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杰
(淮阴工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思考
杨文杰
(淮阴工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班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高校班级管理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班级管理;实践思考;对策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及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主要途径,学校许多工作都是通过班级活动来具体实施和体现的,认真做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新时期高校班级的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变得十分紧迫.
1.1 班集体意识淡化
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活动与交流主要局限于宿舍,宿舍小团体现象非常明显,班集体的整体组织性功能逐渐萎缩,班级集体活动减少,在同学们心目中班集体意识无形被淡化.若小团体间很少往来就会冲击削弱班级凝聚力.此外,不少大学生思想不上进,自我意识强烈,喜欢独来独往,不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班级集体荣誉感不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1.2 班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班干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日常工作中最忙的是班长和团支书两个人,其他班干部没什么事可做,严重影响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很多同学因工作能力、交际能力比较突出而身兼数职,同时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负责人,经常穿梭于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之间,但再优秀的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平衡不好各种关系,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和任务的完成,也会影响到学习.
1.3 班级管理对象与主体身份冲突
一方面,大学生是管理的主体,通过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是管理的对象.管理的对象与主体身份有时会发生较大冲突,有的学生干部威信不高、开展班级活动和履行职责时号召力不够,难以领导并带动全班同学,而有的同学并非学生干部,但由于学习成绩好、人际关系好、威信高,在班级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容易引发矛盾[1].
1.4 学生缺乏学习目标,进取心不够
不少在校大学生抱着“考试60分万岁”、“大学由你玩四年,趁年轻多玩玩,不然以后后悔”的论调,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怎么去学习,学习什么,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性、自学能力也较差,经不起校内外各种诱惑,平时忙于玩游戏、谈恋爱、看影视剧、逛街、泡论坛、睡大觉,甚至有的同学经常逃课、抄作业、考试想法设法作弊.刚进大学时远大的理想与满满的抱负逐渐都没有了,学习、生活方面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目标和活力,进取心也慢慢丧失了.只有临近毕业,受到毕业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影响,才会感叹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学白读”了.
2.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让他们尽快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开展班级活动要系列化和规范化,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班级归属感、凝聚力、荣誉感.开展入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入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党,端正入党动机.学生管理工作者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爱、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深入到学生宿舍、班级、教室,和学生经常交流思想、学业辅导、谈心疏导、商议班级活动、安全检查.根据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成长手册、职业生涯规划等渠道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规划,明确努力的方向.计划的认真制定与有效执行能让学习更有目标、更有动力,大学生活才会过的更充实而愉快.
2.2 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班级规章制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遵规守纪,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行为标准.辅导员、班主任要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设计合理、奖罚分明、宽严有度的科学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良好习惯.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级文化、班级目标、组织制度、学习制度、活动制度、监督制度等.此外,还可以制定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班干部培训制度、班干部值班制度、考勤和请假制度、班级奖励制度、班级账目公开制度、文明宿舍创建和评比制度等,所有制度制定后都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在班级的日常事务中,所有直接涉及到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一定要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增强透明度.
2.3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思政课和哲学课教师这三支队伍的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给每个班配备一名责任心强的兼职班主任,给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素养好的导师.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使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有条件和平台,发展有机遇和空间[2].
2.4 紧抓学风建设
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能有效促进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浓厚的学风光靠简单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发展学生党员、评奖评优、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优先考虑学习成绩,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在班级中起表率和引领作用,并获得对应的荣誉和表彰,比如树立学习之星、实践之星、自强之星、科技之星等先进典型之星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驱动力.
2.5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当前学生宿舍已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宿舍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班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善于利用时机,倡导健康向上的宿舍小集体文化.学生宿舍文化要紧扣班级文化主题,营造一种安全、舒适、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确保先进文化成为学生宿舍中的主流文化.
2.6 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点”带“面”
学生干部是班集体各项活动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和谐班级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者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及时化解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利于“以点带面”,促进班级又好又快发展.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就要认真做好选拔和培养工作.首先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强、学习成绩好、能吃苦耐劳、有较强责任感、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坚持民主选拔、竞争上岗、定期考核、能上能下等方式,要打破班干部一任到底的惯例,考虑班干部构成时应兼顾到各个宿舍,这样也便于宿舍小团体的管理,从而以班干部的“点”带动班级的“面”.其次要精心培养学生干部.有计划地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正确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掌握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法,善于总结经验和及时反思;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干部充分的信任,让他们有施展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空间和平台;对综合素质高、有代表性的学生干部要及时树立典型,进行隆重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2.7 组织开展好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体现了班集体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也是展现班级风采的最佳途径.要广泛开展能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寓教于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职业规划大赛、文明宿舍评比、文体活动等.要保证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关系,让各项活动变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能真正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
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意识到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总结反思和探索创新,这样才能在学生管理实际工作中取得长足进步.
〔1〕史济纯,刘文化.高校班级管理与辅导员作为的若干思考[J].社科纵横,2010(25):273-274,282.
〔2〕祝凤清,彭永清.关于高校班级管理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1):66,70.
G647
A
1673-260 X(2013)10-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