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明
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贡献*
□ 张晓明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发展模式上开始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点”的探索;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在发展步骤上开始了从“赶超战略”到“两步走”战略的探索;在发展机制上开始了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探索。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 发展步骤 发展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但是,历史具有连续性,思想也有继承性。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者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启示,积累了经验。同时,毛泽东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探索者。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进行过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也不乏教训。他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和制度基础,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基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思想,对于人们加深对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①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的发展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第一次形成了自己的现代化思想,概括起来就是:
(一)在发展模式上,实现了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点”的转变
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发展过程,但是,由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现代化不可能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在现代化问题上采用的是“苏联模式”。简单地说,这就是通过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促进国家的现代化。这在于中国当时缺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资源,只能采用外向移植的方式来启动现代化的航船,而新生的人民政权处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遏止当中,新中国不能也不可能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经验;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国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国家,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了“一边倒”政策的同时,在现代化问题上也只能以苏联为师,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搞上去,而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优先发展重工业也只能采用计划经济的方式。
但是“苏联模式”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把这种模式全盘移植到中国也难以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因此,从1955年底开始,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的问题,要求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方式。他基本考虑的首先是国情。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每个国家都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具体到中国来看,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但是,从经济上说还是个小国。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既是大国又是小国的矛盾,要使全体干部和人民经常想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其次是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也应该避免苏联所犯的错误。尤其是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特别提醒人们要注意,苏联最近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中国过去就是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再次是结合,在总体上,在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在1962年1月明确指出:“为了这个事业,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要准备着由于盲目性而遭受到许多的失败和挫折,从而取得经验,取得最后的胜利。”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可以说,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其实已经开启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先河,同时,标志着“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正式探索。这种思路对于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在发展目标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的转变
在一般意义上,现代化首先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才成为一个“世界历史”过程的,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首先是工业化目标的确立。正是凭借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才在其不到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出了超过以往一切历史时代总和的巨大物质成就。而中国的现代化正是在应对西方的“船坚炮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不少仁人志士欲图通过“实业救国”的方式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社会制度因素是制约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障碍。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认为只有在解决了社会制度以后才能真正开始中国的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早在1945年4月发表的《论联合政府》的讲话中就明确表明,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样,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就被确立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1953年提出的“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了上述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就在于:一是从经济上来看,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的工业化;二是从政治上来看,只有工业社会才能是充分民主的社会;三是从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来看,只有把中国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其才能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无疑,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认识抓住了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核心。
其次是现代化目标的确立。工业化不能包含现代化的全部内容,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变迁过程,因此,在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把现代化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逐步用“现代化”的目标来取代“工业化”的目标,而对现代化的认识,逐步从经济领域(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现代化)扩展到了国防和科学技术领域,最终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突出的成就是,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期间,毛泽东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明确地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作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正式将自己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公诸于世。后来,在三届人大(1965年)和四届人大(1975年)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终将这一目标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的高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观上的一次新的理论飞跃。将现代化区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不仅是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尤其是近代以来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而且进一步在前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非西方的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将现代化看做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发展过程,尤其是将“四个现代化”看做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①《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2页。。这事实上是认同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不仅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了现代化整体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看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毛泽东在1963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已经有了完全清醒的认识。这样,“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基本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
(三)在发展步骤上,实现了从“赶超战略”到“两步走”战略的转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根据客观实际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必须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发展阶段,合理安排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首先是“赶超战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确立发展步骤有很大的难度。新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走了许多弯路。最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也意识到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为没有几十年努力,不可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是,由于国内外一系列的原因,中国在50年代后期还是选择了“赶超战略”。主要的原因是:一是在国内,由于提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容易使人忽略经济建设的复杂规律;二是在国际上,苏联在1957年提出用15年超过美国的口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国的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综合考虑这些情况,毛泽东于1957年11月在莫斯科提出中国将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超过英国,再用30到4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美国,这种“超英赶美”的思想就构成了“赶超战略”的主要内容。后来由于盲目乐观和急于求成情绪的影响,中国将超英赶美的时间一再缩短,并且提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试图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事实证明,这种超越中国实际国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为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反而会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障碍。
其次是“两步走”战略。在事实和经验教训面前,毛泽东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清醒地意识到:“苏联的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现在还没有超过美国,我们则差得更远。人口虽多,但是劳动生产率远远比不上人家,还要继续紧张地努力若干年,分几个阶段,把我们的国家搞强大起来,使我们的人民进步起来。”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16、73页。这标志着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再次选择“适度发展”的战略,同时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适度战略”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要遇到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的速度和步骤的问题;如果发展的速度太慢、步骤太长,那么,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必然要重蹈落后就要挨打的覆辙;如果发展的速度太快、步骤太短,必然会超越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的发展能力,那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此,在科学把握国情的基础上量力而行才是科学的选择。既然已经认识到中国人口多、劳动生产率低的实际,那么,“适度发展”就自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适度战略”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只有在科学判断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开始的,这样,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可能更为复杂。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16、73页。虽然这里还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认识的科学性却大大地提高了。既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采用“适度发展”的战略。“适度战略”是合理安排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步骤的客观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从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出发而稳步推进的历史过程,这样,能否采用稳健的战略步骤就成为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上述新的科学认识,中国政府在1964年12月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③《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尽管“文化大革命”耽误了这一战略构想的实现时间,但是,“两步走”的构想事实上成为了后来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四)在现代化发展机制上,实现了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要素协调起来,是实现现代化的一种重要的机制。
首先是“优先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迫于内外的各种压力和挑战,面对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发展差距,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和挨打的地步,就在于中国没有实现工业化尤其是基本上没有自己的重工业,因此,在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最早采用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将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作为自己简单模仿的对象。这种战略是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对于中国的工业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实施这种战略必然要牺牲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必然要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最终会制约重工业的发展。这在于,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要素是处在复杂的相互联系当中的。
其次是“兼顾发展”。在事实和经验教训面前,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认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④《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16、73页。,要求整个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最终,他将统筹兼顾作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思想。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实现农、轻、重的协调发展。在整个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三种平衡: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综合平衡”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119页。。其实,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内贸和外贸之间的关系,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平衡或协调,他们都是这个总要求中的构成部分。综合平衡或协调发展不是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也不是要搞绝对的调和,事实上是要在解决和协调平衡与不平衡矛盾的过程中,统筹各种经济资源、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使不平衡得到调节,但是不平衡并不消失。‘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因为消灭了私有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所以就有可能自觉地掌握和利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这个客观规律,以造成许多相对的平衡。”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119页。这就是说,协调发展事实上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生动体现,反过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社会生活中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正确解决“三大差别”问题,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和脑体之间协调发展。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也就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合理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毛泽东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因此,他的设想是,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为此,在人民公社的体制中,一是必须把安排人民生活、安排公社积累和安排国家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时统筹兼顾;二是通过把公社建设成为经济中心,按照统一计划,大办工业,就地使农民成为工人,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三是公社要有高等学校,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级知识分子。当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人民公社超越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集中的程度太高反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总体上,以统筹兼顾为主要内容的协调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一种总体方法,“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从协调发展中,我们不仅已经窥视到了“五个统筹”的影子,而且可以看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端倪。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既有坦途,也有曲折;既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步占上风。”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毛泽东晚年在探索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左”的理论和主张:政治上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论,经济上的超高速发展的战略论、建设途径上的群众运动论,建设目标上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空想模式,等等。而这些理论主张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建立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是毛泽东晚年探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办法,就是政治上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超高速的发展战略。而无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超高速发展战略,都是以群众运动为根本途径。
正是在这一套“左”的思想指导下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犯了反右派严重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错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毛泽东晚年的探索之所以发生了重大失误,说到底,是由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毛泽东没有认识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应随着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的转变,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没有认清中国国情,并从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辩证地看,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要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不经由曲折和失误,几乎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从以往的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误的原因。因此,在此剖析毛泽东探索的失误,并不是要对前人求全责备,而是为今天的建设事业提供借鉴。借鉴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它是我们党用巨大代价换来的,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是任何理论和经验所不能取代的。恩格斯说:“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9页。邓小平也曾说过,我们要是做对了一些事,是因为我们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从不同角度作过两个总体性评价。一是从新旧中国对比的角度指出:“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速度。”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300页。二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建国开始,一直到一九五七年,我国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好的,但往后就出问题了。在这二十年中我们并不是什么好事都没有做,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比如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等。但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116、234、172、223页。还说:“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116、234、172、223页。这两个评价的参照系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邓小平对前“三十年”的基调是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邓小平还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情。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300页。后来,邓小平又进一步强调说:“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116、234、172、223页。他还说,“那件事⑦是指“文化大革命”。,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116、234、172、223页。
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曾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⑨《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今天,尽管比工业化技术更先进的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已经出现,而且在我国,工业化需要由信息化来带动,但工业相对于还大量存在的手工生产、半机器化生产来说,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仍然要代表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孜孜不倦的探求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示出其深远意义。我们应当继承他的遗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在建国一百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
把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成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统一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毛泽东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现在,这些目标绝大部分都已经实现或接近实现。虽然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毛泽东接过国民党留在大陆的烂摊子时,中国还不能生产一颗机制铁钉,而当他离我们而去时,中国已经能够制造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和“两弹一星”,已经能够生产发电机、水压机等重型机械,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化体系。他在逝世37年后的今天,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蛟龙入海⑩是指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神舟飞天⑪是指中国制造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并形成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开展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在轨运行15天后顺利返回。。所有这一切,毫无疑问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的结果,是实行改革开放总政策的结果。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所有这一切也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工业化奋斗的结果及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
责任编辑:孙艳兰
*本文系2012年南充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何以可能——来自‘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探索与回答”(NC2012C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晓明,男,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南充 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