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异地高考”还需制度创新

2013-04-01 01:14杨东平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异地省份

杨东平

几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省份参加高考——即所谓“异地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终于在各省份正式启动,被全社会高度关注。

此项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向城镇流动,这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本特征,也是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难题即由此产生,且凸显出我国社会城市化过程中制度改革的严重滞后。随迁子女无疑和各地学生同样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权利,但是,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服务领域的制度设计,大都是建立在城乡有别、各地不同的户籍制度基础上,而这一户籍体系是在大量流动人口出现之前设立的。所以,要想破解“异地高考”之困,主要还是要改革完善现有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以此制度为基础的教育资源分配管理制度。可见,“异地高考”难题的破解很大工夫还是在教育之外。根本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高考难题的方案应是协调城乡统筹发展,让满足一定条件的流入人口“入籍”为新市民,但这一改革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决心,更需要城市多部门积极协调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以前瞻性、开放性的改革思维,有序稳妥地向流动人口子女开放本地义务教育之外的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一工作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其具体制度的设计重任落在各地政府身上。因为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都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需根据自身资源的实际情况,结合流入人口的状况及其子女的入学需要,设置适当的准入标准。国家则在更高层面通过积极调控高考招生指标,平衡当地及流入人口子女的高考利益,为各地改革提供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一大批改革开放之后形成的新兴经济发达城市中,其在籍人口并没有规模扩大,而流入人口连年暴涨,形成了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倒挂现象。如果这些新兴城市和一些省会大城市能较早地适度开放“异地高考”,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特大城市的压力,并为特大城市和其他省份提供解决“异地高考”难题的经验,形成利于改革的全国性大环境。山东省最早宣布开放异地高考,为其他省份开了一个好头,尽管山东省不是人们关注异地高考的焦点省份,但它能够积极主动推动高考改革的发展,仍具重要意义。

在异地高考矛盾最为突出的北京、上海等地,其实地方上的担忧是对人口规模的把控。因此,我们需要以战略性思维看待城市发展,打破过去地方保护和不切实际的计划经济思维。一方面需要正确认识人口流动趋势,在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和城市带的概念中认识未来城市发展,主要通过更加合理的城市规划,减少、分散城市功能来调控核心区的人口。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使城市在价值理念和管理水平上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程度。这样,“异地高考”改革就有可能成为撬动城市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

(本文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异地省份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异地恋——闭上眼睛,你就在我身边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黑皮精灵异地
22个省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