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名结构”之名词研究

2013-04-07 09:15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构式副词语义

仇 旭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现代汉语“副名结构”的形成时间不长,但业已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构式。学界对于副名结构的研究已从最初的修辞学争论转移到对其形成机理的探讨[1]。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副名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并依据认知语义学理论,分析该类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认知动因,以及该结构对名词的限制条件,以加深我们对该结构的认识。

一、副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及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词类中的大类,数量上远超其他词类,居各词类之首。例如郭锐的《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共收录43 330个词汇,仅名词就达到27 408个,占总数的63.25%。

名词分类有不同标准,如句法成分标准、配价标准等。本文采用语义范畴标准,将名词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两大类,然后再根据语义范畴将其进一步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副名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征。

我们从语料中发现,副名结构中的名词既有抽象名词,也有具体名词。名词是一个开放的类,无法对其进行封闭的定量统计分析。因而本文采取抽样统计法,对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进行分析。通过对建立的小型语料库所进行的统计,副名结构中的名词中,抽象名词多于具体名词,二者的比例大约为6∶4。

名词代表某种事物,具有指称功能,但没有陈述功能。然而凡是事物,一般都具有某种属性。换言之,名词隐含一定的性状义。而具有性状,就会有程度上的差别。但这种程度的差异不是显现在外,而是隐含的,需借助外力来使之显现[1]。名词在语义上的这一特点,使得名词进入副名结构成为可能。

副名结构中的副词属于程度副词,而程度副词具有“量度义”特征[2]。这种“量度义”就是它进入副名结构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名词隐含的性状义存在程度差异,语义上使得程度副词和名词的结合成为可能。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后,可以标志名词隐含的性质所达到的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它对该性状进行了强化和凸显,使隐含的特征得以前景化。张谊生认为:“要想使名词的指称功能性状化,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名词前面附加程度副词,并且让这种副名结构充当谓语、述语、补语、定语等表述成分。”[3]邵敬敏、吴立红也持相同观点。他们认为,名词的“属性”意义实际隐含着“程度量”语义特征,而程度副词具有“程度量深”语义特征,因而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4]。正是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使得程度副词和名词得以双双进入“副名结构”,形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崭新构式。

下面按照进入副名结构名词的不同类型,分析其各自的语义特征。

1.抽象名词

进入副名结构的抽象名词分为两类:语义蕴含类和语素包含类。

(1)语义蕴含类。此类名词隐含性质义,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如“传统”“朝气”“青春”“经典”“文明”“权威”“艺术”“诗意”“知音”等。如:

例1 而在我活着的时候,亲眼所见,连草们都很忙,很紧迫,很朝气,葱茏如愿。

例2 她穿着浅黄色的套头毛衣、浅黄色的打褶短裙,很清新、很青春。

“朝气”本指早晨清新的空气,多比喻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用作名词。但该词隐含性质义,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所以在句①中,“朝气”并非是指概念意义上的“朝气”,而是指“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同理,句②中的“青春”也不再是指某种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具有与概念密切相关的性状,即“富有青春气息的”。

(2)语素包含类。该类名词中包含形容词性语素,具有性状义,如“悲剧”“热门”“偏见”“美味”“激情”“温情”“新潮”“福气”等。如:

例3 专访“战地玫瑰”闾丘露薇:温总理很温情很实在。

例4 这种玩法在当年很热门,因为玩法简单近年来已被更复杂的玩法替代了。

同“语义蕴含类”名词一样,此类名词也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副名结构中不再是指抽象概念,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如③中“温情”表示“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等等。

抽象名词本身就是对抽象事物的属性、特征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所表达的就是事物的特点,所以与其他类别的名词相比,它们所包含的性状义更为丰富[5]。正因如此,抽象名词更容易受到程度副词的强化。在程度副词与抽象名词结合的过程中,程度副词所具有的“量度深”语义特征能够凸显和加强抽象名词所隐含的某类性状特征的程度,即凸显其性状义,抑制其指称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抽象名词的这一特点,有些抽象名词经常与程度副词联用,从而产生功能游移,逐渐成为形容词或形名兼类词,如“热门”“新潮”“文明”等。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名词出现于该构式,该构式本身已具备一定的单位属性,具有一定的能产性,转而吸引更多的其他类名词进入该构式。这时我们就不能简单的把这种现象当作名词活用或名词转类来看待,而应该将其看作一个独立的语言现象来进行研究。

2.具体名词

具体名词的联想空间较抽象名词小,一般不表达性状义,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但尽管如此,副名结构的实际用例中具体名词并不鲜见。进入副名结构的具体名词分为三类: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

(1)指人名词。这类名词指称某一类人,一般情况下,这类人都具有较明显的性格特征,如“绅士”“官僚”“市侩”“小市民”“英雄”“奶油小生”“男人”“学生”“君子””淑女”“农民”“瘪三”等。

例5 他径直走到温柔地融合在一起的殷红和她的老同学面前,用一种十分绅士的语气对那个男人说道……

例6 愫细很淑女地啜饮了高脚杯中的白酒。

指人名词是根据某种类属特征对人群进行范畴化后而使用的名称,因而这类名词也就隐含着关于该类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性状特征[5]。我们可将这类名词进行归类分析。从不同职业或社会阶层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人群可分别被命名为“农民、商人、学者、教授、权威、学生”等;从行为特征和社会角色来划分,又会有“英雄、好汉、淑女、绅士、瘪三、流氓、泼妇、军阀、官僚”之分;从天资和智商的角度来划分,又有“天才、笨蛋、傻瓜”的区别。具体举例来说,“农民”具有纯朴、本分、踏实、目光短浅、没见过市面等大众普遍认同的属性特征,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槽后,它所具有的性状特征就会得到程度副词在量度上的加强,使其属性特点更加突出,让受众直接联系这些属性特征,而不再或很少与其所指称的人物相关联。

(2)指物名词。和指人名词一样,指物名词所指称的物体同样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这类名词常常作为喻体出现,含有比喻义,如“泡沫”“奶油”“狐狸”“阳光”“牛”“铁”“面”“畜生”“废物”“草包”等。

例7 皮秀英瓜子脸,吊梢眉,相当狐狸。

例8 隔著话筒,章海阙笑得很得意、很桃花,早已预见自己第一回合交手胜利,只可惜她看不见。

指物名词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与具体的有形事物相联系,与抽象名词、指人名词相比,所包含的性状义相对要少得多。但某些指物名词所指称的事物为日常生活所常见,且有着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突出明显特征。这样的特点也使得这类名词易于进入副名结构。进入副名结构后,由于受到程度副词在量度上的加深,与名词相关联的性状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3)专有名词。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专有名词有处所名词、人物名词等,如“阿Q”“雷锋”“林黛玉”“堂·吉柯德”“陈世美”“美国”“中国”“上海”“西藏”等。

例9 这一切等等,确是十分堂·吉诃德的了。

例10 《合肥晚报》最合肥,最好看。

专有名词指称具体的人或处所,因而隐含着与这些人或处所相联系的具体性状特征。同时也正因如此,该类名词具有联想度高的特点,而且其具有的性状特征极具个性,能起到区别作用。进入副名结构后,在程度副词的作用下,这种具体性状受到凸显,用来形容事物所具有的这类特征。有些优秀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典型形象,因形象突出、个性鲜明且极具代表性,往往会获得这种用法。如鲁迅笔下的“阿Q”,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精神胜利法让极具个人色彩。因而说某人“很阿Q”,听者并不觉得突兀,而是知道这一表达意指这个人具有阿Q 那样的特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结构槽的名词都暗含着较为突出的性状义,为大众所熟悉,进入该构式后,由于受到副词以及构式框架的双重制约,名词本身具有的指称义受到抑制,而性状义得到凸显。不过,副名结构与汉语中更为常用的副形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形容词具有的属性义是显性义,或者说是其常规意义,而副名结构中的名词所具有的属性义为隐性义,或称作非常规意义。因此,进入该构式后,名词产生了语义游移,而造成语义游移的机制即是构式所具有的语义规约力量,被称为语义压制[1]。

二、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言机制

认知语义学的框架语义理论和百科知识语义观强调背景框架在词汇意义识解中所起到的作用,认为以框架语义为基础,词汇意义体现出弹性特征,在不同语境中体现为不同的意义[6];此外,依据认知语法,词汇的不同意义存在着常规和非常规之分,而这些差别与构式密切关联[7]。从构式的角度分析进入副名结构后名词所产生的语义变化,可以更好地揭示这一新奇语言现象产生的背后所存在的语言机制。

1.副名结构是一种语义引申现象

描述词汇意义,形式学派强调设定一定数量的语义特征,不同词汇的意义就是由不同的语义特征组合而成。而认知语义学认为,词汇意义并不能为数量有限的语义特征所涵盖,运用语义特征对词汇意义进行表征并不恰当[7]。例如,依据形式主意观点,“单身汉”的意义就是其语义特征组合“未结婚的成年男性”。然而“和尚”通常也是“未结婚的成年男性”,但是没有人会把和尚也归为“单身汉”的行列。认知语义学持有百科知识语义观,认为词汇不是固定的语义特征的集合,而只是一种“切入点”,指向与之相关的百科知识[7],或“唤起”相应的背景框架[8]。因此,只有结合词汇所激活的背景百科知识,才能准确描述词汇意义。

百科知识语义观可以为许多语言现象提供统一而合理的解释,如语义引申、语言使用、语法配价关系等。对于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而言,其意义与该名词的本义产生偏离,体现为脱离本义的引申义。如例11:

例11 毕业时,她己经变得非常城市了。

此处“城市”的意义已经不是其本义,表达指称意义,而是描述某种性状,即发生了语义游移。依据百科知识语义观,这种语义游移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使用中。这是因为,在语言使用中,语义在线构建的基础是与表达式所指定的客观实体相联系的百科知识,而不是词典语义理论所罗列的有关该表达式的语义特征;依据表达式所激活的百科知识,表达式的本义与引申义产生相似性或联系,由此产生语义引申[7]。例如,上例中的“城市”所体现的已非其指称或常规意义,而是衍生出的临时意义,即指城里人所具有的各种明显特征,这一意义就属于“城市”的非常规意义,或称其引申义。而产生这一语言现象的基础正是“城市”所激活的语言使用者大脑中有关城市的百科知识。

2.语义压制是语义游移的促发机制

语义引申是一种语义游移现象。由上节的分析可以看出,百科知识语义观对这一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然而语言中的何种机制促发了这种语义游移现象的产生呢?借助构式语法理论,便可找到答案。

构式语法认为,和具体词汇一样,抽象的构式范型(construction schema)也是一种构式,本身具有意义;此外,构式范型对其组成成分具有意义规约力量,当组成成分的常规意义符合构式范型的意义要求时,二者间是例示关系,当组成成分的意义不符合构式范型的意义要求时,构式范型将对其进行语义压制(coercion),以达到语义间的和谐统一[9]。

副名结构所赖以产生的构式范型是汉语中广泛使用的“很+X”这一结构范型,其典型成员即是“副形结构”。由于表达的需要,名词进入“很+X”结构槽,形成“副+名”结构。进入“很+X”结构的名词与构式范型产生意义冲突并受到其在语义上的压制,从而产生语义游移。例11中“很+X”构式要求进入该构式的“X”必须表达性状义,比如典型的性状义形容词。进入该构式的名词“城市”的常规用法表指称,与其要求不符,因而受到语义制约,产生语义游移,以达到构式内部意义和谐的要求。在实际解读中,此处的“城市”正是表达一种性状义,体现了词语意义的解读是一种在具体语境中的动态识解过程。

当然,正如上一节所述,并非所有名词都可以接受这种语义压制从而能够进入“很+X”构式。只有那些激活的百科知识中有较为显性的性状义名词才有可能进入该构式,且其性状义越凸显,进入该构式的可能性越大。

本文讨论了副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及其语义特征,并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百科知识语义观和构式理论探讨了名词进入副名结构所依赖的语言机制。

通过分析发现,能够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涵盖了名词的所有类别,但相对而言,其中的抽象名词明显多于具体名词。而无论是抽象名词还是具体名词,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具有一定的性状义,这是名词进入副名结构的语义基础。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能够进入该构式的抽象名词要多于具体名词,因为抽象名词包含更为丰富的性状义,其性状义也更为凸显,从而更容易得到“程度副词+X”构式的允准而进入该构式。

程度副词与名词的结合体现了词汇的多义性特征及语义构建的动态特征。词汇意义以背景框架语义为基础体现出弹性特征,在不同的语境中凸显出不同的语义侧面,即体现为多义性。意义要依据具体情境进行适应性调整,对意义的理解是一个在具体语境中的动态识解过程。

[1] 冯雪梅.也谈汉语的副名结构[J].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36-139.

[2] 王静.绝对程度副词的发展演变概述[J].沈阳大学学报,2008,20(2):86-88.

[3] 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57-75.

[4] 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12-22.

[5] 张娟.从性状强化看“程度副词+名词”组合[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9(1):21-23.

[6] 孙志农.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7] Langacker R W.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s I)[M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 Fillmore C J.Frame Semantics[C]∥The Linguistics Society of Korea(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Hanshin,1982.

[9] Ungerer,Friedrich &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96.

猜你喜欢
构式副词语义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语言与语义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副词和副词词组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