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框架”下的新型两岸关系

2013-04-07 08:49桑登平
唯实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两岸关系框架军事

桑登平

“一中框架”下的新型两岸关系

桑登平

一、走向前台的“一中框架”

“一中框架”是在“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论述,最具深刻时代背景和代表性的是200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其“12.31”重要讲话里开始提及,后来被广泛应用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台讲话文稿以及对台政策的文本之中。

1.“一中框架”新论述的产生与发展

2012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八届国共论坛上,大陆再次提出了颇具包容性的“一中框架”概念,认为“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一中框架’的核心是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一概念又于2012年11月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并呼吁两岸一起“探讨尚未统一前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2013年2月24~27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率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在北京参访期间,也就“一中框架”与大陆形成了更多的共识和更清晰的认知。实际上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在多领域内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进展,都是完全建立在体现一中内涵的“九二共识”基础之上的。没有“一中”的共同认知,也就没有为两岸合作解决问题和双方关系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及相继签订的19项互利互惠协议,也就更谈不上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了。

2013年6月12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到访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习近平指出:“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共两党理应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吴伯雄说:“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行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中框架’定位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是吴伯雄代表台湾主政的国民党在此次会谈中首度公开宣示“两岸都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习吴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共识,这次经马英九授权,吴伯雄强调两岸坚持“一中框架”的宣示,不能不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2.“一中框架”新论述所具有的启发性和丰富含义

“一中框架”中的“一中”是指“一个中国”,而“框架”则是指事物的组织和架构。从内涵上讲,“一中框架”是在“一个中国”基础上形成客观存在的表现,它又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内的宽范畴概念,比“一个中国”的内涵更加宽泛,且也更具包容性。同时,它也是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念下,“根据两岸在各自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更是大陆对台政策的整体思路从现实性的指导思想向建构性思想的一个转变。因为,承认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务实解决台湾民众所关注问题的前提,是大陆追求国家统一模式的思维突破。“一中框架”并非是要取代“一中原则”,它是大陆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系“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的自然延伸,也是为落实“一中原则”而产生的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的相对具体的新论述。

二、发展两岸政治关系的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

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这种安排既要照顾到两岸间彼此利益,又要遵守双方现行的法理基础,在共同反对“台独”,不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共识和两岸既有共同政治基础的前提下,大陆才可展现出自身开放、弹性与包容的一面。和平发展阶段的两岸政治互动,首先就应从政治对话入手,以政治谈判为目标,最终实现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和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

1.以民间对话先行的两岸政治对话已趋常态

2013年2月召开的“对台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两岸学术界从民间角度就解决两岸政治问题开展对话”的倡议。在当今两岸互信并不坚固的情况下,对已开始迈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在发展中要想有所突破,其政治议题和政治协商都是难以回避的,这就又涉及了两岸政治互信的问题。而民间对话所形成的有效沟通机制,对政治互信的危机管理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行一步的民间政治对话亦是大势所趋。

诚然,两岸民间对话虽然不可能摆脱政治的影响,但却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情境下对两岸关系认知的问题进行去政治化的探讨。且呈现出平台渐趋多元、参与对象有所扩大、层级不断提升等特点。也就是说,两岸采取的这种形式,可将对话的着重点放在合作与商讨上,而不必带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在一些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上避免长期纠缠。也正因为有此特点,民间对话才显现出较为明显的草根性和务实性,从而凸显其在两岸关系认知重构中的作用与价值。

2013年6月20~21日的“北京会谈”,实际上就是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一次成功“试水”。从台湾与会者的身份来看,有国民党重要智库成员,有民进党前主席、前民进党要人,有曾经是“台独”理论的坚定支持者、鼓动者,甚至还有做过陈水扁办公室主任的民进党前政要等。而大陆与会者除涉台专家学者外,也包括有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等官员。由于两岸三方与会者的特殊身份,因而此次学术活动倍受海内外关注。从去年主题为“深化和平发展”的“台北会谈”,到今年主题为“探索政治安排”的“北京会谈”,就其议题变化来看,如果说“台北会谈”是在两岸关系巩固深化期的开局之年,主要探讨如何巩固成果,深化发展,那么2013年则是在2012年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探讨两岸政治问题,尤其是两岸的政治安排。这充分体现出两岸学界能够紧跟两岸关系发展形势,表现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可贵精神。

“北京会谈”虽然是民间机构在主持进行,但内容却都是围绕两岸最核心的政治问题,包括认同、互信、史观、政治定位、和平协议等。出席者可以说都是两岸民间政治议题对话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尽管观点不相同,理念有差异,但是却能本着尊重、倾听的原则,保持着对话的融洽气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民间政治对话热络的动力来自于两岸新的形势。2013年以来,两岸一系列的高层会晤,在两岸关系的定位上有了明确清晰的一致表述,这不但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了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同时也为此次召开的“北京会谈”,就深入探讨如何强化认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等问题指明了方向。

根据台湾相关民调显示,台湾目前有57.5%的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89.3%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45%支持两岸签署和平协议。所以说,以两岸智库、社会团体、专家学者为主展开的一系列民间政治对话,其形成的声势,对开启两岸政治对话,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全能够起到鼓励和推动作用。

2.民进党只有抛弃“台独”理念,“民、共对话”才有实效

从“台北会谈”到“北京会谈”,再到6月下旬谢长廷的维新基金会与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在香港共同举办的“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无论是两岸三方的同台交流,还是香港研讨会上大陆与民进党之间的对话,无一不在表明两岸各方的交流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潮流的。两岸互动与交往不能缺少绿营,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也已从最初的国共两党重量级人物为主,发展到目前两岸三方的参与,且议题也从以往以经济民生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政治议题;会谈地点也选在两岸,而不必借用第三地了。

最近从谢长廷的香江“民、共对话”与二次“登陆”,赖清德的香港行城市营销,到林佳龙协办“第二届亚太区域发展与城市治理论坛”,与中共重要专家学者交流,再到陈菊二次“登陆”,推介高雄,盛情邀请大陆城市市长参加将由高雄举办的“亚太城市高峰会”,的确让人看到民进党内务实派的政治精英们勇于冒险,以突破“民、共对话”僵局的积极努力精神,这比起民进党“逢中必反”的传统做法,似乎多了一些变通和新意。

仅从这次“香港研讨会”来看,民进党与大陆接触与过去那种个别的、零星的、以个人身份进行交流的方式不同,此次对话是近年来大陆官方对台智库与民进党智库首次正式、公开的接触,就两岸政治议题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双方彼此间的政治主张与立场还存有很大差异,但在沟通与讨论两岸问题上,有了相应的联结点。这既体现出彼此都能以务实态度正视差异,同时又能以积极的态度增进了解,化解分歧,缩小差异,寻求共识,共同面向未来。对于民进党智库人士就一些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较具弹性的意见及务实的主张,大陆智库人士一直持较为正面的看法。这不仅是看中了其中重要的学术价值,更看中的是其中重大政治意义。虽然双方立场与观点有着相当差距,但透过建立起来的一些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可以逐渐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在各自的认识差异中寻觅交集点,努力寻求求同存异、求同化异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较多的接触,双方还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

从岛内现阶段的政治生态来看,虽然谢长廷两岸政策的论述不是民进党内的主流意见,但作为民进党内唯一而重要的“交流派”和“务实派”代表,其在两岸政策的论述上已经走在民进党主流派的前面。谢长廷的所为也充分表明民进党内部在两岸政策议题上已不是铁板一块了,特别是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以及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意,民进党内部已经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考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发展方向,并且也意识到既有的“台独”理念是永远没有出路的,而这种倾向已在民进党内部不断发酵。目前民、共之间的对话虽仍只限于非党际交流,但也已成为两岸全面交流与互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这同时也给以苏贞昌为首的民进党中央提出一个重大而严峻的问题。

三、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和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愿望与期待

1.对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愿望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一直受制于两岸政治现实的约束因素,因而两岸间在这个问题上也产生出相应的分歧。台湾方面对与大陆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存在较为集中的疑虑。而大陆方面则认为,台湾在这个问题上缺乏意愿,不愿意谈。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使得台湾感到大陆对其军事威胁已大为降低,自己的军事安全态势也有明显改善,所以台湾已不认为这是个迫切问题。尽管台湾方面在2009年、2010年、2011年的防卫报告书中,仍将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列为台湾防卫政策之一,但马英九还是明确地表示,“现在谈这个问题没有迫切性。”这就是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这个问题上两岸为什么“说得多,做得少,民间热,官方冷”的原因所在,而双方的看法和差异也在于此。

确实,两岸军事关系的问题显然要比两岸经贸关系的问题更为敏感复杂,处理起来难度更高。当前,两岸关系处于60多年来最为和平稳定的时期,两岸关系经过5年多的和平发展,已经确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两岸在巩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双方交流合作的新领域,认同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的主流民意,而这一主流民意的基础正是两岸增进政治互信,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重要基础。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于两岸的政治互信。政治互信的加强会促使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而推动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又有利于政治互信的建立,这两者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融互动的。

对两岸关系而言,不管经贸上的交流有多么热络,不管政治上的接触有多么频繁,只要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一日不建立,两岸政治、军事等敏感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都会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瓶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也要遵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尤其是现在在政治关系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可以先从一些具体的、可以做的事情开始,以作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突破口。譬如在务虚方面,可以授权由两岸的退役将领和专业学者组成民间智库先行对话磋商。在此基础上,可做一些相对务实的工作:一是成立类似有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功能的两岸军事互信专责小组;二是两岸军事院校之间先行展开交流;三是两岸互相交换军事书籍及共修军史、合编抗日战史;四是建立两岸联合救灾演习机制;五是在南海、保钓和护渔事件中进行协防合作。

2.对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期待

两岸目前虽然是保持着和平状态,但这种状态是在一种没有武装冲突意义上存在的。实际上两岸间的猜疑和对抗从未真正消失过,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要彻底消除这种猜疑和对抗,两岸只有用协商的方式来建构和平关系。两岸关系虽然只是在台海之间,但它的稳定、动荡、激化,除会影响大国间的关系外,还也会影响到亚太安全。因此,如果两岸签署了和平协议,那就不仅仅是保障了一个和平的两岸,也是对和平的东亚、和平的亚太的一种保障。

2005年4月胡锦涛与连战的第一次会谈,就正式表达关于两岸研议、签署和平协议的愿景。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对台政策的六点最新主张中,再次提到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问题,展现出相当程度的诚意。但对于马英九来说,他不是不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性,他在2008年和2012年两度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都提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的政见,但后来他又认为,这既不符合政治现实,也可能不利选情,因而改变了立场。因此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和平协议既没有成为马英九当局,也没有成为台湾社会的政治目标。

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主要是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建构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两岸制度化关系,为两岸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签署两岸和平协议还可使两岸和平关系制度化,长期化,也可为两岸终极关系的安排争取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这也是为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平相处、和平融合提供实验的进程与条件。另外,就台湾而言,如果朝野政党能够就签署两岸和平协议达成共识,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因政党轮替对两岸关系造成不确定的威胁因素就可以排除。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既然是要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但要巩固两岸的长久和平与发展,它的形式就应是一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友爱、共谋发展、共创双赢的格局。

目前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因素,一是两岸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将近30年的两岸经贸合作,使双方都存有优势互补的厚实经贸合作红利;三是两岸都持有正在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正能量;四是两岸均在追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利益与前景;五是奠定两岸关系发展重要基础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双方签订的19项互利互惠协议已在全面实施中;六是两岸都乐于向世人表达对今后保持和平的渴望。因此,两岸应当把握住这些有利因素,尽早促成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

责任编辑:黄 杰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猜你喜欢
两岸关系框架军事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台湾问题——和平或对立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我国在WYO框架下面对的贸易保护现状及应对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