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丁玲
不久前,有热心读者向本刊反映,说他去某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个“住院托”,此人扬言能利用医院内部关系帮助急需住院的患者尽快入院。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本刊记者日前先后暗访了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周边地区。
2013年8月6日,记者来到了北京一家著名医院欲了解“住院托”的真实性。一到医院前停车场附近记者就发现有两三位举止怪异的男子,各自手拿一摞名片,来回游荡,不时与过往的人低声交流。记者走向前去,一位一米七五左右身高、身着白色短袖衬衫、夹着深棕色手包的中年男人,来到了记者身边,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低声问道:“看病住院吗?”
“帮长辈联系住院的,你能帮忙吗?”记者故作漫不经心状回答。
“没问题!这家医院床位紧,你要是自己排队等住院,不等上两三个月根本没门,着急住院的病人哪等得了啊!要是由我帮你联系,短则三五天,长则一两周就能住进去。”
“那是不是得花不少钱?”
“最低一万元。不过你放心,我们都是讲信誉的,只要托我办,保准能办成!”
“太贵了!”记者明确表示难以接受。
“我们给谁帮忙都是这个价,现在正是暑假期间,是患者看病的旺季,床位比什么时候都紧张。”
当记者表示一下子掏这么多钱,怕自己会上当时,中年男人不满地说:“你这个年轻人怎么疑心这么重呢?我们的办事流程都是先让病人住上院,然后才收钱的,又不是在病人住院前就收费,办成办不成你都不会有损失,怎么可能会让你上当呢?”接着,中年男人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正面印着“各大医院代办住院”和两个手机号码。中年男人表示,名片上的两个手机号码都是他的,如果病人需要住院随时都可以联系他。
记者又调查了几个医院后发现,几乎每个医院都有“住院托”,根据不同科室床位的紧张程度,“住院托”开价四千到一万元不等。
通过直接接触多位“住院托”记者发现,这些北方口音浓重的“住院托”大多是从东北来京务工的人,平时靠倒卖挂号号为生,同时利用患者的焦虑心情,以能帮助患者住院为名大肆骗钱。
2013年8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另一家北京知名医院门诊楼,发现有四五个身着T恤、手握名片的人不停地在大厅来回走动。记者走到一位身材微胖、皮肤黝黑的男子身边问:“能办住院吗?”
“可以。”那位男子立马回应,接着又挺专业地问:“看过大夫了么?是哪方面的毛病?有没有开住院单?”
“没有,就是前段时间老发烧,后来视力也有所下降,我们社区医院的大夫说是眼科的问题。”
男子听完后当即表示,要在这家医院办理住院,就必须在这家医院检查,获得了医生填写的诊断书和住院单后,他才可以帮忙办理住院手续,收费四千元。
在记者说需要和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时,这位“住院托”转身走向了另一位男子,低声与其交谈起来。借此机会,记者又到不远处找到另一位“住院托”咨询联系住院事宜,谁知此人十分警觉地问道:“你刚才是不是和那位联系了?他跟你说多少钱?”还把记者领到原来那位“住院托”身边。那位“住院托”貌似诚恳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些人都是一起的,你想办理住院找我一个人就行了,价格我们还可以再商量。”
针对“住院托”现象普遍的情况,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医院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表示,“住院托”所谓的“找熟人办住院”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他们往往利用患者想尽快住院的心理和对医院管理知识的缺乏大行骗术,进行敛财。
相关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各大医院的住院原则都是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床位分配的。而一些患者在第一时间听到暂时无法入院的消息后往往会“急病乱投医”,找上“住院托”办理住院事宜,殊不知医院的正式入院通知也就在几日之后。
相关医院负责人指出,多数“住院托”也就是利用这一点,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吹嘘“认识熟人,能尽快办理住院”,以此达到敛财的目的。这也就是“住院托”为何要求患者必须有完整的住院资料,包括医生诊断意见、住院单等才答应帮助办理提前住院的原因。按常规程序办理住院手续,三五天后,患者明明是通过常规程序接到的住院通知,却满以为是“住院托”帮了大忙,千恩万谢地给这些骗子送上了大礼。我们也遇到过,有些患者轻信“住院托”的谎言,将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住院单和本人身份证都交给他们,以至医院通知患者住院时却找不到患者,或患者本人手中没有手续,从而耽误了及时住院治疗。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医院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个别医务人员勾结不法人员从中获得利益,但医院对此事的态度是坚决的,那就是零容忍,一经发现,必将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