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富
(黑龙江工业学院东方语言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双面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刘春富
(黑龙江工业学院东方语言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近几年来,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外语学术界都在提倡关于教学的改革.有关专家都认为现存在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据研究调查显示,从亚洲各国家的学生在外语口语方面的水平来看,我国居于末端.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现在的主要研究课是培养“外语+专业”人才,但这种模式才刚刚开始研究,甚至可以说是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探索研究一套完善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外语+专业;双面型;人才培养
就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外语水平来说,基本上是落后于其他大多数的亚洲国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我国大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式受到高中应试教育的很大影响,我国的高中普通教育中基本上只涉及英语课程,至于俄语等其他课程只有到大学从头学起.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影响了我国的教育模式,学生们为了通过这些考试很早就开始准备,以至于影响了其他方面的专业能力.
而“外语+专业”人才培训模式恰好弥补了这项缺陷,这种模式既符合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符合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除了学习主要的大学生基础外语知识外,同时加强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听和读两大板块的训练.除了这些主要的外语教学外,并辅助型的添加一些相关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岗位技能培训,将实习实训在课程安排中的比重增加,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根据就业需要去有效的做出课程安排,恰当处理好近期就业需求、专业必需够用和将来个人发展之间的“迁移可用”关系,注重以实践教学,实训内容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及渠道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提升其实用技能的培养.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外语专业中已经开始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向.就拿俄语专业来说,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初中级俄语语言基础、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专业人才,但今年来,企业或者单位对俄语专业的同学是否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及其他专业的专业技能非常重视.现在俄语专业除了设置词汇语法等课程以外,还设置了经贸、旅游和俄国国情等课程.经贸贸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同学会深一步的学习一些其他课程,例如会计和国贸,同时也会加强经贸方面的词汇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旅游课程也会涉及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及技能.
2.1 以课堂为主阵地,优化教学模式
我们现在研究的“外语+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注重动手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但不会脱离主旋律,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最好的平台,这是教育中公认的一点,同时也是不会被变革冲刷掉的一点.但是单单这一点是不行的,“外语+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是实践,关键词也是实践.我们只能说它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同时最主要的是优化外语的教学模式,将专业及行业知识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步发展.
就教学模式来说,老师及学校的教研组的专家可以商量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不单单集中在课本上.可以通过其他专业的实践来加强外语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展.达到双向收获.
2.2 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延伸教学的空间领域
过去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除了围绕课本开展教学活动外,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也很少,但现在不同了,教学条件提高了,各个高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对于外语专业的同学来说,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更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发回来重要作用.以前,学习外语较其他学科来说是比较艰难的,音频资料的来源不是很多,更别说影视资料,这给老师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带来了不便,同时也限制了同学们的学习.但现在不同了,各种媒体的出现,以及网络的普及,使得以前不可以完成的教学活动都成为可能.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推进,信息技术和语言课程教学的完美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欣赏.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语言教学中了.就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以前,外语专业的同学想找一些标准的音频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是很难得,他们必须要到正规的大型书店,花重金买一些音频.在播放器出现之前,他们只能用收音机在指定的时间听一些标准的英语.但现在,他们可以在网上下载各种音频资料,尤其是各种语言的歌曲.即使有些设有权限,一般普通的书店就能买到价格不是很高的正版音频.
2.3 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中国的学生自开始学习语言起,就用试卷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语言水平,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运用能力.试卷可以反映单词的背诵情况,也可以反应同学们的语法情况,但我们的运用能力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一个人在俄语四级考试中得到了满分,难道他就可以和俄国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了吗?现在人们对“外语+专业”双面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克服这一点不足.主要是培养同学的外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读写同步提高,特别是专业行业领域的运用能力.大家都知道,俄语不同于汉语,俄语在每个不同的领域都会涉及到不同的词汇,而且,俄语词汇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增长速度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新型的教学方式就要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在其他专业的运用能力.
3.1 探索完善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在学术界以及社会上都提倡着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的大体方向已经基本定下,就是将外语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技能相结合.但是,具体的培养方法没有确定,更别说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了.
如果想要尽快的经这种新型的、跟上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得到尽快的应用,就必须探究出一套完善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是要尽快,因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套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使适用,如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要加以修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由此语言也迎来了它的繁荣期,再加上中俄之间的特殊关系,自然而然的交流也比较多.所以,现在许多高校都在加设俄语专业,意在为企业单位输送一批语言人才.现在大的培养方向已经定下,还缺少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套模式最主要的方向就是根据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双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要求制定.首先把握住大的方向,其次就是完善细节内容.有此方法必定会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人才教育模式.
3.2 高素质“外语+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外语+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掌握牢固的外语专业知识之后可以能对其他专业的知识有个很好的了解.在高素质“外语+专业”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以后,我们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不能像以前,外语人才只会专业知识,例如翻译,并不能担任其他方面的工作,即使有工作分配给他们,也要从头学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种单面手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现在许多高校,无论是北外还是上外这类中国顶级的大学,还是普通的本科院校都在外语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就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做代表,它的主要方向是培养比较顶尖的外语人才,但同时旅游管理又是它的特色,除了和外专的同学一样学习专业外语知识外,他们还从大一开始,就加入了旅游管理的同学所学的各门有关旅游的课程.
3.3 造就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们现在的外语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只修过专门的外语知识,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其他专业的训练.要想将这种新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得到从根部的改革,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
虽然现在的各个高校基本运用了“外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但一些普通的高校由于缺乏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教研组不得不将方向课的时间延后,一般到大三才正式开始.这就给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打了个折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由此可见,要想让“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它的作用,有一批思想和业务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信息化格局的确立,并且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不仅对外语人才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很大的要求.“外语+专业”双面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基本上应用到各个高校的外语教学中,但还缺乏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各个高校对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的进度不同,也没有一批思想和业务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外语+专业”双面型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有许多方面还需要改进!
〔1〕王铭玉.刍议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J].中国俄语教学,2006(5).
〔2〕方建壮.外语专业在21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6,9(26).
〔3〕韩海燕,郭姗姗.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外国语文,2012,4(20).
〔4〕王戈冰.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外语教学技术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10(29).
G647
A
1673-260X(2013)09-0223-02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GG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