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双云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 北京 房山 102442)
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为人类及动物养殖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195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首次批准抗生素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全方位推广应用于畜牧生产,在预防和治疗动物传染性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推进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我国一些饲料厂家和养殖场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特别是近年来养殖场高度集约化和药物保健概念的兴起更是把抗生素的使用推向高潮。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不科学滥用正在中国养殖业形成恶性循环,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内残留,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给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为此,2012年6月学院成立课题组对养殖场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养殖业抗生素的滥用现状及危害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1.1 在发达地区 由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生态效益,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发达地区的养殖业集中在高产量、高密度、令人窒息的养殖环境中,为了避免由于拥挤和不良的养殖环境导致的疾病暴发和传播,畜禽需要食用防止疾病的混有抗生素的饲料或水。一头猪从猪崽到出栏,需要150~180d,为了预防猪生病,减少经济损失,养猪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猪打抗生素,以致养猪场成为耐药菌的选拔场。“黄浦江漂千头死猪”事件应该深深地惊醒养殖户。为了加快增重速率,一些抗生素现在已经被鸡当成饭来吃,原来需要50d出笼的肉鸡,现在缩短到40d以下。可是尽管有大量的抗生素每天饲喂,有些鸡养到40d的时候还是会大量死亡,而且很难控制,主要是鸡体内蓄积了大量的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调,就是用再好的抗生素也于事无补。现代养殖场都配备专门的兽医工作人员,可有些兽医只顾自身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猪一旦发病,不重视化验诊断,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就马上使用抗生素,盲目用药。有的甚至颠倒用药的顺序,许多治疗本应先使用最低廉的青霉素,但现在有些兽医一开始就选择使用高端抗生素,导致低端药物彻底丧失作用。莫棣华举例说,在上世纪60年代用青霉素只需要40万IU一头猪,但现在打一两百万IU也很难有效果。有些养殖场甚至随意应用抗生素原粉(如用土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替米考星、头孢菌素等)拌料进行动物疾病的预防。
1.2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缺乏专门的兽医人员,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用药观念陈旧,对药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对药物在用途、剂量、使用方法、用药途径等方面知识非常缺乏。畜禽一旦发病,不管是病毒性疾病还是细菌性疾病,都用抗生素,把抗生素当作常规武器,盲目使用,出现“青霉素先生”。有些养殖户遇到畜禽发病,就一味地用以前在治疗某次疾病中效果很好的药物,效果不理想就随意加大抗生素的用量,长期使用,打持久战。养殖户对重症病畜能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一旦病情缓解,就停药了。有些养殖户为了方便,图省事,注射的药物饮水用,不可内服的兽药用于内服,根本起不到效果。有些养殖户不懂药物的理化特性和配伍禁忌,只是凭感觉盲目地配伍应用,为使疾病早日康复,不合理的使用几种抗生素药物。许多养殖户为了节省药费,常常偷偷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或不安全的药物,如喹乙醇、氯霉素等及激素类药物。有些养殖户则认为刚上市的“新药”质量好,见效快,不存在抗药性,因而盲目使用。还有一些养殖户迷信进口药,认为进口的比国产的好,不管成分如何,价格高低都用进口药。实际上有的进口药的成分和国产药完全一样,只是商品名不同而已。
1.3 中国对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长期以来缺乏法律的监管。欧盟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所有抗生素生长促进剂,包括离子载体类抗生素。2008年,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2011年11月17日,欧盟宣布“反病菌抗药性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确保人与牲畜正确使用抗生素,完善对兽用抗生素的监控。国外抗生素禁用措施逐步铺开,我国抗生素使用问题却日趋严重。虽然我国在人用抗生素的问题上于2011年5月卫生部公布抗生素临床使用管理办法,把抗生素分为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管理类三大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引入抗生素分级管理的概念,表示将整治抗生素滥用问题。但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滥用的监管却成了“真空”状态,农业部对于抗生素使用虽早有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却缺乏执行力度。主要是抗生素在养殖业里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济利益链条,一方面养殖户对抗生素有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专门靠卖药赚钱,由此延伸出了“一条龙”式的服务,即便有相关规定,但是这依然无法阻止养殖场抗生素泛滥的局面。据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大约21万t,其中9.7万t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更有专家预测,这个数量可能超过一半。除此以外我国每年大约有4000~5000t发酵工艺生产的抗生素的菌丝体被用作食用动物的饲料,而在国外这些菌丝体都是在厂内被焚烧掉,或者把残留的抗生素活性去除后才能出厂用作动物的饲料添加剂,这些都进一步加重了我国养殖业过量使用抗生素的状况。我国养殖业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大量使用具有严重毒副作用的已被淘汰的抗生素,就连人类还在试用的某些新抗生素也已用于动物,甚至长期低剂量添加抗生素以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2.1 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严重影响了动物健康 每一种抗生素虽然都有自己的抗菌谱,但其在作用于病原菌的同时会影响机体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会破坏肠道的先天免疫力,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破坏,潜伏在体内的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症。养殖业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过去并不严重或较少发生的细菌病,现如今却频频发生,已上升为畜禽的主要传染病,这与长期滥用抗生素有直接关系。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尽管抗生素能够消灭肠道中的很多细菌,但由抗生素治疗引起的肠道先天免疫功能的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一种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的并发症,将使住院治疗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更大的伤害。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可使某些菌群突变成耐药菌株,而耐药菌株又可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敏感细菌,使其他异种菌株变成耐药菌株,导致疾病的非典型化和混合感染,从而加大了畜禽传染病防治的难度。荣昌某猪场不同样本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发现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39.2%,其次是氨苄西林的耐药率30.19%,最低的是链霉素16.04%。由于该猪场较少使用链霉素预防疾病,故链霉素的耐药率较低,而诺氟沙星使用较普遍,故耐药性较高,该猪场并未使用氨苄西林,但仍有一部分耐药性产生,提示猪场可能使用过同类药物如阿莫西林,从而产生了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的大剂量和长期使用能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在1983年,国外专家研究表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显著抑制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更重要的是抑制了肠道黏膜免疫组织发育和免疫细胞的免疫细胞数量下降,降低了免疫细胞的活性,使机体对外界病原排异和清除功能下降,大大增加了畜禽感染疾病的几率。抗生素还可消弱机体黏膜参与摄取及递成抗原,导致抗原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免疫过程,从而对疫苗的接种产生不良影响。抗生素长期使用还会有致基因突变、引发畸形和诱发癌症等副作用。
2.2 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由于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得到有效降解,势必会造成抗生素在动物性食品内残留,人们长期食用“有抗食品”,身体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加,这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的研究报告称在中国商业养猪场发现了149个独特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RG),有些ARG的水平是对照样本的1.92~2.8万倍。ARG是一种新兴的污染物,给全球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险。国家细菌耐药监测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国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50%~60%,将近欧美国家耐药率的10倍。而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高耐药率可能与畜牧水产业大量使用氟喹诺酮有关。最近,北京儿童医院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肺炎链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发现:虽然四环素在我国儿科已经停用了近20年,红霉素在近10年内也大大减少应用,但是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仍高达70%~90%。
研究发现,残留于畜产品中的抗生素,有的经过加热而失活,但对于性质较稳定的抗生素(如链霉素、新霉素等),虽经烹饪也不能破坏其在动物产品中的存留。人经常食用含抗生素的动物性食品,轻的可出现现皮肤瘙痒、荨麻疹;重者可引起急性血管性水肿、休克甚至导至死亡。长期摄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严重超标的畜产品可导致肾毒性和耳毒性,四环素的降解产物具有更强的溶血或肝毒作用,氯霉素对人体肝脏和骨髓造血机能有损伤,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状白细胞减少症和肝损伤。青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抗原性,能引起过敏反应,轻度的可引起荨麻疹、皮炎、发热等,严重的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有些抗生素还可致畸、致突变和致癌等。卫生部之所以铁腕整治抗生素,源于一个公众普知的事实—中国已成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度被誉为“吊瓶大国”。
2.3 抗生素排放污染了环境,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大量抗生素进入动物机体后,主要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尿等排泄物排出,这些粪尿未经无害化处理或经简单的堆肥处理后便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或者随意流进水体,并随着水分蒸发和溶解物质的挥发进入大气中,这些都会造成抗生素高浓度地带入到环境中。进入到环境中的抗生素有些比较容易降解,而有些受到环境中一些物质(如土壤颗粒)的保护而不容易降解,或者减缓了降解,并且在环境中能维持很长时间的活性。研究表明,链霉素、土霉素在环境中不易降解,螺旋霉素低浓度降解很快,但浓度高时需6个月才能降解完,杆菌肽锌在有氧的条件下完全降解需3~4个月,在无氧环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时间更长。结果,当这些残留药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对环境中的微生物、植物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增加环境中的耐药菌。所以,在养殖业生产中滥用或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大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澳大利亚的《对话》杂志文章称中国猪场中“不受限制”地使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危险,“可能会通过粪肥和化肥残留物向全世界扩散”。
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的抗生素滥用行为,已成系统性问题。建议建立健全法规和监管体系,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加强执业兽医队伍的建设,完善细菌耐药监测,加大替代品的研究,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推进绿色养殖,真正做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充分保障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