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丽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孙燕丽
近年来,江苏能源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握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加快天然气发电机组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煤电结构,积极实施“上大压小”,推动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扩建,供电煤耗逐年下降;强化节能减排关键措施,抓好煤炭生产企业节能提效,实施脱硫脱硝设施在线监控,脱硫系统投运率达到98.33%,脱硫效率达到94.3%。2012年,全省完成替代发电27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5万吨,减排氮氧化物3.5万吨。目前,我省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但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保供压力日趋加大。我省是能源输入大省,能源资源组织困难,能源调入量大且运距长,运输条件复杂,调运难度大。国际国内能源市场的波动以及运输环节、恶劣天气等因素,都对我省能源供应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安全保供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
能源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我省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环境承载能力弱,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仍将维持较长时期,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压力。近几年,虽然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步伐,扩大了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加快了能源结构多元化步伐。但江苏还将长期面临既要满足能源增长需求,又要承受生态环境约束的多重压力。
能源“双控”任务艰巨。“十二五”期间,江苏被国家列为节能目标一类地区,单位GDP能耗要求下降18%,比全国节能目标16%高两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两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了8.32%,后三年还需下降10.6%,年均需下降3.56%。“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3.2亿吨标准煤,用电量控制目标为5295亿千瓦时,年均增速分别为4.42%和6.50%。而我省前两年能耗和用电平均增速已分别达到5.8%、8.9%,均超过时序控制增速,如期完成“双控”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能源管理和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亟待完善。能源管理体制机制约束依然存在,能源市场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科学的准入制度和有效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的奖惩政策有待强化;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力度不够,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产品成本偏高,能源加工转换和使用效率仍然较低。
总之,很长一段时期,我省能源发展仍将面临经济增长与总量控制、能源结构调整与保障能源供应、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高与节能减排三对突出矛盾。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江苏要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多管齐下。
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能源结构调整根本上必须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只求发展速度、不求发展质量和无节制使用能源的传统观念。强化我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落实,切实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经济结构向能源节约型新兴产业转变,推动服务业加速发展和制造业提升发展。坚持“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原则,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加快制定省级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地方标准,强化淘汰落后产能的检查验收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严格实行淘汰落后不力“限批”制度和差别水价、差别电价等惩罚性经济手段,加大关停淘汰落后能源的工作力度。
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风电应用。大力发展风能发电规模,形成海上风电开发为主、陆上低风速分布式风电开发为辅的开发格局。考虑到目前光伏、风电的成本大大高于常规能源成本,生物质能资源有限,这些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起到大规模、支撑性替代作用等因素,我省能源结构调整要把目光放到发展核电和天然气发电上。按照安全发展核电的原则,加快田湾核电3、4号机组建设,力争尽早开工建设5、6号机组,并继续深化第二核电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气化江苏”工程,提高天然气发电装机比重,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积极稳妥地推进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
强化节能降耗关键措施。按照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要求,尽快出台全省能源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严格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项目的能源政策准入关口。狠抓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全面推进能源审计。推进燃煤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在全面实施火电厂脱硫脱硝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的污染物减排,并实施在线监测。实施油品升级工程,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油改气”,扩大天然气车辆使用范围,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切实减少污染排放。
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维护我省能源安全,应坚持内外并举方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能源合作。进一步巩固与内蒙、山西、陕西等资源富集省份的能源协作,鼓励省内大型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获取上游煤炭资源。积极提高区外来电比重,减少省内煤电能源自供的比重,推进建立大型区域输电合作同盟和合作项目。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战略合作,加快推进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大力增加天然气供应。多措并举,切实减少燃煤污染排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