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胡志希,李 杰,凌 智,李 琳,侯 超
(1.宁夏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750001;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7)
面部色诊是通过观察人体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特别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部于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人体的肤色随精气的充养而光彩于外,精气是脏腑的功能活动产生的,因此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加之面部皮肤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面部是色诊的主要部位。
面部色诊历史悠久,望面部色泽用以诊察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疾势的轻重、进退、转归与预后,早在《内经》中就有详尽的论述,“凡诊病不知察色之要,如舟子不识风汛,动罹复溺,鲁莽粗疏,医之过也”,是《医门法律·明望色之法》对色诊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要意义的精辟概括。
面部色诊在临床诊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但一直以来,面部色诊的临床应用都是依靠医师的“眼睛观察,语言描述”,它的不确定性(缺少严格的标准、重复性差)、模糊性(不能定量)严重阻碍了面部色诊的普及、推广和现代化进程,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裹足不前。因此,使其客观化、定量化就成为现代面诊研究的焦点。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应用数码摄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色差计、分光光度计以及光电容积技术对面部色诊进行了研究,在客观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现代关于面部色诊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经》中将面部不同的部位划分为不同诊区,并与内在脏腑相对应,通过分候诊区色泽的变化诊察相应脏腑与全身疾病,判断预后。其分法有二,一者“眉心上-阙上-咽喉;眉心-阙中-肺;鼻根-阙下-心;鼻柱-下极之下-肝;鼻尖-肝下-脾;颊-挟大肠-肾”,源于《灵枢·五色》;二者“额部-心,鼻部-脾,左颊-肝,右颊-肺,颏部-肾”,源于《素问·刺热》;前者多用于内伤杂病,后者多用于外感热病,应用时以观察病人面部整体色泽变化为主,分布色诊为辅。
现代学者运用红外热像仪对面部不同分区的面温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张栋等[1]对正常人颜面部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红外热像方法的观察。发现面部不同部位均温值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均值较男性为高,但这种差异在两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体颜面及面部各部位的双侧温度基本对称。吴敏等[2]对700 名学龄期健康儿童面部和舌体各部位的平均温度及各部位间的温度差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正常学龄期儿童的面部和舌部红外热像图谱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并初步建立了正常学龄期儿童红外热像特征谱的数据库。为中医儿科望诊定量化、诊断精细化奠定了基础。陈振湘[3]等用了10年的时间,对正常人面部红外线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和诸脏腑面部反映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人面部不同部位皮肤的红外辐射量是不同的,各脏腑反映区温度存在一定差别,左右基本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内经》中不同脏腑分区的划分提供了佐证。王鸿谟[4-5]等采用红外热像仪测定了健康青年面部整体和l5 个脏腑色部中心点的正常温度值及上下限范围,对色诊学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并对中医色部传统的男左女右说及左肝右肺说提出怀疑,认为从面温方面尚难以证实。这说明现代色诊的研究是对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袁肇凯[6]对251 例健康成人面部常色进行了面血流容积观察,研究认为面部血流容积变化是颜面常色形成及变异的生理基础之一;而且通过对BMR、HCT、VMA、VO3 和Ts 等值与血流容积的同步检测,提示了人体BMR、HCT、VMA、VO3 和Ts 等值的改变是导致“面色—血流容积”变化,形成望诊主色、客色的重要因素。从而为常色的光电血流容积研究打下了基础。胡志希[7]等应用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对113 例健康人面部常色光电血流容积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三类偏色光电血流容积比值指标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面部常色形成的生理基础是面部血流容积的变化,面部血流容积变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面色-血流容积变化”的机制。
蔡光先[8]采用携带式色差计对102 名正常人四季面色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人面色随四季变化的特点是:春天稍青,夏天红润而有光泽,秋天呈黄而少泽之象(这与中医学论述的秋色稍白而略有不同),冬天呈稍灰之象。以科学定量的方法证明了中医学认为人体面部色泽随四季的变化而有一定变化的理论是正确的。刘文兰[9]等对不同年龄阶段健康人的四季面色进行了动态研究,得出了健康人四季面色的数值特点、四季面色和室内外温度的关系,为了解中医客色的规律提供数据支持。蔡光先[10]还对长沙地区健康成人的面色在男女两性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面部的光泽度及红光值,女性普遍高于男性,男女都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而黄光值,男性普遍高于女性,男女都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年龄组间比较发现20~29 岁年龄组与50~60年龄之间的面色差别最大,20~29 岁组与30~39 岁组面色差别最小,为细微差别。邵龙泉[11]等对西安市居民面部皮肤颜色分布情况及影响肤色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皮肤色度值与年龄、部位、性别密切相关。不同部位皮肤色度值受相关因素影响的变化趋势相同。皮肤明度值,女高于男,耳高于颊。
蔡光先[12]采用携带式色差计对中医望诊所见的病理五色进行了量化检测。通过检测分析发现,测色结果与肉眼观察基本一致。黄献平[13]等应用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5 类病理面色(赤、白、黄、青、黑) 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参数进行了观察。发现5 类病理面色均有与其相应的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特征,而且各类病理面色的各亚型面色面部血管容积图也显示出了多种参数特征。
严智强[14]等人用自行设计研制的面部反射光谱成分测量仪及其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健康人、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贫血等111 人进行测试。研究发现了各种疾病患者面部反射光谱成分以及与该疾病相关的特异性改变规律,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疾病的面诊客观化标准。此研究不但为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客观化诊断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标准,也为中医学望诊理论提供了客观的佐证。张禾[15]等用日本美能达CR-100色度仪对120 例健康人与110 例发热病人面色色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发热病人面色色度值及其特点,为中医四诊现代化探索积累了经验。袁肇凯[16]应用北京BC-4 型定量式光电血流图仪对253 例健康受检者不同部位(其中面部是测两颊)进行检测分析,用以反映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血液的状态。
杨宏志[17]等对慢性乙型肝炎(CHB)面部五色诊断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分度以及早期肝硬化患者面部望诊五色与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或者纤维化程度的进展,相应的会出现面色善恶变化的趋势。这一结论可用于指导临床中西医结合诊疗,从而指导下一步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
刘文兰[18]等用数码相机对慢乙肝患者及健康人的面部、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手掌进行拍照,通过对以上各部位颜色RGB 的检测分析,从色诊角度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各证型之间及其与健康人的客观化鉴别指标。从色诊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客观、量化的诊断指标,以协助临床医生辨病和辨证。
艾英[19]采用日本携带式色差计,对80 例阳黄、阴黄证患者面部色泽进行定量鉴别诊断;对36 例黄疸病人治疗前后面部色泽的变化与黄疸指数作了对比分析。光泽度的顺序是正常人>阳黄证>阴黄证,这说明光泽度正常人最好,阳黄病人次之,阴黄病人最差;红光的顺序是正常人>阴黄证>阳黄证,这说明红光正常人最多,阴黄证次之,阳黄证最少;黄光、黄度指数的顺序是阳黄证>阴黄证>正常人,这两个指标都说明黄光是阳黄证最高,阴黄证较高,正常人最少。张世亮[20]等对31 例中医辨证属于阳亢型或阳虚型的高血压病患者面部温度应用红外线成像技术进行了研究。发现阳亢型患者面部平均温度明显高于阳虚型,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面温存在客观差异。胡志希[21]等应用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对冠心病中最常见的证型—心血瘀阻证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检测了55 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与72 例健康人额部、左颊、右颊、鼻头、下颏的血流容积指标。研究表明面部光电血流容积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病理特点,特别是外周阻力增加与心输出量减少是其基本病理特征之一,这为临床辨证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指标。田雪飞[22]等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正常人及脾病3 个证型患者明堂部的色相、明度、彩度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脾病3 个证型以黄光为主,湿热蕴脾组黄光反射率大于正常,脾气虚、脾不统血组反射率小于正常。研究结果可用于脾病3 证型的鉴别。
伴随现代科技手段向中医面部色诊研究领域的渗透,以及现代科研方法的运用,中医面部色诊完全由“眼睛观察、语言描述”的状况得到了改善,面诊客观化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得以丰富,以上为中医的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的望诊依据。但就目前而言,本研究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研究手段使用的大都是当下的高新技术,高新技术还不够成熟,仪器的实用性与精确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使用的仪器操作烦锁费时,输出的波形不够稳定,重复性不够好,计算也比较复杂,对测量环境要求高,过程中干扰因素多,易导致结果失真、精确度难以保障。
其二,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主观因素的掺杂,如一些实验虽然使用的是红外热像仪测面温,但在分析面色与这种测量值的相关性时,面色的判断却依靠于医师,这就很难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检测指标不统一,信息收集不全,客观描绘不够确切,实验指标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不够成熟等问题。
其三,科研设计方面,目前在四诊客观化领域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也是在实现四诊客观化的道路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样本数小,系统重复实验少,尚没有形成多中心的循证研究。
其四,研究内容方面,涉及的病种单一、疾病数量少、同一疾病涉及的证型不够全面(目前仅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乙型肝炎、脾病等少数几个疾病及其个别证型的面诊研究有见报道);其研究多集中在常色、病理五色客观化指标的面部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在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领域,目前已有的研究所能够提供的客观研究成果还很有限,其客观化、量化还存在很多不足,尚难以为病、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而全面的对照支持。因此,使用更先进、可靠的研究手段、更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对常人面色特征进行研究,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研究成果,是面部色诊现代研究中一项最为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其成果将为病理五色的研究、各病证面色特征的研究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
[1]张 栋,寿小云.正常人体颜面温度分布及红外面像分析[J].激光与红外,1994,24(3):52-56.
[2]吴 敏,宓越群.700 名健康学龄期儿童红外热像谱特征及中医望诊关联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3),34-36.
[3]陈振湘,魏满良.对正常人面部红外线图的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91,6(4):8-9.
[4]王鸿谟,张 栋.中医色诊学的定位定量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4):14-18.
[5]王鸿谟,张 栋.中医色诊学定位与红外热像数字化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4,6(4):26-32.
[6]袁肇凯,范伏元.健康人面部常色血流容积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2):33-36.
[7]胡志希,袁肇凯,顾 星,等.GD-3 型光电血流容积仪对113 例健康人面部常色的检测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965-967.
[8]蔡光先,艾 英.102 名正常人四季面色变化定量观察[J].中医杂志,1996,37(6):359-360.
[9]刘文兰,杨 茜,杨 煦,等.健康人四季面色的变化及其与室内外温度的相关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521-522.
[10]蔡光先.长沙地区327 名健康成人面部色泽定量检测报告[J].湖南中医杂志,1996,12(1):15-15.
[11]邵龙泉,赵信义.西安地区人群颌面部皮肤色度值的采集与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4):274-276.
[12]蔡光先.508 例病理五色定量计测[J].中国医药学报,1996,11(1):20-21.
[13]黄献平,范伏元.面部病理五色光电血管容积图的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3):61-64.
[14]严智强,林步圣.面部光谱成分测量及计算机分析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1991,7(1):113-120.
[15]张 禾,戴维正.120 例健康人与110 例发热病人面色色度测定[J].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2):561-561.
[16]袁肇凯,黄献平.253 例健康人不同部位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385-386.
[17]杨宏志,黄雪兰,王拥泽,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面部五色诊断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07,1(2):102-107.
[18]刘文兰,李秀惠,张 炎,等.慢性乙型肝炎色诊客观化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9):1 292-1 295.
[19]艾 英.黄疸病人面部色泽定量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5):71-72.
[20]张世亮,张蕴慧.红外成像技术对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面部温度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59-360.
[21]胡志希,袁肇凯,陈宝珍,等.55 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面部光电血流容积检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798-799.
[22]田雪飞,程 曙,周 青.脾病明堂色反射光谱图象分析[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