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燕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任务型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对策分析
傅春燕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在我国与国际接轨政策不断落实,国际间交流与协作不断增多背景下,社会上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视日益提高,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关注.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展开良好交际的人才,听力课程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在英语教学不断改革背景下,各院校应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对任务型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应用,增强语言教学工作的真实化,促使课堂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强化学生对实际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真正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大学英语教学;听力课程;任务型教学;对策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译是最基本的五项技能[1],彼此之间紧密相连,互相依存.英语听力是其中关键环节,是学生可否对英语语言予以成功、正确掌握的关键.然而在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课程教学常被置于次要地位,特别是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听力课时间过少,导致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程学习往往缺乏必要重视[2],以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有较大欠缺.
自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且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我国和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3].在这一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已逐渐成为改革重点.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为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尤其是要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以便大学生在今后社会交往、学习与工作中进行交际时可对英语进行有效应用.现阶段,听力教学正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在各类考试中听力已成为占比较重的一项考试项目.如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重点内容就是将听力理解方面的测试力度大幅增加.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与形势发展相适应,转变教学侧重点为促进以学生听说能力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师-教材听力教学模式加以改变,提倡对各种优势加以综合、树立学生本位思想、为听力教学创造真实而充分的语言环境的新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由Nunan、Willis与Long,Crookes等研究人员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是指由教师给予指导,学生经合作、参与、感知、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展开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将一系列教学任务完成,从而促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激发并予以维持,促使其自信心显著提升,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这里的“任务”就是需要学生展开行动,参与到某一件工作中并将之完成.在完成任务全程中,学生会一直保持主动而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参与者间展开的交流过程属于互动过程.为了将任务完成,学生会以“意义”为中心,对各种非语言或语言资源尽量调动,共建“意义”,最终将交际中的某种问题加以解决.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得以催化,同时可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对学习十分有利的语言习得环境及内化支持环境.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是“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具有很强的交际性与真实性,同时可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部的学习动机予以有效激发,从而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3.1 明确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即是促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应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以充分重视,促使学生可将学到的英语当做一种语言工具,并利用其展开信息交流.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确定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工作.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应试能力.因此,在展开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创造多样而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同时也应将一些考试训练如四六级考试及相关应试技巧等穿插其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极为有利.
3.2 遵循相应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背景下进行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时,要在设计任务时遵循相应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语境应具备真实性.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提供正确语言形式、真实语境与明确语言信息,且要和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规律相符,保证学生可在模拟真实、真实或自然的情境中学习并体会语言.(2)保证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应注重语言功能和形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对语言形式准确把握的同时,增强自我培养意识及对语言准确掌握的能力,同时应保证任务设计在每一阶段中具有导入性,使学生可将之应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之中.(3)呈阶梯性设计.在设计任务时,应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单至复杂、逐渐增加难度原则,先初级任务再高级任务,之后再用高级任务将若干初级任务涵盖,构成任务链.在进行技能与语言学习时,应坚持先输入再输出原则,保证教学呈阶梯式推进.(4)通过具体应用强化知识学习.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经应用语言可对语言展开深入学习,保证学生可以收获成功喜悦,同时激发其英语学习积极性.
3.3 严格遵循任务型教学开展步骤
在进行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任务型教学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任务设定.教师将教学任务引入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同时为学生讲解主题并介绍任务,给学生留下一定思考时间;(2)任务环.学生分成小组对任务加以执行,教师可对各组活动开展与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来回察看,在必要时提供指导或帮助.当任务完成后,由几名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同时可由其他同学对遗漏内容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评议汇报内容;(3)语言聚焦.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语言难点进行练习,对之前所学所用语言中某些特征加以巩固并熟练掌握.
3.4 坚持核心教材主线地位,对辅助教材加以合理应用
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对教材完全依赖,很多教师只是以听力教材为中心,根据课本中教学内容与顺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一情况下,因为教材是早已编订的,教学内容往往难以与时俱进,很多新鲜话题往往无法出现在教材中,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一来,听力课程往往会出现内容枯燥缺陷,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对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进行选择时,要以内容充实、新颖,课程设计科学的教材为第一选择,同时应以课外资料加以辅助.在对课外资料进行搜集时,不仅要保证资料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同时还应对其趣味性及其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加以重视.如某高校在开展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时,将电视节目选段、演讲、文化介绍、访谈、新闻等音频与视频材料涵盖其中,同时在进行原声电影播放时,在精心选材并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后,促使学生在收看及收听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在听完之后采用角色扮演、写影评、复述与模仿等方法强化练习,成效显著.
3.5 注重精听,适当以泛听作为辅助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精听对深度加以注重[4],是听力能力锻炼的基础,而泛听则更为关注广度,是听力能力锻炼的保证.在展开听力练习过程中,应坚持精听为主,并以泛听为辅助,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精听时,要将听力材料中内容尽量听透彻,可经以下步骤展开:先听大意,在听第一遍时对材料中主旨大意加以把握;听第二遍时逐句听,且不能对照录音文字材料;听第三遍时要在前两遍听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或逐句听写,之后经查漏补缺对薄弱环节加以寻找.泛听是只对学生听力练习时理解文章大意、听的数量与速度有要求,而不需学生对每一句大意都准确把握,因此在泛听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原声材料,促使其语感大幅提高.
3.6 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着重培养
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属于浩大工程,如果仅靠课堂中有限练习远远不够[5],学生需在课外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多加练习,促使听力水平提升.同时,学生还需在自主学习中对继续学习方法进行摸索与总结,以便后期可继续学习.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授课内容加以精心选择,同时要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方法,科学布置课后自主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加以有效激发,促使学生对适合自身的材料加以主动寻找,并在课下主动开展自主学习.
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在用中学,使学生长期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加以鼓励,展开有效学习,并在学习参与人员中形成有效的互动交际.在任务型教学背景下展开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应对学生周边生活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促使听力练习途径增大,对听力内容的深度及广大加以重视,从而实现以听促说、以听促写、以听促读、以听促交际的教学目的,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工作顺利而高效的开展.
〔1〕朱猷庆.英语听力焦虑现状及其与英语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14(1):64-65.
〔2〕廖琛.浅谈如何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J].科技信息,2010,34(15):200-201.
〔3〕陈红霞.大学英语听力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3,24(7):47-48.
〔4〕莫媛媛.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6(3):153-154.
〔5〕王艳艳,王勇.循环模式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行动研究探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18(1):145-146.
G642
A
1673-260X(2013)11-0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