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铁飞
持之以恒打好经济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唐铁飞
尽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已经提出了很长时间,但在实践层面一定程度上出现的“泡沫”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在这个关键阶段,如果发展方式转得早、转得快、转得好,就能跨上新的台阶,赢得一个更长的快速增长期;如果当转不转、贻误时机或者转得不好,发展不仅会陷入被动,而且极有可能长期停滞甚至倒退。因此,如何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既是一个认识层面的重大课题,更是一个实践层面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索、高效推进。
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投入,投入推动转型升级。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依靠投资拉动仍然是当前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也正因为这个阶段性特点,往往导致资金的投向、投量、投质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降低财政投资效益。随着各级政府资金大量注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近期看,确实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长远看,经济内部结构“异型化”的问题逐步显现。比如,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使得钢铁、电力、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激增,一旦投资大潮退去,必然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有资料表明,由于钢材市场不景气导致销售价格大幅下滑,许多钢企为生存而挣扎。
挤压市场自由调整空间。为积极应对经济危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办法。但行政手段过多、干预市场超过预期,则会带来负面影响,落下危机的“后遗症”,大大压缩了经济发展的自由调整空间。
加重通货膨胀。尽管国内物价涨幅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短期内政府大规模投资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通货膨胀。当主导居民消费的房子、车子等大众产品价格持续攀升之时,“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农副产品价格也不甘示弱地大幅上涨。此时,货币政策似乎显得非常矛盾,不加息,资金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必然日益严重;加息,则由于不能对政府投资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反而加速了民营企业的大面积破产,而这些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又恰恰是市场所需要的。
弱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居民收入的最佳分布形态应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或称“橄榄球形”,此形态将会有力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政府大量投资虽在整体上使国民的收入提高了,但在结构上中间人群的比例并未明显提升,导致消费始终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与此同时,由于密集性投资引发的征地、拆迁、污染等矛盾,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转型升级工作,将其列为“八项工程”之首。这说明转型升级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农业综合开发也不例外。江苏农业开发自198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以来,已经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财政投资规模从最初的不足亿元增加到了30亿元以上,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项目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农业开发原有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并没有同步变化,存在着计划分配科学性不足、权力制约不够、建设监管不到位、创新动力缺乏、项目散而缺少亮点等问题。如今,全省农业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中主要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通过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参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通过沿海滩涂、丘陵山区、黄河故道、沿江高沙土和采煤塌陷地等区域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要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转型升级。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围绕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在加快推动农开(农业综合开发简称农开,下同)工作的转型升级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型升级。以“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为统领,注重培育和创新农开文化引领发展。用“项目建设好、资金使用好、队伍打造好”的农开工作总体要求总揽全局,用“开拓、开创、开放”的新时期江苏农开人精神激发干劲,用“全国一流、全省有位、全面发展”的新品牌打造推动争先,用“勤奋、务实、清廉”的农开人新形象凝聚力量,着力用创新文化铸农开之魂,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文关怀,不断增强农业综合开发的软实力。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广大农开干部职工和项目区干群的工作干劲,推动了农开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推进开发内涵的转型升级。围绕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要求,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六条标准”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项年度任务。以实施规模开发为抓手,逐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努力打造一批规模连片的富民工程。以提升集约化水平为指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以促进项目区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探索建立农开项目建设与农民利益联结的新机制。以推广农业科技为手段,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生产者技能。积极推动农业综合开发立法进程,加强品牌创建,提升了农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推动管理机制的转型升级。突出工作创新,针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分配权、执行权、监督权过于集中的原有体制,超常争取、大胆探索,提出并在全国农开系统率先实施了“三权分离”重大改革,打破了不合时宜的旧体制。这项改革的成功实施从体制上堵塞了滋生腐败的漏洞,既理顺了管理体制又保护了干部;在省局机关强力推进并正常运转的带动下,全省农开系统全面推进了此项改革,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针对项目分配的不够合理,提出了向资源禀赋多、工作实绩好、开发效益高倾斜的“三个倾斜”政策,并体现于具体工作。针对目标考核体系的不够完善,合理界定市、县工作职能,强化市级、激活县级,将系统目标考核范围由市扩大到县(市、区)。
推行工作作风的转型升级。牢固树立“不落实,一切都会落空”的观念,全面推行“要事第一,一事一列,一人为主,一段一结”的“四个一”工作法,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明确一人牵头负责,定责任、定标准、定进度,一抓到底。特别是针对项目选项、验收等责任主体的不够明确,健全完善“谁考察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体系,采取督查——再督查——通报等手段加以推进,促进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开创农开系统“精神提振、发展提质、地位提升”的新局面,树立起了新的形象。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发展内涵。唯此,才能打响、打胜、打好转型升级这场硬仗。
在思想层面上形成共识。思想认识是推进落实的根本和源头,认识不统一,行动必然乏力。只有主动地产生欲望、爆发冲动、点燃激情,加快转型升级才有希望,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要明确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搞清楚转什么型、升什么级。不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就是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就不是转型升级;也不是只要贴上转型升级的标签就是转型升级;那种“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提法,既不准确,更不科学。如何在“为谁发展”上高扬人本旗帜,在“怎样发展”上坚持科学要求,做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是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要通过宣传措施、制度措施、考核措施,引导和统一各级政府领导的思想认识,从而把转型升级内化为工作自觉,外化为实践行动。
在推进措施上着力创新。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具体得力的举措加以推进。一是从国家层面制定专项的规范性文件,明确总体要求、指导原则、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等,增强可操作性。二是完善重点行业产能发展规划,对钢铁、水泥、电力、造船、重化工、大型纺织等行业产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实行严格的准入与审批制度,严禁产能大量过剩。三是抓好当前,着力减少库存,以此推动经济的良性运转。四是扎实做好产业的梯度转移,不能将落后的、淘汰的产能由东向西、自南向北转移,那样只会导致落后的永远落后。五是优化投资、选准投向、确保投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六是培育壮大科技力量,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出拥有更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大品牌,推动产品由“制造”向“创造”转变。七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致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八是始终突出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健全制度上强化保障。加快转型升级不是靠出台一两项政策、下发一两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需要有不断健全的制度保障实施。如果把中央看成是顶层、省级看成是中层、市以下看成是基层,那么在制度设计上,需抓好三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要科学。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和决策措施在宏观指导与微观操作上要有机统一,便于基层执行。二是中层要有大局意识。加快转型升级关键在省级,省级如何落实非常重要。省级须有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否则,也会出现“中梗阻”现象,不利于工作推进。三是基层要有自觉行动。市县级是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具体实施者。基层要从长远发展出发,不求一地一时之利,自觉地抓好落实。
在科学考核上形成导向。考核是杠杆,也是导向。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不唯GDP,更加注重创新,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制订关于加快转型升级的科学考评体系,确保能够真正考出导向。有了一套考核制度,关键还在于考核结果的运用。否则,制度再好,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把结果运用与政府的年度考核、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质询问责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转型升级的扎实开展。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