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师朱文锋先生

2013-04-06 02:31黄惠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术

黄惠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7)

可以说,我们是读着先生的书步入杏林殿堂的!从中医自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到国家规划教材,先生一直是中医学这方面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尤其到后来中医学科分类逐步规范,中医诊断学科独立,先生便成了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了,学问做得越来越深,学术影响也越来越大,自然,我也就很想师从先生了!1992年我有幸考上了先生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从此,也随着先生的言传身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学术研究、思想观念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不断的进步。从1995年7月毕业留校,到1998年应省委组织部选调去张家界市任职锻炼,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常常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困难,正是因为有先生的不断教诲和鼓励,才能坚持到了今天。然而,天妒英才,先生于2009年5月因病离开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不得不放下他终生追求的中医事业。先生走了,先生是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的! 中医学许多的未知本来是等着先生去开启,中医学许多的已知还在等着先生去求证,先生是为中医而生,也是为中医而英年早逝! 先生一生留下的关于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研究的经典名著和学术思想很多,对中医学的发展毫无疑问贡献很大,但我认为先生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是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忘我钻研的奋斗精神,这应该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永远地纪念他、怀念他!

1 先生是一个传统的学究式先生,先生的传统来自于他的家庭出身和朴实人品

先生出生在湘北地区的一个中医世家,家学深厚,家教甚严,自幼受家传中医药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然先生自小多难,1943年因日本使用细菌战,幼小体弱的他被感染天花导致左眼失明,后又被脱肛病所困,一年多时间都是在祖母的怀中度过。后立志从医,15 岁入堂医馆跟师药工受业,旁习医理。先生天资聪慧,识药辨药,锱铢分明;熟读医书,过目不忘。尤其对医经医理发微见著,领悟至深,后行医治病,诚信百姓,遍行乡里,活人甚多,弱冠之年便被县乡政府举荐于湖南中医学院深造,专习中医学业,遂终身与岐黄为业,守医德本份,不越世俗,终成一代名医大师。先生不苟言笑,言语精炼干脆,与人交谈从无废话,常常给人有不怒而威之感,曾有人和我提起:“面见先生,心生畏惧”! 其实不然,先生一生是与传统文化结缘,为人处世低调,淡泊名利,朴实谦虚,潜心学问,从不彰显个人功绩,更不善于奉承迎送,即便继80年代末始任湖南中医学院(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连续主政学院工作10 余年,获荣誉甚多,名声大振,尤其是1992年当选为十四大全国党代表,全国总工会执委等,仍以学术研究为重,以教书育人为业,从无追求功名利碌之心。他一生生活简单规律,基本上是家里、办公室、工作室三点一线,除嗜书爱书读书外,少有个人爱好,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闲暇之时,戏于纸牌,与老朋友老同事同乐,用先生话说,是以求保持脑子健康灵活! 先生爱家爱孩子,常陪师母校园散步,常带孙子游戏玩耍,享受天伦之乐,先生不嗜烟酒,偶尔小酌,只是与家人和亲友相聚;先生勤俭节约实为典范,1996年陪先生黄山开会,先生以全国中医诊断学主任委员之尊,与我同住半山亭简陋招待所上下床铺,早餐余下半个馒头,先生不舍,说中午可吃,命我带上,一生谨记。先生治学严谨,诲人不倦,随先生习业数年,教我诲我无数,日积月累,不仅教给我做学问应该秉承的态度,更教会了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先生走了,其高尚朴实的人品,乐于奉献的精神,甘于清贫的坚守,平易近人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无时无刻不在激励我、警示我、感召我。我荣幸成为他的学生,也立志当好他一辈子的学生,多年来我不论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从来不敢、也没有忘记过先生的谆谆教诲,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也才有了今天的一点小小的成绩。

2 先生是一个全面的治学专家,先生的全面来自于他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

先生勤奋好学,追求完美,治学涉猎甚广,术业专攻,学问极深,远至三黄五帝、经史子集,无不通晓;近有现代科技、网络技术,运用自如。易经八卦、阴阳五行、自然哲学、人文历史,颇有心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内外妇儿、针灸推拿,无一不精。先生治学40 余年,著书30 余册,论文200 多篇,获得部省级以上成果近20 项。先生好学从不僵化,敢于和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尤其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科技反应敏捷,接受能力超强,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之专门研究,尤其对中医诊断病证规范研究理解最深,研究最透。20世纪70年代便创造发明了中医数字辨证机,开计算机中医应用之先河;80年代建立中医微机辨证模型,发明中医临床诊疗计算机软件系统;90年代集中医病证规范研究之大成,首创中医病名诊疗术语国家标准,后成功研制开发了WF 文锋-III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软件,实现了中医全病域计算机辅助诊疗,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目前正广泛运用于教学与临床;2000年后首次提出了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对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的理论基础、证素的科学依据、证素的定义、证素特征以及常见症状的量化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并作为创新点写进了由其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即七版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先生不断追求,永无止境,善于学习,从不拘泥,纳人善言,海涵百家。与先生讨论学术,争鸣观点,既长学问,又长见识;既丰富思想,又更新观念;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90年代我作为先生课题研究团队的主要参与者,在先生的指导下,1995年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获湖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成为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99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为先生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具体工作,这也是我作为先生的学生倍感幸慰和荣耀的。当然,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知识结构得到了全面的调整,学术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思维方式得到了普遍的更新。

3 先生是一个正直的学术权威,先生的正直来自于他的党性修养和学术成就

我从来不是一个奢望很高的人,常常困惑于自己的悟性太差,境界太俗,见识太少,思想太落后,学业上不敢有更高的要求,生活上不敢有更多的乞求,政治上不敢有更大的追求。1992年9月师从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也从来没有幻想过将来人生会出现“灿烂”的一页,我所想到的我是一介书生,读好书、做好学问是我的本份,况且,古人说过“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我连入党追求都没有去积极实现,是先生的第一堂课给了我启示,给了我自信。先生给我讲述了他幼年疾苦,童年不幸,少年遭遇,青年追求,始终坚持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自信和勇气,令我感动,令我自醒! 博士在读期间,我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生做学问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严谨治学,没有半点马虎;教书育人从来都是师德为先,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不论是在普通的教师岗位上,还是在大师级的学术巅峰,都能正直做人,公正处事。作为学校领导让人敬威,作为学术权威被人尊敬,作为指导老师深受学生们爱戴! 我博士毕业后,留在湖南中医学院(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研究所工作,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首次提出了从调节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角度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特点。从临床和实验指标阐述了冠心病的病机特点“虚-实-虚”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冠心病病机阶段论”的新学说;从血液流变性与心病辨证关系的研究,提出血液流变学可作为心病临床辨证客观化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并提示非仅血瘀证患者有血液的宏观流变学的变化。气虚证、血虚证的血液流变性指标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心痛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比肺病、肝病的相对明显,说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与病理层次研究“病”、“证”规律,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先生很忙,常常要求我们不但要学习好、学术成就突出,还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先生只要有时间就和学生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学习、工作和生活,每个周未我们都有固定的师生交流“沙龙”,并且每一次总结活动先生都要作全面的点评。先生教育我们,个人的奋斗一定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才有价值,才有意义,先生坚定的党性、崇高的国家利益、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幼稚。从此,我明确了自己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学术追求。

4 先生是一个大气的管理大师,先生的大气来自于他的政治智慧和高尚人格

先生做学问成就一代大师,先生当领导搞管理,同样业绩突出。先生的政治智慧和管理才能集中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未到2002年担任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10 余年,在先生的带领下学院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建制合并了当时的湖南科技大学,学院建设不论是教学科研,还是人文环境都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医诊断学科建设长期领跑全国,并成为主任委员单位。同时,学院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1992年先生当选为“十四大”全国党代表,学院的政治地位达到了最高峰。先生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学术活动家、中医教育家,最后成为一名党的中高级干部,不是偶然的,是先生长期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的体现。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越来越感受到了先生生前给我的精神动力,1998年我离开学院下基层任职前陪先生散步时,先生的一席话让我受用至今,“惠勇,你此去基层,为任一方,一定要造福百姓,古人说了‘不为良医,即为良相’!千万要好自为之,处处小心啊!天大的事只能靠你自己了。”一席话语,语重心长,望着他慈父般的眼神,我止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年多了,但是哲人虽逝,风范长存。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学术的研究,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精神上,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宝贵财富。他的逝世,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损失,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重大损失,是我们成长成才的重大损失。今天,想着自己跟着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那些日子,读着先生的著作书稿,先生慈祥的音容面貌浮现眼前。先生是我前进路上永不熄灭的指路灯,时刻照亮着我沿着前进的方向,不断奋斗,不断进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今天,我们唯有在不同岗位上发奋图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真正继承他的遗志! 开创他未竟的事业! 告慰他在天的英灵!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导师朱文锋先生!

猜你喜欢
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在学术面前,市场就是个屁
学术战"役",华中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