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以人口为本:古代帝王“以人为本”思想的解读
王 健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基因古今一脉相承,现代的很多语言词汇都可以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找到源头,厘清脉络。近几年最流行的社会政治语“以人为本”,其词源出典考证、内涵外延解读,早有权威性著述,认为“人”与“民”可以互训,“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或者两者意思相同,似乎毋庸再表。其实不然,“以人为本”一词古今基因曾经发生过很大变异,迄今注意不够。古代讲“以民为本”的多,明确讲“以人为本”的少。论家多以为两者讲的都是“民本”思想,作为治人者的帝王及官吏能够关爱生命,重视治于人者(百姓)的民生,体恤民情,珍惜民力,亲民仁爱。的确,从字面意思看,“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尽管两者有些许差别,但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包含“民本”思想自无问题,今天要弘扬的正是这种思想。但这只是古代“以人为本”内涵的一个方面,或者是流变后的主旨。
现在学者指出,最早出现“以人为本”的文本是《管子·霸言》,所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通篇讲的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家无二父,只有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合理”的关系,国家才有得到治理,霸业才能建立。显然,《管子》所谓的“以人为本”,讲的是以治理教化国人为本,并无民本思想的含义。
又有说成于春秋后期的《孙子兵法》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孙子兵法·地形篇》:“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这里已经包含“进退处置只求保全民众”的意思,接近现在流行的政治语“以人为本”。但这种解释已经有点曲折迂回,不可据。保全民众和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有本质差异。先看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这里讲的是地理环境对战争胜败具有重要价值,将帅精通地形,取胜之道也。地形有利,战争必胜,即便主(诸侯)不允许开战,将帅也可一战。反之,地形不利,战争必败(战道不胜),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主(诸侯)强求一战,将帅也不可盲从,宁可承担责任,也要保全士卒(民众)的生命,因为这样做于主有利,士卒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就算是“以人为本”,其保全民众有重视人的生命的意义,也并非现在所说的“以民为本”。《孙子兵法》的“唯人(民)是保,利于主,国之宝”的思想,正是本文要揭示的“以人为本”的另一种含义,甚至是最初的本义:以人口为本。今人较少注意甚至忽略这一本质含义而将其与“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相混淆。
唐朝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侍臣言:“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政要·务农》)唐太宗希望简静无为,社会安宁,不违农时,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一次本质飞跃。“国以人为本”和不违农时一样重要,以人为本就是与民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君主要“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节欲”。在《贞观政要·君道》中,唐太宗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存百姓,即保全百姓的生命,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嗜欲。结合唐太宗与魏征讨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论政体》)之类传统政治理念,说明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继承了传统的保民安民思想,又增加了不损害百姓利益以满足自身欲望的内容。这与通常讲的“以民为本”的民本、亲民思想相当,比早期的以“人口”为本思想有了明显进步。总之,从保全人口的“以人口为本”,到亲民爱民的“以人为本”,应该是古代民本思想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反映了统治者治理天下思想的进步。但即便如此,无论在太宗之前,还是在太宗之后,古代帝王以人为本中隐含的以人口为本的思想都是始终挥之不去的,因为人口始终是帝王的命根子,能否控制人口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先举唐朝之前“以人口为本”的史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所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的记载,语出仁义之君刘备之口。话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打败袁绍后南征荆州,割据荆州的刘表病重,在内外交困中忧愤而死。裴松之注引《魏书》说刘表死前曾托荆州于刘备,所谓“让荆州”,但裴氏本人以为此事为虚。刘表的儿子刘琮嗣代父职,无力与曹操大军对抗,又不愿受制于刘备,便“遣使请降”。这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当时,刘备屯樊(襄阳东北),浑然不知曹操南征大军已经出发,等曹军到达南阳时方才知晓,赶紧撤退。路过襄阳,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刘琮,夺取荆州。但刘备于心不忍,阵前呼琮相见,琮惧怕不起。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不愿降曹,纷纷投奔刘备。刘备率归顺者退往当阳(湖北当阳东)。此时,“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行军速度极度缓慢,眼看就要被曹操大军追上。属下万分焦虑,劝刘备甩掉拖累,轻装溜之大吉。刘备却回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硬是不肯弃民而走。
再说曹操追至襄阳,发现刘备已遁,“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很快追上这支拖家带口的十余万军民,杀得刘备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尽获荆州十余万众,可怜刘备只能跑到夏口(今武汉汉口)依靠刘表次子刘琦,赶紧派遣诸葛亮往江东求孙权结盟抗曹。
刘备荆州民众得而复失,教训深刻,有人说刘备迂腐,实不尽然。我以为刘备深谙人口之宝贵,得人者得天下,此次人口未得,却大得荆州人心。所以,裴松之注引习齿凿的话:“先主虽颠沛险艰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最终刘备夺得荆州,又进军蜀中,拥有自己的地盘和人口,成就三国鼎立局面。
古代帝王都知道“以人为本”,即“以人口为本”的道理,得人口者得天下,关键在于控制多少人丁口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拥有多少人力资源。古代人口编户,按人头计税派役征兵,人口(丁)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劳役、兵役的征发对象。人丁的来源,自然出自地盘,地盘越大,人口越多,财富资源也就越多。一句话,人口就是政权统治的基本资源,是帝王的命根子。刘邦攻入咸阳后,“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唯萧何“独先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项羽焚毁咸阳城,秦代档案图书全部销毁,只有刘邦具知天下关隘、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全亏了萧何抢救的户籍档案资料。由此控制天下人口户籍,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首功。
刘备能够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与他的惨痛经历有关。他不忍弃荆州归顺之众,实在是不愿意放弃这么多归顺他的人口,他太缺乏人力资源了。身为今河北保定涿州(涿郡涿县)人氏的刘备,自称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早就衰败。刘备的爷爷只当过东郡范令(大概在今河南范县),父亲去世早。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刘备从打黄巾军起便混迹江湖,时间不算短,跑到中原后没有根基,缺乏稳定的根据地,一直未摆脱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凄凉处境,带着桃园结义的关、张二员兄弟投东靠西,居无定处,飘流在外。前后换了好些个东家,邹靖、公孙瓒、田楷、陶谦、袁绍、吕布、曹操、刘表等,都是他的主。有奶便是娘,曾为了陶谦拨给他的四千丹杨兵,“遂去楷归谦”。当陶谦欲让徐州时,开始时还仁义为尚,客气一番,死活不忍接受病笃陶谦奉送的厚礼:“彼州殷富,户口百万。”甚至欲让徐州给出身名门、四世五公的袁术,略显迂腐,幸亏后听人劝,勉强接受。几次挫败后,当过小商小贩的刘备终于开窍,算计过来,明白了人口资源实为帝王成家立业命根子的真理。这次在荆州,猛然间得到十余万人口,自然不能轻言放弃。于无声处听惊雷,万分危机时刻刘备激动地喊出了“以人为本”这一时代的强音!
由上可知,刘备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口、人丁为本,合乎《孙子兵法·地形篇》“以人为本”的语境,却和唐太宗“以人为本”意思不尽相同,更与当下的“以人为本”主旨相去甚远。
那么,古代帝王的“以人口为本”是否普惠于天下所有的民众(人口)呢?非也。古代帝王“以人口为本”,实际上是以帝王自己控制的人口为本,而非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所谓“我的人(口)我作主”,否则,赶尽杀绝,毫不手软。战国时秦国自商鞅变法,建立了完备的二十级军功爵制,按战争中斩杀敌方人数论功行赏。据笔者对《史记》、《战国策》等文献统计,到秦统一时止,秦军所杀六国人数超过200万。与刘备同时代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曹操对待人口的态度亦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汉献帝初平四年(193),曹操征兖州,镇压黄巾余部后,“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这支军队后来成为曹魏南征北战,统一北方的基本力量。曹操收编黄巾军余部的做法完全符合“以人口为本”的帝王之道,因而取得成功。然而,我们还看到另一个为在战争中大肆屠杀对手人民,甚至为报私仇斩尽杀绝无辜人民的疯狂曹操。据《三国志》等文献统计,曹操制造的屠城、屠杀事件十余次,《后汉书·陶谦列传》记载,初平四年,为报杀徐州刺史陶谦部将贪财擅杀其父曹嵩的家仇,“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曹军攻破彭城(今徐州),一时攻不下郯城,抓不到陶谦,沿泗水、睢水退回,在皖北豫东(今苏皖淮北及河南商丘一带)大肆屠杀平民百姓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堵塞。这种视民为草芥,挥舞屠刀赶尽杀绝的残忍行径,与同时收编降卒,壮大队伍的方式形成鲜明对照,正表现了古代帝王“以人口为本”的功利性和“以人为本”的虚伪性。这也与四年前,曹操作为一员讨伐董卓的将领时对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曹操参加了以袁绍为盟主的联军,讨伐叛乱嗜杀的董卓。在向关中进军途中,目睹黄河流域因军阀混战,生灵涂炭,遂触景生情,作了千古名诗《蒿里行》,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样的人间悲惨景象充满悲愤,寄予深切怜悯和同情。鞭挞“千里无鸡鸣”和制造“鸡犬无余”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历史惊人地重演。从有情到无情,由此一事,便可见历代对曹操品性的诟病并非没有道理。
古代儒家经典中也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提倡高尚德性的价值观和爱民的“以民为本”言论。唐太宗后,“以民为本”思想的新内涵进一步丰富,但帝王们践行“以人为本”,前提都是以服从自身利益和秩序,建立和维护专制集权家天下为原则的,本质上仍然保留了“以人口为本”的治民属性。
这里再举一个唐太宗之后“以人口为本”而非民本的典型史实予以证明,事主是清高宗乾隆。清朝前期出现了长达120多年的“康乾盛世”。康熙有“千古一帝”之美誉,乾隆更标榜是“十全老人”,两人都堪称内圣外王,贤君明主的典范。根据人口史学者研究,乾隆四十七年(1776),全国人口就超过3.11亿;嘉庆二十五年(1820)超过3.83亿。估计乾隆末人口应当在3.5亿左右。大清一统江山空前繁荣。现在连西方也有人认为当时中国经济实力堪称世界第一,1750年时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达到32.8%,西方世界仅为18.2%。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乾隆末年的1793年,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英国派出一个以马戛尔尼为特使的阵容庞大的外交使团,乘坐最先进的军舰来到中国,在历时两年的访华期间,搜集了丰富的资料,副使斯当东“综合这些资料后的合成之作,以西方人的目光,对大清帝国盛世时代的中国社会,作了面面俱到具体入微的观察,出版后轰动世界,从此成为西方汉学家论述18世纪中国社会的最权威的资源和依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重印版译者序言)。斯当东作为副使携子小斯当东同来中国,回国后撰写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在书中,被清人诟病为红毛蛮夷、鄙俗野蛮的英国人是如何描述乾隆对待他流落到海外谋生的子民的呢?马戛尔尼在避暑山庄朝见乾隆皇帝,他小心翼翼,准备就不久前发生在印尼等地的大批华人遭英国殖民者屠杀事件,代表英王向尊贵的皇帝道歉。特使觉得中国皇帝肯定会很生气,可谁知道歉的话还未出口,皇帝反而安慰特使说没有关系,这是好事!谁让他们跑到国外想发财,杀了好。英国使节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个自称天之子、民之主,爱民如子的堂堂天子,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臣民?皇帝的话让这位英国使节难以理解,但乾隆这位十全老人却认为理所当然:我的子民,好好的日子不过,偷偷跑到海外,就等于脱离了我的统治,不再是我控制的丁口,这是对天朝的背叛,我怎么会保护他们呢。显然,在乾隆的心目中,“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作为人口之人,必须老老实实呆在我的疆域内,服从我的统治。这个史实诠释了即便是圣贤明君,视自己的臣民(人口)为命根子的乾隆爷,对脱离自己控制的子民的生命价值漠然无视,与古帝王如出一辙。
古籍记载,古代屡有从海外掳掠人口的记录,但极不愿意沿海人民跑到海外谋生,因为控制人口就是控制财富。明清闭关自守措施之一的海禁,就有严格禁止东南沿海民众擅自前往海外谋生,造成人口流失的背景。换言之,大量人口流失海外是古代海禁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在历史在进步,今天党中央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目的是既摒弃古代帝王以人口为本的思想,也要超越古代传统的民本境界,体现了实现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富裕目标的同时,努力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建立民主政治,使人民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构建法治社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保护人民利益的公器。这些都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官员和学者的思想并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至高无上的权力意识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官本位”使他们脑海中的“以人为本”仍然保留以人口为本的传统孑遗。君不见近年来“民工荒”四起,引起最低工资不断攀升,劳动力成本增加,便有官员或学者忧患意识强烈,大呼人口红利将尽,中国制造比较优势丧失,未来经济发展竞争堪忧。显然,这些官员、学者脑海中的以人为本,并没有与时俱进,真正跳出刘备、乾隆“以人为本”的语境,以治人者自居,忘却了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本质,而在事实上仍然将民工看成人口之人、治于人之人、廉价劳力之人,而非国家主人之人。中国社会要进步,民主法治要发展,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迈进,实现科学发展的理想路径,首先要求我们的官员、学者实现从“以人口为本”向以人民大众为主人之本观念的根本转变。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