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科专业课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2013-04-07 13:28刘宏权刘玉春韩会玲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设计环节

刘宏权, 刘玉春, 韩会玲

(河北农业大学 城乡建设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早在上世纪末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专业而言,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尤为重要[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是水利水电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课程建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前途,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学科发展。作为一名从教7年的年轻教师,结合水利水电专业“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的教学实践,就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谈几点体会。

一、专业课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最大瓶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对所讲内容没有兴趣,甚至逃课。或者遇到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一带而过,抓不住重点,学生更是一知半解,一头雾水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2]。作为水利学科专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从电视、网络、书籍等途径关注水利实践、水利问题和水利发展,并加强对工程实践案例的针对性学习,以此来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当教师有一桶水的时候,才能给学生一碗水,若教师自身尚且“缺水”(缺少水利专业的实践能力),又如何能做到给学生的“补水”(培养水利专业实践能力)。“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是水利水电专业四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在理论教学中,不但要就理论理,还要能就事说理,这也迫切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利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水利水电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职业归宿,这些职业都有鲜明的工程实践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基本的教学要求。另外,从近年来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市场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新职员时,越来越倾向于有实践能力的学生,文科重学历、工科重实践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一大特点。如何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在专业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无疑是专业课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专业课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但也不能只局限于理论教学。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搭建专业知识架构,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对专业课教师更高的要求。意识支配行为,有了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视,才有可能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贯穿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应贯穿于专业课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能割裂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不能完全依赖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理论课教学本身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3]。如何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以专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工科专业课理论学习多是较枯燥乏味。如果结合工程实践上的应用讲解理论,就很形象具体,不但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了解理论学习在实践中的意义,还能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水资源规划即利用”课堂上讲到水库正常蓄水位的选择,讲完理论后,结合三峡水库设计中正常蓄水选定进行简要的阐述,进一步印证理论在工程实践上的应用;讲到水电站的特点,结合三峡水电站的具体兴利参数进一步说明水电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环境经济效益;讲到洪水危害,结合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板桥、石漫滩水库溃坝事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之明白水电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之重大;结合社会上对三峡水库防洪标准的误解,讲解水库的防洪标准、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及其区别;结合具体水库洪水调节的案例,来学习水库调洪的相关理论。诸如此类知识点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不再盲目,不会再因为不知道学习专业课的用处而茫然,也消除部分学生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课堂上的知识只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这种错误观点。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手段能让学生明白理论如何指导实践,以及实践中需要怎样的理论支撑,这会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更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专业体系的建立完善

水利水电专业的教学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同组成,仅核心主干专业课就有“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工程施工”等20余门,“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只是其中之一。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需要学生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是水利水电专业大学四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内容章节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中应该注意专业课程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把分散各个学期学习的专业课程建立起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工程实践,无论是设计规划,还是施工管理,所需要的知识都不是单一的某一门课程的知识,而是对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理解、把控与运用。专业学习是一门门课程分块学习的,但专业本身不是条块的,而是一个有机体。比如“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这门课程在1981年以前,与“工程水文学”课程是并在一起的,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所以,这门课程和“工程水文学”关系紧密。如兴利调节部分设计代表年的选取,设计流量过程线的选取等都是水文学的基本内容;洪水调节中如何根据径流资料、暴雨资料选取设计洪水过程线,缺乏基本水文数据时如何选取设计洪水过程线都是水文学中的内容,也是“水资源规划与利用”课程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水库水量损失部分的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需要用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中的相关内容;水库径流调节中出库流量确定,依赖于“水力学”的内容等。适当对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与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建立联系是必要的。同时,应注意对于并行开设的课程与该课程所讲之间关系的介绍,如“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洪水调节部分知识内容和“防洪工程”之间、水电站运行方式部分和“水电站”之间,水库特征水位选择和“水工建筑物”之间的契合点的讲解。让学生清楚该课程所讲的知识在专业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和先修课程、并行开设的其他专业课间的相互联系,这有助于学生专业体系的建立。避免掰棒子式的学习,学一门结一门,结一门丢一门,4年学完了,专业体系还是混乱的。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关注于课程考核的分数,教师自我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专业课程教学本身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建立的作用大小和贡献。

三、抓好课程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保证

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最直接、最活跃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4]。而现行的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及等实践环节中,学校教师足够重视,但没有引起部分学生的足够重视,部分学生甚至相当不重视。所以,教学实践中存在放羊式的实习,形式上满足了实习的要件,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实习效果不佳。造成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面对迅速壮大的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队伍,原有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地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实践教学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实习、实训设备陈旧、实习经费增加等问题,制约了教学实践环节的发展,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还有一方面是单一的教学手段或考核方式,使得相当数量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去,而是以旁观或看热闹的心态对待实践环节。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把学生吸引到实践环节上来,激发大家动手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起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实践环节十分重要。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有为期1周半的课程设计,如何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环节是专业理论应用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形式,对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实践环节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对于实践环节的中出现的专业问题和解决措施要十分清楚,要有指导实践环节的能力。比如“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的课程设计是对某具体水电工程进行兴利调节,选定水电机组,计算不同水文年的发电量和出力数值。要求教师对水库兴利调节的方法及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十分清楚。除此以外,教师通常会在课程设计布置任务的时候强调该课程设计对于今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引起大家重视。实践环节的考核手段很重要,教师一般会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设置一个组长,最终学生的实践环节分数由各组长根据同学出勤情况和对成果的贡献给出相应分数;为了避免组与组之间抄袭,每个班分成3组分别来完成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相应情况下水库的兴利调节。期间,定时或不定时的巡查和解答疑问,根据实践环节开展情况采取必要的因应措施。

四、其他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课教学中有理论讲解,也要有思想交流,带着对专业的激情和对学生的感情去教学,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求知的情绪,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激发必将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拓宽和学生交流的渠道 高等教育理论认为:课堂内外的师生接触沟通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积极性的最重要因素。现在除了课堂以外,电子邮箱、电话、QQ等联络工具可方便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充分利用青年教师学生容易接纳的优势,拓宽和学生交流的渠道,及时接纳学生的教学反馈。只有当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性互动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来认知。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只凭借某一门课程或某一个教师就能完成的,但教师和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因素,以上途径也许不全面,但将有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顾明远.21世纪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论坛[J].中国教育学刊,2001,(4):20-23.

[2]杜震宇,张惠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6):114-115.

[3]李辉.专业课教学要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6):38.

[4]谢平,林洪彬.工科专业课教学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7,30(2):162-164.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设计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中秋明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