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行,秦小健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历史上因地缘、政治因素丽江与内地的交流仍不频繁。明代木氏治理丽江,设立关卡,管理严格,禁止内地人员随意出入:“(丽)郡在玉龙山下,去鹤庆止五十步而遥,然其通中国只一路,彼夷人自任往来,华人则叩关而不许入,一人入,即有一关吏随之,随则必拉以见其守,见则生死所不可知矣,故中国无敢入者。”[1](P317)徐霞客晚年游历西南,曾考察丽江风土人情,为了解明代后期丽江的社会、经济、物产和风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乾隆《丽江府志略》[2]记载了清代初期丽江的地理概况、建制沿革、财用官师、学校礼俗、人物兵防及艺文等,为认识清代早期丽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民俗风情等奠定了基础。吴大勋所撰《滇南闻见录》[3]描述丽江街市、丽夷、木氏、宗教、物产和矿产等,是了解乾隆后期丽江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光绪《丽江府志》[4]详实记载了丽江天文地理、建制食货、学校祠祀、武备秩官、选举人物及艺文等,为认识清代后期丽江社会生活提供了素材。马毓林所撰《鸿泥杂志》记滇省丽郡之事居多,[5](P179)对全面认识道光初年丽江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拙作以《鸿泥杂志》记载为主线,参考其他史料,全面分析道光初年丽江市井生活、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物产状况等。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马氏宗族在山东商河县影响深远,据民国《商河县志》记载:“马氏,望扶风赢姓伯益之后,赵王子奢封马服君,子孙因以为氏。清名进士马翊宸城北马庄,马毓林城北马家菴,至今书香不绝,虽非同宗而各有谱牒,散处各庄者至十余处,亦邑之望族也。”[6](P260)马毓林,字西园,别号雪渔氏,山东省武定府商河县人,嘉庆十三年戊辰科 (1808年)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湖南主考官,于道光五年 (1826年)任丽江知府,[4](P221)道光七年 (1828年)离职,旋任云南府知府,[7]后以劳引疾,归。著有《鸿泥杂志》、《万里吟》等集。[6](P322)
马毓林于甲申年 (1824年)出守滇南,“渡黄河、涉湘汉、过洞庭,由滩河抵镇沅而南,日日山行。”[8]沿途所见所闻多有记载,至乙酉六月 (1825年)始抵滇省,旋补丽郡。马毓林任丽江知府时利用闲暇之余,考察山川形胜、访问乡老友人,曾说:“其山川、人物更有前人所弗及考核者,幸其地僻事简,公余之暇,取道途所经及闻诸友人者,抄录成轶。”[8]命名为《鸿泥杂志》,该书分为四卷,刊于道光丙戌年(1826年)。
《鸿泥杂志》记载了清代中期丽江地理交通、物产状况、风土人情、木氏政治、民族分布、宗教信仰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道光初年丽江的社会生活状况。
丽江地处滇西北地区,境内多高山大川,主要有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两大山系绵延其间,有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贯穿其中。
史籍对玉龙雪山记载颇多,如乾隆《丽江府志略》等。马毓林在《鸿泥杂志》中简要记述了玉龙山之方位、高度和冰川地貌:“在丽郡北二十里,高可万仞,峰峦削秀,积雪经年不消,望之一片晶莹,如琼楼玉宇,近山侧则寒风刺骨,未有能躋其巅者。”[8](卷1P14)并记载六月城中孩童卖雪之事:“丽郡儿童率于六月内取雪和以蔗糖在市售卖,如京师之卖冰水者。”[8](卷1P14)
文笔山与大研镇遥相呼应,丽江士人观此山雾气而知是否降雨:“在丽郡城西南十五里,与郡署相对孤峰葱翠,云气往来,为一郡文明之脉,每逢山上云兴顷刻致雨,历验不爽。”[8](卷1P14)
玉河、白马潭是丽江农业灌溉、生活用水的重要源泉,玉河水源主要来自象山山泉:“玉河在丽郡西门外,源出象山麓,泉眼数处,汇流成河清澈见底。”[8](卷1P15)白马潭位于黄山南麓,“广半亩许,水从石缝流出,古木层荫,葱郁苍翠,中有金鱼长三尺许,相传见之则吉。”[8](卷1P15)
因山川阻隔,丽江与外界交通不便,从昆明至丽江共十八站,过九关,其中邱塘关崇高峻陡。明代木泰有诗记载:“郡治南山设两关,两关并扼两山间。”[2](P316)马毓林行经邱塘关时对险要地形描述详实:“(邱塘关)为郡之门户,设有塘兵,关前两山对峙,中通以径,崎岖难行。”[8](卷1P14)
但史料鲜有记载剑川通往丽江的道路,马毓林曾行此道,描述该路艰险和山道上森林分布的状况:“由剑川州赴丽郡行铁甲山,山高数百仞,盘旋而上,径路逼窄。山上土多石少,少树木杂,径中堆木,叶厚尺许,树根从地中突起,蟠曲满道,地上树木支片从横无数,亦有大木沉埋地中,上面犹隐隐露出。行人即踏此而过,盖此地人少柴多,故不甚爱惜如此。”[8](卷1P16)
滇西北多高山大川,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是人们生活衣食之源。乾隆《丽江府志略·礼俗略》对丽江物产种类记载颇多,主要涉及谷、蔬、果、花、木、药、羽、毛、鳞和食货等,但详略不一, 《鸿泥杂志》可弥补其不足。
1.谷类
丽江是小麦产地,麦质与北方无异,因地理、气候因素,小麦种植与收获季节和北方略同:“丽郡小麦最佳,与北方无异。其种植收获之时亦与北方同,以地近雪山,气候较寒,麦喜寒故也。”[8](卷2P5)
2.蔬类
丽江萝卜冠于他郡:“萝卜产丽郡者最佳,味甘而脆,与京师所出无异。”[8](卷2P9)丽江红薯、芋头皆圆形,而山药则团结成块,与北产迥异。[8](卷2P9)蔓菁是丽江平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副食,据《丽江府志略》记载:“俗名圆根,状似萝葡,味微苦,大者如盘,宜播生土,夏种冬收,户户晒干囤积,务足一岁之用,荞糕、稗粥外,饔飧必需。”[2](P215)马毓林在丽江时曾见到蔓菁“有大如盘者。”[8](卷2P9)丽江竹笋在五六月已上市出售,口感颇佳:“丽郡所出鲜竹笋甚佳,五六月内市上售卖,取以入馔,清脆绝伦,真不亚于富阳冬笋矣。”[8](卷2P9)牛肝菌是云南宴请宾客的重要菜肴,“牛肝菌产维西山中,色黑有纹如大枣,滇省宾客,每以此杂海菜中作脍,味极清。”[8](卷2P9)竹叶菜一名藏笋,也是人们生活的菜品之一,“出维西山中,土人采取晒干,成束售卖。用作脍,美味亦清淡。”[8](卷2P9)
3.果类
流官府署内的桃树迥异:“丽郡署中有桃一株,花开大如盂,艳丽绝伦,称为牡丹桃,结实不甚大,而皮薄浆多,每食一枚芳香满颊,可谓异品。”[8](卷2P10)但丽江所产石榴、梨、延寿果等果品,味道稍差,如石榴:“丽郡所出味酸不堪食。”[8](卷2P10)梨:“丽郡所出大如椀,一枚值钱一文,惟皮厚味酸耳。”[8](卷2P10)延寿果“状如芦子,食之淡而无味,以其名佳,送寿礼者多用之。”[8](卷2P11)香橼、佛手、黄柑,“八九月间,满街售卖,鲜嫩可爱,价亦甚廉,但香味差短耳。”[8](卷2P11)
4.花类
丽江桂花种类繁多,马毓林记载了郡署内桂花花开、香气四溢的景象:“丽郡署内二堂前有金桂一株,内院有银桂一株,花时清香满院,颇可观玩。”[8](卷2P16)
5.药类
丽江奇药莫过于紫金錠和舍利子,马毓林描述了该药药效,万年雪水紫金錠“以雪山雪化水和药为之,敷肿毒奇效。”[8](卷2P13)舍利子药效奇特,“系小红丸,如绿豆大,云气祖师所留,用藏红花藏香养之,可以滋生小者,百病皆治。”[8](卷2P13)并且自己因病服用,久病而愈,对药效深信不疑:“余于丙戌夏患病两月,诣药皆无功,寻此,服三丸,立愈治病,洵有奇效,不知果能滋生否也。”[8](卷2P13)冬虫夏草是维西特产之一,马毓林详细记载冬虫夏草的生长状况、采摘、储存、销售及药用功效:“冬虫夏草维西遍地皆有,其状下作虫形,上有草叶如细草之带根者,冬月见其蠕蠕行地,土人始捉而阴干之,每十个作为一束,以售商贾,价不昂,云气物能活血,妇人科中宜用,又云其物与鸡同炖服食最妙。”[8](卷2P12)佛掌参也出自维西,亦可食用,也可药用,“土人云与鸡鸭同炖,食大能滋阴补阳。”[8](卷2P12)
6.毛类
丽江出产兽皮颇多,如羊皮、猞猁、水獭、飞鼠等,与北方相比价格低廉:“丽郡所出羊皮最佳,作裘甚轻暖,价亦不贵,猞猁产于维西,商人贩至丽郡售卖,价值较北方尚廉,水獭价亦不昂,但毛短不甚温厚,又有飞鼠与灰鼠相类而色较赤,皮革甚薄,滇人以此为下品。”[8](卷2P6)维西产牦牛、野猪、猴子、孔雀、白鹇等,是人们肉类的重要来源,豪猪“维西山中有之,状如猪,毛坚利能以豪毛射人,有角如象牙,肉极肥美。”[8](卷2P18)猴“辄千百为群,土人罗得之,鬻诸市价甚贱。”[8](卷2P18)牦牛“其尾可以为缨,究未见其形状何如。”[8](卷2P18)
7.羽类
丽江禽类繁多,多成为餐桌美食,“鹌鹑、斑鸠、竹鸡、鸽子、雉鸡等类,丽郡山中多有,土人网取以售,味皆与北方所产无异。”[8](卷2P8)孔雀、白鹇“维西一带多有,土人捕其雏以售,然其性剽悍,养之终不能驯。”[8](卷2P18)
8.鳞类
丽江面粉加工中心集中在西门外万子桥,桥边磨房极多,磨面产生零星麦屑投到河中喂鱼,“河内产鱼极肥美,以其食麦而肥,名曰麦鱼。”[8](卷2P8)
9.食货
雪茶是丽江特产之一:“丽郡雪山中石上生草,心空味苦性寒,下行土人称为雪茶。”[8](卷2P7)丽江酿酒主要以大麦为原料,“俗以大麦酿酒。”[2](P208)马毓林还记载了丽江城中稻酒的销售:“丽郡卖烧酒者甚多,其地并无高粱,但以麦曲和稻米为之,味香儿薄,亦有黄酒甜如蔗糖水,饮多亦足致醉。”[8](卷2P7)
琵琶猪是丽江存放肉类的重要方式,据《滇南闻见录》记载:“丽江有琵琶猪,将整猪去其头足大骨,四足折叠于腹内腌之,压令遍,如琵琶,其色甚异,其名甚奇。”[3](P33)《维西见闻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冬日屠豕,去骨足腌,令如琵琶形。”[9]马毓林简要记载了丽江琵琶猪的制作过程和食用:“丽郡土人则于冬月杀猪风干,至明春始食,名曰琵琶猪,味亦香美。”[8](卷2P7)乳扇以大理生产名气最大,史书对丽江乳扇记载较少:“丽郡俗尚牛乳,大率熬以代茶,复将牛乳摊作薄片,晒干蒸食,名曰乳膳。”[8](卷2P8)
10.矿产资源
滇西北多大山深谷,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矿和铜矿最为突出。丽江产金在《广志绎》中已有记载:“(丽江)其地山川险阻,五谷不产,惟产金银。”[1](P316)马毓林实地考察金沙江,对金生丽水深信不疑:“水中有金屑,土人于其中淘金,日可得二三分,古人云金生丽水,信然。”[8](卷1P14)
丽江产自然铜在通志中已有记载,马毓林在丽江时并没有求得,但记载了文笔峰的产铜概况:“通志载丽郡出自然铜,黑色作瓶鼎甚奇古,余在丽载余,求之终未见。惟郡前之文笔峰于雨后流出铜屑,绝非矿质,土人捡拾之,打造小物件,金色灿然,颇有可观。”[8](卷2P5)丽江府所管辖龙宝铜厂离丽郡较远,天气寒冷,“在郡城西六站,与维西相近,天气大寒,每中秋前后即降雪,六月内亦着皮衣,颇有边塞之气。”[8](卷1P17)
由于丽江民族众多,风俗差异较大,到此任官者多移风易俗,但易俗也要依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
丽江黑龙潭神祠位于城西北象山脚下,建于乾隆二年 (1737),乾隆六十年 (1795)曾受中央政府册封,地方官员每月望率僚属于此行香。每年三月演戏,却成为贫者之困:“门对玉河,遥望雪山,晶莹耀目,山水明秀树木阴翳,颇极林泉之胜,每岁三月间演戏,郡城妇女无贵贱贫富,皆往游盛,饰相炫耀。贫者典田卖谷租赁服饰,虽禁之亦不得也。”[8](卷1P19)
因丽江寒冷,布匹不足,羊皮成为妇女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丽郡妇女习染夷俗,身披羊皮,头戴尖帽高尺许,背负竹篼赴市贸易。”[8](卷1P19)据 《滇南闻见录》记载:“女人头戴帽,形如荷叶,以布为之,黝以漆,富者则用绸,冬时里用毡,质甚重,覆于首,顶耸而檐垂,名尖尖帽。”[3](P20)地方官员多次易俗,王幼海莅临丽江,“会出示严禁从此戴尖帽者,改为观音兜,而羊皮则绝不能去”。并推测可能因天气寒冷,布匹昂贵:“盖其地天气较寒,布疋昂贵,惟羊皮价贱,是以大家宦族嫁女、取妇,亦必制羊皮为之。”[8](卷1P19)马毓林任地方官时也曾出示公告禁止,但“而土人皆以此地谋食易,而谋衣难,请从缓议。”[8](卷1P19)为了移风易俗,他聘请川人传授纺织,开创丽江的织布先河:“妇女从学者甚多,学织之布粗恶,未能匀细,然既致力于此,学习日久自能由粗而精,于民生正非无补也。”[8](卷1P20)
丽江妇女在社会中地位较高,多以贸易营生:“丽郡妇女经年不盥洗,至岁除始洗面一次。平日积垢满面,发蓬蓬垂颈上,如有梳头洗面者,群譁然讪笑,以为非正经人。市上贸易皆妇人,每赤足行市上,腿上裹布高尺许,衣服皆以碎宝石联缀,其间力能襁负,其屠户、酒家亦皆妇人为之。而男子则坐家中饮酒赌博,一力弱不能负重,大约其地阴盛阳衰,故妇人较男子为健。”[8](卷1P19)“丽郡妇女有以采樵为业者,每夜三更结伴入山,伐薪招呼之声满衢巷。及明则各盈负而归,而其男子犹酣睡未起也。”[8](卷1P20)丽江盛产食盐,为了减免赋税,很多妇女前往盐井背食盐入市,赤脚蓬头,翻越雪山、趟寒溪,终日忙碌于此。张补裳为丽江盐井大使时,曾作《咏负盐妇》,诗云:“负盐妇,负盐免租赋。先期约比临,终岁几来去。麦熟不成炊,荞开何暇顾。赤脚历层坡,蓬头湿冷雾。寒月朔风号,阴岩水泉冱。篾篓压赤肩,水蹬窘阔步。十里一停筐,五里一倚树。少迟寒更严,雪阻山头路。过门闻儿啼,息足防吏怒。”[8](卷4P20)诗歌形容盐妇之苦,描写细致,也体现出作者体察民情、关注民生。
从《丽江府志略》可窥清初丽江婚娶之俗:“求婚情人致女家辞,宴酒即为允诺,以尺帛银饰为定。二姓男女相往来,名曰认门。娶之前一日,遣人牵羊一,负萝米、瓶酒往,不亲迎。”[2](P207)改流后渐从汉礼,但伴随着社会贫富分化,也出现因财资不足而未嫁之风:“丽郡女子之未嫁,名曰阿右姬。赤足蓬头,有力能负重,往往有至三十余岁未嫁者,”[8](卷1P20)马毓林询其原因,出示晓谕:“则以夫家不能备金镯、金簪等物,即不许迎娶,余出示晓谕此风稍息。”[8](卷1P20)
丽江传统葬俗为火葬,改土归流后,多次禁谕,吴大勋任丽江知府时也采取了措施:“余下车后,再三出示劝谕,禁火葬,禁刀把,并给官山,听民葬埋。”[3](P20)马毓林记述丽江火葬概况与乾隆《丽江府志略》记载略同:“丽郡土人习于夷俗,于其亲死入棺后,用土巫名刀巴者,杀牛羊致祭,亲戚男女毕集,以醉为哀,次日送郊外,火化不拾骸骨……自束河里社长和悰顺母死,殡殓如礼,择地安葬,人不见其有祸,此风乃渐革矣。”[8](卷1P23)经几任地方官员的谕晓,至清朝中期火葬渐革,土葬盛行。
丽江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多宗教汇集于此。明代前期丽江以自然崇拜为主,至明代中后期随着木氏军事势力向藏区的拓展,为了巩固统治,木氏信奉藏传佛教,并大规模兴建庙宇:“丽郡居万山中,象山、黄山皆环绕郡治,最胜者为芝山,在雪山之南,上有解脱林、禅林,一名福国寺,千岩万壑,景物绝佳,复有紫盖,峰狮子岩、白鹿泉、北斗崖诸胜寺内皆喇嘛僧,往游者率借僧寮为饮宴地。”[8](卷1P14)《丽江府志略》记载:“土人家家供佛,信喇嘛僧。”[2](P209)马毓林也记述了丽江崇信佛教的盛况:“丽郡家家好佛,每逢朔望行香时,见男妇持香烛赴庵,观者络绎不绝。其妇人贸易赴市,亦必携带金刚、观音诸经,于交易之余,坐地持诵。盖其地近西域,故崇尚释教如此。”[8](卷1P19)为了满足人们对佛教的崇拜,商贾也贩卖藏香、佛教饰品至丽江:“藏香出西藏,商贾多贩至丽郡售卖,有二种,细者如线,粗者如笔管,有紫黄二色,紫者较胜,复有黑藏香,如木块黑色埋炉中烧纸,香气甚烈……藏佛来自西藏以香泥为之,亦有以沉香雕刻及铜铸者,如指顶大,作小佛龛供于中。丽郡喇嘛皆有,赏以赠人,传为佩于胸襟间,可以避瘴。”[8](卷2P19)
丽江有家有两三子者必令一子为喇嘛的习俗,丽江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区域,活佛转世也成为丽江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滇南闻见录》记载:“往年城内一民家子,生十四年矣,忽有藏中喇嘛僧持衣钵锡杖赴其家,迎往藏中为大法王。此子欣然应命,见僧人如旧相识,衣钵之类如家常物。云先世系法王,十四年前圆寂,先谕众徒,将托生丽郡某家为子,十四年当来接取回藏,今如约至,遂同众僧去。”[3]马毓林也记载了土通判木睿第四子成活佛之事:“土通判木睿第四子生有异相,五六岁时能通释典及八九岁时,西域喇嘛来迎。云其师圆寂时有遗言,降生此地,此子与喇嘛相见如旧识,遂偕至郡北解脱禅林,谈禅累日,与喇嘛偕赴西藏不复返。当时人皆称为活佛。”[8](卷1P23)
木氏土司在明代盛极一时,奢华豪侈,据《广志绎》记载:“且均一郡守职也,而永宁、蒙化等守职咸君事之。元旦生辰,即地隔流府者不敢走谒。”[1]至雍正元年改土归流,降土知府为土通判,“家中落,迄今贫更甚,惟第宅宏阔,家有玉音楼,俗呼为三层楼。”[8](卷1P22)成为地方官员朝贺之地,“供奉御牌为祝釐所,每岁元旦及万寿节,郡中各官俱于五鼓时,齐集其地。行九叩首礼,礼毕至旁厦内坐朝,各于地上铺坐褥,坐片刻而散。”[8](卷1P22)
《鸿泥杂志》简要记载了丽江的建制沿革[8](卷1P15)及木氏归顺,但对木氏画像记载颇多:“木氏始祖名阿得,郡志载阿得于元时为丽江宣抚司副使,明兵下云南,率众归附,赐姓为木。洪武十六年开设府治,授丽江知府,会西番作乱,得引兵却之。又从指挥董某破石门寨,命世袭土知府,改木氏历代像册内阿得象如老僧,云自西域来,殆天地间异人也。”[8](卷1P22)马毓林在丽郡时曾览阅木氏宗谱:“木土司家内有木氏历代像册,册内美丑不一,有面如冠玉文雅绝伦者,有铁面生毛者,刚须环眼者,自元至今皆有像。”[8](卷1P22)
丽江民族众多,多散布在高山大川之间,因地理环境不同,民族风俗差异较大。《滇南闻见录》记载丽江民族地域分布和服饰等:“丽郡夷人有九种,如民家、白夷、鲁倮之类,散出各乡。山外江外,则俅人、怒子、生、熟傈僳四种,已远于人类,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之风。中甸、维西皆古宗,地近藏,服饰似喇嘛,人最黠。至郡城左右,则摩莎也。性柔弱蠢愚,穿麻布衫、裤,皆甚短,衫袖露肘,裤管露膝,冬则背羊皮一方以御寒。女人头戴帽,形如荷叶,以布为之,黝以漆,富者则用绸,冬时里用毡,质甚重,覆于首,顶耸而檐垂,名尖尖帽,背亦披羊皮,春夏背色布一方,新婚者用各种色布斗成之,饰以五色丝线以美观焉。”[3](P20)而至清代中期傈僳、罗罗、右宗已近郡城,多从事生产贸易:“丽郡夷人有九种曰麽些、曰剌毛、曰西番、曰傈僳、曰罗罗、曰僰人、曰怒子、曰右宗、曰求人,其在郡贸易及工作者,惟傈僳、罗罗、右宗三种。语言不通,惟土人稍解其语,其人亦不生事。”[8](卷1P23)
《云南通志》与《丽江府志略》均记载丽江有花马山:“城西北三百五十里旧巨津州东南界,崖有石如马,其色斑斓,昔么些诏名其国为花马国。”[2](P64)马毓林任地方官员时,求此石头而无果:“余抵丽一载,求之不得,间有人以石求售,称为花马石,其实与寻常石无异,无马形亦无花纹,足见其误。”[8](卷2P19)并认为此为“后人附会之。”[8](卷2P1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千古文人之追求,游而记之,刻而传之,方能久。马毓林把所见所闻笔之于书,作为“良朋聚谈之助。”[8](卷首P2)同时也提出见闻对视野开拓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记述对见闻的重要性:“则游览所弗及耳目,所不同者,终属茫然,是何殊于以蠡测,海以管窥,天徒贻笑于大雅乎!然而九州遍历,世有几人。书生不出户庭,眼光如豆,一旦筮仕分符,凡山川、风土、古今人物以及谣谚诗歌,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不登诸编简,则过而輙忘,几与入宝山而空回者无异。况万里遐荒,尤为广舆,诸书所不及详者哉!”[8](卷首P2)马毓林在任丽江知府时利用闲暇之余,实地考察风土人情、物产状况、民族分布、宗教信仰等,记之成册,命名为《鸿泥杂志》,为今天全面认识清代丽江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1](明)王士性.广志绎:卷5[M].周振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清)管学宣修,万咸燕.丽江府志略[M].杨寿林,和鑑彩点校.丽江县志编委会翻印,1991.
[3](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A].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12卷[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4](清)陈宗海.丽江府志[M].政协丽江市古城区委员会编印,2005.
[5]孙殿起.贩书偶记:卷7[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石毓嵩.商河县志[A].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C].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
[7](清)岑毓英修,陈灿纂.光绪〈云南通志〉卷118[M].光绪二十年 (1894年)刻本.
[8](清)马毓林.鸿泥杂志[M].清道光六年 (1826年)刻本.
[9](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A].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12卷[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