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社交性互动形式研究

2013-04-06 08:46王学琴
关键词:社交性社交艺术

○王学琴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新媒体艺术的社交性互动形式研究

○王学琴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当代新媒体作品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单向信息输出的实体形式中,而且更多的是在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互动形式成为创作者与观众主要的沟通手法。而在日新月异的人机互动领域,社交性互动的设计成为新兴议题。从分析新媒体艺术现场化体验与媒体等同社会成员的相关文献开始,并参考相关的新媒体作品来探讨新媒体艺术中社交性的互动形式,并归纳出三种类型的互动形式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

新媒体艺术;现场感知;社交性互动形式

二 新媒体艺术的现场感知特点

新媒体艺术中社交性的产生,是凭借媒体产生的“现场感知”进而引发“人机互动”(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现场感知 (telepresence)一词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马文·明斯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用以探讨人们透过数码媒介等设备体验到的现场感受。之后,马修·隆巴德和特里萨·迪顿对现场感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他们指出中介可以成为一种人对世界经验感知意识的沟通机制,当中介与个人感官融合时,就能产生对客观知识或外在世界的现场感受。而多媒体中的现场感知可分为物理性与社交性两个向度。物理性的现场感知是指参与者能感知及了解媒体营造的虚拟场景的内涵;社交性感知是指一种存在于由媒体塑造虚拟人物或角色和参与者之间的社会性关联感。此外,隆巴德进一步将现场感归纳成以下六种概念形式:1.社交丰富度的现场感知;2.真实呈现的现场感知;3.传输的现场感知;4.沉浸的现场感知;5.媒体中社会成员的现场感知;6.媒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现场感知。[5]60

在上述六种现场感知概念中,第5项媒体中社会成员的现场感知,指的是媒体中的人物或虚拟角色会引发使用者产生类似的社交性互动关系,使人对呈现在媒体中的社会成员产生人际互动,而第6项的媒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现场感知,则指出在人与媒体互动时通过语言引导不自觉地扮演社会角色,与媒体产生社交习俗的互动,对媒体产生如同社会成员般的认同感知。简而言之,隆巴德对现场感种类的细致剖析,提出人与媒体互动所产生的成员认同感的理论观点,为人机互动发展的研究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三 新媒体扮演社会成员的可能性

针对隆巴德从现场感引出的“媒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现场感知”的观点,斯坦福大学的纳斯教授进一步提出“媒体是否具备扮演社会成员的可能性”的研究命题。他指出在人机界面中,如果媒体呈现鲜明的社会角色、及时的语音回馈、丰富的互动模式时,可促使利用者在接受社交提示后自然产生社交性回馈。此观点一提出,引发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讨论,特别是针对人对媒体产生的社交性回应提出许多解释。纳斯教授进一步诠释使用者对媒体产生社交心理反应的内在动因,乃是源自人的无意识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从人们广泛的日常情景中观察到,它表示人们常常不经思考的、对媒体持有社交期望与标准。之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也对这种无意识反应产生的条件做了进一步解释,指出某一特定情境提示的子集合可引发人们产生具有意识的知觉,在注意力转移到特定的提示资讯时,这些提示可以引发出特定情境中的认定与期望。因此,要引发人们对媒体产生社交回馈与互动,媒体必须先呈现充分的情境提示,才能使人们对媒体产生社会成员的认定意识,从而进一步发展出社交性回馈。此后,纳斯教授又与史丹佛大学传播系的李维斯教授合作,针对“媒体等同真实生活”展开实证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结集成书—— 《媒体同等》出版。此书成为人机互动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论著之一。研究指出人们会对媒体产生如同在真实世界中的互动行为,对媒体产生类社交 (para-social)反应。当媒体的开发与应用衍生出多元的沟通形式时,媒体与使用者的输入与输出不再局限于以往制式的互动关系,彼此间的诸多可能性也随之产生。更进一步指出,如果媒体通过以下三种互动模式,可让使用者感受到社交性情境,并将媒体视为社会成员,进而形成社交性互动关系。第一种是文字的输出模式;第二种是社交互动模式;第三种是执行人在社会结构的角色模式。[6]37

社会学者马拉卡斯综合了纳斯与兰格的观点,借鉴人类社会交往互动的经验,对媒体互动方式展开分析,提出媒体借由社交性、控制性、人工智能性三种方式实现与人互动的观点。社交性方式是指个体与媒体互动时,感受到媒体提供有机的、人性的回馈与行为,例如社交提示与情绪回馈,引发个体做相应的回应。控制性方式是指媒体科技以更主动的方式指导或引领个体做出回馈行为。人工智能方式意指个体感受媒体科技的知识与智能后,不自觉地与媒体做互动。

从现场感知的概念提出到媒体成为社交成员可能性的论证,可以预见媒体凭借互动方式以及社交提示,并结合使用者的社交回馈,达到在虚拟的社会情境中被界定为社会成员目的。因此,人与媒体可迈向具有社会性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关系,也为新媒体艺术提供另一种创作理念与表现形式。综合以上的研究视角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理念和表现手法来分析,新媒体艺术的社交性互动形式可作如下描述。

四 新媒体艺术的社交性互动形式描述

(一)语言/文字表达形式

语言和文字是社会的实践方式也是社会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媒介与特质。因此,当媒体作为社会成员与外界互动时,运用语言或是文字作为沟通的方式可明确地显现媒体的社交性特质。在网络和电脑媒体发展初期,文字符号作为电脑语言形式,是新媒体艺术互动形式的主要媒介。2003年7月在台北新乐园艺术空间,台湾艺术家曾钰娟作品《All Ways O聊天室》,探讨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存在问题。观众在展场的聊天室里通过文字输入的方式,与电脑中的“O”聊天。由于,“O”的词汇知识系统来自与之前参与者的对话经验,而且,程序是以随机挑选到的词汇作为对答的回应。因此,交流过程常出现不合理的回应,由于参与者持有与真人对话的认知,会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运用想象与期望将对话进行下去。[7]47而后,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提高和蓝牙技术的出现,为现场社交性互动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与多渠道的方式。西班牙女艺术家安艾萨在2007年全球创想计划中的作品《connected memories 2007》,致力于实践观众介入作品并与其互动的想法。两个由塑料制成的、后脑配备了网络的电脑显示屏的透明头,它们之间能用语言互相交流。观众在现场听到它们的对话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蓝牙以信息、视频文件、音讯等方式发送给它们。它们会将各自收到的资讯存储并展示出来,在经过资讯整理和提取之后,围绕资讯主题展开进一步对话。[8]运用人类社会的语言或是文字作为互动交流方式,无疑是建立人与媒体间社会性关系、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二)社会角色扮演形式

社会角色在社会学的定义,是指社会结构中占特定地位的人士应有行为的模式或规范。人们通过观察他人在社会结构中所执行工作与表现行为,对其社会角色或身份进行界定。媒体通过模拟这种行为模式,在现场情境中扮演某种社会角色,并以语言或动作为媒介与观众产生社交性互动行为。中国新媒体艺术家白沂蒙的作品《YOU》,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心理意识和情感交流。该作品呈现一人与人初次见面后的对视情境,展场里的五副画架上摆放有五张白色的帆布,在帆布上呈现五个不同人种,有着不同信仰和表情的肖像。观众可以靠近帆布与肖像对视。当观众停留在一个肖像面前与其对视时,肖像逐渐呈现出对视后的心理变化和表情变化。而当观众移动离开时,肖像便停止活动,回复最初的状态。[9]观众可以逐一走向其他肖像去观看其变化,这是个耐人寻味的观看过程。更加有趣的是,观众看到肖像呈现各自不同的回应表情后,自身也会无意识的出现不同动作和表情,如同是与真人对视一般。媒体如果模拟人类社会的人际互动规则、习惯和方式,有助于拉近人与媒体的心理距离,实践两者间良好的社会性互动行为。

(三)引导的控制形式

通过人机互动的实验得出,如果媒体具备主动的引导观众进入互动的控制性,其社会成员特质也越加明显。作品《涟漪共鸣之意象》展示了一个虚拟的观鱼池塘环境,将观众设定为赏鱼者,以虚拟池塘中的实体花朵作为互动媒介,投掷花朵落于虚拟池塘时,激起阵阵的涟漪,涟漪作为沟通信号,引领鱼儿从四方浮现,游向落于水面的花朵底下。如果将花朵拾起,躲于花朵底下的鱼儿,仿佛如同受到惊吓般四处逃散,消失于眼前。作品给与观众在虚实之间更直接的互动经验,池塘、鱼儿、涟漪都是虚拟世界中建构出来的视觉效果,只有花朵是存在于真实世界的实物,观众借由花朵产生不断的互动,在不可知的虚拟世界发掘和触发更多的可能性。[10]4查理斯·马可在2012年圣弗朗西斯科全球创造者项目中,发表了一幅三联式作品《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在第一幅画中,人的影子投射在白色荧屏上之后,人的影子变成一堆鸟向四处飞去后逐渐消失,画面描述构思出现、灵感激发出来的那一刻,它象征一个概念的最纯粹状态,其表达了“想法诞生”的主题。在第二幅画里,当人影出现在荧屏上,引来无数只小鸟前来啄食,影子也就在鸟儿的啄食飞离后消失殆尽。该画面寓意了想法受到批判、阻碍,它们也许是来自你对自我的怀疑,或外在的阻力,又或者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实障碍,让你感觉到自己最纯粹的想法,被数不清的事情牵扯、干扰阻碍后分崩离析,画面传达“想法死亡”的主题。第三幅荧屏中,人影被赋予了强而有力的巨大翅膀,它寓意你的想法得以实现并获得最终成功。超越了上一幅画里面的死亡,你的想法转变成比原本还要伟大的东西,所以这幅画代表“想法实现”的主题。[11]媒体以自由的介入方式,引导观众以切身的体验进入作品创作,并最终控制性的完成作品。媒体的引导及控制性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多渠道的社会性互动方式,其以更主动积极的回馈,引导观众进入系统操作过程。

结 论

上述将人机社交互动理论与具体的新媒体艺术作品结合,分析得出的三种社交性互动设计形式,只是针对现场社交性互动形式的一种分析和总结。随着人机互动领域科技不断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媒体艺术表达的思想和理念也将更加自由和宽广,其互动的方式也将随之而不断出新,互动性质也会更加多样。总之,新媒体艺术模糊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界限,为观众介入及有创意的表达提供了平台,其作品的实现离不开与观众的互动。当今,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已经被媒体信息所覆盖,数字媒体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现场性变得日渐疏远,并衍生出虚拟身份与人格,成为“宅男”和“宅女”的温床。因此,新媒体艺术的社交互动特质,可期望打破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加强人与事物的关系,建立个人与环境间的新关联。

[1][日]四方幸子.动物智慧,介入的艺术——日本媒体艺术侧记?[C].漫游者——数位媒体的进行与未来国际论坛峰会.2004.

[2]Robert Atkins.Art Speak: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Movements and Buzzwords[M].Paris:Abbeville Press,1990.

[3]许 鹏.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其理论课题 [EB/OL].(2008-03-24) [2010-10-10].http:∥news.artxun.com/yishubiaoxian-1281-6404298.shtml.

[4][美]罗伊·阿斯科特.关于新媒体艺术 [EB/OL].(2009-5-16) [2010-11-04].http:∥www.artda.cn/www/3/2009-05/1824.html.

[5]Nass C,Steuer J.Computers are social actors,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M].Boston: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 Press,1994.

[6][美]李维斯 (Reeves,B.),纳斯 (Nass,C.).媒体等同:人们该如何像对待真人实景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M].卢大川,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曾钰涓.网络存在之创作实验——All Ways O的聊天室[C].国巨科技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

[8]安艾萨.Connected Memories 2007 [EB/OL].(2010-06-18) [2011-04-18].http:∥www.tudou.com/home/65078415/.

[9]白沂蒙.YOU [EB/OL].(2010-04-28) [2011-04-28].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bH-wWBmYTAo/.

[10]吴宗德.视觉互动艺术新赏析——以电脑视觉技术设计虚实融合互动情境[C].“数位朋比”台湾数位艺术国际研讨会,2005.

[11]查理斯·马可.The Treachery of Sanctuary[EB/OL].(2012-06-27) [2012-06-27].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vkmVfMD_m8/.

【责任编辑 陈 雷】

Social Interaction Form In New Media Art Field

WANG Xue-qin
(College of Fine Art,Huaqiao Univ.,Quanzhou,362021,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works in contemporary new media demonstrates not only in the entity form in the process of one-way information output,but also more are crea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with audiences.Interactive technique becomes the main communication form between the designers and audiences.And in the rapidly developed field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the designing of social interaction becomes a newly-emerging issue.Therefore,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d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n the immediate scene experience of the new media ar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social community,and discussed the scene interactive forms in the multimedia art with a reference to the new media works,and concluded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as a form of art expression.

new media art;scene perception;social interaction form

TP37;J50

A

1006-1398(2013)02-0156-05

一 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

所谓媒体艺术,一般定义为“自电脑盛行后衍生的新媒体所介入之艺术,而广义的媒体艺术,是指复制技术开始后,凭借各个时代得以应用的技术 (特别是新开发的媒体),以富于实验性的方式针对人类身体、感官、甚至对社会应有状态所进行的一种反省行为。”媒体艺术的直接起源可以从20世纪初欧洲及俄罗斯之前卫艺术的“未来派”,甚至可以追溯到达达主义或俄罗斯前卫主义、包豪斯与超现实主义。[1]罗伯特·艾特金斯在《艺术宣言》一书中明确强调了这里的“媒体”,指的并不是构成艺术品的物理材质,而是大众传播媒介。[2]98“媒体”这一概念的演绎历经从机械技术到电子技术,从摄影到电影,又到20、30年代的无线电通讯,再到60年代的录像。步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数码媒体的兴起,尤其是计算机数码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亦随之诞生。一般而言,新媒体艺术强调以“新科技”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革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3]与传统的架上艺术、现代的装置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具有媒介的综合性、交流的互动性及体验的现场感等特质。特别是数码科技这一特殊的媒材,它创造的虚拟与互动的空间,赋予新媒体艺术更开放的表现和交流方式。正如著名的新媒体艺术家及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指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并强调“在面对和评判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时,我们要提的问题是: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接性与互动性,他是否让观赏者参与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4]

2012-05-06

王学琴 (1978-),女,江西南昌人,讲师,主要从事美术与设计教育研究、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社交性社交艺术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假装游戏理论促进儿童杜交的户外游乐场设计研究
城市广播如何“玩转”短音频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