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及其比较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2013-04-07 06:34王恒玉陈国强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马 丽,王恒玉,陈国强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730070)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加快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段应碧认为,东西部的差距表现在多方面,但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东西部的农村之间。目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仍存在干旱缺水、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壤风化、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西部快速发展的瓶颈。实现快速缩短东西部农业发展差距、西部少数民族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标,实施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措施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发展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农村信息服务业,既可以使农民贴近市场,了解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又可以利用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了自主生产的主动性,不再盲目生产,为稳定均衡生产提供了保障。加之农业信息网络的应用可使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促进供需衔接及农产品销售,从而降低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农民的收入也可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发展民族边远地区农村信息服务业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可给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目前,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动下,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种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一)“金塔”模式

“金塔”模式的具体做法是:以政府为主导,组建县级信息中心,并成立由各涉农部门组成的信息协调小组以整合各种资源。建设县级信息平台,并以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农村小学网络设施为依托,建立村级信息点,通过广大师生的充分参与,把网络信息与广大农民的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县信息中心采用“虚拟主机”方式建立“中国金塔经济信息网”互联网站,收集整理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信息,编辑整理成《经济信息导报》电子版上网,村小学信息点通过互联网下载后,打印分发给学生,由学生带给家长和邻居,从而让信息走进千家万户。对农民的反馈意见,则以便条形式由学生带到学校汇总整理后,反馈给县信息中心,县信息中心依据反馈的信息调整相关的信息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县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头,各涉农部门和农村乡镇网站为依托,各村小学为网络节点,连接千家万户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1]。

“金塔”模式通过政府主导为农民提供免费信息公共服务,综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把农业信息化和农村教育信息化有机结合,带动农村信息化和农村教育信息化共同发展,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最小的建设投资,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是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

(二)“千乡万才”计划

“千乡万才”计划起始于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镇,由台商温世仁先生于2002年提出并实施。“千乡万才”计划是一项旨在把信息网络科技引入农业社会的乡镇,促进当地发展知识型经济,加速乡镇转型成为信息网络社会的“网络城乡”的宏伟工程。该项计划在各地以学校为基地,借计算机和网络提升学校的升学能力,培养21世纪的就业能力。该计划的做法是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100个办事处,发展1 000所网络学校,培养上万名掌握英语的软件人才,并远程雇用,让他们就地创造财富、改善生活、开发西部。全力打造三个基于互联网的经营管理平台:即“千乡平台”、“万才平台”、“网络城乡平台”[2]。

但是此项计划实施几年来,成效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投资成本很大,运行成本也很高。从推广应用的角度看,目前政府还无法承担,除了那些资金利润雄厚的强势企业作为公益性项目,扩大影响或进行探索试验外,动员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建设也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此计划只能覆盖职业学校周围的乡村,而类似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很难普及。三是对广大农户而言,此计划的信息量较小,而且信息入户方面有效性不高。另外,“千乡万才”计划虽然对学校来说带有公益性质,但对农民信息服务而言却带有一定的商业性质,农民获取信息还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并且信息不是主动传送到农户。

(三)“家家 e”模式

“家家e”模式借助于金昌市2004年2月建成的金昌农业信息服务网,其运作流程是:金昌农业信息服务网(信息源)——中国电信(信息传播媒介主体)——农户(信息化服务主体),借助气象部门信息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建成金昌农业信息服务网,主要以电信“家家e”信息服务固定电话和短信为信息传播方式,随着农村手机用户的逐步增多,2005年底经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积极协商,解决技术线路问题,在气象局搭建了金昌市“农信通”手机短信发布平台,面向全市广大手机农户发布涉农信息[3]。金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家家e”模式利用固定电话传递农业有关信息,直接达到了信息深入农户的目的,传输信息量也较大。此模式虽然由政府主导建设,但由于利用电信短信服务、行业协会运作,按每户政府补贴200元计算,每村500户约需10万元,每户农民还须交纳短信服务费每年24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公共服务。

(四)“三电合一”模式

2006年,甘肃酒泉市农牧局为促进农牧业部门职能转变,推进科技信息进乡入户,以满足农牧户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启动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工程。

“三电合一”模式在农牧业信息服务实践中探索出面向“三农”、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等先进理念,是当前农牧业信息服务的一项方向性工作。该模式主要通过电脑、电视、电话三种信息载体相互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联互动。电脑网络主要负责采集信息,丰富农牧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电话、电视语音系统和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信息资源;电话语音系统主要为农牧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服务;电视节目制作与播放系统则针对农牧业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问题和电话咨询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制作、播放生动形象的电视节目,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4]。从实施效果来看,“三电合一”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农牧业部门职能转变,提高了信息服务能力,并辐射并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五)“农业专家系统”模式

“农业专家系统”模式包含“科技110”和12396等,作为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自1998—2005年八年间,甘肃省共承担了3次项目建设任务,在武威、张掖、天水等通讯及经济条件较好的10个市的城郊乡村,建立了农业信息科技培训中心,开发大宗农作物、果树、高原夏菜、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蔬菜、草产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系统28个(已出版发行系统18个,获得国家软件著作版权19项),通过光缆或ADSL宽带接入方式,(在成县、皋兰、秦安等较偏远的乡村)建立电脑农业咨询室60个,建立数据库78个,配置电脑设备170台(套),全省已提取农业知识规则1.1万条。“农业专家系统”可以集成农业领域专家、种田能手的经验,实现省级农业网站与各培训中心联网和信息共享,使农民获得关于农牧业生产目标、播种期、播种量、施肥建议、灌溉决策、病虫害防治等信息,获得农牧业生产的即时信息和合理化建议[4]。

(六)“农民信息之家”模式

为开发支柱产业,帮助农民销售产品,使其快速走上致富之路,泾川县按照“四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工作人员、有配套设备、有工作经费)多方筹资,先后在11个乡镇建起了“农民信息之家”,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学习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上网掌握致富信息。“农民信息之家”配备电脑、打印机,并实现了与“平凉农业信息网”的有效对接。从当前农村最急需的农产品信息服务、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入手,向农民张贴、印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果蔬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服务信息[5]。该模式实施以来,开阔了全县各级干部的视野,拓宽了农民的致富之路,带动了泾川农村产业的迅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使农牧民亲身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力量和优势。

二、各种模式共性及差异性比较

(一)各种模式共性分析

1.以政府为主导

在甘肃省,农民一般都是分散经营,经济实力较弱,而农业信息服务工作费用相对较高,农民无法负担获取农业信息服务的全部费用,加上农民的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差,他们需要政府给予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制度支撑。同时政府要协调国家农业信息部门、科研推广单位、民间农民专业组织以及农民群众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实践证明,甘肃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上述信息化服务模式中,除了“黄羊川”模式外,其他几乎都属于此类。

2.选择低成本之路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在全国属于典型的贫困省,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东部地区比较,甘肃省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整体发展水平低、竞争力弱。在农业信息服务过程中,不宜照搬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成本的做法,甘肃省省情决定了信息化进程只能走低成本之路。

3.以农民增收为目的

甘肃农村农民众多,但是分散经营,与市场连接不紧密,所以单个农户生产经不起大市场风浪的冲击,因此,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运作的落脚点必须是农民增收。只有让农民获得及时可靠的农业信息,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才能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意识,激发他们的信息利用欲望,使得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消除“数字鸿沟”

近年来,制约甘肃边远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因素中,除农副产品卖难、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农民信息闭塞、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对市场缺乏了解导致的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所致。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将信息服务延伸至边远地区农村“最后一公里”,引导农民打开市场这扇门,规避和转移风险,提高决策水平,避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逐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各模式差异性分析

1.建设运行成本各不相同

“千乡万才”计划的投资成本最大,运行成本也很高。从推广应用的角度看,目前政府还无法承担。“家家e”模式按每户政府补贴200元计算,每村500户约需10万元,每户农民还须交纳短信服务费每年24元。“金塔”模式中县信息中心采用“虚拟主机”方式,在省级网络服务平台设立了网站,既节省了资金,又减少了维护任务,同时又避免了盲目投入和设备浪费。村级信息点以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农村小学网络设施为依托,仅需新增打印机就能开展工作。每年每个信息点需支出的日常耗材如蜡纸、油墨、纸张等费用只需1 000元,由县财政解决。因此,这样的投资规模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推广。

2.信息服务覆盖面大小不一

“千乡万才”计划只能覆盖职业学校周围的乡村,而类似由企业投资建设的,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很难普及。“科技110”模式主要联通了行业协会和一些养殖大户,对数量众多的普通农户采用张贴信息单的办法。因此,“千乡万才”计划和“科技110”模式的信息覆盖面比较窄。“家家e”模式利用固定电话传递农业有关信息,直接达到了信息深入农户的目的。“金塔”模式通过农村学生把打印的信息导报送入农户,没有学生的农户也可通过邻居家的学生及时拿到信息导报,因此保证了大部分的农户都能及时得到信息。“金塔”模式是完全意义上的信息公共服务,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带有明显的扶持性质,农民接受信息不需要任何花费,促进了信息的普及。因此“金塔”模式和“家家 e”模式的信息覆盖面比较广[6]。

3.服务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差异较大

对广大农户而言,“千乡万才”计划的信息量小。“金塔”模式发送的经济信息导报每期约6 000字,1年24期,约14万字,其信息量较大。“家家e”模式的信息量也较大,每天10条信息,每条信息约60字。“科技110”模式通过行业协会收集了大量信息。这几种模式的信息都是由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根据本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时季节,专人负责从互联网有关网站和县涉农部门收集有关信息编辑而成,并根据农民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内容,信息质量也比较高。

4.信息传播有效性不同

“千乡万才”计划和“科技110”模式在信息入户方面有效性不高。这两种模式虽然把信息点设在非公益性的职业学校和村内信息点,但不是十分方便有效。“金塔”模式和“家家e”模式在信息入户方面比较有成效。其中“金塔”模式在村小学信息点利用互联网下载县级信息中心汇编的信息,打印后由小学生把信息导报传送到农户,以满足农户需要。“家家e”模式利用固定电话的短信服务,把农业信息传送到农户,农民可以利用电话反馈意见。

三、实现甘肃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具体措施

(一)坚持多模式共存,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路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其各自的适用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从甘肃省省情出发,积极遵循“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千万农民”的基本原则,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多管齐下、逐步提高”的思路,注重贴近基层,贴近农民需求,以有效提供广大农民最急需的市场和技术信息为重点,以实现“广覆盖”为关键,多种模式共存来切实增强农业信息服务的实效性,大力推进甘肃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7]。

(二)充分发挥地方媒介优势,解决民族边远地区农村信息“荒漠化”

目前,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仍然是偏远、居住分散的民族边远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民族边远地区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等各不相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很强,不同地域种植的农作物在品种、生长周期方面差异很大,中央媒体很难因时、因地地服务指导各地的农业生产。此时,地方媒介在服务农村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有针对性制作、播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农业节目,服务农民,从而解决民族边远地区农村信息“荒漠化”问题。因此,政府应给予地方媒介适当的财政补贴,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使之在做好党和政府喉舌的同时,深入民族边远地区农村,及时了解农民的需要,真正创作出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农村的内容[4]。

(三)引导市场因素进入,增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活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不成熟,信息市场发育还未完善,农村信息服务需要国家干预起主导和引导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推进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走公益性信息和商业性信息服务相结合的路子。两个层面的服务,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前者起信息服务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后者承担大量具体信息服务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关于信息服务的宏观环境建设与管理,其所提供的公益性信息服务比重趋低,商业性信息服务比重增加,信息服务市场成长趋于成熟,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公益性、商业性和社会性的相辅相承[8]。

(四)构建政府、企业、社团与基层农户“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信息服务体系能够实现持续稳定运行的动力保障,其内容包括信息服务各参与者之间建立的利益联结关系、形成的利益分配形式、最终利益分配效果以及利益分配过程中采取的协调、保障措施等。构建政府、企业、社团与基层农户“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主客体在信息服务中共同投资、协同服务、共同获益,是解决利益分配中的各种矛盾、实现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的可持续运作的有效途径。对于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议前期采取政府输血的运作机制,中期建立政府补贴与企业让利相结合的运营机制,后期逐步建立农民的消费转移机制,引导农民进行信息消费,才能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五)逐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支撑与保障体系建设

支撑与保障体系是整个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骨架和物质基础保障,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保障各模式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支柱。从政策、制度、法规、信用风险等方面为信息服务体系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与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行动指南。

(六)注重构建专门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模式

甘肃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相对于汉族地区而言,不论其农业自然环境、土地荒漠化程度,还是农民收入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属于弱势群体,农业消费是弱势行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规模相对于汉族地区更大,推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尤为重要。然而,现在针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特点而建立的特有信息服务模式少之又少,因此,推动面向民族边远地区农村农民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做好甘肃民族边远地区农村信息服务业“助农”工程的关键。

[1]马彦图,曹 方,陈 瑜.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J],甘肃科技,2010,(14).

[2]甘肃农业信息网[DB/OL].http://www.gsny.gov.cn/ztlm/wlgc/xgms/2006/01/17/1137462031000.html.

[3]施韶亭,曾硕勋.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问题及对策分析——以甘肃为例[J],甘肃科技,2010,(5).

[4]坤燕昌,罗明英,张 亮,曾红岩,章德芳,刘 玲.网络环境下民族边远地区农村信息服务有效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

[5]唐 锟.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模式构建的相关因素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4).

[6]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EB/OL].http://www.sdpc.gov.cn/ncjj/njxx/t20051230_55441.htm.

[7]张晋平.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0,(6).

[8]董国英.多种模式共存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甘肃省现阶段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9).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