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学说文献探源

2013-04-06 05:05:44蒋新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成书医治疾病

蒋新军,陈 燕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班,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治未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其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是人类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几千年来,得到不断充实、丰富与发展,在指导疾病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治未病学说主要分为4个阶段[1-2],即:治未病学说认识的起源、形成、发展及成熟阶段。

1 治未病学说认识的起源

汉代以前的文献粗略地记录了人们对卫生保健的一些认识,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采取主动或被动的方法适应环境,保持健康,是最早“治未病”的萌芽。成书于西周至春秋的《诗经》,虽不是一部医药著作,但对医药卫生内容有不少记载,如“七月食瓜”、“八月剥枣”、“八月断壶”、“十月获稻”,可避免在不恰当的时间采集食物食用而生病。另外《诗经·嘲风·鸱鹗》曰:“迨天之朱阴雨,彻彼桑士,绷缪牖户”,现在演变成了成语“未雨绸缪”,体现了提早预防、准备的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中的“楚语篇”曰:“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强调了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成书于战国至秦代的《山海经》,虽不是一部医药专著,但收载药物达一百余种,并明确记载了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功效及使用方法,避免人们采错药物服用而加重病情。《山海经·西山经》:“抵山,多水,无草木。有色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触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与《山海经》差不多同时期的《礼记》主要记述古代社会的各种礼节制度,但也记载了医药卫生方面的内容,如,“饮食必时”,“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说明饮食与四时、季节的变化要相适应。而书中记载的“三十日壮,有室”的婚姻制度对于保障人体的身心健康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从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提出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如《老子·六十四章》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几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秋时期的哲学家管仲也提倡防患未然的思想,如《管子·牧民》曰:“惟有道者,能避忠于未形,故祸不萌。”成书于西汉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其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对齐桓公望色诊病时指出,“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家们在医疗实践中已经注意到既病防变、及早治疗的重要性[3]。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内容接近道家,其《淮南子·说山训》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良医和圣人。成书于西周的《周礼》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它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事制度。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这是由医师、士、府、史、徒等人组成的医政组织。“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这表明了医师分科的产生,医师的分科为疾病预防和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医术保证。“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说明当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事制度,其中提到的治病记录,要求对死者的死亡原因进行报告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类似疾病的诊疗方法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生帮助人们预防疾病。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养生方》,包括《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与《杂禁方》4种医书,主要讨论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其中以房中术内容最多,如《天下至道谈》提出了“七损八益”,提倡和谐的男女性生活,可免生病。

2 治未病学说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中有大量关于治未病的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此外,《素问·八正神明论》还记载:“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再如《灵柩·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将能否防患于未然开始作为检验医生水平的试金石,并将其作为区分医生等级的一个标志[4]。成书于东汉的《难经》对《黄帝内经》进行了补充和发挥,《难经·七十七难》:“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阐述了治未病的内涵和意义。成书于东汉的《金匮要略》,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云:“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适中经络,为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说明有病宜早治,防其加重生变。成书于西晋的《三国志》记载:“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发明的五禽戏是运动养生的具体体现[5]。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的《后汉书》虽是一部史书,但也体现将祸害消灭于萌芽的思想,如《后汉书·丁鸿传》曰:“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祸凑矣”等。成书于唐代的《千金要方》一书在论述治未病方面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如“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且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3 治未病学说的发展

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对治未病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更趋完善。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由宋代医官王怀隐等编著,在治未病理论上重视食疗和药饵,书中强调:“安人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道,乃凭于药。故摄生者,先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的《圣济总录》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医书总结治未病理论重视未病先防,并强调气在防病中的作用,书中指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人的形体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宋·陈直所撰写的《养老奉亲书》在治未病方面重视饮食调治和性情调摄,主张怡情悦性,顺应四时,节制饮食,安不忘危,以保全元气,守中实内导引运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骨强,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四脏之气皆以胃气为本。”成书于南宋的《礼纬·含文嘉》曾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说明熟食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金·刘完素所撰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和《素问·玄机原病式》重视精、气、神、形的调养,更注重和气。如,“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知行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位,气纳神存。修真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金·李杲所撰写的《脾胃论》在防治疾病上强调脾胃元气为根本,因而重视脾胃的调养。如,“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成书于元朝的《格致余论》和《丹溪心法》在治未病方面,强调独重阴精,平时应该戒色欲、节饮食。其中《丹溪心法》是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如《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是何意耶?盖保身长全者,所以为圣人之道。”

4 治未病学说的成熟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治未病理论在明清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明·万全所撰写的《养生四要》主要以医理论述气功养生,作者结合自身的体验,归纳出防病“四要”,即“寡欲”、“慎动”、“法时”及“却疾”4方面内容。明·李榳着所撰写的《医学入门》是一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治未病理论学术专著,其认为治未病必须要精神内守,主张以理求静,寡欲以养心。明·龚廷贤所撰写的《寿世保元》在治未病上重视调养体内脏腑,以恬脏腑调血脉为宗旨。明·张景岳所撰写的《类经》、《景岳全书》两书关于治未病的论述更详细,如《类经·摄生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再如《景岳全书》卷二所记载的“中型论”,强调气血对健康的重要性,劝告人们不可“恃其少壮何所不为”,因为“人之常度有限,而情欲无穷;精气之生息有限,而耗损无穷”。明末袁班撰写的《证治心传》在记录历代医家临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的心得,着重阐述辨证论治等医学理论问题,其对治未病的表述更为贴切,如《证治心传·证治总纲》:“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清·程国所撰写的《医学心悟》中的“医中百误歌”云:“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说明了能把病扼杀在萌芽之前是最好的医生。清·叶天士所撰写的《温热论》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体现了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的深入研究。清·徐大椿所撰写的《医学源流论》围绕元气对治未病进行分析,如,“疾病之人若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故诊病决死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成书于清代的《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与叶天士“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6]。清代的《医宗金鉴》是一部医学教科书,其中明确解释说:“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简单数语,说明了医生的等级,同时反映出治未病的重要性。

5 小结

中医治未病源远流长,从汉代以前对治未病的浅显认识,历经几千年的沉淀,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系列措施,是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是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发展趋势“由以治病为目标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给“治未病”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7]。“疾病防治重心的前移”,说明治未病的重要性,特别对于亚健康人群,要重视养生,防病于未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治未病”相关的政策与指导性意见,欲将“治未病”的理念全民推广。由此,现代医疗工作者应积极挖掘中医治未病知识,并将其与现代文化及医学技术有机结合,为人类健康作贡献。

[1]沈庆法.治未病源流概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

[2]王赞华,吴进仕.温病中“治未病”的理论研究[C].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199-200.

[3]张 岚.“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C].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185-186.

[4]靳 琦.中医“治未病”说略[C].2007年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2007:38-42.

[5]盛增秀.略论中医原创的治未病学说[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0):559-560.

[6]宋志萍,穆俊霞.中医治未病理论渊源[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84-86.

[7]修金来.走近“治未病”模式[J].中国医院院长,2008(10):50-51.

猜你喜欢
成书医治疾病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中医治癣,疗效更显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6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4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11-17 06:59:17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2
《尸子》成书年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