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比较与融合
——以《功夫熊猫》和《金陵十三钗》为例

2013-04-07 22:43万宏瑜
关键词:功夫熊猫英雄主义英雄

袁 帅,万宏瑜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上海 201620)

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比较与融合
——以《功夫熊猫》和《金陵十三钗》为例

袁 帅,万宏瑜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上海 201620)

英雄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情结,英雄主义作为文化的产物,其标准并不统一,不同的文化对英雄的界定也不尽相同。电影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一国文化的特质,并对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以美国影片《功夫熊猫》和中国影片《金陵十三钗》为例比较两国电影作品中英雄主义主题的异同,并分析二者融合的趋势。

英雄主义;比较;融合;中国电影;美国电影

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曾说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1]英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每种文化都有其对英雄的崇拜与追求。英雄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情结,与之对应的则是英雄主义。然而,英雄主义作为文化的产物,其标准并不统一,不同的文化对英雄的界定也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大批反映英雄主义题材的国外影片相继涌入中国,尤以美国电影居多,这就日渐引发了大众对中外英雄主义的认识与思考。

一、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特点与异同

中国的英雄主义电影作品,典型之作如《英雄》、《霍元甲》、《建国大业》、《南京!南京!》等,都塑造了鲜活的英雄形象,让人观之动容,难以忘怀。回顾国产英雄主义影片的历程,可以发现有如下特点:

首先,从形象塑造上看,中国影片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不重在对英雄形象强健高大外形的刻画,而重在对英雄形象内在品质的深刻挖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奉献精神乃至献身品格。中国式英雄的成长虽历经磨难,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始终怀有执著的热爱和深深的悲悯,当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毅然决然地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式英雄主义的表现,其英雄形象往往是完美无缺的,他们看上去没有凡人的瑕疵,高大而光辉,俗称“高大全”式的英雄。这种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一方面加强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感,另一方面也将英雄“脱俗”和“神化”,拉远了英雄与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距离。

再次,从英雄的结局上看,中国式英雄主义往往以悲剧收场,英雄用悲壮惨烈的牺牲换取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安宁,也就是俗语常说的“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揭示了悲剧的艺术性与深刻性。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大多数以悲剧告终而名垂千古,象荆轲刺秦、项羽自刎、屈原投江、岳飞就义等,他们的确都在“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同时,在另一层面起到了震撼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从而在大众心中播撒下了悲情英雄的种子。

较之中国的英雄主义,美国电影作品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则多了几分凡人的味道。典型的影片如《勇敢的心》、《蝙蝠侠》、《敢死队》等。这些英雄形象有其伟大光辉的一面,但也不乏其个人特质乃至缺点。总之,即使是小人物,只要拥有高尚的品质,也同样可以让其成为英雄。比如奥斯卡获奖影片《泰坦尼克号》,虽然此片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的,但在描写船只沉没的过程中,多角度地刻画了不同人物及群体的舍我奉献精神,如坚持奏乐的乐师,舍己救人的船员等,也使得他们成为观众心中不折不扣的“真心英雄”。综观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英雄人物具有十分顽强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二是英雄人物拥有对朋友、家庭乃至全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三是英雄人物具有临危不惧的勇气和当机立断的智慧;四是英雄人物具有身居艰险时的幽默、达观态度,而这是美国电影文化中英雄人物独有的“美国元素”;五是英雄人物并非都以悲剧结局,英雄人物拯救世界并与大家其乐融融生活下去的场面,亦不胜枚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同异并存。相同之处是英雄人物都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和美好的内心品质,如信念、意志、善良等;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电影塑造出来的英雄形象,通常是完美无瑕的,近乎于神,形象稍显“骨感”(最近几年情况有所改观);而美国电影塑造出来的英雄形象,则有很多凡人的特质,形象更为“丰满”;此外,中国电影塑造出来的英雄形象,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勇于牺牲自己,常常以悲剧收场;而美国电影中塑造出来的英雄形象则不尽如此。

二、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差异的原因

英雄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产物。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中美两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重视集体,宣扬集体主义;美国文化重视个体,推崇个体主义。中国文化首推儒家之学,儒家文化对个人的社会性要求,简言之,即“忠”“孝”二字——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是隶属服从关系。儒家文化否定追求个人荣辱,注重对集体的奉献和责任,鼓励博爱忘我之境,所以英雄常常最终走向自我牺牲。而美国文化强调个人,鼓励个人价值的发挥,倡导个性张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个人与国家、社会是平等的关系,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英雄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忘我”截然不同。

第二,中国文化等级观念深厚,并有意识地抬高英雄的地位;美国文化主张平等,英雄亦是凡人。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往往是“须仰视才见”,认为英雄必远超于凡人,而且完美无瑕。美国文化宣扬众生平等,纵或英雄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人们崇拜的是英雄品质和英雄精神,大家作为个体依然彼此平等。

第三,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美国文化则不然。中国的天人观念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人”与“天”的关系上煞费苦心,认为英雄和伟人是上天指派来人间的神之化身(如皇帝尊为“天子”),因此英雄也多了几分神秘和神化气息,而非出自于客观真实的评价。这一思想发展到现在的和平年代,常常体现为大众对社会名人(当然还不能称之为英雄)寄予过高的期望,仿佛名人有一技之长就应该“样样皆长”,一旦在公众面前暴露缺点便责骂连连,这些理性缺失的现象或许可以从中华文化的英雄主义中找寻渊源。相比之下,美国文化则更加强调理性判断和逻辑思辩,因而民众不会给英雄施加过大的压力,人们崇拜英雄不会走向苛刻的极端,对其不足也更加包容。认为英雄虽有其独当一面的魅力,但英雄亦终归是凡人,这样的英雄形象反倒更加真实、生动、鲜活。

三、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融合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为本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并成为当代新的文化主题。这种趋势同样符合中美文化在英雄主义观念方面出现的融合现象,主要体现为双方的相互借鉴并与自身文化的交融。笔者以美国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1》(2008年)与中国影片《金陵十三钗》(2011年)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一)《功夫熊猫1》 影片《功夫熊猫1》堪称中美文化结合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这部影片以中国功夫为主题,大量运用了中国元素,如主人公大熊猫阿宝、中国山水、太极八卦、庙宇卷轴、中国民乐,以及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等,讲述了一个心怀梦想的大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奋斗故事。这部电影表达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特质,却又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正是源于中美文化两种英雄主义观的融合。影片以大熊猫阿宝作为主人公,这本应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但影片的创作者却有意识地将“中国大熊猫”改换成有着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美国熊猫”。[1]作为英雄的大熊猫阿宝,其身上有不少意志不坚、见难而逃的小缺点,形象并不完美,这无疑与中国式的武侠英雄精神相去甚远。但在领悟神龙秘笈的真谛时,大熊猫阿宝终于明白了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相信自己就会成功”,这是鲜明的美国价值观——自信,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的体现。最后,阿宝经历了重重考验和磨难,带领大家共克强敌,不辱使命,走向了英雄的成功,以喜剧收尾。

“相信自己”是典型的美国式价值观,《功夫熊猫1》体现了典型的喜剧英雄主义。撇开电影的商业元素,这种中西合璧的英雄主义本身就颇具可圈可点之处。首先,影片做到了“英雄去魅”,让大众看到英雄更真实的一面,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英雄的崇拜;其次,影片是喜剧收尾,让我们看到喜剧的英雄同样可以震撼人心,引人思考。

(二)《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2011年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在南京一座教堂里发生的一群避难的女学生、十三位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一位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以及殊死抗敌的中国军人共同面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这是一部表现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却又与众不同的感受。与以往的传统英雄主义影片相比,这里并没有着重刻画突出某一位“大英雄”(玉墨因作为“十三钗”风尘女子的代表而戏份稍多),每一位心怀正义者都是英雄,比如,向妓女伸出援手的女学生、为保护女学生挺身而出冒充神父的美国人、英勇保护人民的军人、最终替女学生们赴死的十三位风尘女子……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形象却因正义无畏的英雄品质而熠熠生辉,是观众心中实实在在的英雄,从而引发人们心中深深的震撼与思考。

从英雄主义角度看,《金陵十三钗》打破了以往传统英雄主义题材的常规,通过展示普通人的英雄品质来烘托主题,正体现了中美英雄主义观念的融合。首先,影片加入了装作神父拯救女学生的美国人约翰,从最直观的层面带来了美国文化气息。约翰本是入殓师而非神父,而且他本人嗜酒成癖,爱钱如命,风流成性,与神父的形象格格不入。然而,在这样的时局下,在一群中国女学生面临蹂躏之灾时,约翰内心的正义感促使他担负起一位神父救赎的责任,假神父变成了道德救赎的化身,一个不完美的人却尽显英雄风范。其次,影片让十三位风尘女子成为英雄主义的化身,颠覆了传统的英雄价值观念。妓女在主流文化中常为人所不齿,而影片从多角度刻画了她们的举止言行和人格品质,展示了她们的美丽心灵和英雄气概,不仅给观众创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更让人们体会到“人”作为完整个体的人文主义情怀,这在传统的影视题材中是很少见的。再次,影片没有着重刻画某一位英雄,而是展示了“集体英雄主义”主题,表达非常丰满。这里选定的女学生、美国人、军人和风尘女子几个群体,都体现了其不同的英雄主义特质,不仅从感官上给人以饱满的视觉冲击,更在思想内容上充实了英雄这一题材。

此外,无论《功夫熊猫1》还是《金陵十三钗》,其英雄主义的融合也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英雄主义要回归传统,发掘人性中最伟大最深刻的人文主义情怀,如“悲悯”,“自由”,“博爱”;但是传统也要跟进现代,给每一位个体以足够的尊重,让大家感觉到英雄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并不完美的个体当中,而这种世俗化的“不完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真正的“完美”。

总之,英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尽管世事变迁,但英雄却是不同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中流砥柱。英雄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文化中最宝贵最闪亮的东西,与其所属的文化息息相关。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强调个性解放与自由,悲剧不再是我们铭记英雄的唯一方式,英雄也不总需要完美无缺。中美两种英雄主义文化融合的趋势,也给人们日后思考人生和社会、宣扬新时代的英雄主义创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无论如何,这个时代呼唤英雄,如何让英雄主义和英雄精神带动社会和文化进步,这是需要人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1]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四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2]王 慧.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功夫熊猫2》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19):20-22.

[3]卢灶荣,王 秀.中美影视中的英雄主义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153-155.

[4]石 川.让英雄走近普通人[J].大众电影,2003(6):19.

〔责任编辑 郭剑卿〕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Heroism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Taking Kung Fu Panda and The Flowers of War as Examples

Yuan Shuai1,Wan Hong-yu2
(Graduate School,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201620)

Hero worship is a universal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complex.Heroism,as a cultural product,has diversified standards as different cultures define it in different ways.Film arts,as a cultural carrier,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ation's culture while exerting subtle and formative influences on it.Starting from the distinc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China and the America,taking American film Kung Fu Panda and Chinese film The Flowers of War sa examples,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heroism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and analyses the emerging trend of their integration.

Heroism;comparison;integration;Chinese films;American films

I0-03

A

1674-0882(2013)03-0062-03

2012-12-23

袁 帅(1991-),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万宏瑜(1974-),女,江西南昌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实践。

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功夫熊猫英雄主义英雄
永恒的英雄主义
英雄犬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重走英雄路
《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效应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绛红英雄谱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