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玉,严 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1]。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展示办学特色的主要平台,也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专业建设直接关系高职教育的发展的出路和方向。加强高职专业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结构的主要指标,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更决定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构的合理需求,对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业结构优化作为解决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合理性需求的重要措施,主要是通过调整专业类别和数量,改变各类专业之间的比例和布局,同时打造专业品牌和特色,以此来优化人才培养的结构,从而不断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截止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招生专业1088个,专业点达47591个[2],其中安徽省高职高专招生专业436个,专业点达2665个[3]。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职业教育,安徽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随着高职专业的快速发展,专业规模、结构、内涵和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量高职毕业生并不能较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庞大的专业规模并不能较好支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量的专业投入与不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呈现出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能耗,专业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难题。因此,优化高职专业结构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当前高职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年发展遗留下来的历史原因,也有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短期困难的现实原因。立足当前,我认为目前高职专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从高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角度来看,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4],但目前很多地方专业与地方主要产业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适应关系,专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通用性较强的专业特别是第二产业所涉及相关专业比重较大。专业结构甚至与产业结构存在错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部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上海市为例,2012年上海市一二三产结构比例为0.7:41.3:58[5],2012 年上海独立设置高职院校设置专业766个,与一二三产业对应的专业结构为 2:17:81[6]。从数据可以看出,上海高职专业结构与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太协调。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全国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
办学定位解决的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办学定位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也是办学的核心要求。当前,部分学校办学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不明确
一些高职院校无意识定位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还有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停留在中职层次的办学要求和水平,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把握以及与普通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的区分不够,与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内在要求尚有差距。
2.办学特色不鲜明
办学特色是当前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一些学校片面求大求全,办学模式日益趋同,没有形成特色。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有着一定的特色基础,但没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挖掘、凝练和拓展,最终形成不了特色。
3.学生技能培养与真实岗位脱节
教学仍然停留在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层次,或者受条件限制,减少实践教学环节或者采用其它方式替代实践教学。制定专业标准时没有认真研究职业岗位标准,使得培养过程偏离甚至脱离真实的岗位要求。
本世纪初,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扩张为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快速发展。为了吸引生源和提高办学效益,专业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规模发展的重要手段,出现了一些“重申报,轻建设,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一些学校并没有将整个专业建设上升到学校的战略层面来系统设计、规划建设。对专业建设不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认识出现了错位甚至移位。二是对专业建设的硬件投入不足或投入偏向。三是对专业中的“软环境”建设力度不够,特别是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是“软环境”建设的难度较大并且短期成效不甚明显。
当前,高职专业结构问题已经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对各类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首先是对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缺乏专门的研究,因为专业结构问题是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的综合型问题,难度较大。其次是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在高职院校生源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生源和办学效益已成为学校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专业结构现有的预警机制难以真正让学校认真思考结构问题,效果大大降低。再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专业结构调整涉及到现的教学软硬件资源、师资队伍、课程等方面消化整合,现有政策难以让学校主动积极地去改革现有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大力发展,在院校数量、在校生规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独特发展形势。当前,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我认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要紧跟教育发展形势,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加开放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终身教育,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7]。二是内涵式发展阶段已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都发生本质变化;三是办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抱团发展,特色办学已成为发展共识,校企合作将逐步走向深入;四是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将更加多元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的需求更加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必须要符合社会需求,支撑产业发展。办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专业改革的先导,高职院校首先必须要打破传统职教观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结合区域优势和自身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深入研究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真正把企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充分依靠行业背景,发挥行业优势,保证专业发展方向紧跟行业,支撑行业发展。针对行业内职业岗位标准的不断变化更新,要加强校企深度融合,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聘请企业能工巧匠等方式及时调整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实训和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加大生产性实训比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专业特色是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集中表现,形成专业特色不仅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更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动力。打造专业特色,课程改革是核心。一是要围绕职业能力的需求,不断规范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系统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课程着重强调实践环节,实践课程要善于借助仿真系统尽量还原真实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切实体验实操环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打造一批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等为导向的特色专业核心课程,充分考虑引进企业专家到课程开发中来。三是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四是要与企业深度融合,在专业设置、标准制定、课程开发、技术引进、实训建设等全面合作,充分体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合作机制,并形成制度和文化。五是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培养或引进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业带头人,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技术培训,增强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工作经历以及企业文化,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六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做”一体,让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强化技能培养。同时建立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及技术,不断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关键在于专业教学资源整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要建立专业结构调整的预警和退出机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充分调研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及时掌握产业对人才需求状况,以此为依据对专业的发展进行预警。对布点过多、招生就业情较差、社会需求弱的专业认真评估,对这类专业及时改造或停办。对产业升级支撑度高、社会需求旺、招生就业形式较好的专业,要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坚决走精品路线,主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成学院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专业整合涉及到课程、师资、实训条件、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资源,必须建立符合校情、省情的退出机制,保障专业优化顺利进行
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最终专业内涵建设是否得到提升,专业结构是否得到优化,不能完全依靠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自己进行考核评价,要依靠社会或者第三方来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专业评估机制,依托第三方或者专家平台来对高职院校主要专业或专业群进行评估,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估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定期发布专业结构调整或专业建设质量报告,让学校、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能够及时了解专业建设的情况。再次,可考虑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发展机制。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学生和用人单位最有说话权。一是通过对学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就业质量和学生就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二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进行跟踪调查。以此来判断专业建设的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否是用人单位所要。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Z].2013.
[3] 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Z].2013.
[4] 张 镇,杨印山,李 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准确定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4.
[5] 上海市.上海统计年鉴[Z].2012.
[6] 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市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度报告[Z].2013.
[7] 郭俊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