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形而上学与“即自的超越”

2013-04-08 18:16王政燃
关键词:徐复观根源客体

王政燃

(河北大学 哲学系,河北 保定 071002)

在徐复观看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心”的文化,“心”是存在意义之根源和价值评判之所在。不过,此“心”并不是宗教的信仰起点,也不是思辨所构建的形上本体,而是生命本质在经验和历史中的呈现。他说:“人生价值的根源在心的地方生根,也即是在具体的人的生命上生根。具体的生命,必生活在各种现实世界之中。因此,文化根源的心,不脱离现实;由心而来的理想,必融合于现实现世生活之中。”[1]39在他看来,这个与生活、生命连在一起的“心”,比虚无缥缈的形上本体更为现实、更贴近生活;比俗尘凡世的形下之物更为超脱、更有境界。正因为如此,徐复观将“心”的文化诠释为“形而中学”。他说:“中国的道理都是与生活、生命连在一起。我常笑说,西方柏拉图的哲学是形而上学,沙特(即萨特——引者)等所说的道理是形而下学,中国的人文精神可说是‘形而中学’。”[1]177因此,他不赞同乃师熊十力及弟子牟宗三等构建形而上学的理路,认为他们“反其道而行,要从具体生命、行为,层层向上推,推到形而上的天命天道处立足,以为不如此,便立足不稳。没有想到,形而上的东西,一套一套的有如走马灯,在思想史上,从来没有稳过”[2]102。

在徐复观,他不仅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路,他还致力于“消解”形而上学。他的“消解”大致包括两个层面:从宇宙论的角度看,他力图“斩断”科学与道德的联系。众所周知,现代新儒家之重要脉络是“道德创生”的宇宙论。与此不同,徐复观认为宇宙万物皆有自性,道德则是人本心之事,故二者的所谓关联只是“推想”。他说:“他(指熊十力——引者)由宇宙论以落向人性论,在其根本处有一缺憾。在他们,都认为这两方面的东西是紧密相连,实际则不仅是一种推想,且亦实无此必要。我们治思想史的人,应把这种不必要的夹杂、纠结,加以澄清,将宇宙论的部分交还科学,将道德论的部分还之本心,一复孔门之旧。”[2]124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他力图“斩去”“道德仁体”的形而上特性。徐复观认为,形而上的“道德仁体”不是人生价值的根源,作为人生价值根源的“道德仁体”并不具有形上性,因为它来自于具体的道德实践。他说:“中国文化,主要表现在道德方面。但在很长的时间中,对道德的价值根源,正如其他民族一样,以为是神、天。到孔子才体认到道德根源乃在人的生命之中,故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说:‘为仁由己’。这些话都表明价值根源不在天,不在神,亦不是形而上的,否则不能这样‘现成’。”[1]32基于这样两个方面,徐复观主张回归于孔子思想的原本形态。

依着徐复观的理解,孔子认为,人之为人的根源在于人性之“善”,而善的“究极”便是“仁”。质言之,“仁”乃人的本质。他说:“孔子虽未明说仁即是人性,但如前祈述,他实际是认为性是善的;在孔子,善的究极便是仁,则亦必实际上认定仁是对于 人 之 所 以 为 人 的 最 根 本 的 规 定。”[3]97-98不过,孔子的“仁”乃由道德实践经验提炼而来,而非来自于形而上的“神”或“天”。徐复观说:“道的客观性外在性,主要是指的人类行为经验的积累。‘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的《诗》《书》《礼》都是古代行为经验积累的结晶;这才是孔子所说的道的真正来源。”[2]106具体来讲,“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仁”是总结道德经验而得到的理性启发,它根源于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因此,不能以先验的“道德仁体”来诠释“仁”,即它不是“一超绝待”的形而上之物,否则就偏离了孔子的原意。其二,“仁”虽然来源于经验,但不能执著于经验事物,否则就会变为“浅薄无根”的经验主义。基于这样两个方面,徐复观说:“孔子把他对人类的要求……一方面,把‘仁’基于人类历史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和他由个人的实践,发现出的生命中的道德主体,两相结合,这便使来自历史实践中的知识,不停留在浅薄无根的经验主义之上,同时使发自道德主体的智慧,不会成为某种‘一超绝待’的精神的光景,或顺着逻辑推演而来的与具体人生社会愈离愈远的思辨哲学。”[4]388

在徐复观,“仁”既然是经验性的概括,它就需要在实践中“落实”。因此,儒家非常重视“行”即道德实践,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思辨。他说:“孔子追求的道,不论如何推广,必然是解决人自身问题的人道,而人道必然在‘行’中实现。‘行’是动进的、向前的,所以道也必是在行中开辟。”[5]64具体来讲,“仁”作为历史生活之升华的“真实”,乃是人类现实道德实践的内在依据。或者说,“仁”即是主体道德行为之动机、方向和目的的“确定者”。很明显,“仁”的“内在性”凸显了人的“道德自觉”:一方面,人对于自身的人格完善及知识积累有无限的诉求,因此“仁”的实现为人格递进及知识发展开启了无限的可能。另一方面,人对于其他主体甚至所有生命存在,无条件地表达出同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照地讲,第一方面的目的是促进“成己”,第二方面的目的是促进“成物”。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成己”,还是“成物”,其本质均在于“为己之学”,即:一切为学或者工夫的目的皆是为了“体证自己”、成就自己进而成就他人。换言之,道德实践乃是由“仁”出发,向自身生活上致力,使生命境界层层提升,从而把自己从动物层次中提升起来,使生命力作无限的扩张与延展,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显而易见,依靠对于孔子“仁”的诠释,徐复观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消解”。不过,徐复观虽然主张“回归孔子”,但他反对落入“浅薄无根的经验主义”。因此,在“消解”形而上学的同时,他亦肯定人的“超越性”。在徐复观看来,人具有突破有限性束缚的“超越性”。比如,道德精神通过“明心见性”“为仁由己”的内在修养来体现,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终极的“仁”;而在“仁”的境界中,人性是自由的,故具有超越的一面。也就是说,“仁”虽来自于道德实践经验,但它亦具有突破经验的一面。具体来讲,“仁”的这种“自由的”“超越的”境界乃是“美”,而“美”作为一种“艺术精神”,它非来自于思辨,亦非来自于经验。也就是说,“艺术精神”既不是纯粹的主观,也不是纯粹的客观,而是主观与客观相融通的产物。具体来讲,当主体生命与客体生命相对时,二者便产生了一系列交流;客体生命的“性相”“内化”到主体生命当中,客体生命之“美”便在主体生命中呈现出来。可见,一方面,客体之“美”并不是主体赋予的,而是在主客体“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另一方面,未经主体感悟的客体之“美”是无法呈现的,因为“美”呈现于主体的审美过程中。因此,“美”的境界高低不仅与客体相关,亦与主体的境界息息相关,即,主体的人性修养、价值观指向皆对“美”的境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仁”乃是经验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徐复观对于“艺术精神”的阐释多通过解析《庄子》完成。在他看来,中国的艺术精神即是庄子的精神,而庄子精神的根源体现在“游”上。不过,庄子的“游”不是外在的自由,而是内在的精神的绝对自由。所谓“精神的绝对自由”,它否定了一切庸俗的、肤浅的“美”,而是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6]186的“大美”。因此,这种自由不能求自于现实世界,也不能求自于形而上的世界,只能求自于自己的内心。于是,庄子主张将“心”提升到“静”“虚”“明”的境界。在庄子,要达到这一境界,有两条路径可循:第一,去除人心的自然欲望。自然欲望产生于生理构成的人心,故只有去除自然欲望,才能将“心”从物欲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心”由现象世界到自由世界的提升。第二,去除人心对于现象世界中外物的知识。人类所建立的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其实只是人类之“天真的梦”;“梦”在开始的时候已偏离了“大道”,它们从始至终迷惑着“心”的觉悟。因此,只有去掉这方面的知识,才能让“心”恢复原本的本然状态,从而以生命的觉悟去体验外物,进而达到“心物不二”的境界,最终获得“美”的观照和“无待”的自由[6]1-8。

在徐复观,庄子的精神其实质乃是一种“即自的超越”,即非外在的超越,而是指“即事物自身而发现其超越的意味”。他说:“艺术中的超越,不应当是形而上学的超越,而应当是‘即自的超越’。所谓即自的超越,是即每一感觉世界中的事物自身,而看出其超越的意味。落实了说,也就是在事物的自身发现第二的新的事物。”[7]67这里,所谓“即自的超越”,一方面,它是直面世俗而“忘己”“丧我”的超越,是从“不遣是非”中呈现出的“天地精神”;另一方面,它反应出人性的觉悟以及自由的实现乃是“公共性格”,并非是个人自家的“体道”。很显然,这种超越精神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6]295的精神,它并非源自形而上学的逻辑思辨,而是源自于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经验。质言之,“即自的超越”虽为超越精神,但它没有脱离现实与世俗,没有隔绝与外物的联系,而且涵容在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之中。由此来看,徐复观既未落入作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1]352的西方形而上学,亦未“滑入”作为世俗与器物层面的“形而下学”,而是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开出一片“形而中学”的天地。或者说,徐复观的理路是,通过“消解”形而上学,通过探讨“即自的超越”之属性,建构作为“心”的文化的“形而中学”。此乃是徐复观“形而中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1]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一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徐复观.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4]徐复观.徐复观文集:第五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5]徐复观.思所记——徐复观杂文[C].台北: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0.

[6]王先谦.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徐复观根源客体
对自然的观照——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拜师熊十力
熊十力骂醒陆军少将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徐复观眼中的延安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