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池州学院为例

2013-04-02 11:24杨修菊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案主实训院校

杨修菊

(池州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系,安徽 池州247000)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以助人自助为目标的、实务性取向非常强的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专业概念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根据专业相关标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800小时以上的社会实践,这是达到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硬性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地方性院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内地由于社会工作专业起步较晚,实践教学一直是专业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教师自身缺乏实务经验、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社会机构缺乏,以及案主资源稀缺等问题和障碍。学界近年来加大了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也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各校校情不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育至今尚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大纲,没有让本行业都信服并彻底贯彻的标准,也没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1 缺乏实践场地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首先是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对实践教学重要性体现在:在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初步操作能力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在实验室的多次演练才能具有了初步的操作能力,而初步的操作能力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前提。因为缺乏实验室,教师只能空讲理论,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另外“只说不练”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空洞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能力自然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还缺乏具有较好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社工机构。地方性院校一般处于地理位置欠发达地区,民间组织较少,社区和政府民政部门等在工作理念和方法上难以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相契合。在这种状况下,即使建立的了实习基地,但往往达不到实践效果,最终名存实亡。

1.2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主要体现在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和缺乏指导学生实践经验两个方面。当前高校教师的培养模式致使其在自身学习期间就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致使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普遍不强。从业后,地方性院校又缺乏针对性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指导和培训。因此,教师的专业操作方法很难跟上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自身经验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理论层面上的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等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操作层面上学生实践计划、实践形式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等等也需要教师依靠自身实践经验给予指导。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

1.3 缺乏实践对象和督导

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在国内的社会认同度依然不高,在不发达地区甚至存在误解。由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价值和方法都不信任,造成案主资源缺乏。案主资源的缺乏不仅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专业的实践教学。

督导一般由资深社工或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会工作督导对实践的成效有重大意义。实习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知识上处于培养阶段,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情绪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个学生带来挫折感和其他心理压力。此时督导要给予学生最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帮助解决问题。督导的缺乏不仅影响到学生心理而且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平和实践教学的质量[1]。

2 改革措施

2.1 课堂教学方法改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不能单一地使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是最接近社会现实,并且能迅速提高学生技能的一种方法。角色扮演的关键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2]。例如,在《妇女社会工作》教学中,针对离异女性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组扮演。每个小组对情况的描述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侧重体现案主心理压力的,有侧重表现社会舆论压力的,有侧重展示案主社会适应问题的。每个小组在扮演之前都需要做相应准备工作,包括:阅读文献、通过实际调查整理材料和小组讨论等。扮演前的大量准备工作,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际扮演中,每一种情况都需要扮演社会工作者的学生从容应对,这对于学生将来在现实中更好地扮演社会工作者角色积累了经验。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中都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方式,还可以利用录像设备对角色扮演情况反复观摩和讨论,使学生最终掌握专业社工所需要的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合理的设置情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有专业实验室而造成传统教学实践性环节缺失的问题。

对于实践场地缺乏的院校来说,可以通过在教室内设置活动桌椅、使用会议室和户外场所作为替代。当前案主资源的匮乏对地方性院校来说非朝夕间能够改变,应该考虑校内资源的利用作为替代。例如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针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学业倦怠和人生发展等问题,可以招募校内大学生作为案主。从最终效果上看,学生对招募、活动开展和结案过程的体会往往比实践的结果更为重要。

2.2 专业实训改革

经历了课堂学习和演练,学生要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和民政机构开展专业实训。当前,不发达地区的社区和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理念和方法上尚不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素养。因此,为使专业实训不流于形式,必须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与沟通。在实训开始前,以义务培训或讲座的形式向工作人员介绍专业知识,确保社区工作人员明确学生实训的任务。在专业实训中,一方面指导学生带着固定题目进行实训,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根据现实情况主动发现问题,灵活实训。固定题目实训是指在实训前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前安排好实训内容,固定题目实训往往需要实训机构的密切配合。灵活实训是学生运用各种调查手段,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有清楚的了解,然后选择力所能及的项目进行针对性服务,可以起到培养专业社工素养的作用。固定题目和灵活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在实训中无事可干,培养专业兴趣。例如,《老年社会工作》课程实训,教师指定为社区中空巢老人开展服务这一题目。学生在进入到社区后,运用调查手段,可以针对空巢老人存在的任一问题提供服务。这样就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围绕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心理情感等问题,使用个案工作或团体工作等方法提供服务。实训过程中和结束后,需形成有效的反馈总结机制,以利于及时解决问题,总结实训经验。除了单一课程的实训外,专业实训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多课程的交叉实习值得提倡。

2.3 社会实践完善

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地方性院校来说,专业机构的缺乏使得我们要着重考虑当地资源,尤其是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院校所在地的社会实践资源:如福利院、特殊学校、救助站等,要积极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上述机构实习,提高专业技能。另外,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实践的开展,还可以提升政府、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接纳度,减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不了解给实习、调研及未来的工作带来障碍[3]。

地方性院校完善社会实践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践教学不能单一的考虑学生技能训练,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为此,鼓励到院校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农村实践具有费用少、选择范围宽的特点。实践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且需要社会力量来解决的领域,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服务等。留守儿童服务涉及到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人际沟通等内容。通过这些服务,不仅可以对留守儿童起到切实的帮助,而且服务过程中学生要使用多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整合各种资源,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会得到较大的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在农村的认同度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3 小结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较低的社会认同度,使专业发展缺乏健康成长的沃土。为此我们需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社会工作者,而合格社会工作者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为了提供实践教学水平,我们从改进课堂教学、改革专业实训、完善社会实践等环节着手,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服务水平,而且通过校地互动、校区合作,提升了人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

[1]杨柳.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探讨——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J].现代教育科学,2011(5):89-90.

[2]高春凤.参与式理念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142-144.

[3]梁次红,李飞.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资源整合——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J].社会工作,2010(5):25-26.

猜你喜欢
案主实训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析计划阶段的案主自决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