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蕊, 姚 祎, 肖 新
(安徽科技学院 城建与环境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新农村生态农业园区规划问题透视
赵 蕊, 姚 祎, 肖 新
(安徽科技学院 城建与环境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新农村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诸如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规划设计理论与生产实际脱离、基层规划设计动机复杂化等.要扭转生态农业园区规划尴尬局面,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必须走群众路线,从生态农业建设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规划设计道路.
农村;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1.1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的概念
农业生态园区规划是指以区域农业资源环境为基础,发挥循环农业的优势,对特定园区地块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设计,综合平衡生态和经济效益,确定种养种类和规模等.也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拓展观光旅游、餐饮、休闲等,促进现代农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园区一般包括生态农业种养示范区、观光旅游区以及科普教育区等.
1.2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的特点
1.2.1 综合性.农业生态园区规划首先要综合分析园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特点,包括道路交通、地理气候、水电设施、区域产业群和经济政策等,然后突出区域农业生态功能,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原则,实施目标地块全面设计、系统规划,使园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
1.2.2 科学性.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距,农业园种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要求也不相同.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在吸收传统农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结合区域地块环境条件,围绕项目经营需求,确定恰当的生态模式和设计方案.
1.2.3 效能性.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要突出效能性,规划设计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既要兼顾区域客观条件、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及经营者的主体意愿,寻求最佳结合点,以确定设计方案,又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1.3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的功能
1.3.1 环境保护功能.农业生态园规划首要功能是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改善均衡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和谐,提升环境品质,有利于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3.2 节约成本功能.农业生态园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效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能够帮助经营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但事物具有两面性,规划前期投入相对较高,经营者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思维和眼光.
1.3.3 科技示范功能.生态农业园规划采取现代科学技术,吸收或培养观光农业元素,如园林风景、民俗文化等,通过布局设计,为公众提供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科技传播等场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促进广大农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并为他们提供示范与合作.
生态农业是全球农业发展必然趋势,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1].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农业建设,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并藉此以建设“美丽中国”.国家科技部2012年5月出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提升农业生态安全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各地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形成农业产业生态布局、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环境持续改善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到2015年建成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20个、示范区100个、示范企业100个、示范项目500个[2].社会资本也逐渐流向生态农业,新农村生态农业建设和规划迎来了良好机遇.
生态农业规划设计作为生态农业建设重要环节,国家农业部门提供了大力支持,专家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 2009年农业部出台《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明确了编制范围、深度、签章要求,规范了初步设计说明、图纸、农机具和仪器设备清单和概算书等各部分编制要求.对设计文件的编制、评审和批复作了统一规定.河北、江苏等地制定了关于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范的地方标准.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最新生态农业项目规划设计与高效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实用手册》等.农业专家学者对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发展方向、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等问题展开探讨.
正在兴起中的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市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促进生态农业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将国内建设和园区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凸显出来.
3.1 农民对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误区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按阶段分步实施.首先要收集和分析园区基础资料;二是确定园区规划目标;三是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四是确定园区产业布局,五是开展功能分区,六是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七是环境景观、道路交通、水电设施规划;八是生态、科技系统和生活服务设施规划;九是园区解说系统规划;最后是规划设计的实施、管理及评价.
生态农业规划工作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园区规划建设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高.但农村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资金链条相对紧张,多数农民和经营者认为专业化规划是在“烧钱”而非“省钱”.这种认识形成有主客观缘由.主观方面,一是大众价值观倾向,选择创业服务社会,或是仅限投机赚钱及其他;二是企业家个人智慧和视野,是否对国内外生态农业现状比较了解,是否看到生态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客观因素主要是生态农业规划建设回报周期长,加上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租赁困难,规划建设投资风险较高.
3.2 农业规划设计理论与生产实际脱离现象严重
生态农业要求新农村的发展要同其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3],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力,适应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园区规划工作要求能够促进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增殖,提高生物能的转化率,使生物与环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生态与经济之间良性循环,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新农村农业生态园规划编制工作由注册城市规划师承担,由于现行规划师考试制度缺乏能力考核机制,加上国内规划师人数少,且分布不均,其所在规划单位懂农业的技术人员更是稀缺.农业园区规划国内目前尚无技术规范,各地规划多缺少科学方法指导[4],同时许多长期在生态农业建设一线的农民,了解生态农业建设的特点和需求,他们中不乏头脑灵活、视野开阔的能工巧匠,但由于体制约束,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到生态农业规划设计工作中来,生态农业规划和建设工作亟需改革.
3.3 基层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动机日益复杂
规划设计是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环节,既是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随着近年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投入逐渐加大,各地农村悄然掀起了生态农业“规划热”.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多数生态农业规划设计项目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中缘由,一方面是由于部分经营者存在“重立项、轻建设”,“重规划,轻管理”使然;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园区经营者或规划设计单位的动机日益复杂.
基层生态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动机呈现复杂化趋势.第一,经营者将园区规划设计作为产品营销的策略,通过宣传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在这种动机指导下,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等已经不再重要了,仅靠园区景观宣传就能达到效果.第二,企业法人通过生态农业规划设计,申请立项抢占农村优质土地资源.这类规划设计往往止步于“批准立项”,当然也有将规划付诸实践的企业,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地价值的话.三是规划设计单位通过制定园区规划,报有关部门以“争取”农业建设项目资金.国家每年对生态农业等项目下拨专项经费或配套资金,且数额巨大,吸引了基层单位积极申报项目规划.虽然这种规划设计文本相对完美,但实际项目建设往往达不到规划设计的要求.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事,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其健康发展献策出力.当前农村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计工作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并非新问题,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却很困难,因为改革将打破现有利益格局,会招致各方面阻力.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彻底破解规划工作困局的话,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从生态农业建设大局出发,学习新农村生产实践经验,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规划设计道路.
〔1〕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03.10.http://www.gxny.gov.cn/web/2005-03/ 35122.htm.
〔2〕中国时政.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中国网 2012.12.11.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2/11/content_27376825_4.htm.
〔3〕盛兆云,孙文龙.新农村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8(07).
〔4〕陈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方法及其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
F321
A
1673-260X(2013)11-0058-02
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人才基金项目资助(RRC2011291);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KJ2012Z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