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2013-04-02 13:44:30殷喆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大学生

殷喆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8100)

交互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殷喆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8100)

交互式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进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发展了交互式外语教学,这一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并得到普遍的好评.交互式理论以它对教育活动独到的剖析、阐述以及建构,说明了大学生知识建构的原理,对现代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交互理论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事半功倍.值得对此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交互式理论;大学生;交互式教学;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也日益突显其重要性.当今社会要求竞争中伴随着合作,竞争要求我们要有效的向别人推销自己展现自我,而合作要求我们和同伴达成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要以与他人交流为前提的.而口语交际可以说是实现二者最有效的基本途径.因此,无论从对现在大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上看,加强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怎样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值得探讨,对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交互式理论.

1 交互式理论与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理论是由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具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了交互理论指导下交互式外语教学,并且这一教学模式在被广泛的应用中得到良好的反馈效果.1984年A.S.palincsar和A.L.Brown通过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对交互式教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它说明学生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反复操练所输入的语言知识,才能达到使知识被消化和吸收,并由短时记忆系统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最后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应用语言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方式或过程要服从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即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也就是表达思想、与人交流.这就决定了学习语言必须要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进行,必须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可以说交互式理论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特别是与语言教学的成功密切结合并取得好评是和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分不开的.以及由它发展而来的交互式教学对我们现在语言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在我们培养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上也具有不可抹灭的价值.

2 交互式教学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指导

A.S.palincsar和A.L.Brown对交互式教学的阐释,我们可以得出交互式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它更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交互式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交互就是要加强师生及生生对话,要师生多方面参与,从而达到相互建构.从这一过程上说,它不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互意味着心灵的开放,伴随着主体性的突现,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从教师方面看,交往不再是课堂知识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在与学生理解基础上的相互沟通.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得到知识的补充和自我完善.交互式教学是目前西方所普遍采用和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有助于营造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用交互式教学组织课堂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1 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交互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培养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特别注意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有着解码者和编码者的双重身份.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只注重教师的讲授,忽略了教学的对象是有思想的能动的人.课堂上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说甚至已经给很多班级讲过的固定内容,学生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

交互式教学模式不同,它看到了教学活动是种交往活动,这种方式的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口语能力发展.它要求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性.要求学生的主动参与,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活跃的气氛,使大学生能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发言.这种交往活动不只存在于师生之间还发生在师生之间,在这种思想交流与碰撞中学生的口语能力自然会得到很好发展.另外,为了更好开展课堂交互活动,教师可以多采取提问的形式,设置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可以对学生单个提问,也可以对全班学生采取分成若干个小组,组织小组讨论.

2.1.2 在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交互式教学认为学习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的知识建构的过程.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教育形式,更是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从定义上考察一下,课外教育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是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可以看出,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有开展口语教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脱离了课堂这个较为局限的场所.为大学生提供的是鲜活的真实场景,是一种自由的接近自然的环境.这是教师在课堂上努力组织都无法做到的.它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根据交互式教学对教学活动本质的阐释,我们在开展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1)在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自愿性与自主性.一方面,学校要组织多方面的课外活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参加哪个活动.学生有参加的权利也要有不参加的权利.另外,在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学生积极的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体验如何展现自我,如何与人合作.(2)要求活动的内容要具有广泛性.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可以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更加自由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组织.它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适应了他们的个性差异,更有助于因材施教的开展.(3)活动组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参加的人数可以多点也可少些,时间上也是可长可短.可以组织跨校际、跨国之间的交流,如组织大学生夏令营,与当地的相关企业或部门组织联谊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才华,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2 教师在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起主导作用

交互式教学模式注重的活动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批判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教师的作用可以忽略,课堂只要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同样是片面的.因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1)教学的对象需要教师给予纪律约束充当课堂的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教学的内容简捷性和概括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疑难给予合理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把知识成功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3)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具有主导作用.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辨证统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往往其到的作用差别很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法和学法的选择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交互式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过程特殊性的要求,与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切合结合.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不可忽视教师的作用.交互式教学同样很注重这点,所谓的交互便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活动,要求交互活动的任一方都要积极参与.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引导作用,在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有目的的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创造一种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的氛围.其次,在课堂设计上教师也要发挥作用.设置问题时,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2.2.1 在设置课堂问题中要尽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1)要有目的的提问题.第一、要确保提出的问题符合我们教育目的的要求.第二、提出的问题要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增强了知识.第三、难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和身心的发展特征.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广泛的参与.另外,也要照顾到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保证在问题讨论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2)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要容忍错误观点与无效信息,先让学生开口.巧妙引导学生正确组织语言,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3)在问题讨论结束时,要做总结.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发言做总结,指出自己的失误及需改进的地方.教师要做出适当的评价,做到表扬和适当纠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2.2 在课外教育活动中教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要考虑学校当地的条件,要根据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选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活动效果,这些工作都是要有教师来完成的.再者,活动中教师还要充当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使活动顺利完成.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报告或总结,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锻炼可以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是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同时,督促学生写报告或总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交互式教学模式从全方位给我们以启示,为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它认为在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过程中的学生是“协商者”即学生个体与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协商者,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学生通过亲身使用语言而最大限度地体会和感受语言的用法,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培养感性认识来巩固已有的理性认识,而良好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多种活动形式的设计也可以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改善学习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学习形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交流可以促进相互提高,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指正,真正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1〕崔瑜.为口语交际课梳理思路[J].吉林教育,2006(6).

〔2〕王志红.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青海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4〕郑金洲.对话教学[M].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G642

A

1673-260X(2013)11-0261-02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大学生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汉语世界(2012年6期)2012-03-25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