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芬,安文波,张丽,罗洪富
(长顺县农业局,贵州 长顺 550700)
长顺县地处黔中腹地,位于黔南州西部,地势高低悬殊大,北高南低,县内海拔900~1300m,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近年来,随着长顺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蔬菜产业在农业增收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值之一。但在种植蔬菜时,茬口的衔接、品种的选择、播种时间、病虫害的防治等尤为重要,这关系到产品上市时间、产值产量等问题。针对这些为题,笔者从2005年来对长顺县1250~1300m较高海拔地区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周边市场,选择主导品种,总结出了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和一些相关关键种植技术。
白云山镇、广顺镇、马路乡位于长顺县的北部,海拔1250~1300m,平均气温14.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凉,适合以叶菜类蔬菜为主的蔬菜四季种植和果菜类为主的蔬菜的夏秋种植,是长顺县蔬菜主要种植区。云山镇以大白菜、甘蓝种植为主,广顺镇主要以大白菜、辣椒种植为主,马路乡以大白菜、西红柿种植为主。农民虽然种植积极性高,在蔬菜种植中也肯下功夫,但长顺蔬菜生产刚起步,农民在品种的选择、茬口衔接、季节的安排、种植方式、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的技术规程,尤其是在茬口安排和品种选择方面盲目跟风,没有建立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户与户、年与年之间收入差距大,大小年现象明显,因此种植效益普遍不稳定,增收不显著,没有达到“种菜致富”的目的。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为突破口,打破瓶颈,探索一条助民增收的路子。
经过近几年长顺县北部几个乡镇的蔬菜种植,不断探索,笔者提出了一条高效的蔬菜种植模式,即春大白菜—花椰菜/夏大白菜—芹菜,这种模式生产的春大白菜在4下旬—5月上旬上市,亩产量5500kg左右,亩产值8800元以上;花椰菜或夏秋大白菜在9月上中旬开始上市,花椰菜亩产量2000~2500kg(夏秋大白菜亩产量 4000~5000kg),亩产值3000~4000元;芹菜在10~12月陆续上市,亩产量2500~3500公斤,亩产值7500元左右。三茬种植能实现年亩产值18800元以上的收入,该模式自2009年以来成为长顺县实施“185工程”创建万元田的主要推广模式。
(1)大白菜早春育苗关键技术。早春育苗时间选择在1月中旬,品种选择以四季王等抗抽薹品种,通过采用两种育苗方式对比,传统苗床育苗和电热温床浮盘育苗。电热线配备自动控温器,早春大白菜育苗,宽度为1.5m的电热温床在距床面0.8m高处每隔1.5m加一盏40W的白炽灯(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在12h以上),晚上或连阴雨天在竹杆上先盖上一到两层白色棉布(白天晾晒,晚上使用,有很强的吸湿、防滴露、保温作用),再在白棉布上盖上一层白色塑料膜(晚上加盖一到两层旧膜),如无低温时只需盖塑料膜,晴天在膜上打几个碗口大小的孔散热。育苗期间,主要注意保持温度,促进生长,大白菜育苗,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苗床温度,能有效防止白菜苗经受低温短日照通过春化。经过实践,采用有自动控温器的电热温床,育一亩大田的蔬菜苗用电不到100kW·h,能比普通小拱棚提前20d育苗。
(2)夏季花椰菜、大白菜育苗关键技术。育苗时间选择在5月中下旬~6月上旬,采用竹拱棚浮盘育苗和传统苗床育苗对比,苗床宽度不超过1.2m,拱棚上覆盖白色薄膜(防暴雨、强日照),但这个时候光照强、气温较高,因此在拱棚四周要留50cm高的通风口,遇强日照天气时,要在薄膜上面覆盖一层透光率75%的遮阳网。浮盘育苗不用人工浇水(传统苗床平均1.2d浇水一次),能显著降低苗床温度,减少烧苗风险。并且能提高移栽成活率,尤其是大白菜,浮盘育苗移栽成活率98%,传统苗床成活率不到68%。
(3)秋冬季芹菜育苗关键技术。育苗时间选择在7月中下旬,育苗前25d整地作厢,浇透水,然后用稻草稀疏盖在厢面上,任其生长杂草,用稻草的目的是防止厢面板结,播种时不再松土。在播种前10d收尽稻草,用草甘膦喷施厢面除掉细嫩杂草。同时,在播种前7d用冰箱保鲜层对种子进行低温催芽,当种子露白60%以上即可播种。播种后在厢面上盖上一层经蒸煮的细土,再覆盖上黑色地膜,以防止芹菜苗出土前杂草长出。另外,在外拱上的竹片上外加上一层遮阳率95%的遮阳网,待芹菜种破土出苗后,在傍晚除掉黑色地膜,把遮阳率95%遮阳网换成透光率75%的遮阳网。之后遇有杂草时需人工除杂。本方法能显著降低苗床杂草,每移栽一亩大田的苗床,减少除杂用工12个,提前移栽16d,移栽成活率提高28.7%。
在移栽前5~7天进行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入200kg鹌鹑蛋鸡鸡粪作为基肥(对照为N:P2O5:K2O=15:15:15的复合肥50kg),翻地耙平,开厢待栽,厢开成宽 1.2~1.4m( 带沟),高40cm,早春栽培还需覆膜。在地块边角较方便的地方挖一个8m3水池,储水浸泡鸡粪,用于作为追肥,使用时每池水加尿素15kg。使用鸡粪作为基肥,明显降低肥料成本150元以上,基肥鸡粪200kg加追肥150kg共70元,追肥尿素15kg24元,合计不足100元;对照基肥复合肥50kg加追肥35kg共255元。使用鸡粪还能明显增强蔬菜抗病能力,霜霉病的叶片发病率降低37.5%,病毒病发病率减少63%。产量提高26.3%。
早春大白菜移栽时间安排在2月中下旬,夏季栽培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芹菜安排在9月下旬。早春和夏栽培采用高厢栽培,厢宽 1.2~1.4m(带钩),沟宽 35~40cm,垄高40cm以上,双行种植,株行距38×40cm,亩栽3200株左右。芹菜厢宽1.5~2m,行株距15~18cm×10~12cm,本芹没穴栽单株或双株,西芹每穴栽单株,每亩栽10000株以上。
在8m3水池中用经腐熟的鹌鹑蛋鸡鸡粪150kg化水加5kg尿素,大白菜移栽成活后追施1次,大白菜莲座期加尿素10kg追施1次,进入接球期,视植株长势可在小雨天亩撒施3kg左右的尿素1~2次。花菜定植7~10d后,用混合肥粪水追一次提苗肥,始现蕾时施一次。芹菜追肥以腐熟清粪水或沼液为主,在定植成活后施1次,以后每隔10~15d追施1次,在生长盛期小雨天亩撒施尿素10kg两次。结合病害防治,在喷施农药时加入0.5%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花菜和芹菜生长中后期在喷药时增加硼肥,防生理病害发生。
(1)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走红可湿粉剂(72%霜脲·锰锌)800液喷施,隔7~10d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喷雾须细致周到,特别是老叶背面。生产上有的也用药剂如69%安克锰锌、40%疫霜灵可湿粉剂等。
(2)病毒病。在长顺地区主要是芜青花叶病毒病,一是认真防治蚜虫和减少人为接触,二是在发病初期,喷施1%抗毒丰600倍液+磷酸二氢钾3500倍液+过磷酸钙澄清液,隔7~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经与其他方法对比,本方法对芜青花叶病毒病防治效果最好。
(3)软腐病。发病初期用混氨铜500液喷施,隔4~6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在生产上有的也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1000万单位)4000倍液等,但以混氨铜防治效果显著。
(4)白斑病、黑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三乙磷酸铝600倍液+代森锰锌700倍液喷施,隔5~7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在生产上有的也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等。
(5)虫害较易防治,在这里不再进行探讨。
白菜和花菜属十字花科作物,为防止土传病虫害、连作障碍的发生,充分利用6、7月份季节性的雨水季节,把第二季需要的基肥按制作水稻田的方式施入田里耙平混匀,然后放水到田里至水深5cm以上,浸泡15d以上,杀灭病虫,培肥地力,即可进行下一季种植。
(1)经大田移栽试验对比,电热温床浮盘移栽成活率最高的农户达99.8%,移栽用工1.5个,无先期抽薹;传统育苗成活力98.4%,移栽用工3个,抽薹率23.1%。结果表明。芹菜育苗采用笔者提出的育苗方式,可节约用工12个(主要体现在除杂草方面),芹菜苗健壮敦实,移栽成活率高。
(2)采用鹌鹑蛋基肥作底肥和用鹌鹑蛋基肥化水作追肥比常规种植方式要好。一是节约生产成本约150元左右,二是蔬菜抗性好,较抗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病率低,三是商品性好,口感佳,能到达无公害蔬菜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在病害防治方面采用笔者提出的方法,防治效果能达到95%以上。
(4)采用春大白菜—花椰菜/夏大白菜—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运用关键技术措施,把适宜的品种安排到适宜的季节,定能获得一个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