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希,谢梦洲,袁肇凯,周小青,黄惠勇,简维雄,孙贵香,黄献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07)
为探索构建数字化中医诊断实验教学模式,我们研制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检测四诊指标并使之客观化和规范化,采用贝叶斯网络运算进行中医临床辨证,运用文锋Ⅲ中医辨证诊疗软件有机地应用于教学之中,研制无纸化学习考试系统用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考试,研制中医诊断数据库用于资料查询和文献查新,编写了数字化实验教学教材,制作了系列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了实验教学课程网站,建立数字化中医诊断教学实验室。通过开展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传统中医诊法和辨证辨病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学生四诊操作技能和临床辨证思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经验介绍于下。
1.1.1 中医色诊 我们和微信斯达公司合作研制了GD-3 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并与Pclab 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匹配,观察面色的血流容积图,应用计算机软件测量相关指标。主要有时间指标:脉动周期(Tag)、速射周期(Tab)、心缩时间(Tae)、缓降时间(Teg)、心肌收缩系数 (Tab/Tag)、心搏输出系数(Tbe/Tab)、血管硬度系数(Tw/Tag);波幅指标:主波高度(Hb)、潮波高度(Hd)、降中峡深度(He)、重搏波高度(Hf)、主波宽度(Tw);比值指标:快速充盈系数 (Hb/Tab)、血管弹性系数(Hd/Hb)、外周阻力系数(He/Hb)、血管张力系数(Hf/Hb)、血管硬度系数(Tw/Tag)、心肌收缩系数(Tab/Tag)、心搏输出系数(Tbe/Tab)等。光电血流容积指标能反映心血管的功能和血液的状态,面部光电血流容积变化能从不同角度反映“面色-血流容积”变化的机制,是面部常色形成的生理基础,因此,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为学生掌握中医望色及中医色诊客观化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2]。
1.1.2 舌苔望诊 舌苔微观望诊与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通过摄像头摄取舌苔标本片(制片、固定、染色、封片)的微观图像,并在计算机下检测有关指标。主要有印片背景、细胞分布、上皮细胞分类计数、变性细胞的分类计数、血细胞的分类计数等指标。研究舌苔形成的原理及病理舌苔舌脱落细胞的变化特点,探讨舌苔脱落细胞的微观变化与胃肠病证的关系[3]。
1.1.3 舌质望诊 舌质微观望诊与舌尖微循环检测,通过舌尖微循环分析软件检测舌质微血管形态、流态、袢周的有关指标。主要有菌状乳头的横径、微血管丛数、微血管丛管袢数、微血管丛的形态、瘀血与扩张的乳头、微血流流速、微血流流态、血流颜色及管袢周围等指标。研究各种舌质舌尖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及其与中医病证的关系。
1.1.4 爪甲望诊 爪甲微观望诊与甲襞微循环检测,通过甲襞微循环分析软件检测甲襞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的相关指标。主要有清晰度、管袢排列、管袢外形、管袢数目、管袢长度、输入支、输出支、袢顶的宽度、交叉、畸形、粗细不均、血液流速、血流颜色、红细胞聚集、渗出、出血、乳头下静脉丛、真皮乳头等指标。研究爪甲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病证变化的关系。
1.1.5 中医目诊 微观望目与球结膜微循环检测,通过球结膜微循环分析软件检测球结膜微血管的形态、流态、袢周的相关指标。主要有清晰度、缺血区、走行异常、网络结构、囊状扩张、微血管瘤、交叉、畸形、粗细不均、血液流速、血流颜色、红细胞聚集、渗出、出血、水肿等指标。研究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病证变化的关系。
1.1.6 中医脉诊 中医切脉与脉图检测分析,通过脉图分析软件检测脉图的时间指标、波幅指标、角度指标、面积指标和比值指标等。描记出P-H1 趋势曲线图形,分析脉位、脉次、脉形、脉势。研究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的脉图特征及与心血管功能、血液状态的关系。
1.2.1 临床辨证 通过文锋Ⅲ中医诊疗操作软件的学习,掌握中医临床辨证的诊疗思路和方法。能准确输入病情,对计算机辨证结果与自己的辨证结果进行分析对照,从中认识辨证的准确性,并能设计一个相关症状和体征与证素或证型之间的定性定量权重表[4]。
1.2.2 证候模型 通过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的学习,掌握中医证模在Pclab 系统中的心电、呼吸、血压等指标的特点及实验测量方法。观察心血瘀阻证或心气虚证家兔颈迷走神经、交感神经、降压神经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将多年的研究成果有机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袁肇凯教授主编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胡志希教授主编了《中医诊断临床技能实训》,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同时编写了与之配套使用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1]。其内容大多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中医四诊和临床辨证进行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而宽视野、高起点、新资料、重应用是其特点。
研制了GD-3 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主要包括面诊光电传感器、光电信号放大器、Pclab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等。通过仪器匹配、调试、研究,观察不同面色的血流容积图,并用计算机软件测量相关指标。研究证明:该仪器性能稳定、波形真实可靠、便于计算测量,能真实反应局部血流容积的情况和面色的变化[5]。研制了计算机脉象仪及高灵敏度触觉传感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运用于脉诊实验教学之中。
以朱文锋为核心的研究团队,研制了文锋Ⅲ中医诊疗操作软件。为了解决中医学生的诊疗思维和临床辨证技能,设置临床环境,训练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模拟历代名医的辨证论治思维是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采用数学模型和“人机对话”技术,应用到中医诊断学教学的辨证思维和诊疗技术的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研制的文锋Ⅲ中医诊疗操作软件,该系统是对内、妇、儿等科全病域进行全程中医辅助诊疗的巨系统,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所提供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准确性高,内容规范。系统编制有1 000 种病状,460 种疾病病种,60 个辨证要素,170 个常见证,670 首常用方剂,720 种中药,10 种治疗方案供选用[6]。
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收集大量的临床图片和临床视频材料,并精选了典型图片和典型视频用于实验教学之中,制作了一系列实验教学课件:如望爪甲与甲襞微循环检测,舌质望诊与舌尖微循环检测,中医望目与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中医脉诊与脉图检测分析,舌苔望诊与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中医色诊与光电血流容积图检测课件,文锋Ⅲ中医临床辨证诊疗操作,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四诊辨证综合训练等课件。
研制中医诊断学计算机无纸化学习考试训练系统,用于中医诊断学网络学习和实践教学考试;研制了中医诊断学数据信息库,用于网络查询和文献查新;制作了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网站、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教学网站、中医诊断学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等网络资源运用于教学之中。
通过20 多年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设计了中医四诊和临床辨证的各项实验,创建了数字化中医诊断教学实验室,使实验内容系统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教研室将数字化中医诊断实验教学应用于2008 级至2011 级五年制、七年制本科不同专业及硕士研究生共62 个班级,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加强对传统中医诊法和辨证辨病知识的理解,还能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科研思路,提高实验技能。实践证明,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受,启迪思维,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和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师资培训基地,我们通过承办全国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国30 所中医院校的100 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培训),展示了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教材教参、教学仪器、教学软件、教学课件、教学网站、考试系统和数据资源库,给同行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全国兄弟院校的普遍重视,其中某些内容已在全国逐步推广应用。
目前,全国近30 多所中医院校和新加坡中医学院应用我学科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全国研究生教材《中医诊断学》及《中医诊断临床技能实训》;有20 多所学校购买了我学科开发研制的仪器和诊疗软件,多所学校选派年青教师到我学科进修学习,新加坡中医学院派出3 批学员专门来我校进行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实训学习,其教材、仪器、软件、课件、数据库等已向国内兄弟院校及新加坡中医学院辐射,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数字化中医诊断实验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四诊客观化、辨证微观化、病证规范化、教学现代化是中医诊断学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7],我们将继续努力,及时将科研成果有机地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运用现代科技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宽视野、高起点研究中医四诊和临床辨证[8]。研制与计算机配套的四诊仪器和分析软件,完善中医诊断数字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典型临床图片和临床视频材料,努力建设好数字化中医诊断教学实验中心,逐步建立多个不同功能的数字化中医诊断教学实验室:数字化四诊信息采集室、数字化临床辨证实验室、数字化脉图分析检测室、数字化光电血流容积检测室、数字化微循环指标检测室。
[1]袁肇凯,陆小左,郑小伟,等.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第2 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
[2]胡志希,袁肇凯,顾 星,等.GD-3 型光电血流容积仪对113 例健康人面部常色的检测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8):752-754.
[3]吴正治.常见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的定量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3,8(1):15-17.
[4]朱文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0):8-9.
[5]赵秀英,杨永正,杨 敏.生物医学界面信息新概念及光电测试系统[J].光电工程,1997,24(6):30-33.
[6]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38-39.
[7]易法银.教研相长构建中医诊断教学新模式 [J].中医教育,2003,22(6):29-31.
[8]胡志希,袁肇凯.中医诊断实验方法研究之我见[J].中国中医药,2003,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