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建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畜牧兽医局 271100) 刘永波 (山东省莱芜市畜牧兽医局)
我国人多地少、畜牧业基础相对薄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相对较低,组织化程度较低,发展畜牧业存在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高,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衔接不紧密,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等诸多难题,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国际畜产品竞争力不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优化畜牧业发展,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转变养殖方式,突出生态、环保养殖,培植引进畜牧龙头企业,建立区域布局合理,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畜产品品牌,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把畜牧业发展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特色产业,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以畜牧业现代化为突破口,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推动畜牧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推进作用。
与传统畜牧业相比,现代畜牧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市场化,途径是产业化,本质要求是集约、规模、效益。要构建现代畜牧经济发展体系,就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在创新上做文章,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使畜牧业发展成为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完善,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畜牧业发展与自然更加和谐、协调的支柱产业。
3.1 确保畜牧业生产和质量安全 以提高免疫质量为中心,切实加强以冷链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疫队伍的素质建设,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以提高免疫质量为中心,扎实抓好动物集中免疫工作,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注重加强以冷链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疫队伍的素质建设,深化以兽医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三级兽医行政执法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为畜牧生产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2 适度养殖规模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积极扶持,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由一家一户分散饲养,转变为以场、小区、大户为主要形式的适度规模养殖;由社会零星养殖转变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专业养殖,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3.3 实现健康养殖 努力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稳步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施“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标准化饲料兽药使用规程、标准化防疫规程”等标准化生产规程,加强生产纪录记载备案工作,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狠抓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沼气配套,着力发展“养畜—沼气—肥田”的种养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达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多层次利用,实现生产发展、能源利用、生态保护三者的和谐统一,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3.4 加大体制机制建设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场(小区)+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深化产业化经营。引导、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开展“备案和受控”生产,实施“订单养殖,合同收购”,体现优质优价和最低保护价,以保证加工原料及最终产品的质量,形成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养殖基地与农户互动发展。
3.5 提高畜牧业组织化水平 积极扶持培育专合组织和经纪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广泛搜集市场、科技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广大会员,制定适合市场经济的生产计划。培育扶持养殖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做好畜禽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提高畜牧业组织化水平,使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3.6 抓好畜牧业生态建设 抓好重点畜禽产业基地建设,倡导健康生态养殖。随着畜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化养殖场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不仅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也直接影响者养殖场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 品的质量安全。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发展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7 努力作好人才强牧工作 大力实施科教兴牧,人才强牧战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把科技兴牧、人才强牧工作纳入对各级的目标考核内容。强化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抓好防疫员和检疫员的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