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锋教授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思维管窥——《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学术特色评述

2013-04-06 02:31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证素朱文诊断学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2012年10月中旬,湖南中医药大学举办了“朱文锋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全国中医诊断学第一、二届师资班30周年庆典大会”,缅怀这位在中医诊断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学者。笔者有幸于2006年1月与朱文锋教授合作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1]一书,得有机会多次亲聆朱老教诲。朱老渊博的学识涵养、严谨的治学态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著作出版,也对其开放兼容的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思维略有管窥,兹将浅识总结成文,藉表缅怀与思念。

1 内容中西并蓄,思想开放兼容,促进中医诊断现代化

《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内容全面系统,全书围绕与诊断密切相关的内容分为诊法篇、症状篇、辨证篇、疾病篇。诊法篇主要介绍了病史的采集、整体诊察与局部诊察的技术与方法、病历书写要求、诊断思路与方法等,其中诊察方法是根据临床实际而采取中西医技术并用,结合当前临床实际,大胆吸收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与方法,做到中西并蓄,西为中用,如实地反映了现代中医临床对诊断的技术需求,使中医的诊断尽量规范、客观、量化。如除了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外,还介绍了整体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检查。除传统中医诊断内容外,还增加了皮肤脊柱四肢诊察的现代诊断内容。另外专章介绍了现代临床常用的物理检测(心电图、超声、X线、CT和内窥镜检查)等。辨证篇第四章的实验研究述要,更是充分吸收最新中医诊断的实验研究成果予以介绍。在著作审稿、定稿过程中,朱教授多次强调,要充分吸收现代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促进中医诊断学的不断发展。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这种学术创新在中医诊断学领域是不多见的,充分反映了朱教授与时俱进、开放兼容的创新思维。

2 完整构建症、病、证结合辨证体系,强调临床实用性

《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重视学术创新,出版后受到众多专家读者好评,其中很多内容充分吸纳、体现了朱教授在中医诊断学方面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比如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建立症、病、证统一辨证体系[2],强调诊断要切合临床需要,诊断学研究成果要服务于临床。全书除首篇诊法篇外,重点分症状篇、辨证篇、疾病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当代中医诊断学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症状篇具体介绍了50种常见主症的鉴别诊断和常见症状计量辨证,其中第一主症的鉴别按诊断方法、辨病思路、常见证治等项论述,使临床工作者能从主症入手,有机地进行询问、检查和辨病、辨证思考;辨证篇主要介绍临床常见800种规范证的基本概念、内容,及辨病位与辨病性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新方法;疾病篇论述了610种疾病的诊断,每病按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断思路、常见证治等项论述。这些内容都强调临床实用性,方便临床工作者查询和使用。在症、病、证结合辨证体系中,朱教授认为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三维统一。

朱教授特别重视辨证论治,认为辨证论治是整个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主症治疗具有应急、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优点,但也反对不审病辨证而盲目进行对症处理[3]。

3 重视病证规范化、标准化,具备学术权威性

朱教授长期致力于病证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牵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为中医诊断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朱教授认为中医诊断学内容一直比较混乱,缺乏权威性,没有法律效应,给医政管理、学术发展、对外交流、经验成果的推广等带来困难。因此,中医病证规范对中医学术具有重大的影响,关系到科学性、实用性、法规性、时代性。凡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规范,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学术意义,并且一经颁行便具有法规性质。其中,“病”的规范研究包括病名的规范、疾病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病种的分化、疾病分类等内容,“证”的规范研究包括证名的规范、辨证要素的统一、证的诊断标准、辨证体系的建立等。朱教授强调要扬长避短,发展并规范病名:首先应遵循继承性原则,使用历代沿用并能说明该病特征的病名;遵循特色性原则,中医病名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可取西医之长并受西医之启迪,根据临床需要可作中西医病名对照,对一些中西医认识和理论相融汇的疾病,中医以往确无恰当病名者,也可考虑使用西医病名;遵循实用性原则,要符合临床实际;遵循创新性原则,合理创立病名;遵循准确性原则,明确规定病名和定义,使病因、病位、病性等内涵和症状、演变等外延确切而不含糊,并与类病划界清楚,以利鉴别诊断[4]。这些重要的学术观点,均充分体现在《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的具体内容中,如疾病篇病名全部采用中西医双命名法,部分病名是新创病名,但无论病名还是证型,都是按照国标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规范选取,这样就使著书内容达到了较高学术高度,具有学术权威性。

4 症状辨证定量化,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朱文锋教授通过对前人辨证经验的继承与挖掘,在研究中医辨证原理和辨证内容的基础上,创立一种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证素辨证,并对症状与证素之间的计量关系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即明确每一症状在不同证素中的贡献度[5]。《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症状篇第二章是常见症状计量辨证,介绍了包括病因、寒热、汗、疼痛、不适、舌象、脉象及血、尿、粪等19种症候的证素定量辨证内容,完整介绍了这一学术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一新体系揭示了辨证的普遍规律、实质与特点,可涵盖以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质内容,更符合临床辨证的思维原理,学习时容易掌握,临床时便于操作,能灵活地辨别处理各种临床证候,克服了以往古今诸法混用、概念欠确切、内容不完整,甚至相互矛盾、错杂的弊端。

总之,《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内容系统全面,该书的特点是“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八个字,以现代临床需求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不只言中医传统诊断的内容,中西并蓄,从临床实用出发,少言理论,突出临床的实际指导意义,以诊断为主,略及治疗原则或要点。这些特色或亮点,也即朱文锋教授现代中医临床思维特点的具体体现。朱文锋教授的中医诊断学思想和研究成果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认真传承,创新提高。

[1]朱文锋,何清湖.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朱文锋.创立统一的辨证方法与体系[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7-10.

[3]李勇华,邹 亮.朱文锋教授之症病证和辨证规范化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7):1 206-1 208.

[4]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5]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6(4):38-39.

猜你喜欢
证素朱文诊断学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