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婷,刘晓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作为人类社会经验系统的获得,是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为对象的价值获得过程。与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心理机制要复杂很多。从心理学三大学习论出发,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分为行为学习、认知学习和情感学习,并且这三类学习共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既不只是认知学习的问题,也不只是行为学习的问题,而是知情行三者整合学习的问题。因此,我们从三大学习论的视角出发,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所独有的心理特征。
学习论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是如何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行为学习论、认知学习论和人本学习论三大流派分别从不同视角研究学习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因此,笔者从三大学习论的视角出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学习心理。
行为学习论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外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学习是个体处于某些条件限制之下所产生的反应。个体学到的行为是通过一系列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获得的。”[1]172行为学习论者将行为的获得与改变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从行为学习论出发,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心理看做是通过外部环境刺激或教学手段来塑造或改变学习者的社会行为。具体说来,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探讨如何促进学习者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执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等主要社会规范,以及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行为学习论经历了三代行为学习论发展,这三代行为学习论的不同理论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心理提供了不同研究视角。早期行为学习论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桑代克和华生,都将学习研究的焦点放在引起行为反应的刺激上面。概括来说,有了一定的刺激,来预知所要发生的反应;有了一定的反应,来推知引起这个反应的情境或刺激。[2]由此,我们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能够预测人们的行为发展。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即外界环境刺激),对将要发生的行为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反之,教育者也可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来准确把握学习者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斯金纳的新行为学习论区别于早期的行为学习论,强调的是在刺激与反应发生之后给予反应一个刺激强化,从而使形成此反应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更加牢固。[3]由此,我们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教育者可以调节外部环境刺激,通过加强外部控制,来一步一步地实现对不良行为的矫正。
班杜拉的新的新行为学习论认为,“除了基本的反射之外,人并不具备各种先天的行为技能。各种行为技能或新的反应模式,或者是通过直接经验,或者是通过观察学习来的。”[4]班杜拉强调行为的产生得自于观察与模仿,一种间接或替代学习的方式,通过社会交往中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也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发生行为改变。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能及时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教育者可以通过强化榜样作用来引导学习者选择正确的行为,避免产生错误的行为,提高学习者的行为水平。
认知学习论将学习看做是个体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因此,该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5]认知学习论者关注学习者头脑内部认知结构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从认知学习论出发,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看做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获得的认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论以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为基础,着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的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又是如何导致新知识获得以及认知结构变化的。
认知学习论者皮亚杰认为,“有机体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行为主义学习论把学习定义为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变化,忽视了主体内部的逻辑构造,由此提出认知图式,即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6]认知图式为我们提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心理机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提出学习是在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他们既强调学习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学习新的知识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又强调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或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7]由此,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理解为一种社会过程的知识建构,这种建构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认知结构。这种社会认知结构主要是个体在过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法或经验所组成的价值观念结构。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关注的并不是学习者从周围环境吸取信息的简单过程,而是学习者如何从已有经验中建构出知识的过程,以及采用何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准确而有用的知识。
人本学习论“提倡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自发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内驱力,通过学习不仅能够对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的获得和品德的形成融为一体,使学习者的自我结构或人格日臻完善”[8],主张将学习看做是个体因内在的需要而求知的过程。将对学习的解释扩大到对学习者整个成长历程的解释。因此,我们从人本学习论角度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学习要关注学习者自身的需要、情感以及价值等感情和情绪。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涉及个人意义,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促使学习者将其情感投入到整个学习当中。
人本学习论者马斯洛认为,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学习是学生的主观需求,强调帮助学生去学习特别喜欢且有意义的知识。[9]“罗杰斯在理念上是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故又称为患者中心治疗法)。罗杰斯在教育上主张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1]265罗杰斯强调学习的内容只有涉及个人、与学习者完整的人有关时,学习者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由此,罗杰斯提出意义学习,即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10]总之,人本学习论重点解决的是“愿不愿意学习”的问题,其目的是个体经学习而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个体的人格得到发展。由此,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中,要相信学习者生来就有学习潜在能力,每个人具有内发的成长潜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学习中,教师需要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力、充分开发其学习潜能,引导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道德行为,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完善,成为他所希望变成的样子,即自我实现,并最终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从学习心理的百年多的发展历程来看,三种学习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的发生发展机制。行为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发生发展机制是“行”,即从个体外显行为改变来研究学习的发生发展;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发生发展机制是“知”,即从个体如何通过认知结构的改变获得新知识或修正已有知识来研究学习的发生发展;人本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发生发展机制是“情”,即从个体内在的需求、情感来研究学习的发生发展。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学习论为我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本质。行为学习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如何形成社会规范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认知学习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如何获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供了理论基础;人本学习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探讨如何体会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体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知识是关于活动客体或对象的性质与内部联系的反映,又称之为对象经验,知识学习指向于人类活动的对象,主要解决的是‘懂不懂’的问题,强调接受理解,借助于概念、命题、判断进行,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不断地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转化,从而形成个体的认知结构。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是人类个体动作的主观产物,又称之为主体经验。技能学习来自活动的主体,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强调熟练操作,关键是形成动力定型,产生自动化的行为反应倾向。”[11]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旨在使学习者获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与道德观念,主要解决的是“信不信”、“有没有意义”、“如何才有意义”等问题,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行为实践。它需要在知识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情感上体验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行为上执行符合社会要求的规范。
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体现为一种价值学习,通过知情行整合的学习方式获得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通过知情行的整合建立个体的内在调节系统,形成个体的动机系统和行为系统,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是知、情、行整合的学习,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心理。
笔者认为,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本质,应该将个体放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作为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是个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应答,使之与环境不断保持平衡,因此是一种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这种心理变化是由经验的获得而实现的。经验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现实的反映,是主体活动的主观产物。由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实质是心理建构。经验作为主体反映活动的产物,来源于现实,又区别于客观现实。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在客观现实作用基础上,经过主体的一系列认知加工活动,实现各种水平的转化,从而在主体内部构建起相应的调节其活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而这种内在的调节机制,正是在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形成的思想政治品德。
思想政治品德是思想品质、政治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总称,是合乎社会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学习心理相结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动机系统,是促进个体产生符合社会规范行为的内部驱力。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的结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行为系统,通过操作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社会规范行为以及养成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心理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动机的手段,也是一个人思想政治品德的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内化,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也就是说,将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入个体意识之内。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内化是一种过程,显示了某种社会准则逐渐成为个体价值的一部分的过程。这种内化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常常会反复。但是,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接受或内化学习过程之后,已不再是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而成为主体自身的行为选择的标准。这种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或内化的过程是通过主体的能动反映活动构建起其一定的思想政治品德心理而实现的,也就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内在心理的变化而实现的。
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结构是在人类个体的生活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中,通过外在于主体的教育影响的能动反映而构建起来的一种心理结构。思想政治品德是与社会要求相符合或一致的认识、体验与行为方式,是通过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学习、情感学习与行为学习,完成知、情、行的整合而构建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的形成是以这种对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与道德观念的遵从经验的获得及整合为条件的,思想政治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遵从性交往经验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是逐步完成的,需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外表到深层、由认知到情感、由行动到动机等一系列的内化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体现为思想政治品德建构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以社会为立足点,建构是以个体为立足点,两个过程可以互补共存。个体通过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要求内化到自身的心理结构中,然后,个体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建构出自己的有意义的经验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体现为“内化”与“建构”过程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包括认知学习、行为学习和情感学习三种学习状态。这三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重在促进学习者执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对趋向于所要形成的社会行为给予不断地强化,引出所需要的社会行为,即对第一次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及时强化,提高这种行为在以后重复出现的几率;引导学习者对优秀榜样示范的观察模仿,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以及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是继承和探索相统一的过程。继承意味着新知的获得依赖于旧有的知识,探索意味着主动地搜寻思想政治教育新知并把其纳入到旧有认知结构中去。经过结构的加工改造,使新知内化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中,为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结构增加新营养,使个体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新知。
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学习重在触动个体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加强学生的求知动机,使其产生主观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与个人意义有关,促进学生整个身心的投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度,使其从内心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体验、价值认同。
由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是在以上三种学习状态基础上,通过学习者不断实践和深刻体验,形成以价值信念为载体,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的学习模式。这个过程由“知—情”、“知—行”整合而成的复合型结构来保证社会规范行为的动机驱力和执行机制的实现,并由此形成社会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成为产生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的内在动因。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知—情”结构是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与相应的情绪情感体验构成的。以情感为基础,有利于学习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的认知、炽烈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知—情”结构对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情感体验与认知系统的结合,个体可以在特定问题的空间下结合认知体系进行选择,将不同的情感“价值”或情感权重在认识结构的建构中进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学习具有启发作用,促使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作出最优的选择,情感不仅与认知相伴发生,而且可以指导学习者作出决定。因此,“知—情”结构是社会规范行为发生的动机驱力,即成为推动个体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的内部动力。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结构具有执行机制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而个体的行为也会成为关于社会环境的一种反馈信息,行为结果可以影响认知学习,为认知的转变提供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过程,这种内在过程的存在,需要外在标志,就是主体的规范行为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习能够预测人们的行为发展,由此推测主体是否产生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内在的价值取向,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来准确把握学习者的思想脉搏。“知—行”整合结构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化越深,接受越好,规范行为越易产生,而稳定的规范行为的产生,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认知的深化。因而,根据主体规范行为的稳定性可以推断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Schultz D P,Schultz S E.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M].4th 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7:159-161.
[3]陈大柔.斯金纳操作行为理论若干问题的剖析[J].心理学报,1982(2):157-164.
[4]赖昌贵.A·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119-126.
[5]莫 雷.西方两大派别学习理论发展过程的系统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103-110.
[6]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9-172.
[7]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201.
[8]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62.
[9]姬兴涛,叶存春.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及教育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18-21.
[10]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3-48.
[12]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