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德
(1.湖南大学 中 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湖南 长 沙 410082; 2.湖南大学 工 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 沙 41008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2000年,“文化产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正式使用,标志着我国对文化产业的认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这十年中,文化的产业功能和经济属性得到普遍认可,文化产业观念深入人心。文化产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发展优势及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而上所表现出的特有发展潜力,越来越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重视。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2012年《“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更是把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
从政治层面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化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助于以文化认同感为后盾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随着世界各国竞争的日趋激烈,振兴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国家增强软实力的共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我国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截止2011年底,我国在A股和香港H股上市的文化企业共计26家,国家级游戏动漫出版产业基地达到15个,网络出版等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超过1.5万亿元,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完成337城市和全国百强县的优质覆盖,并实现5亿用户以上覆盖。这些都标志着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为中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从经济层面来看,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单纯的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文化需求的呼声日益响亮。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以产业化模式发展文化,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对于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缓解劳动力资本过剩造成的就业压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必然选择。《中国文化产业报告(2009)》指出,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下行通道,但文化产业依旧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亮点之一。2011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大约超过3.9万亿元[2],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从社会层面来看,文化产业具有娱乐性,所提供的大众文化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化产业在作为国家经济支柱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情感上的享受。文化产品通过影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一系列传播方式,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消费观念,覆盖着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了文化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平民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9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从2704.35亿元增长至7521.44亿元,2009年为2000年的2.78倍,总净增长178.12%,年均增长12.04%。另外,全国城乡综合人均文化消费从214.18元增长至564.94元,人均绝对值增长350.75元,年均增长指数为111.38。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事业单位运作模式已有很大改善。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资源配置机制混乱和行业进入限制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过多干预文化市场,缺乏科学的规划意识和运作手段,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国有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和运营机制上仍存在漏洞,相应的改革工作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干预,改制后难以摆脱事业性质的烙印,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无法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总体而言,文化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文化集团和行政部门就如何科学合理划分权利范围没有达成一致,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所带来的严重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的所有制壁垒、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将文化划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总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方面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有的甚至处于立法的真空状态。如我国缺乏一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大法,以及一些诸如出版法、电影法、文艺演出法等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基本法律,使得地方文化立法受到诸多限制[3]。现有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建设导致国家出台的相关文化产业政策难以彻底执行,具体项目的开展、实施和监督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文化产业发展是后危机时代国家确定的新的发展战略,未来产业发展将对现有政策法规提出新的要求,对传统法规进行修订以及出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政策,加快法律法规的统一部署和规划对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不无裨益。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遗产灿烂辉煌。但其中的文学作品、历史人文以及名胜古迹等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与美国、日本、韩国等文化产业大国相比,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不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关键,零散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无法发挥规模优势,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不利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与发达文化产业国家相抗衡。面对全球文化产业掀起的瓜分狂潮,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完整市场运作体系的文化产业方能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魅力赢得世界的关注。积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发挥各区域的文化优势,协调区域间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存在“小、弱、散”状况,整体缺乏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国家在提高企业规模、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重视不够。伴随着新兴科技和传媒手段的飞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但是,大量引进外来文化的背后体现了原创的薄弱,一味的模仿和照搬照抄限制了我国文化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产品创造性不足导致我国大量文化企业缺乏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无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和发展机遇,不利于文化企业做强做大。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发展,提升自身产品的国际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和转化力度,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
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相比传统行业人员饱和的现状,文化产业缺乏有创意、有思想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二者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人才的塑造和培养是各国占据文化产业市场的有力武器,缺乏充足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将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还囿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集约化程度不高,人才的受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尽快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行业氛围,加快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亦是当务之急。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将人才稀缺问题推向高潮,我国文化产业人员结构应向以创造型高端人才为主的结构转变,加大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投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高科技人员装备带动文化产业的腾飞。
文化产业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已成为阻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短板效应突出。文化团体或产业单位过分依赖政府财政支持是导致大部分团体存在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单一的主要原因。鉴于文化产业的行业特殊性,国家对非国有资本进入仍有严格限制,面对日益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抛弃固有观念,摆脱对政府投入的一味依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财政拨款覆盖面逐渐缩减,置身于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中国文化产业如何拓展融资渠道,已成当务之急[4]。文化部目前正在深入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加强银企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积极创造投融资环境两个方面。如何引导各项资金流入文化产业领域,完善国家征信体系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
政府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力对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有很多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的地方,就政策方面而言,美国政府对于文化的政策可谓无政策。政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并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美国政府强大的政治舆论力和经济实力为美国的文化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绝对的保障,美国文化产品逐渐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高地。就文化强国之一的日本而言,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日本便通过“文化立国”的产业转变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次,形成了政府重视、政府民间共同投入的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模式[5]。日本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形成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和规制较少,主要是给予支持和鼓励,从而为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中心之一,如今已完成了由发展重工业为主向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快速转型。英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是和英国人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和文化产业意识分不开的,它定位于深厚丰富的英国历史文化资源,实施规模化、体系化和世界化的开发策略,在政府的支持下,国家文化旅游业、演出娱乐业、电影业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6]。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有助于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价值。美国的人才观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其通过优越的政策和广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丰富的储备人才帮助美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占据着领先优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助推力的全球发展观理念,即借助贸易自由化潮流取得全球输出的主导权,并从全球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中受益,通过输出美国文化价值观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并进一步培育消费市场的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法则[7]。近年来,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影响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日本文化产业发展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价值。注重市场需求,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在设计研发过程中注重本国文化与国际化的融合,并通过大批量生产实现其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8]。而英国无论在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中都是最典型的,他们不仅界定了创意产业的含义,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借助创意产业,英国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证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运作模式来看,美国优良的投融资环境帮助国家实现了整体资源的有效分配。除政府投资外,美国艺术团体可以从各种公共基金、公司、财团和个人等获取社会资助,正是因为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才使得美国文化产业有庞大的资金作保障,得以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增加文化产业的活力。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之处则在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从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但在此过程中政府并不直接干预文化市场的市场化运作。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英国政府允许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比如允许由准政府组织来经营文化机构,采取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方式避免权利的过度集中,保证文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权力下放给所属部门,促使各级地方政府主动行使相应的权力或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支持具备创新潜质的文化企业或个人。同时,公益文化组织也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通过各种基金会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支持,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统。
文化产业以精神属性为基础,兼具非经济性与经济性的双重特征,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坚持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的原则,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其次,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弱化党政二元结构管理模式,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充分凸显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杜绝产业高垄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问题;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正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短缺问题,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构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长期战略;第四,立足我国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着眼全球一体化视角,以战略规划为指导切实推进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转型升级;最后要倡导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9]
我国不成熟的文化产业系统,仅依靠市场自主调节作用,难以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在保持市场主导性作用的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突出政策法规等宏观调控的支持性作用。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正确看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个本质问题,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宪法为中心,将文化法与相关的行政、经济、工商等多方面法律相结合,完善和健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其次,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明确界定文化产业经营范围和行业构成,综合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统一的产业指标标准评价体系,为政策法规的合理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最后,要强调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和作用力,建立实施文化产业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产业有序运行。
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积淀和社会积淀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对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根本。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之前较长时间内严重影响了我国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观念,造成了破坏性掠夺式开发、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维权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文化产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要以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为基础:一是要转变观念,科学地认识文化资源的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深度挖掘,实现文化资源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浪费、无破坏转化;二是建立以政府保护为主,动员社会集体参与保护,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禁止掠夺式开发和不当开发造成的文化资源不可恢复性破坏;三是实行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四是加强宣传和开发力度,打造文化资源品牌价值增值,实现文化资源效益转化。
文化产业的短期跨越式发展和长期稳定持续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持,文化内容创意要转化成文化产品和服务也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的制造、传播和营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链接和助推作用,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迫切要求。首先,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体制保障和法律依据;其次,为文化科技创新创造适宜、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运行方式,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搭建专业性强、产业目标明确、社会效益突出的发展平台;最后,应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加强文化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优先发展关键领域和关键技术。
文化产业是思想性和经济性紧密结合的产品和服务活动,文化产业的创意、制造、传播、管理等活动必须依靠专业人才实现。人才早已是国家竞相争抢的对象,各国都在通过种种优惠政策来引进、储存人才,人才是国家未来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培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才能实现“人才强业”战略,发挥人才和智力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10]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能动性作用,一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培养专业能力强、具备管理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纳入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二是完善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纳入人才管理模式,降低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率和高流动率,为文化产业精细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三是重视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产业人才集聚形成的规模效益优势。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来势迅猛,但要实现产业规模化、精品化还将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究其根源,资金严重短缺是引发这些问题的关键,投融资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文化产业深广发展的瓶颈。激发金融支持的推进作用,一是要求金融出资方对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前景展开正确深入的认识;二是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建立科学可信的文化产业机构、组织经营能力评估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各方利益;三是借鉴发达国家“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积极探索设立包括政府资本、民间资本、跨国资本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文化产业搭建高效的投融资平台[11];四是要求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化、品牌化、产业链运营,为金融出资方提供收益证明,保证其投资回报率;五是通过并购和重组,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化、集团化的规模化经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能力,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化。
[1] 胡蓉.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N].人民日报,2010-2-12(16).
[2] 韩娜.去年文化产业占GDP首超3%[N].北京晨报2012-1-8(A02).
[3] 梅文庆.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1):88-90.
[4] 高颖.疏通中国文化产业投融渠道[J].中外文化交流,2005,(6):16-17.
[5] 泷泽意伲.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J].国际贸易,2006,(10):34-38.
[6] 周建平.英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透视[J].广东艺术,2002,(1):62-65.
[7] 杨明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以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为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8,(9):217-218.
[8] 赵政原.日本拓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5):118-124.
[9] 欧祝平,陈石明.论全球视野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56-159.
[10]李艳.文化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追求[J].大学教育科学,2012,(6):8-13.
[11]熊正德,郭荣凤.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16-26;新华文摘,2012,(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