定义也未达成共识,学者在对温泉旅游进行探讨时也较少提及温泉旅游这一概念。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温泉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有:王艳平(2000)认为,温泉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它是利用温泉开展的一项离开常住地的余暇活动,是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呈现的一种社会现象[1]。冯威、张丹丹等(2003)从温泉旅游发展历程出发提出,温泉旅游是一种传统的度假旅游形式,其发展历史悠久,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2]。阮丹(2008)则从温泉旅游产生的效果角度出发提出,温泉旅游不但使人们能够得到温矿泉沐浴体验,起到最好的理疗和健身作用,还能使人们体验到绿色旅游、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的效果[3]。王媛玲(2010)在硕士论文《吉林省发展温泉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所谓温泉旅游就是温泉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是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组成,是一种集康益性、休闲性、文化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较强参与性、体验性的新型主题旅游,季节性和区域性较强,重游率较高,其游客具有家庭化和商务化的特点[4]。

从上述诸多定义可看出,随着温泉旅游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在日趋完善,一些学者(冯威[2]、阮丹[3]等)还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温泉旅游的概念进行了阐释,虽强调重心有别但所述内涵大致相同,即都是在竭力围绕温泉的基本功能(沐浴、理疗等)和现代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游憩、养生、休闲、度假等)而展开的一系列阐述。

1.2 温泉旅游特征与分类

温泉旅游作为休闲体验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兴起时间虽晚,但发展迅速,且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胡彬(2007)认为温泉旅游具有体验经济、休闲经济、养生经济和时尚经济四大基本特征[5]。惠普科(2009)从理念特征、供给特征和需求特征三方面对我国温泉旅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6]。关霜(2011)则指出温泉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旅游体验过程中着装的增减变化、与气候条件直接相关、身心同时放松、重游率高及温泉旅游项目的结合性五个方面[7]。

对温泉旅游类型的认识则因划分依据有别而存在差异,朱玉华(2006)从旅游服务功能方面将温泉旅游划分为温泉疗养式、温泉保健式和温泉度假式三大类型[8]。胡彬(2007)认为我国温泉旅游按功能可划分为室内疗养保健型、户外观光度假型和综合型;按空间构造则可分为温泉一条街、温泉度假村和诸多较大温泉设施分散共存三种类型[5]。宋玲玲(2011)提出温泉旅游还可按区位不同划分为复合型、近郊型、娱乐型和综合型[9]。

由文献分析可知,目前国内有关温泉旅游特征和分类的文献还较匮乏,相关内容仅在近几年内发表的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中有所涉足,且多为草草提及,对其进行专项探讨的成果至今还尚未出现。

1.3 温泉旅游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温泉旅游理论基础作为我国急需而又缺乏的研究领域,至今仍未得到较好进展。夏岚(2008)将“增长极”“马斯洛需求层次”“文化地理学”等理论应用到硕士论文中,对阿尔山温泉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探讨[10]。李晓琴、胡丹临等(2009)以“协同论”“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对大香格里拉东部温泉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类进行了详细阐述[11]。杨懿、李柏文等(2012)则对洱源县温泉旅游资源概况和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后提出,洱源应以“旅游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打造温泉产业聚集区[12]。

虽然温泉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且研究成果还尚未成熟,但我国对温泉的利用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王艳平、山村顺次(2002)将我国温泉利用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50年代温泉疗养院建设兴盛阶段、70年代温泉资源大普查阶段和改革开放后温泉地向保养、修养、旅游、娱乐的转化阶段[13]。2007年胡彬在其硕士论文中依据国内温泉开发与建设特征将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中国古代温泉、温泉利用的殖民色彩(1949年以前)、温泉疗养院建设期(1950年~1959年)、全国温泉资源普查阶段(1960年 ~1977年)、温泉保养与温泉旅游萌芽期(1978年~1992年)、温泉旅游地发展期(1993年~)六个阶段[5]。

2 温泉旅游规划开发的研究

2.1 温泉旅游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

国内温泉旅游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根本性认识,没有科学合理的开发导向;缺乏温泉资源保护措施,没有危机意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证照不齐,手续不健全;温泉旅游的卫生质量和服务问题刻不容缓[14];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品牌深度不足[15]等。为了促进国内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充分重视温泉旅游资源的价值;温泉开发建设应与当地环境、文脉相一致;保护资源,持续发展;制定政策,加强引导[16];整合资源,深度开发温泉产品[17]等。

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对温泉旅游的认知仍不够全面,旅游形式较单一,旅游市场的定位还有待提高,业界学者们通过对具体案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种为我国不同区域的温泉旅游进行对症下药的做法,对处于温泉旅游开发初级阶段的我国是值得倡导的。

2.2 温泉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模式

我国温泉资源储存量大,分布广泛,且开发历史悠久,但至今诸多资源点依旧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正确评估温泉资源价值、科学分析区域温泉特征对我国温泉旅游的更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陈曦、黄远水等(2009)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厦门翠丰温泉和腾冲热海温泉进行了理论验证和深入探讨[18]。何清宇、宋镇清(2010)则对湖南省温泉资源的空间结构、开发及保护现状等进行详细分析后,选用模糊数学评估法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四方面对湖南温泉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提出了相关指导建议[19]。

通过对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后学者们根据各区域温泉的实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旅游开发模式。何秦(2010)对云南温泉资源的概况、历史及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后提出,云南温泉旅游可采用“泛温泉产业”“健康度假社区”“滇式温泉特色文化”“温泉旅游小镇”和“温泉住宅地产“五种开发模式[20]。林东、郑耀星(2011)从发展推动力、资源利用集约程度、温泉与其他产业的对接等方面对国内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并以福建闽侯光明温泉为例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15]。

2.3 温泉旅游文化挖掘与产品设计

温泉文化是温泉的灵魂,是温泉旅游核心精神的体现,但当前对温泉旅游文化的研究还未引起国内学界重视。毛丽娅(2005)对温泉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四川需加强温泉文化挖掘,以增强温泉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1]。郑利(2008)[22]、黄芙蓉(2011)[16]对我国温泉旅游文化进行了详细论述。邓峰(2011)[23]、夏明珠(2011)[17]则分别以汝城、巢湖为个案,对温泉文化在温泉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较而言,我国对温泉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研究成果则较多,孙丽萍、王艳平(2005)在对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方向进行分析后,以辽宁省龙门汤温泉为个案,从多方面对温泉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开发展开了深入探讨[24]。陈燕娥(2006)对江垭温泉度假村和热水溪温泉疗养中心旅游产品的资源概况、开发现状及客源市场等进行了分析探究,并以理论为支撑、实践为佐证提出一系列有益于滇西北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的新建议[25]。蒋艳(2009)[26]、邱守明(2010)[27]等也分别对我国武义、腾冲等地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提出了各自的构想,这些建议对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大作用。

2.4 温泉旅游规划思想与产业发展

随着温泉旅游的发展,对温泉旅游规划的需求在日益剧增,近年来涌现出了一些有关温泉旅游地规划开发、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及温泉旅游区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游勇(2005)从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及线路、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对西岭雪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提出的相关对策对该景区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8]。洪惠群(2008)[29]、胡元珍(2011)[30]等则分别对温泉旅游景观、温泉旅游度假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进行了专项探讨。但目前国内该方面成果的总体研究水平都还较为低下,在规划理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深度等层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程璜鑫(2008)以咸宁温泉谷为例,对温泉旅游开发中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出温泉旅游产业链构建的新思路[31]。程立初、林连山等(2010)对福建台资温泉度假区产业的开发现状、运营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使大陆业界对其内部运作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32]。关霜(2011)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云南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并提出云南省需大力提升温泉旅游的产业化水平,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7]。

3 温泉旅游市场管理与可持续性的研究

3.1 温泉旅游市场动态的研究

3.1.1 温泉旅游客源分析

随着国内温泉旅游发展工作的推进,业界学者开始涉入对温泉旅游客源市场的探究,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呈现。高宏(2010)从旅游者的生活形态入手,对温泉旅游重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影响旅游者生活形态的因子有文化运动、金钱理财、家庭亲情等7个公因子,并提出不同群体在消费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33]。陈才、刘艳华等(2011)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大连温泉游客的决策行为、旅游体验及购后行为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34]。

3.1.2 温泉旅游市场拓展

在温泉旅游市场拓展方面,胡彬(2007)以数学统计和相关模型(SWOT、VALS等)为研究方法,从营销环境、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等方面对北京市温泉旅游市场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其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提出相关指导建议[5]。王清(2011)指出大连温泉应在分析其特色旅游的基础上,凸显温泉资源特色,为本省拓展温泉旅游市场获取良好效益[35]。相较而言,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还较薄弱,目前仅有的文章中还主要以硕士学位论文为主,但相信随着国内温泉旅游地更进一步发展,该领域必将成为业界重点关注的焦点。

3.2 温泉旅游经营管理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温泉旅游经营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少,仅停留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上,对其进行专项研究的文章很少,引入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更是甚微。从笔者所收集的资料看,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涉及。第一,在温泉旅游品牌构建方面。霍改华(2008)通过对重庆市温泉地的分析及借鉴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经验,得出温泉资源真实性、温泉关系人行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是影响重庆打造“温泉之都”品牌的主体因素[36]。黄阵仙(2011)认为福建温泉不但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更需从长远出发,早日构建出个性鲜明的旅游品牌。第二,在温泉旅游景区管理方面[37]。常婧莹(2011)则从技术性因素风险与非技术性因素风险的角度对天启麗园温泉旅游区建设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第三,在温泉旅游法规建设方面[38]。王艳平(2006)以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为个案,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路径(“国家制定、地方执行”)的“有能企业提出并主导,地方政府认可并主持”的新路径[39]。

3.3 温泉旅游可持续性的研究

温泉资源的稀缺性和脆弱性,要求在旅游开发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目前国内业界和学术界还较少涉及该领域的研究,仅有少数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张明(2007)对国内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背景进行了阐述,并从管理模式、资源环境保护模式及市场模式等方面构建出适合我国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40]。王艳平(2009)以辽宁省弓长岭温泉为例,对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具有的四圈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的吨水(温泉)效益指标[41]。张滢(2011)在对新疆沙湾温泉进行分析后,强调要实现温泉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环境治理为先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2]。可见,温泉旅游要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得到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等多方支持,以共同力量构建出人与自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历史与现实等和谐的“共生空间”。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关于国内温泉旅游研究文献的回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温泉旅游自改革开放初兴起至今,专家、学者日益予以关注和重视。三十余年来,除相关研究成果在逐渐递增外,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加强,从起初对旅游个案、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的简单分析,逐步向旅游规划开发、旅游市场经营管理、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等方面过渡。但现阶段,我国对温泉旅游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呈现出学术研究滞后于温泉旅游地开发建设的特点。且现有研究成果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领域较狭窄且内容多泛于表面、个案研究虽多但探讨尚浅难以形成规律、理论基础较薄弱、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区域不平衡、研究水平较低等。为此,笔者认为今后国内温泉旅游研究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以补充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4.1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对温泉旅游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现状描述和效果评价阶段,很少将相关理论应用到研究中去,这种“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制约了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温泉旅游理论体系是今后学者们急需引起高度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国内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定期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如案例总结等);二是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三是引进国外(日本、德国、瑞士)先进理论。

在温泉旅游研究方法上,目前主要是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仅在少数市场类文章和部分硕士论文中有所涉及。笔者认为,国内温泉旅游研究今后应多加强定量方法的运用,须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数理模型等方法逐步应用到相关研究中去,力争做到定性与定量的完美结合。

4.2 温泉旅游的市场与经营管理

随着国内温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温泉旅游市场的关注度在日益增强,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陆续呈现。但相较而言,目前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还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我国温泉旅游在今后的市场研究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探究:一是加大对旅游客源地市场的探索(包括客源市场地域空间结构研究、旅游者行为、游客心理及相关影响因素等调查研究);二是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市场的探讨(包括市场定位、市场细分、市场驱动因素的探究等)。

在温泉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目前国内仅有少数文章有所提及,且多以案例研究为主。因此,该领域也急需引起业界关注。今后国内温泉旅游在经营管理研究上应加大对景区(度假区)的市场监督、法制法规建设(如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行为规范等);加强对景区内游客、社区居民的管理(如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强化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等,从而为我国温泉旅游景区创建正常、有序的经营环境。

4.3 温泉旅游的文化与社区参与

温泉旅游文化研究,目前国内尚显不足。随着温泉旅游的快速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单纯的泡汤,而是转向关注从旅游享受中获得文化体验。因此,加大温泉旅游文化研究刻不容缓。笔者认为,首先应理清“温泉文化”与“文化温泉”的区别,应以大文化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待温泉行业,而不是走“先温泉,后文化”之路;其次,加强各温泉进行文化挖掘和温泉与当地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融合,利用文化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巧妙走出温泉旅游市场同质化怪圈,让我国温泉能在发展旅游产业之时形成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

社区居民是温泉旅游资源的组成要素,也是旅游开发的主体。因此,应加强对温泉旅游社区参与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可对社区参与温泉旅游发展的方法、途径、机制、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

4.4 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温泉旅游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且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关注温泉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国内学术界急需面临的课题。首先应对温泉资源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水量、水温、水质等;其次,加大对景区环境保护的探讨,包括环境容量、环境污染、资源循环利用等;第三,应加强温泉文化挖掘、法规制度建设、社区居民与温泉旅游发展的协调关系等方面的探究。动员多方力量努力实现温泉景区人与自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的和谐共生,让我国温泉旅游永绽光辉,造福万世子孙。

[1]王艳平.中国温泉地地域的研究[D].千叶:日本千叶大学,2000:21.

[2]冯威,张丹丹,王波.温泉旅游地的发展态势分析——构筑休闲型的温泉度假空间[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17(5):20-22.

[3]阮丹.对开发峨眉山温泉旅游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08(3):50-51.

[4]王媛玲.吉林省发展温泉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9.

[5]胡彬.北京温泉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3-10.

[6]惠普科.北京市温泉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2009:30.

[7]关霜.云南温泉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1:14.

[8]朱玉华.福州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9-10.

[9]宋玲玲.重庆市温泉旅游项目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10-11.

[10]夏岚.中国温泉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阿尔山温泉为例[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11-13.

[11]李晓琴,胡丹临,等.基于协同论、“点—轴系统”理论的大香格里拉东部温泉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9(3):96-98.

[12]杨懿,李柏文.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洱源县温泉旅游开发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81-85.

[13]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1):102-109.

[14]周玲强,祝勤玫.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经济论坛,2010(11):160-161.

[15]林东,郑耀星.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闽侯光明温泉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0):938-940.

[16]黄芙蓉.我国温泉旅游文化的建设[J].中国市场,2011(36):162-163.

[17]夏明珠.试析打造有巢湖特色的温泉文化品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5-17.

[18]陈曦,黄远水.温泉地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厦门翠丰温泉与腾冲热海温泉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6):571-574.

[19]何清宇,宋镇清.湖南省温泉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价值实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2-74.

[20]何秦.云南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38-60.

[21]毛丽娅.温泉文化与四川省温泉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J].四川地质学报,2005(1):31-35.

[22]郑利.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探析[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8(2):152-156.

[23]邓峰.论温泉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汝城热水温泉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172-174.

[24]孙丽萍,王艳平.转型时期旅游产品创新与温泉开发——兼论辽宁省龙门汤温泉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67-70.

[25]陈燕娥.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湘西北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1.

[26]蒋艳.论武义温泉旅游产品提升策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64-68.

[27]邱守明.“腾冲热海”景区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新科经济市场,2010(8):31-32.

[28]游勇.西岭雪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5:27-76.

[29]洪惠群.温泉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论坛[J].城市发展研究,2008(3):19-23.

[30]胡元珍.南宁九曲湾温泉度假村规划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11(9):32-34.

[31]程璜鑫.温泉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其环境效应分析——以咸宁市温泉谷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8:14-47.

[32]程立初,林连山,等.福建台资温泉度假产业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10):28-30.

[33]高宏.基于生活形态的温泉旅游重游者消费行为研究——以江西天浴温泉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24-45.

[34]陈才,刘艳华,等.温泉游客旅游决策、旅游体验与购后行为研究——以大连为例[J].旅游论坛,2011(3):17-21.

[35]王清.大连温泉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8):65.

[36]霍改华.温泉旅游地品牌构建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温泉地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8:6-22.

[37]黄阵仙.福建温泉旅游品牌构建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1(4):126-128.

[38]常婧莹.天启麗园温泉旅游区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旅游经济,2011(12):165-166.

[39]王艳平.旅游法规建设的一个路径研究——以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41-743.

[40]张明.我国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31-58.

[41]王艳平.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四圈层结构研究——以辽宁省弓长岭温泉为例[J].旅游学刊,2009(1):33-36.

[42]张滢.新疆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以沙湾温泉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18046-18048.

猜你喜欢
温泉旅游研究
KAI BEPPU温泉酒店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旅游
露天温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