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雷 张 苗 周 雯 栾兆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双探头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除能完成常规ECT显像外,还能进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兼顾了单光子和正电子的检测特性,可用于肿瘤代谢显像,并可与同机CT进行图像融合,而价格仅约为PET-CT的1/2,临床上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监测[1]。本研究通过对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后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初步评价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根治性放疗且放疗前后行两次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6~76岁,平均62.6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或颈部转移淋巴结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其中中分化鳞癌5例,高分化鳞癌2例,低分化鳞癌3例,中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4例。所有患者均经我院胸外科会诊,其中6例评价为可切除但患者或家属拒绝,其余11例因病变部位所限、已有淋巴结转移或合并基础疾病而不宜手术。所有患者均完成根治性放疗,DT60~65 Gy/6~7 w,其中12例放疗前或放疗后曾行4~6周期全身化疗,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
1.218F-FDG显像方法 采用GE公司双探头符合线路 Millennium VG +Hawkeye SPECT仪行18FFDG显像。患者检查前禁食6 h,血糖控制在7.0 mmol/L之内,肘正中静脉注射18F-FDG 4.5 MBq/kg,安静休息40 ~60 min后行颈、胸、腹、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2~3床位),先行X线定位扫描确定显像区域,同机定位CT断层扫描10 min(1 cm层厚,每床位40层),随后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30 min,经过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COSEM)叠代重建,将CT图像和符合线路断层图像进行同机图像融合。
1.3 诊断标准 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生对显像结果进行肉眼分析和盲法判定,以两个不同轴向断层图连续两个层面上相应区域出现的肉眼可辨认的放射性浓集区为显像阳性,并排除生理性摄取,提示恶性病灶。半定量法是通过计算机软件选出代谢增高病灶最大的层面勾画病灶的感兴趣区(ROI),本底选取病变相同部位或对侧与病灶等大的 ROI,分别计算两个ROI内平均放射性计数,最后计算病灶平均像素计数/本底相应部位平均像素计数比值(T/NT),比值≥2.0为阳性,1.5~2.0之间为可疑,二者均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标准来判断检查结果[2]。若放疗后未出现18FDG浓聚,则参照放疗前18F-FDG图像对ROI进行勾画,并获得T/NT比值。所有患者均在放疗前及放疗后1~3月内进行两次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根据放疗前的SPECT/CT融合图像,对经模拟定位机或CT定位的放疗靶区进行修正。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随访结果 17例患者全部随访12个月,随访率为100%,其中12例患者局部控制满意,1年局控率为70.6%。其余5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临床和/或影像学肿瘤进展,判断为局部失败,其中4例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原发部位未控或复发,1例为转移淋巴结未控或复发。6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临床和/或影像学诊断的远处转移,2例为脑转移,3例为骨转移,1例为肺转移。
2.2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与放疗靶区的确定 1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靶区需根据放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结果进行修正,占约64.7%。包括肺部肿瘤合并的肺不张3例、查体及常规CT未检出的转移淋巴结6例、常规CT不能判断的局部侵润2例。因此,可以认为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有一定指导价值。
2.3 放疗前后肿瘤区域18F-FDG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全部患者放疗前肿瘤区域18F-FDG的摄取均为阳性,半定量法测定放疗前T/NT值为4.2±1.7(1.5~15.6);放疗后的 T/NT值为2.1±0.3(1.3~3.4),明显低于放疗前(t=4.82,P < 0.01)。若以T/NT值降低≥50%分为T/NT值缓解组与T/NT值未缓解组:缓解组12例,其中局部控制10例,局部失败2例;未缓解组5例,其中局部控制2例,局部失败3例。由此分析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后T/NT值变化百分数(≥50%)与疗效的关系,灵敏性为83.3%(10/12),特异性为60.0%(3/5),阳性预测值为 83.3%(10/12),准确性为76.5%(13/17)。
肿瘤细胞的糖酵解作用增强,葡萄糖代谢高于正常细胞,18F-FDG是目前最常用的正电子显像剂,作为葡萄糖的类似物,其进入细胞后,在己糖激酶作用下生成6-磷酸-18F-脱氧葡萄糖,由于底物与酶不匹配,不能进一步参与代谢而滞留在组织内,导致恶性肿瘤的18F-FDG摄取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形成高代谢灶,因此18F-FDG显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后的随访。
18F-FDG显像主要采用PET的方法,其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发现较小范围的病变,现已成为肿瘤影像检查的金标准。但具有PET检查条件的医疗单位有限,检查费用昂贵,难以满足临床广泛应用的需求。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仪能兼顾常规ECT核素显像与18F-FDG正电子核素显像,在相对保证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前提下,可有效完成PET的部分临床诊断作用,且简便易行,分布广泛,检查费用约为PET的1/2,可以为大多数患者接受,目前在国内外许多医疗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临床研究表明,尽管其显像时间较长,图像分辨率较PET稍差,但18F-FDG SPECT符合线路显像能够探测到PET所能发现的大多数病变,在肿瘤良恶性鉴别、分期和分级、疗效预测和预后判断方面仍有很好的临床价值[3-4]。本研究中,17例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肿瘤区域的18F-FDG摄取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且能发现查体及常规CT未能检出的转移灶。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放疗,以CT为基础参照胸部X线片是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模拟定位或三维适形放疗勾画靶区的传统工具。随着18F-FDG显像的普及,特别是与同机CT或MRI图像的融合,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利用18F-FDG显像获得的功能图像指导放疗计划的制定,提高了定位精度[5-7]。本研究中,我们采用GE公司Hawkeye SPECT仪进行18F-FDG显像时,同机获得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进行图像融合,18F-FDG浓集灶均可通过与同机CT图像融合而较准确地定位,有助于放疗照射野的确定,64.7%患者的放疗靶区需根据治疗前的18F-FDG显像进行必要的修正,说明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计划有一定指导意义。
在治疗反应的评价方面,常规解剖显像如CT或MRI对肿瘤反应或进展的判断主要基于肿瘤的形态和大小的变化,但对于很多实体肿瘤,即使治疗有效,由于治疗引起的肿瘤结构变化滞后于肿瘤细胞死亡,解剖成像上的肿块可持续存在。而18F-FDG肿瘤显像可显示肿瘤代谢活性变化,肿瘤18F-FDG摄取减少或消失是临床或亚临床水平治疗肿瘤有效的早期标志,及时评价疗效可修正肿瘤临床治疗方案[8]。PET常用的半定量分析指标是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而肿瘤治疗后SUV的降低百分数对疗效的判断有参考价值,SPECT符合线路显像虽不能直接测量SUV,但能计算T/NT,有研究表明T/NT值与SUV之间呈正相关[9-10]。本研究中以T/NT≥2.0为判断阈值的半定量分析发现,放疗后肿瘤区域的T/NT值明显低于放疗前,若以T/NT值降低≥50%预测肿瘤局部控制,灵敏性为83.3%,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83.3%,准确性为76.5%,说明治疗前后T/NT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疗效,有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综上所述,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放疗后疗效的预测与随访,且较为经济、简便,进一步的随访、治疗后最佳的显像时机及频次尚待进一步研究。
[1] 王荣福.符合线路SPECT显像原理及其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52-55.
[2] 秦乃姗,蒋学祥,王荣福,等 .增强CT扫描与FDG SPECT/PET扫描诊断小肺癌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4):335-337.
[3] A K I,Blokland JAK,Pauwels EKJ,et al.The clinical value of18F-FDG detection with a dual head coincidence camera:a review[J].Eur J Nucl Med,2001,28(6):763-778
[4] 刘生,蒋宁一,肖亦明,等.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同机CT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6(3):263-269.
[5] Elisabeth Deniaud-Alexandre,Emmanuel Touboul,Delphine Lerouge,et al.Impact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d18F-deoxyglucose coincidence detecti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e fusion for optimization of conformal radi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Int J Radiation Oncology Biol Phys,2005,63:1432-1441.
[6] 朱道奇,周光华,莫逸,等.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2):2045-2048.
[7] 王凯,王绿化,梁军,等.FDG-PET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三维适形放疗时靶区确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6,15(1):11-14.
[8] Kostakoglu L,Goldsmitih SJ.18F-FDG PET evaluation of the response to therapy for lymphoma and for breast,lung,and colorectal carcinoma[J].J Nucl Med,2003,44:224-239.
[9] 王荣福,秦乃珊.双探头符合线路断层显像和增强CT扫描诊断肺孤立性病变的比较研究[J].亚洲核医学杂志,2001,1:6-8.
[10] Andrieux A,Switsers O,Chajari MH,et al.Clinical impact of 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cancer patients.A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dedicated camera and dual-head coincidence gamma camera[J].J Nucl Med Imaging,2006,50(1):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