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皮肤病及其药物控制

2013-04-07 17:37赵桂华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76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5期
关键词:疥癣疹块猪丹毒

赵桂华 (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76600)

猪常见皮肤病及其药物控制

赵桂华 (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76600)

近两年,笔者所在县养猪规模逐步扩大,广大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控制、防疫消毒虽有很大提高,但猪的皮肤病仍能经常见到。笔者在动物疾病诊治及监督过程中发现,皮肤病可明显引起猪生长迟滞、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引起仔猪急性死亡和种猪繁殖障碍。

猪皮肤病是一类多病因性疾病,包括细菌性,如葡萄球菌病、猪丹毒、坏死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真菌性,真菌性皮炎,病毒性的:圆环病毒继发性皮炎及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寄生虫性,如疥螨病和吸血昆虫叮咬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猪湿疹、荨麻疹、药物疹等。本文笔者对这些生猪皮肤病进行了归纳总结供参考。

1 葡萄球菌感染

1.1 病因 又称渗出性皮炎、油皮病,由葡萄球菌所引起,此病常发生于1~6 周龄猪只。一般发生在卫生状况较差、消毒不彻底的猪场,多发于仔猪断奶期间。最为普遍的是四肢、蹄部的创伤感染引起。

1.2 症状 发生此病的仔猪精神状况较差,生长发育受阻,这种细菌通过打架、咬伤、粗糙地面磨擦及患疥螨发痒抓伤等伤口感染而引起皮肤炎。逐渐形成厚膜,皮肤变得粘湿及呈油脂状,随后形成龟裂硬层,皮毛粗硬,其发生率并不高,死亡率通常为20%,个别高过80%。

1.3 治疗 本病治疗效果不一,病发早期以针剂抗生素治疗,感染的部分可采用局部皮肤防腐冲洗,如能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该病可以得到控制。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8~10万IU/kg体重,肌内注射,2次/d,连用3d;或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5.0mg/kg体重,肌内注射,1次/d,连用3d;外用白凡士林70g+恩诺沙星20g+阿莫西林10g,搅拌均匀,患部区域涂抹。

2 猪疥癣

2.1 病因 由猪疥螨感染引起。

2.2 症状 猪疥癣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一种猪皮肤病,主要临床症状是瘙痒。疥癣感染的严重性依据猪群的健康状况而定。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增重率及饲料报酬,而且可造成猪只应激。初期症状受感染的部分是耳朵眼周及鼻部,然后病变蔓延到体部及四肢,严重的感染波及全身。患畜会磨擦其患部使皮肤变红皮肤损伤与脱毛,表皮过度角化。慢性时皮肤变厚起皱纹。有疥癣虫感染的仔猪可能会患油皮症,疥癣虫可以在显微镜下检查皮肤碎鞘中找到。

2.3 防制 (1)目前抗寄生虫药物首选阿维菌素类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0.3mg/kg体重,肌内注射;混饲给药,0.5mg/kg饲料。本类药物对吸血昆虫及线虫有确实的驱杀效果,但对吸虫及绦虫无效。目前国际抗寄生虫药物通用复方制剂。(2)寄生虫在体内的生活周期一般为7~21d(从虫卵发育到成虫)一次性给药的药效维持在5~7d,此种方式的用药只能杀死成虫,而对后来由虫卵发育的虫体无效。所以一次性给药是造成猪寄生虫重复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最好的驱虫方式是将药物添加到饲料中连续使用6d,停药1周,再连续使用6d。对体内外的寄生虫驱虫更干净。特别是对母猪,此时要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可选择的制剂有驱虫净等。母猪可季节性驱虫(每年3~4次),对小猪要采用阶段性驱虫(断奶后2周开始)。

3 猪丹毒

3.1 病因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则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以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皮肤型多见。猪丹毒杆菌常由消化道侵入,随之在扁桃体内繁殖,继而侵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病菌可滞留在皮肤、关节或心脏瓣膜。通过皮肤伤口感染的病例亦有报道。该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至上市龄猪群,有时后备母猪亦发生感染。

3.2 症状 猪丹毒的典型症状是患猪皮肤出现红斑与疹块,多见于颈部、背部,头、耳、腹下及四肢也可出现。疹块呈现方形、菱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以是一致的红色或紫红色,或者边缘红色而中心苍白色,触摸疹块较硬。病情好转,可不留痕迹,但严重者可发生干性坏疽,脱落后留下溃疡灶,有的发生大面积的皮肤坏死。通常于患猪发病后2~3d在其胸、腹、背、肩及四肢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疹块,呈方形、菱形或圆形,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指去复原。后期疹块瘀血、蓝紫色,指压不褪色。个别严重的可以覆盖整个猪体表皮肤,俗称“大红袍”。病情恶化时,则融合成片。病程为3~4d,患猪不死则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亚急性型猪丹毒的特征是皮肤出现疹块。

3.3 治疗 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是在发病后立即使用药物控制,晚期治疗效果不理想。零星发病时一般采用肌肉注射速效青霉素G,30万IU/10kg体重,安痛定或安乃近适量,2次/d,连续3~5d。大群发病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呼乐佳(10%包被恩诺沙星)800g+速康1000g+10%强力霉素800g,连用7d。这种方式不仅可作为预防性用药,而且在该病大流行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 皮肤型猪链球菌病

4.1 病因 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

4.2 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皮肤型猪链球菌病常发生于断奶后仔猪、中猪和大猪,发病率为5%。临床上表现5中类型:全身性败血症、肺炎型、脑炎型、关节炎型、皮肤性。单独的皮肤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潮红,皮下出现脓肿,患部发热。后期体温升高。若不及时治疗,患猪则会发生败血症而死亡。

4.3 治疗 (1)手术治疗。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破损部位使用双氧水冲洗,取鸡蛋1个,抽蛋清+160万IU青霉素2支涂捺,1次/d,连用3d左右。(2)药物治疗 青霉素G 10万IU/kg体重+恩诺沙星50mg//kg体重,肌内注射,1次/d,连用3d;

5 感光过敏反应

5.1 病因 感光过敏病是动物采食富含光敏性的饲料后,经日光照射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白色的猪、羊均可发病。它是由于动物的外周循环中存有某种光能剂,而皮肤缺乏色素的部分感光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皮炎反应。并且在春末紫外线变强的时候多发。

5.2 临床症状 病初皮肤充血、肿胀,红斑多发在耳、颈及背部,2~3d后红斑变为黄色脓疱,病畜奇痒,在栏圈周围摩擦。病猪体味异常,极易引起同拦其它猪的攻击。日光照射到的背腹侧皮肤均出现大面积红斑、疹块,皮肤肿胀显,著疼痛,痒感加剧,摩擦破溃后流出黄色液体,露出鲜红色肉芽面。有的小猪表现兴奋,战栗,痉挛,运动失调,后躯麻痹,昏睡。

5.3 治疗 检查是否喂含有感光物质的饲料,并且换料。把病猪赶无阳光直射的地方饲养,保持栏圈清洁干燥卫生。病猪投服轻泻剂,母猪服用植物油50~100ml/头,人工盐30~50g。每头肌注扑尔敏10~20mg,隔12h1次,连用2~3次。病重猪静注葡萄糖酸钙,为防感染配以抗生素,维生素C肌肉注射,患部皮肤涂擦碘酊或紫药水,2次/d,连涂2~ 3d。

6 坏死杆菌病

6.1 发病机理 坏死杆菌病根据受损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肠炎。均因皮肤受伤而继发坏死梭状杆菌感染,化脓放线菌及葡萄球菌等常起协同致病作用。

6.2 临床症状 坏死性皮炎常见于仔猪和架子猪。常见耳、颈部、体侧部、膝、肘节的皮肤,蹄、蹄冠、乳房及尾巴的皮肤也可发生,以体表皮肤及皮下坏死和溃疡为特征。病初,局部有痒感,并可见少量盖有干痂的结节,质硬,微肿胀,无热。随着坏死加重,病变部位覆以棕黑色痂皮,并在患部周围多处出现小坏死灶。

6.3 治疗 先用苛性钠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后,再用苛性钠刺激周围组织,一般一次即可。严重的病例应同时注射抗生素,如20%呼泰,0.01ml/kg体重,肌内注射;或卡那霉素,1ml/kg体重,肌内注射,2次/d,连用3d。

S858.28

B

1007-1733(2013)05-0040-02

2013–03–19)

猜你喜欢
疥癣疹块猪丹毒
肉牛疥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疥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疥癣病如何预防?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丹毒的防治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