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技术的生态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013-04-02 11:24惠富平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稻田传统

惠富平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5)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沉重,生态保护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十分严峻。就农业生产而言,在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却往往造成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动植物资源减少等生态问题。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不仅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而且生态保护意义明确。以往人们对相关问题已有所总结,只是泛论者较多,针对性不强,古今联系发掘不够,以下主要立足现实农业生态问题,先从总体上认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以及有机农业的联系,再选取有机肥使用、多样化种植、综合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论述传统农业技术的生态价值及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借鉴意义。

1 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注意到,现代常规农业依赖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素等外源性物质,它在带来作物增产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于是世界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最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1.1 传统农业技术对现代生态农业的影响

生态农业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合理安排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来代替石油能源或减少石油能源的消耗,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是一种高效优质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的生态本质,它要求人们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协调生产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总结,一般都会提到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问题。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奥伯特(William A.Albrecht)在Acres杂志上首先提出了生态农业思想,即尽量减少能量投入,通过发展畜牧业使用农家肥、实行作物轮作等途径实行农业的自我循环。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什顿(M.K.Worthington)在其经典著作《生态农业及其有关技术》一书中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够保持平衡,能量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他还从许多生态农业技术中总结了四项最重要的生态技术:(1)轮作:通过种植豆科作物、绿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2)施肥:粪肥是十分重要的,每年每公顷施用12吨粪肥;(3)防治病虫杂草:通过种植多样化,选用抗性品种,实行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4)品种:不一味追求高产品种,而是要依靠具有忍耐性,适应性强的,产量较为理想的品种。从国外农学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和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是主要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等补充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生产体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生态技术要求与中国传统农业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

中国农学家认为,生态农业是在单位面积上,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培肥于同一生产系统内,组成人工食物链,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物质转化利用的多次性。在生态农业内部,各种生物占有自己适宜的空间,遵循生物竞争与互补的原则,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按照各自的需要同化外界因子,进行多样性的物质生产,从而提高了物质的转化和利用率。生态农业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又能发挥其优越性。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它既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又能利用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技术精华。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综合体,又是一个高效、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农学家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形成生态与经济的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其中提到的“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实际上是要继承中国农业的生态技术传统,它也反映出中国传统农业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内容是相通的。

1.2 传统农业技术对现代有机农业的影响

有机农业实际上属于生态农业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技术系统充分考虑了土地、农作物、畜禽、鱼类等的自然生产能力,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依靠轮作、作物秸杆、家畜粪尿、绿肥、外来的有机废弃物、机械中耕、含有无机养分的矿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给作物养分,防治病虫杂草危害,既提高食品质量又改善生态环境。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安排和作物栽培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有重要借鉴作用。正是因为传统农业技术与有机农业有密切关系,所以有农学家提出:“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可持续技术应用到我国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去”[1]。

例如,有机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满足作物生长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其中的有机肥主要是指传统的农家肥。“农家肥是有机农业的生产基础,适合小规模生产和分散经营模式,是综合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是有机农业低成本投入的有效形式。大量施用农家肥可促进有机农业生产中种植与养殖的有效结合,实现低成本的良性物质循环”[2]。这里指出了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选择的要求,充分肯定了农家肥在有机农业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农家肥、堆沤肥、绿肥等积制方法,经过适当改造或科学处理之后,在当今的有机农业建设中大有作为。

再如,传统农业广泛应用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技术,也是有机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轮作是有机栽培的最基本要求和特征之一。有机农业极力强调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合理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以增强作物品种多样性,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培育地力”[3]。因为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具体要求和吸收能力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作物轮作或间作套种可以全面均衡地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在用地的同时达到养地的效果。中国传统农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南北各地都有大量可资借鉴利用的技术模式。尤其是古人很早就有意识地实行豆科作物、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地肥力。

另外,有机农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要求特别严格,其技术核心之关键是“在防不在治”,特别强调禁用化学农药,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耕作、选用抗性品种、轮间套作措施以及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仅就间作而言,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出它的防病机理:间作作物根系的分泌物或微生物,能够影响土壤病原物对周围生长的作物根系的侵染,不利于病害发作;通过作物的间作和混作,起到了多物种相克相生的作用,打乱病虫害的生活规律和生活周期,降低病虫害对寄主的适应性,从而减少其危害的时间和程度。传统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深耕细耙、翻耕冬灌、轮作间作套种、抗虫品种选育、生物防治等,都与有机农业有契合之处。

2 传统有机肥施用技术与土地资源保护

现代有机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物质循环的有机性和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有机农业就失去了其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指出:“用地与养地结合是不断培育土壤、实现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在这方面,传统有机肥施用和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持地力常新壮的理念及技术措施,对于发展有机农业,弥补现代农业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1 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传统有机肥养地作用的高度评价

我们知道,自上个世纪初期以来,中国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传统农学趋于衰微,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经久不衰的事实及其所创造的奇迹,长期以来一直很受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试图探索其中的奥秘。他们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总结说,传统农业时代中国人把一切能充作肥料的东西都放到土壤里去,使其参与物质的再循环和资源的再利用,化无用为有用。近代农业化学奠基人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曾将中国能长久保持土壤肥力的奇迹,归结于其无与伦比的用地养地制度。他说这种耕作制度“就是把从土壤取走的植物养分,又以农产品残余部分的形式,全部归还土壤”[5]。德国农学家瓦格纳(W.Wagner)根据他自己的亲身见闻说:“在中国人口稠密和千百年来耕种的地带,一直到现在未呈现土地疲敝的现象,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农民细心施肥这一点”[5]。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09年,美国农学家金氏(F.H.King)曾用了五个月时间到中国和日本、朝鲜考察农业,其中在中国就呆了四个多月。回国后他撰写的“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四千年农夫》)一书,高度评价东亚的传统农业。该书的副题是“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 Permanent 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一百多年前的金氏就把中国传统农业称之为“持续农业”,是很有眼光的[7]。金氏在书中重点描述了中国、朝鲜和日本农业的废物利用传统,并将之与美欧国家做了比较,高度赞扬东方国家粪肥积制与施用传统及其对维护土地肥力所起的作用。作者指出,东方民族的特质之一就是能够很好地保护土壤,为了很好地保护土壤,避免破坏土壤肥力和污染环境,他们很注意随时随地收集粪肥。他根据自己在江浙一带的见闻写到:

“中国人总是沿着乡间小路或者公路收寻动物的粪便,当我们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时,也经常看到有人迅速将地上的粪便捡起,然后将它们小心地埋在地下,尽量避免因为透水以及发酵而造成的养分损失。在一些桑园里,人们会在树千周围挖一个直径6-8英尺、深3-4英寸的坑,然后将蚕的粪便、褪下的皮以及吃剩下的一些叶子和梗一起埋在下面。这样处理废物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将除丝绸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利用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这些东西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下一季桑叶的生长”。

书中还对中国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粪肥的智慧和技艺深有感触[8]。实际上,金氏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农业时代或者畜力运输时代非常普遍。中国北方有一句谚语叫 “早起不拾粪”,也可以理解为,很多人早起是为了赶路拾取路上的牲畜粪便。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特点的认识,深受《四千年农民》的影响。他转述金氏的话说: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系统里的一环,通过自然循环实现生态平衡,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9]。就是说,在这个系统中,人类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社会就像自然界一样循环往复,不断地持续并缓慢发展。

遗憾的是,中国在近几十年农业发展过程中,面对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现实,在土地利用上一直强调提高土地生产率而忽视地力培养,过度依赖化肥而轻视甚至弃用有机肥,结果导致土壤生态恶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受到影响,并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纠正以往只强调生产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农业经济观念,认识到土地利用必须走用养结合的道路。

2.2 传统有机肥的优点及其回归土地的意义

地力的维持和土地的培肥离不开肥料,传统农业所施用的肥料一般是农家肥或天然有机肥,其中包括人畜粪尿、厩肥、作物秸秆、绿肥、饼粕、草木灰、河泥、骨粉、骨灰等,种类繁多。据研究,各种农家肥具有不同的养分特点,可以在养地和培肥土壤方面发挥不同作用。家畜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还含有铁、镁、硼、铜、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复合有机肥料。而且家畜不同,其粪肥的充分也有差别。猪粪尿具有质地细,木质素少,总腐殖含量高等特征;鸡粪养分含量高,适用于各种土壤,还可提高作物的品质。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墒情。现代试验研究认为:“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如果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3.0-4.5t,平均可增产粮食15%以上;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改善”[10]。还有研究表明,稻田综合使用绿肥、化肥与有机物养分,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性状[11]。

联系传统农学理论来看,土壤性状和肥力能够通过合理的耕作和施肥措施加以改变,土地可以越种越肥,南宋农学家陈旉曾明确提出了“地力常新壮”的土壤学理论。此外,传统土壤科学还包含了两种很有特色的理论——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都各有其适宜生长的植物与动物。土脉论则把土壤视为有血脉、能变动的活的有机体。这些具有明确生态含义的传统土壤学理论,为历史时期土壤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农业生产实践来看,中国几千年能够维持地力不衰,而且土地越种越肥,显然与其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技术经验有密切关系。

当今中国农村和城镇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一些粪肥积制和施用条件已不复存在。“过去农村连垃圾都少,别说人畜粪尿,但凡能够有些肥力的生活垃圾,连拆除的炕土、灶台、墙土,都混合上切碎的秸秆沤肥,送到地里去了。那时连收废品的都不下乡,因为农村几乎没什么废品,差不多都被老百姓循环利用了”[12]。但是这种情景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而逐渐消失,由此带来的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从目前的农业生产实际来看,要做到合理使用化肥,实现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以及有机肥的真正回归,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例如,农作物秸秆过去是肥料、饲料和燃料,农民舍不得丢弃。现在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了,秸秆似乎成了废物,不少地区的农民干脆在田里一烧了之,于是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要解决类似的环境问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和先进经营理念,在传统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 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智慧对解决现代单一化种植问题的启示

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作牧养及育种保留了大量动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山林草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不过,现代常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同时,由于一味追求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导致单一化种植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上述两个方面又互为因果,使农业生态陷入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值得借鉴和利用。

3.1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实际上,为了提高产量,应付人口增长的压力,古人也总是有意识地选种一些高产作物。但由于单一性的高产和多样性的稳产毕竟存在一定矛盾,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多、劳动力充裕,且人们的生活仅限于温饱的情况下,种植多种农作物,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抗御自然灾害,追求稳产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首要目标。这样,人们会有意识地种植某些低产但适应性强的作物,如粟、黍、大豆、稗等,并不断地选育不同的动植物品种等。就是说,虽然近代以前中国农业已出现了单一栽培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由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遏制。人们通过不同农业生物的组合,以及品种的多样性培育缓解了作物栽培单一化的扩展及其危害。只是由于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也一直是农业追求的目标,所以,单一栽培的趋势并没有停止。

20世纪初期以来,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农业受到很大冲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农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对于农产品产量提高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使得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必然途径,并由此导致了作物栽培的单一化。同时,现代先进的生产力和传统农业中长期存在的富余劳动力,也为治山改水和园田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单一化。这样,原来的生物多样性农业模式就被完全打破了。

在单一化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此消彼长,大豆、谷子和高粱等种植面积的减少乃至消失便是单一化种植的结果。在这些作物种植萎缩的同时,玉米、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却大为增加。在作物和家畜品种上,也有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单一化现象。品种单一化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加速。1950年代,中国各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组织调查收集整理农家传统品种,进行农家品种的比较试验,从中选择出优良高产的品种,进行大力推广,淘汰当地原有的低产农家品种,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一些高产农家品种得到迅速推广,粮食增产明显。但在大量被淘汰的农家品种中,作物的不少其他优良性狀如抗病、耐旱、耐瘠、优质等基因也随之遭到汰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学家又利用遗传学原理,培育出一批批以矮杆高产为主要特征的作物品种,取代了原有的农家高产品种。70年代以后,杂交育种的成功和大面积推广,进一步加速了作物品种单一化进程,农业收成过分依赖于少数高产品种,地方品种资源被大量淘汰或抛弃。

3.2 单一化栽培的危害及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的启示

单一栽培对于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由于缺乏多样性,容易引发病虫害及其他生态问题。传统农业常常通过不同生物的组合来应对各种灾害,甚至变害为利。在单一栽培的情况之下,人们只能通过使用农药、化肥和灌溉等来保正收成。农药、化肥和灌溉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农民负担,又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就单一栽培引起的生态破坏而言,单一种植会引起土壤中某些重要营养要素的极端消耗,而该作物需求很少的另外一些要素则日积月累,导致土壤性状改变、肥力下降,甚至会引起土地的退化、砂化和盐碱化。与单一种植相关的“多年连作”易引起多种病虫害,它们积累于土壤中,就会会造成“重茬地”现象。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日益衰竭,直接影响到土壤生态的平衡和土地肥力的再生产。滥用杀虫剂,蜜蜂和蝴蝶都被毒死,虫媒花作物油菜、桃、杏等开花却不能结果;鱼类、蛙类遭到灭顶之灾。青蛙等害虫天敌的减少,又使人不得不加大对农药的依赖,导致土壤环境和作物体内的污染也在增加。单一经营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还会带来其它生态及文化问题。例如,以原有多样性农业生物为基础所构筑的本土食物体系,也正在被替换成产业化、全球化食物体系,由此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比较而言,维持农业经营的多样性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每块土地同时种植多种作物,每种作物都有很多地方品种和特色品种,每种作物都有多种用途;人们不仅关注作物的经济产量,还关注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在不宜五谷之地,种植榆、白杨、乌桕、女贞等树木,提供用材和燃料等。这种农业难以用纯粹的经济利益标准加以衡量,但对于传统的农民来说却是很有价值的。在当代农业的产业化栽培中,“产量”一般是指单位面积上某单一作物的经济产量,作物其它经济价值不高的部位则往往被当成废物。就是说,传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在为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还满足了人类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农业之所以能维持几千年而不衰,与其长期保持作物的多样性种植有直接关系。传统农业通过包括草本和木本的杂植,甚至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组合,人为地组成一种“多物种”的生态系统,使光热、水土以及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扩大了农业用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持了地力常新,还在应对自然灾害、调节劳动力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人们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已有一定认识,注意到单一栽培的危险,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生物的多样性。如果回顾历史,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思想与实践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一,重新认识和利用相关生物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如开发生物燃料,替代石油能源,缓解能源紧张趋势。其二,以生物多样性来应对自然灾害。据试验研究,在同一稻田中同时播种几种不同的品种,可以使稻瘟病的发病率大为下降,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农业生物自身的抗逆性,减少对农药、化肥及灌溉的依赖。其三,以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桑基鱼塘、稻田养鱼养鸭等。其四,利用生物自身的适应性或抗逆性,保护自然生态。因土因地种植,综合利用山地、水面、草原、滩涂等土地资源,减少垦山、造田、改土的行为,在节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同时,扩大衣食之源,尽量遏制对自然的人为干预。其五,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所导致的生态灾难,同时应积极引进域外动植物良种,丰富生物多样性。最后,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需要一份安全的食品,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生物多样性是这些生活需求的基础,可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传统农业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

综合经营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农林桑牧结合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综合经营技术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因地制宜,制定各种恰当的生产组合,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安排其它生产项目,谋求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收益的增加。同时,通过农业系统内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无废物生产。具体到每家每户,农户生态系统也是“小而全”的结构单元,物质封闭循环,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以弥补农田养分输出的损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普遍的观念和一般性做法,还被发展成为若干农业生态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粮桑渔畜综合经营、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萍鱼共生等。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综合经营的特征及其典型模式,依然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4.1 传统农业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生态意义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无疑需要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但也要注意吸收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精华。“过去的经验的确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丰富的思路甚至是捷径”[13]。“我国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优秀模式,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具有现代常规农业难以取代的优势”[14]。“就生态农业的概念来说,其并不排斥传统,反而主张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15]。有农学家还根据循环系统的范围,把生态农业分为五种循环模式:(1)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还田模式;(2)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3)农村循环模式,如生活废物循环模式;(4)城乡循环模式,如工业废物循环模式,城市垃圾循环模式;(5)全球循环模式,如碳汇林建造模式等[16]。

前三种循环模式都属于农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中国传统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游修龄先生曾根据食物链原理分析了太湖地区著名的粮桑渔畜综合经营系统,认为它是水陆资源循环利用的典型实例。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决定了推行农业产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是首选。它要求尽量将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包括农林结合型、农牧结合型、农渔结合型、农林牧副渔综合型等。其中农牧结合既能更好地扩大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也能为农田提供丰富优质的有机肥,并可以减少农业和养殖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养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不可否认,传统农业生态文化毕竟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它与现代农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不可同日而语,其经验性和局限性也很明显。如果不与现代农业设施和科技手段相配套,低生产力和经验性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但是,单纯以高科技方式发展农业又会引起一系列农田环境与农产品污染问题。因此,要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传统农业的各种技术模式,从科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各种循环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机理,并举一反三,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农业生态新模式,拓展综合性循环经营的新领域。

在传统生态模式的基础上,适应当前环境条件和地方经济特色发展起来现代农业生态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果基鱼塘”、“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模式[17],江南地区的稻-萍-鱼共生模式,海南地区的“茶胶相依”模式等,都是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再如,很多地方的食用菌产业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林木枝杈等农林副产品下脚料作为培养料,而生产食用菌后的废菌糠经过菌丝体分解,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很好的畜禽饲料,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它既可以用于养殖业,降低饲养成本,也可以还田增产。养殖业的畜禽粪便可以肥田,农作物秸秆又可以继续用来栽培食用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

4.2 传统稻田养鱼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这里以稻田养鱼的稻鱼共生模式为例,说明典型传统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稻田养鱼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不少省市还保留着传统的稻田养鱼生产方式。稻田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这一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在维护稻田生态、保持地力方面具有现代常规农业不可比拟的优点。在田里,水稻可为鱼类提供荫凉和有机物质,而鱼类又可以为水稻提供氧气、吞食害虫,这有益于养分循环,还能有效地减少水稻病虫草害,降低农药污染,达到粮食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另外,它利用鲤鱼的掘食习性来疏松土壤,客观上起到增氧促根,类似持续中耕的作用,鱼类的粪便也可以培肥土壤[18]。

新中国建立至七十年代末期,全国各地的稻田养鱼主要是传统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稻田养鱼由南方地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田鱼产量有较大增加,同时,稻田养鱼技术长足发展,传统的稻鱼双元复合结构模式,已发展为稻、莲、萍、茭白、菜、菌菇、禽、鱼等多元复合结构模式[19]。就是说,八九十年代以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已发生了转变。近年来稻田养鱼的面积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如果不加以特殊保护,用不了多久,稻田养鱼就会变成“历史”。

一般来说,传统稻鱼生产方式生态效益显著,但养殖技术较为粗放,经济收益有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体小,鱼类栖息环境差。二是一般以养鲤鱼为主,鱼种单一、规格小、生长慢,放养密度低。三是不投人工饵料,稻田天然饵料数量有限,导致饵料不足。四是迟放早捕,稻鱼共生期较短。上述技术因素严重限制了传统稻田养鱼产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这种生产方式的生存和发展。

不过,如果过多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实行稻田养鱼,提高经济效益,则稻田养鱼的生态价值就会消失殆尽,稻鱼品质也会严重下降。在农业生态危机面前,专家们对稻田养鱼评价很高,但一遇到继承和发展的矛盾,就会陷入沉思以至困惑之中。2005年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成为亚洲唯一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它也成为中国当代种养结合生态模式的典型实例。2011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又被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从项目名称上即可看出,这里保护的是长期延续下来,且至今还在运行的稻田养鱼养鸭传统。就是说,稻田养鱼养鸭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之外,它还是一种世代沿袭的生产方式乃至生活习俗。

过去,农民为了生存,会自觉不自觉地“保护”这种农业传统。但如果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了,有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谁还能要求村民必须固守原来的耕作传统。实际上,这样的两难选择在青田以及青田以外的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也许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保护一个两个“稻田养鱼”这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并非难事。但要让这样种养模式成为当地农民的普遍行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推广开来,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现在有些地方已提出并开始实行“生态稻田养鱼”,在“稻田养鱼”种养技术及管理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试图在现代农业中突出稻田养鱼的生态意义,以便动态地继承这种农业文化遗产。

[1]宗良纲,卢东,杨永岗,等.有机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3):64-67.

[2]杜相革.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58.

[3]黄国勤.有机农业:理论、模式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67.

[4]杜相革.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56.

[5][德]尤·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中的应用[M].刘更另,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43.

[6][德]Wagner.中国农书[M].王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l936:240.

[7]李根蟠.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践[EB/OL].[2012-06-22].http://economy.guoxue.com/?p=1666.

[8][美]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M].程存旺,石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13.

[9]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C]//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37.

[10]毕于运,王道龙,高春雨,等.中国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11]王凯荣,刘鑫,周卫军,等.稻田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6):1041-1045.

[12]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J].环境保护,2007(1):25-27.

[13]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007(3):609-705.

[14]李文华,刘某承,张丹.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效益——以稻鱼共作模式为例[J].资源科学,2009(6):899-906.

[15]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

[16]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5-409.

[17]赵玉环,等.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几种典型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4):1-4.

[18]纪洪彦,杨颖,崔福和.“稻田养鱼模式”是实现水稻绿色食品生产的有效途径[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5(2):41-43.

[19]欧京义.全国第二次稻田养鱼经验交流会在重庆召开[J].中国水产,1990(11):4-5.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稻田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稻田摸鱼记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老传统当传承
稻田迷宫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