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旋 曾永平 毛飞跃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石油东路超低渗透油藏第四项目部)
镇原油田区域上属陕北斜坡西南段,局部构造位于庆阳鼻褶带,三叠系油藏是典型的三低油藏,油气圈闭主要受沉积相带、岩性变化控制。为提高油藏采收率,三叠系油藏全部采用注水开发,因此保持合理的注采强度和地层压力是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压力恢复测试是目前监控油藏压力变化的有效手段,而采用合理的关测方式,准确掌握油藏压力变化是三叠系油藏动态监测工作的重点。
压力恢复测试主要采用记录油层段附近压力恢复速度读取地层压力及相关参数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深油管,将数字压力计下到油层中部附近深度,开井后较长时间抽油排液,在储层中形成正常生产时的压降漏斗后实施井下关井,电子压力计详细记录地层压力恢复过程。普通的井下关井技术在管柱结构上采用花管+封隔器+尾管+防震筒的方式,在抽汲7-10天后开始座封关测,最终获得压力恢复曲线,读取地层压力及储层物性。即以恒定的产量q生产t时间后,然后关井(井下关井),在油层压力恢复同时记录井底压力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地层渗透率、地层压力、油层伤害和油层的非均质性或边界特征。
实现理论恢复试井的油层层面关井测试工艺,最大程度的减缓井筒储集及续流影响,缩短油井测压时间,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测试资料质量,用双对数拟合解释方法提高解释精度,能够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油藏开发动态信息资料。
考虑生产实际及关测时实际操作需要,井下关井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满足井下关井前油井的正常生产。
(2)满足油井在正常生产时,随时随刻进行油层层面关井的需要。
(3)满足油层层面关井后的井下开井要求。
(4)密封性好、承压高、开关灵活,操作简单。
(5)关井器必须调整、检验、试压合格。
测试管柱组合以操作简单、方便生产开关井为目的进行设计。根据以上工艺要求,对井下管柱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降低作业次数,节省作业成本的目的。主要是将花管调整至封隔器以下,采用轨道式Y211型封隔器,可实现测压管柱随下压力计作业一次性坐封,避免井下关井时再安排动力坐封。
为准确监控地层压力变化,2011年以来压力测试逐步采用井下关井测压技术,有效的减缓井筒储集及续流影响,缩短了测试占井时间、减少了产量损失,提高了测试和解释质量,较好的解决了低渗油藏压力恢复慢,关井时间长的问题。
2012年先后采用优化后井下关井技术、一次性座封、开井7-10天后关井测压65井次,整体实施效果良好。
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措施精度是测井工作的重点。通过诊断曲线定性认识测试井、地层所具有的流动特征及相关参数是测试的目标所在。
3.2.1 关井时间及作业成本分析
优化管柱结构后组织测压,实现了一次性座封,在开抽7-10天后直接关测,降低了因动力紧张等因素造成的关测时间延后,测压时间、关测时间明显降低。对比分析2011、2012年测压结果来看,井下关井技术关井时间比尾管测试降低约72小时,管柱优化后,测压占井比优化前降低250小时,关测时间降低140小时。
2012年全年采用优化后井下关井测压技术65井次,比2011年测压井数上升9井次,而作业费用基本持平,年节省作业费用约20万元整。
3.2.2 井储效应及测试效果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关井前井筒中存在自由气 ,双重介质油藏与井筒连通的裂缝均影响有效井筒容积,井筒内相态再分布,多相流同时存在等都会影响井筒储集系数的改变。但从2011年至2012年测试的各项参数来看,优化后井下关井恢复时间短,井筒储集系数相对减小,测试效果良好。
从可对井压力测试结果来看,两种井下关井方式下井筒储集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基本一致,优化管柱结构后(不受动力影响随时关井)关井恢复时间减少。
通过对比分析径流段出现时间及边界效应出现效应来看,井下关井恢复时曲线形态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地层的真实状况,而优化前后则效果基本一致,部分井关井后曲线形态不明显,主要是地层物性较差,关井时间短造成。
?
?
?
?
调整测压管柱组合后,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与优化前基本一致,减少了作业井次,节省了坐封费用,同时降低了一线员工平整井场等劳动强度。测压工艺对比看,优化后井下关井测压技术占井时间短,影响产量少,适合大规模推广。
(1)经济效益显著。2012年采用一次性座封后全年节省作业费用20万左右。优化后井下关井测压与尾管测试、常规井下关井对比分析看出:前者比后者缩短测试时间10天以上,占井周期明显减少,平均单井产量影响减少15t以上。
(2)井下关井测试的65口井曲线形态标准,多数井有明显的径向流段反映(1-80小时),边界反映明显,因此该测试方法测试资料的准确性、精度高;部分井因储层物性差,关井时间较短反映不明显。
(3)镇原油田三叠系油藏埋深多在2000m以上,为保证测试过程中各项参数准确,长8油藏测试时压力计深度应在1850m以上,并且封井器与电子压力计间距离要尽可能减小(<50m),保证关井效果,降低井储效应。
1.薛莉莉,同登科,刘文超,陈振亚.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影响的三孔三渗模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
2.贺治勇.井下关井测压技术在特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
3.刘能强.使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