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困境与改革对策

2013-04-07 19:42陈素萍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理论

陈素萍

(湖南科技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湖南 永州 425199)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被定位为应用型教育,目标就是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论概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其中的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可见,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新世纪中文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应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理论素养,更需具备具体分析现实问题的操作能力。文学理论课程是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必修的主干理论课程之一,对于深化学生文学理论水平、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指导当下与将来的文学活动实践、塑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品格,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进行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的实践,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学科学习的基础。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消化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技能的过程。

一 地方本科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文学理论是一门理论课程,涉及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门课程一般放在大一或大二时开设,有些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不太受学生欢迎,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实践教学。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却面临种种困境。

(一)教材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

现在各高校包括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普遍运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该教材是目前同类教材中内容最新(多次修订),水平最高(多次获奖),发行量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教材。[2]作为“面向 21世纪课程教材”, 该教材以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作为理论支点,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状况,超越了传统文学理论教材的讲述模式,构架更有合理性和创造性。

但是由于此教材是由很多学者共同完成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话语系统,导致教材前后话语缺乏统一性。有的篇章以西方话语系统为主,案例分析以西方文学为主;有的篇章则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话语和中国文学案例。从整体上看,此教材还是以西方话语系统为主,密集的西方话语让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时也会感到困惑,更超过了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锻炼的大一、大二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

最大的问题是此教材部分理论过于滞后,跟不上文学发展的脚步,不能与时俱进,与文艺实践、审美活动、社会文化现实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3]现实中许多事物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美女身体写作、80年后作家写作、大众文化、文学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等问题无法找到阐释,不能积极有效地介人当下的社会文化与审美活动,不能解释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

(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观念与条件

首先,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已将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理论体系化,把重点放在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上,着重对文学本质论、创作论和发展论的讲解,而对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及鉴赏的讲解则比较粗略,讲授时主要只讲诸如文学消费、文学接受、期待视野、共鸣等等概念的理论内涵,考试时也是将此类问题照搬进试卷中,学生可以将这些背至滚瓜烂熟,但在面对具体文学作品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分析。理论和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的培养。

其次,受课时压缩影响,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开展。地方本科院校为了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常常精简基础课程门类和压缩专业必修课的课时,增设技能类选修课程,这种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得不压缩课时的举措无形当中促使理论教学陷入困境。文学理论课程本身是一门内容含量特别大的课程,自身课时被压缩,导致教师不得不硬着头皮缩减相关内容,造成理论教学的不完备,实践教学没有时间开展。而文学理论的学习又必须建立在一定量的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基础课程的削减与压缩势必影响到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也影响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三)学生素质的弱化增加了实践教学的难度

现在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而此阶段学生的素质并不利于此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

从学生思维角度讲,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转换。一般来讲,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学生接受的是一篇篇课文,形成了惯性的个案的形象思维;进入大学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唯有文学理论所运用的思维与之前所形成的思维区别最大,接受的是一环扣一环又逐层上升的文学系列概念和原理,需要运用抽象的理论思维。[4]大多数学生没能认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依然倾向于用生动形象的标准来要求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当他们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在情感上就否定、抵触文学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随之降低。

从学生知识结构讲,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对于中国文学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对于外国文学的了解就更少,因为外国文学史课程一般到大三才开设。而没有外国文学史这一平台,很多内容的讲授就没有了依托,因为所采用的文学理论教材中密集的西方文论话语多数与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相关联。该课程所包容的知识更是综合性的,与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美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学生难以融会贯通。

从学生的阅读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积累、阅读视野狭窄。首先,伴随着影视、网络成长起来的“读图的一代”,长于视象思维而弱于文学思维,喜欢享受视觉盛宴,喜看高度自由的网络文学、无法拒绝海量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视频的诱惑,静静的文学阅读往往是影视作品激发后的泛读。其次,就算部分同学想去深入阅读,但却因为文选讲读式的中学语文教学肢解了作品,淡化了经典文本的魅力,剥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文学欣赏和批评的方法,导致他们不能正确有效地去解读作品。再有,功利主义思想阻碍学生阅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在巨大的考证考研任务的压迫下,没有多少学生能孜孜不倦地以平常心态从事感性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思考。阅读的贫乏、能力的缺失、思辨的不足决定了他们难以适应理性的思维方式,很难达到对理论的领悟和运用。

二 地方本科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对策

面对如此多的困境,地方本科院校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进行对症改革,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主体、教学场所等多方面入手。

(一)调整教材体系,革新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文学现象的理论方法,为学习其他文学类课程提供基本的理论分析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体系,革新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应对教材内容适当增删与调整,教学重点应从文学的本质论、发展论、创作论转移到文学作品论、鉴赏论。教学顺序可以贴合学生形象思维的实际,调整为先讲文学体裁论,对诗、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文学、网络文学进行集中讲授,穿插相当数量的经典作品解析;然后讲授文学文本层次内容;之后再来讲授文学本质论的内容。同时,适当压缩理论讲述时间,增加鉴赏训练时间。应选择学生接触过的文学作品作为例证和分析的主要对象,让学生在熟悉的作品中感悟文学的别样风格,增进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消除疏离感。在调整书本内容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充部分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接受视界。在“大众传媒时代”,学生常面对的和喜欢的不一定是所谓的“文学经典”,而可能是流行的大众文化产品,他们介入的不一定是审美活动,而可能是感官刺激与娱乐。文学理论应该走出狭窄的审美领域而进入到开放宽泛的文化艺术领域,将文学理论的教学适当扩大到文艺以及文化概论的教学,让学生从社会、文化、消费等不同视角度来理解文学理论,让其真正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内容,合于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科学认识规律,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二)改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课程建设双管齐下

多媒体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在节约板书时间的前提下条理清楚地展示授课内容,解决了课时被削减的矛盾,同时又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制作文学理论的多媒体课件时,应努力将静态的、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原理通过文字图片化、视频化而动态的、形象的展示出来;在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展示的同时,侧重结合具体作家作品的案例分析,如作家的访谈,影视作品的片段,关联的社会现象等,让理论扎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艺术问题进行思考,达到增强学生以感性的方式理解理论的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思考的范围,使学生逐渐改变学习文学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用处的想法。

建立与文学理论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发挥网络的辅助作用。课堂教学的时空状态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容量,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师生间的对话。可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有必要构建网络课程,把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队伍、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参考文献、学术动态、习题精选、模拟试卷、教改教研、学生作品目录等上传到网站中,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论知识到讨论实践,从自学到学习效果评价,多维地、全方位地进行构建,定期更新,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不仅可以改变过去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三个一”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加大教学的知识容量,[5]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扩展性资料,还可以加强相互交流,学生可在相关栏目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论文与作品,教师也可通过网站直接回答学员的问题。网络课程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延续,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平台。

(三)完善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文学理论课程倾向于理论思维,但抽象的理论应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中应尽可能适当设立实践环节,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辩论、练习,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

可以进行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安排学生就某个文学理论知识结合文学活动的实践进行讨论发言,论题的选择应该既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甚至热点,又要具有现实的可分析性,还应具有层次性,面向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发学生探讨的热情,还可将参与实践的情况反映到最终的学科成绩中,改变死背概念、条条框框的僵化局面。比如在讲述“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教材、查阅资料;等到上课时,每讲一个要素时可以请学生自由地谈他们的理解,如有不同看法可以主动进行补充;然后老师归纳、讲解,并介绍学术界的权威思想,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可能的思考方向;最后让学生结合作品就整个四要素理论进行阐释。

也可进行针对性、趣味式教学。有感于学生热衷于大众通俗文化,如果能找到大众文化与古典名著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就可能反过来对其所对应的古典渊源发生兴趣。美国的理查德·凯勒·西蒙在《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中认为,所谓的通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比如:电影《星球大战》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史诗《仙女王》的联系;《兰博:第一滴血》第二部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现代翻版;《星际旅行》就是对人性进行讽喻的故事《格列佛游记》的当代变种;一些通俗杂志里面既有让人草草阅读的东西,也有让人停下来慢慢品味的东西。[6]通过指导学生对比两者,就能激活课堂,引起关于哪个故事更精彩,什么构成了好的文学的热烈讨论,从而势能引出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的理论阐释。还可以带领着学生一起欣赏他们喜爱的流行歌曲,周杰伦的歌、伍佰的歌、凤凰传奇的歌,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又优秀的歌词都可以和他们一起欣赏并且品评,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容易消化理论知识。

这样的教学不同于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文论的信心,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的能力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四)拓宽学生视野,开展“请进来”与“走出去”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把第一课堂(课内学习)与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应用教学推广到学生的课余,从而为学生构筑一个全方位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平台。

首先,应想尽办法开展“请进来”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新时期中国文坛、文论界变化发展的趋势,拓展学生视野。在适当的时候邀请知名文艺学专家给学生做相关讲座,使学生对前沿的、深奥的理论和学术观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文学社团为主要平台,邀请知名专业作家给学生进行创作指导,开展作品讨论,鼓励学生从事课余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促使他们把所学到的文学理论运用于文学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加深对现实的把握。

其次,也应利用条件带领学生大胆“走出去”,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在课后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利资源,增加文学作品、理论作品的阅读量。文学理论教学始终要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为基础,经典文本的阅读仍然是中文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而且阅读的范围不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的范围,还要扩展到中国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领域,如绘画、音乐、舞蹈、影视等,各种艺术相互融合打通,才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另外,推荐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诸如《文艺理论与批评》、《书屋》、《外国文学评论》、《诗歌评论》、《诗经鉴赏集》等优秀评论期刊和书籍,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学习专业评论家对作品的解读来开阔思路提高自己对理论的运用水平。

让理论走向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文化气息,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文化考察不失为一种非常实际而又直接有效的方式。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名人故居、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基地进行文化考察,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写关于“文化、审美、消费”之类题材的考察报告,使学生深刻理解美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锻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1]陈军.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探析[J].高教论坛,2011,(3).

[2]王鸿.浅析高职高专院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邓新强.关于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6,(6).

[4]凌建英,宗志平.文学理论课程的本科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5]黄皎碧.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08,(11).

[6]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我们需要文学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