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鹏,易西南,马志健
(海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海南海口571101)
·经验交流·
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初探
张全鹏,易西南,马志健
(海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海南海口571101)
批判性思维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剖学是医学生的基础课,在解剖学教学中,引进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初步探索。
解剖学;批判性思维;教学研究
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当代医学生是现代医学发展和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批判性思维是医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有了批判性思维,医学生们才能积极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可能有所发现或发明,从而实现创新[1]。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首先要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发现[2]国内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比较低。作为医学生的基础课程-解剖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尽早开始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以解剖学教学为例,浅谈个人体会。
目前许多学者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其中迈克尔·史基芬和理查德·保罗对其定义较为完整和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技巧的认知、分析、综合、评估并通过观察、反省、推理而获取信息的智力训练过程[1]。批判性思维的特征主要是质疑、反省、分析和综合。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一种以反思和质疑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这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3]。因此,要求医学生具有好奇心、思维开放,能对已有结论进行反省和批判。
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和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①有助于医学生批判的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养成自主学习解剖学的习惯。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和催化剂,医学生对所学解剖学知识能主动质疑并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当学生想要解决自己质疑的解剖学问题时,就会主动去查询相关资料,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②有助于医学生深入理解解剖学知识。学生带着疑问通过查阅文献,对问题进行批判的分析和综合,拓展了该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巩固了所学的解剖学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从而促进其对解剖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③医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质疑、分析、综合,判断能否成功解决问题,其结果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通过思维训练,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极好的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①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基础,学生早接触、早培养,有利于形成思维习惯。②一般认为解剖学是一门经典的、已经形成知识体系的老学科,学生对经典的、权威的知识并不太容易提出质疑,不注意引导,就容易疆化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③解剖学是形态学科,一般认为形态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没有太多批驳的余地。
4.1 教学前准备首先教师要具有批判思维的素养,平时不断收集可以应用批判思维的医学实例和素材,为解剖学教学做准备。其次,对每个实例或素材进行分析、整理,查阅资料,课前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把批判性思维的实例或素材融合到解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既定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怀疑和批判。
4.2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介绍一些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实例⑴课堂讲解骨学总论,介绍骨骼的功能时即可抛出问题“骨骼是内分泌器官,正确与否?”,并简单介绍内分泌器官,因为书本上没有该内容的介绍,学生能回答的不多;然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如何批判这个命题,教学生如何查文献,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引证说明骨骼是内分泌器官。据报道骨骼能分泌骨钙素(Osteocalcin),其能调节人体对糖和脂肪的吸收[4]。由于骨钙素是一种器官分泌的作用于其他器官的物质,它符合激素的定义,也说明骨骼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5]。在此可延伸提出“肌肉是否也是内分泌器官?”,让学生回去根据教师介绍的方法寻找答案。⑵同样在讲授消化系统时,讲解完胃的解剖学知识后,尝试提问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一般同学能说出传统的答案即胃炎和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引起。接着教师引证阐述胃溃疡是一种细菌感染的疾病。2005年,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澳大利亚)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澳大利亚)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6]。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批判,启发学生以后遇到任何疾病都要持批判怀疑态度,这样才能做出创新和突破,不要一味迷信书本和现有的知识。⑶当学习神经系统,介绍神经系统总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时,即可引入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突触的新观点。提问学生胶质细胞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突触是由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或神经元与感受器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特化部位。胶质细胞主要作用是支持、营养、保护、髓鞘的形成及绝缘,并有分裂增殖与再生修复等多种作用。突触的可塑性是研究学习与记忆的基础,长时间来学者对突触可塑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元和突触上;而胶质细胞的作用较少受到关注。最近的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是突触连接的重要调节器,在突触的形成、功能、可塑性的改变以及突触的消除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7]。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可通过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ATP等信号调节突触的可塑性,从而为突触的可塑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并有助于阐明突触的发生与学习、记忆的关系[8]。
4.3 良好的教学评价方法再次,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教学评价体系中,考试的题目在注重“三基”的基础上适当引进一些能反映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在平时提问、作业中也加入相关问题,淡化医学生在考核中阐述观点的对错,把重点放在学生得出结论的批判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培养现代医生的客观要求。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引导、逐渐深化的系统工程,除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其批判思维外,其他的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等都需要对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只有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都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它们的质疑能力和分析、推理技巧,满足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需要。
[1]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12(1):56-61.
[2]朱晓萍,唐佳.不同层次医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1):1459-1460.
[3]栗莉.论教师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角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4):339-342.
[4]Lee NK,Sowa H,Hinoi E,et al.Endocrine regulation of energy metabolism by the skeleton[J].Cell,2007,130(3):456-469.
[5]Ferron M,Wei J,Yoshizawa T,et al.Insulin signaling in osteoblasts integrates bone remodeling and energy metabolism[J].Cell,2010, 142(2):296-308.
[6]Mignon M.Th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2005.Barry J.Marshall and J.Robin Warren.Helicobacter pylori honored[R].Med Sci (Paris),2005,21(11):993-994.
[7]Eroglu C,Barres BA.Regulation of synaptic connectivity by glia [J].Nature,2010,468(7321):223-231.
[8]谢玉丰.神经胶质细胞与突触可塑性研究新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7,2:111-115.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in anatomy teaching.
ZHANG Quan-peng,YI Xi-nan,MA Zhi-jian.Department of Anatomy,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 571101,Hainan,CHINA
Critical thinking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ain one new medical personnel who possesses creativity consciousness.The anatomy is a basic course for medical students,it is important for training their creativity consciousness to introduce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anatomy teaching.This article is talking about how to train medical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in anatomy teaching.
Anatomy;Critical thinking;Teaching research
R193.8
A
1003—6350(2013)03—0413—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3.03.0181
2012-07-09)
海南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编号:HYZX 201005)
易西南。E-mail:yixn00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