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进
(江苏省连云港赣榆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苏连云港,222100)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肿瘤患者日益增多。肿瘤化疗患者因会出现各种不同副反应,而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付以足够的精力。如果肿瘤患者同时伴有痴呆,则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加倍细心[1],本院内三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了28例具有痴呆症状的肿瘤化疗患者,现将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本组共计28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65~75岁,平均 70.4岁,原发病灶位于鼻咽部的有2例,肺部的有 6例,乳腺的有1例,胃部的有5例,肝及胆管的 5例,大肠的5例,前列腺的4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脑转移证据,所有患者均请神经内科会诊,考虑为肿瘤合并痴呆患者。本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工作的细致开展,均接受了4个以上的化疗周期,其中有2例接受了6个周期的化疗,8例接受了5个周期的化疗。
老年肿瘤患者因多伴有全身功能的衰退,使得临床化疗的开展较年轻人要更加困难,这就需要在常规化疗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将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细致地开展,以协助化疗的施行[2]。本科根据老年肿瘤患者在心理方面的障碍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向患者特别是陪护家属讲解化疗药物的用法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化疗的静脉护理,如若使用对血管伤害较大的药物,多建议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术,配合化疗;在化疗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其他辅助治疗的护理工作,特别是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护理工作。
2.2.1 加强基础护理:老年痴呆肿瘤患者一般多需卧床,所以应为其提供舒适整洁、空气清新且温湿度适宜、安静的病房或居住条件,这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科病房每周空气消毒2次,并根据不同季节注意增减衣被,防止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及压疮发生。针对多数患者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化疗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等,防止因呕吐物引起的窒息,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还有一点也需要特别注意,此类患者血管条件多较差,本科选调精兵强将为此类患者输液。即便如此,由于此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控制能力障碍,注射肢体的活动多无法自行控制,极易引起输液外渗,且不易被察觉,对此本科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并嘱陪护人员密切注意注射部位皮肤,少许渗出时可局部冷敷,对于用过的血管应采取理疗、按摩的方法促进早日恢复弹性,如出现静脉炎时可用50%硫酸镁加甘油调成糊状外敷,每天3次,或擦喜疗妥每天2次[3]。总之,应根据患者健康状况评估结果合理安排好生活和治疗护理计划。
2.2.2 心理护理:虽然此类患者多无法表达自身的想法或意愿,且患者自身意识常伴障碍,但是心理护理仍然很重要。患者在肿瘤确诊后思想压力过大,害怕自己被家人嫌弃,极易产生自卑、绝望等负面情绪,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与耐心,给予患者热情服务和心理疏导[4]。本科临床护理人员每天至少要有1次花30 min的时间和患者面对面交流,给予患者安慰、启发、疏导和心理支持,如说些亲切的话语,做些爱抚的动作,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2.3 老年痴呆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特殊症状的护理:①疼痛。此类患者的特殊性是疼痛不易被发现。有调查指出,在老年社区医院有25%的老年痴呆患者被诊断有疼痛存在而没有得到处理。脸谱疼痛评估表目前被认为是最适合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评估,本科即是采用此种评估量表。得到患者的疼痛评分后,根据癌痛指南的要求开展药物止痛或者其他非药物止痛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症状[5]。同时,本科还引入了针灸、热疗和认知功能恢复训练等手段,来减轻疼痛对患者造成的痛苦;②进食困难。患者由于认知功能缺损和自理能力缺陷,加之老年人消化系统的生理性退化,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有研究报告显示,一半以上老年痴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6]。本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原因制定了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痴呆造成的认知功能障碍造成的进食困难,应给予言语鼓励,消除其紧张情绪,采用手把手的方法分步骤训练进食,从喂食到自喂加协助喂食再到自行进食3个步骤,如先训练患者握勺动作,接着训练将装饭的小勺送到嘴边,再训练向嘴里填送。当用勺进食的几个步骤熟练后,再进行系统练习,即从握勺到碗中盛饭,再到把装有饭的小勺送到口边,最后送到口中[7]。同时改善就餐环境,提供患者喜好食物等,多方面解决此类患者进食困难的情况,为顺利化疗提供保障;③睡眠障碍。有调查显示,大约有74.60%的住院痴呆患者存在睡眠质量下降情况[8]。睡眠障碍主要分为嗜睡和失眠两类。前者需要找出具体原因,予以对症处理后,即可好转。后者在这类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科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以下方法改善失眠,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睡眠环境、给予患者足够的运动和光照以及为患者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等。通过以上方法的实施,大部分患者得以改善睡眠,如果以上方法实在不能奏效,可再告知医生,采取药物干预,帮助入睡;④激越行为。患者的激越行为可以分为攻击行为、躯体性非攻击行为和语言性激越行为3个症状群,国外文献报道,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发生率可达50%~90%[9]。针对此类症状的患者,本科主要采取让专职护理人员予以情感支持,多参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谈等,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还需要和陪护者多观察患者激越行为常发生的时间或诱发动作,在以后的陪护过程中尽量避免或提前干预。另外加强患者与外界社会的交流,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让患者参与各种家庭、社区娱乐活动,如手工制作、看电视、唱歌、跳舞等来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也可以运用日常生活用品指导患者运动,将运动内容反复强化教给患者,或根据患者以前或现在的生活经历安排适当的运动,以提高患者躯体活动能力并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患者需要口服精神类药物控制,过程中需要陪护者高度配合,例如监督患者定时服药、外出活动等需要密切跟随,以防走失以及密切注意用药不良反应等[10]。
此类患者多合并其他疾病,机体正常免疫力缺失,伴随多脏器功能衰竭,所以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做好临终关怀护理成为本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根据多年实践,建立了完善的处理流程。首先,临床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对其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要做到耐心、细致,反复地、充分地做好解释工作,让其体会到温暖。其次,护士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高水平护理,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享受到人世间的温馨和亲情,让患者体面、有尊严地离开人世[11]。
[1]俞海英.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死亡原因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965.
[2]高竹林,李艳群,付桂香,等.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伴随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医学,2009,29(29):209.
[3]张宏.静脉应用化疗药物发生外渗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385.
[4]郑儒君,李俊英.肿瘤患者心理痛苦评估与治疗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1,26(8):1264.
[5]曹志红,袁静红.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255.
[6]Shinagawa S,Adachi H,Toyota Y,et al.Characteristics of eating and swallowing problems in patients who have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J].Int Psychogeriatr,2009,21(3):520.
[7]郑剑煌,李红.老年痴呆患者进食困难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655.
[8]张雅静,凌丽,张晓燕,等.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睡眠质量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7,21(4):959.
[9]邢秋泓,解恒革.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及其药物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2):31.
[10]陈蛟,金婉薇.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药物治疗的安全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53.
[11]赵阳,刘秀娥,宋玉莲.恶性肿瘤合并老年痴呆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