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求实、明理探微、遵律创新——朱文锋老师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2013-04-06 02:31刘伍立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沉潜治学诊断学

刘伍立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7)

如师在生,此文或有恭维之嫌,此刻,乃是真实的内心敬重。游历学海江湖,见过作秀、弄舞、虚假、伪造,尤其在学术浮躁之时,名利在先,不乏卑贱之徒,老师是少有的我见过的严谨学者之一。如果我们曾有过学术轻浮,在此借此文怀念老师之际,也以唤醒学人良知。

1 治学严谨,事必求实

“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问津,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涉猎。”以此形容朱文锋老师的治学态度不为过分。老师发表学术论文百多篇,出版著作数十部,均出自其亲手而为,且内容据可查、理可论,守规则、遵逻辑,实事求是,无妄想、不牵强、不浮夸。游历学海,未见有对老师的学术思想、学术论著指手画脚,更不见对老师的治学态度说长论短,可谓火炼真金。

俗话说“人将老喜思往矣”。静坐往事回目,多是大学青春年华,记忆犹新是老师同学。那时心气甚、意气大,总是捕捉上课老师的错话错句错别字。朱老师是几乎没有如此错误者之一,那大大的黑板上方正、硬朗、精练的讲课板书,多年如此,可算一绝。课堂上没有废话、大话、假话,没有生造,没有胡说,让我们这帮爱挑剔的学生们无话可说。

我曾自认为自己读书笔记严格认真,但当我有幸见过朱老师大学时代《中医基础》和《方剂学》的听课笔记时羞愧不已。吾无才,相识的大师不多,仅仅见过朱老师,以及刘炳凡老师、李传课老师等的读书、学术摘记,均工工整整,字句精炼,一看就知道那是在十分潜心下做出来的,那是经过缜密思考下提炼出的,吾认为那才是做学术的认真和严谨。

博士论文数万字请老师审阅,一天去取稿,老师正在为论文中“申脉穴”是哪个“申”,“伸”或“申”而查“腧穴学”。可见,朱老师无论是自学或者是教人都十分严谨。

治学严谨,在于学、思沉潜和专一,而后者需要的是热爱和执着。老师对中医的爱不需多说。老师对学术的探求执着并非被很多人了解。在老师上云海仙山之前,我休假半月,每天和其闲聊,对学术的热爱、执着、彷徨、无奈,以及人的病患、生死,无话不说。生死在于命和天,人事是非真假无需论,唯有学术对他太重要,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学术高。患病期每天他仍然在电脑旁,琢磨他的课题、整理他的学术和著作,全然不象已被确诊为病入膏肓之人,那种认真、那种坦然,只有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如此,此为大师。

2 明至深之理,探学术之至微

明至深之理,探学术之至微,既是朱老师的治学态度,也是其治学方法。学术研究不容浅尝者涉猎,非如此是为浮夸、或为巧骗、或为伪学、或为装簧、或有取它之术为己有之盗学。一部中医诊断学,大多数人读完,仅知道证、症、诊、辨、治,而他却发明了中医数字辨证机,继之研制了中医电脑辨证却论治系统。

明至深之理,探学术之至微,是善于总结和发现学术理论的内部规律,包括其内部的联系性和排斥性、共性和异性、内涵性和外延性。而要发现这些规律,在于做学术时的认真性和严谨性。我们今天重复中医学的每一部历史著作,或者中医各科每一种理论,都能发现其中包含着许多对疾病的心理分析、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预防等内容,但当初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内容可以剥离抽取出来独成体系,这是因为学和读没有沉潜和专一,没有明至深之理,探学术之至微。朱老师在全国率先研究中医心理学,编写《中医心理学》、《中医心理学原旨》等著作,为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明至深之理,探学术之至微,是善于发现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方法。中医的病名、证型、治法等,自古以来有之,为中医同行所通用,但它们有时会出现一些紊乱,问题在哪里?源于理论本身内部,概念模糊、内涵不清、表达不规范,统一性不强,前后矛盾等,导致授者、学者、用者自己也模糊。这是中医诊断学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定义、规范和统一,这就要制定一个在业内大家认同和遵守的标准。朱老师率先研究中医诊断学的相关标准,使之规范化并趋于统一。朱老师是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制定的负责人,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贡献。

3 遵循规律,勇于创新

从朱老师研究和取得的成果看,其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都是很遵循各种规律的,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获得创新。首先遵循中医学术的大规律、大原则、大前提。在他的研究中,没有对中西医理论和临床的勉强融合、勉强解释,他强调中医学术自身的独立发展,没有西化的影子。其次,在学术的具体研究中,对中医理论或学术,他没有随意的篡改、随便的解释和加注,他善于对学术理论进行归类、比较,善于寻找其相互间的关系;再之他很遵循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科学的一些概念、方法和技术的应用。正是因为他遵循了这三方面的规律,他才会在对传统中医理论及学术加以整理、提炼和提高的同时,不断有创新。当然,朱老师科学创新的结果,还包括他发自骨子里的那种不断期望、追求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从全国第一次研制中医数字辨证机、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到著《中医心理学》、《中医心理学原旨》成为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再到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制定的负责人,这当中老师获得了很多高级别的成果。从这些成果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结果看,无不主要体现其遵循规律、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文曰来于心,动于情,感于事。此文虽笨拙,但是源于事、情、心。人谓形和神,形可量,可长可短;神无界,可传可承。朱文锋教授虽已乘鹤西去,但其对中医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早已渗透于中医学理论之中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在得到广泛敬重的同时,也已使受其教诲者受益匪浅。而今,缅怀师恩,继承发扬,若老师有知,当含笑九泉。

猜你喜欢
沉潜治学诊断学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柳青:沉潜于生活深处
分期付款
沉潜冷梅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