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2013-04-07 08:28韩竹林种微微张林影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奈达译者原文

韩竹林,种微微,张林影

(1.牡丹江师范学院 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韩竹林1,种微微2,张林影1

(1.牡丹江师范学院 应用英语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存在异同之处,生态翻译理论克服了功能对等理论的缺陷,是前者的重大突破和补充,为今后翻译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从“同”入手,重点解读两种理论的“异”以及二者比较的现实意义。

生态翻译;功能对等;异同;现实意义

一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因此翻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随着人们对翻译的重视和研究,各种翻译理论争芳斗艳,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其中“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理论的核心,该翻译理论是在1960年和1970年间由美国知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翻译活动有了更深层的研究和认知。“功能对等”理论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是从语言的层次来认知翻译行为,但是语言内部的单纯转换并不是翻译的本质所在,翻译活动更加注重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二十一世纪初,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理论,它是中国和世界翻译文化交流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不仅提高了翻译理论的广度和深度,还从更多的角度来认识翻译。生态翻译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生物进化论里的选择适应说,通过与生态环境进行类比对翻译活动进行深层研究。本文比较了这两种翻译理论,分析探讨讨论了二者的异同,希望可以为翻译界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二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的知名语言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后来很多翻译理论的研究基础。“功能对等”中的对等是句法、文体、篇章和词汇四个方面的对等。所以,在文学翻译活动中,为了能把源语的文化内涵再现于目的语中,依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应就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翻译活动。“功能对等”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读者反应这一标准,扩宽了翻译学的研究深度,不再仅仅将翻译局限于语言学领域。“功能对等”理论将文本风格和涵义的对等作为基础,将读者反应作为衡量译本好坏的标准。

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基础, 并不断论证和构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 并将该理论定位为“一种生态学的翻译研究途径”。它是一种基于中国“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翻译理论创新。胡庚申教授指出:第一,在宏观的整体翻译生态体系研究中,应尊重翻译生态理性、构建翻译生态体系、解析翻译生态结构、整合相关“科际”研究;第二,在中观的本体翻译理论研究中,应致力于描述翻译过程、认识翻译本质、厘定翻译标准;第三,在微观的翻译文本操作研究中,应着重于整体生态体系、宏观生态理性、整合适应选择、人际翻译群落等不同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文本生成的影响。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者们认为,这三个层次的研究是整体的,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其作为生态翻译学研究体系的主体而发挥作用。

三 两种翻译理论的共性

1. 两种理论都主张语言的可译性。

奈达认为人类语言都具有同等的表达力,即都能满足使用该语言的本族人表达思想、描述世界、进行语言交际的需要。“功能对等”理论还认为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形式是有所差异的,这是由于文化背景造成的,但是尽管如此,人类的语言作为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因其同等的表达能力,所以语言的共性多于差异,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思想的表述,不同形式的语言是可以达到对等的。

生态翻译认可语言的多样性,也认可各种语言在表达作用上的通性,即各种语言都可在本民族的文化下对同一事物做出类似的表达。在认可语言是共性的、可译的情况下,生态翻译要求平等地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以确保世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单一语言的强势,反对语言的生态失衡。生态翻译就是要保持语言地位及文化交流的平衡。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减少语言转换中的误差是“功能对等”理论和生态翻译理论的共同目的。

2.两种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

奈达将语言功能纳入到翻译研究之中,从语言功能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功能对等”理论。不同语言的表达功能是相似的,具有的表达力也是同等的,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如果实现语言功能这一层面的一致,就满足了“功能对等”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奈达提出“保存原作内容,必须改变形式,变化程度的大小,必须视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和文化上的距离大小而定”的看法。翻译需要从译文的形式进一步扩展到译文的内容上,最终实现翻译的效果。

生态翻译理论力求在原语、译本和目标语之间达成和谐一致,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翻译环境,从而体现出语言功能和谐统一的生态翻译思想。原语、译本和目标语之间的和谐统一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达到语言形式层面的和谐,还要达到语言内部功能的和谐。在方法上就是生态翻译语言的适应性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尽管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形式各具特色,但语言功能都是同等或类似的,具有的表达力也是相同的。

四 两种翻译理论的差异

1.研究基础的差异。

“功能对等”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和交际信息论的基础之上,先期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注重的是读者及其所处语言之间关系的“动态对等”。后来,奈达认为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者对其语言所著文本的欣赏程度,应该是大同小异的,讲究的是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因此,他将“动态对等”改为了“功能对等”。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中的选择适应学说是生态翻译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立足于生态翻译系统的整体一致性, 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角度,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方式, 就翻译的原则、标准和翻译现象等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描述和深层解读。这一全新的视角把生态学的“适应/选择”“生态环境”“共生互动”“汰弱留强”“适者生存”等一系列概念引入翻译研究。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应该从交际维、语言维、文化维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样才能获得最佳译本,即 “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2.研究层次的差异。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主要局限在语言功能方面,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认知,没有进一步扩宽翻译活动的视野。对于翻译,奈达仅仅希望能够从语言文义到语言体系,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即可,看重内容而轻视形式的见解使翻译实现了语言功能的动态对等,但其过度地重视了语言功能和原文的作用,而忽略了文化、人类本身及自然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生态翻译学主张翻译与语言之间、语言与文化之间、文化与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自然界与翻译之间相互影响关联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关联序链,这一关联序链展示了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知视野,这一路径体现出了人们认知区域的扩展和理性的进步,符合人类行为认知演变的基本规律。对于翻译的研究,人们关注的翻译研究重心不只局限于翻译本身,进一步地扩展到语言、文化和人类生态的层次上来。“关联序链”具有递进和互动这两种特性,不仅仅描绘了人类认知行为演变的逻辑序列,还为翻译界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知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3.原文和译文关系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奈达既强调读者的重要性又强调原语文本的重要性,他的读者反应论实际上是“以原文为中心”的。他要求“译文文本必须在意义和功能上与原文文本相同”,也就是说译文没有自己的思想,缺乏自我创造性,是原文的附属,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生态翻译理论中,“翻译世界”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它囊括了语言文化、社会环境及文章的作者、译者、文章读者等各个组成要素,译文不再作为原文的附属而存在。在生态翻译过程中,译文和原文应该是相互联系的,译文和原文是平等的存在,二者之间没有孰重孰轻之说,应该注重的是整体的关联性,由此形成动态平衡。

五 二者比较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对翻译理论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之间的对等程度成为了评价翻译准确性的新标准。其次,奈达将译文读者对原文的个人理解和建议加入到了翻译的过程中,打破了翻译活动是单向的这一传统观点,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研究翻译过程。然而,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功能对等”理论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第一,过度地夸大了原文的作用,忽视了译者本身的作用,更禁锢了译者作为主体的活性和创造性。第二,过分地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的最大程度对等,这会导致在翻译中原语文化的部分丢失。第三,奈达的对等原则过于强调语言之间的共性,却忽略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理论,既是一种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又是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延伸与转型,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向当代跨学科一体转化的发展趋势。生态翻译论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在语言的范围内,研究层次向文化、人类乃至自然方向发展,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微观文本操作、中观本体理论、宏观生态理念的生态翻译学的“三层次”研究,使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体系日趋完善。

六 结语

生态翻译理论目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地发展。生态学和哲理学的引入打开了翻译研究从“翻译生态”视角综观翻译活动的视野和思路, 形成了生态翻译学研究路径,使翻译学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生态翻译理论有继承也有发展,提高了翻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引导翻译学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使其本身具有无穷的发展魅力。

[1]Eugene A. Nida amp; Charles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J].上海翻译,2007.

[5]谭载喜.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ClassNo.:H05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ComparativeStudyofFunctionalEquivalenceandEco-translatology

Han Zhulin1, Chong Weiwei2, Zhang Linying1

(1.School of Applied English,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There are particula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ance and Hu Gengshen’s Eco-translatology. As a kind of breakthrough and supplement of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Eco-translatology overcome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some extent, which has develop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theory study in the future. The comparative study starts from their similarities and the focus is on their difference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mparison.

Eco-translatolog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practical significance

韩竹林,硕士,讲师,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方向:翻译学、澳大利亚文学和英语教学。

种微微,在读硕士,东北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林影,硕士,讲师,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34105;黑龙江省商务英语学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Y004;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218。

1672-6758(2013)12-0086-2

H059

A

猜你喜欢
奈达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